-
科學家闡述血液中細胞特異性的DNA甲基化改變
表觀遺傳改變,特別是DNA甲基化(DNAm)的改變,被認為在提高疾病發生風險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大量已有的表觀基因組關聯研究(EWAS)通過繪製血液中DNAm改變的圖譜,探究吸菸如何影響正常細胞DNA甲基化。然而,血液由多種不同類型的細胞組成,因此,學界尚不清楚哪些特定的細胞類型更可能受到吸菸的影響。研究團隊首次通過細胞特異性的方式對血液EWAS進行Meta分析以解決該問題。
-
營養與健康所闡述血液中細胞特異性的DNA甲基化改變
表觀遺傳改變,特別是DNA甲基化(DNAm)的改變,被認為在提高疾病發生風險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大量已有的表觀基因組關聯研究(EWAS)通過繪製血液中DNAm改變的圖譜,探究吸菸如何影響正常細胞DNA甲基化。然而,血液由多種不同類型的細胞組成,因此,學界尚不清楚哪些特定的細胞類型更可能受到吸菸的影響。研究團隊首次通過細胞特異性的方式對血液EWAS進行Meta分析以解決該問題。
-
膠質母細胞瘤DNA甲基化研究進展
細胞和分子遺傳學研究已經證實,在GBM中存在大量的染色體異常和基因變異。目前,原發性GBM根據其基因改變被分為:神經元型、前神經元型、經典型及間質型四種。但是,除了基因改變,表觀遺傳學改變也可能包含在每種亞型的發展和演進之中。作為表觀遺傳學調控的重要機制之一,DNA甲基化對GBM的發生與演進也具有重要作用。現將近期內GBM的DNA甲基化的研究進展進行回顧與綜述。
-
DNA甲基化——甲基化DNA PCR & NGS 分析試劑盒
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為DNA化學修飾的一種形式,能夠在不改變DNA序列的前提下,改變遺傳表現。所謂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轉移酶的作用下,在基因組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5號碳位共價鍵結合一個甲基基團。
-
首次揭示lncRNA在20種癌症中的DNA甲基化改變圖譜
近日,匹茲堡大學楊達課題組在Cancer Cell雜誌上發表了最新研究論文,系統地揭示了20種癌症中長非編碼RNA(lncRNA)的DNA甲基化改變圖譜。近年來多項研究表明,lncRNA在許多生物學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在正常細胞中,LncRNA表達和組織特異性的主要表觀遺傳機制(包括DNA甲基化)調控。與此同時,DNA甲基化改變已被確定為腫瘤發生的重要標誌。然而,人們對lncRNA基因在癌症中的DNA甲基化改變及其在癌症中作用仍然知之甚少。
-
基因研究新突破:科學家揭開DNA甲基化之謎
但在最近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丹麥技術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anish)諾和諾德基金會生物可持續性中心(Novo Nordisk Foundation Center for Biosustainability, DTU Biosustainability)的科學家們將酶與兩種細菌的特定甲基化模式結合起來
-
美國科學家發現引發癌症的關鍵——DNA甲基化不平衡的特定位點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和CDI的成員,Catherine Do博士說:「我們的等位基因特異性甲基化的密集圖譜(即基因變異導致的DNA甲基化失衡)將有助於其他科學家將他們的工作重點放在與疾病最相關的基因變異上。因為我們還深入研究了這種現象的機制,以了解它如何導致疾病易感性,所以我們的研究將有助於為個性化藥物和藥物開發確定新的生物途徑。」
-
Cancer Cell首次揭示lncRNA在20種癌症中的DNA甲基化改變圖譜
研究者們進一步克隆出了一個在癌症中通過啟動子去甲基化激活的促癌長非編碼RNA,並將其命名為EPIC1 (Epigenetically induced lncRNA 1)。研究發現,EPIC1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與MYC蛋白相互作用調控MYC靶基因轉錄,從而促進腫瘤細胞的周期進程與癌症的發生。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為王澤華博士和楊波博士。
-
DNA甲基化破壞改變造血分化
DNA甲基化破壞改變造血分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9 23:37:40 美國紐約基因組中心Dan A. Landau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他們的最新工作表明,DNA甲基化的破壞改變了造血分化。
-
DNA甲基化 |「雙面間諜」或將為癌症治療帶來新思路!
毫無疑問,胞嘧啶甲基化的缺陷與發育異常、遺傳疾病以及癌症有關。最新的一項研究中,La Jolla免疫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揭示了DNA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之間的平衡是如何阻止基因組不穩定性,進而阻止癌症發展的。
-
血液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的應用
一、背景 血液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採用可以特異性結合DNA的離心吸附柱和獨特的緩衝液系統,提取全血基因組DNA。離心吸附柱中採用的矽基質材料為新型材料,能夠高效、專一吸附DNA,可最大限度去除雜質蛋白及細胞中其他有機化合物。提取的基因組DNA片段大,純度高,質量穩定可靠。
-
DNA甲基化
在DNA共價修飾中,最主要的就是DNA甲基化。在DNA鹼基上增加甲基基團的化學修飾稱為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DNA甲基化在除酵母以外的所有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多發生於胞嘧啶的第5位碳原子上,形成5′-甲基胞嘧啶(5mC)。在哺乳動物中,5mC大多發生於CpG二核苷酸中,而CpG常常在基因5′-端的調控區成簇串聯排列,構成CpG島,大小為300〜3 000 bp。
-
2013諾獎大熱門之DNA甲基化亮點薈萃研究
【2】HMG:科學家發現生活方式可通過改變DNA甲基化來影響機體代謝過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為DNA發生變化留下隱患,進而就會對機體代謝產生特殊影響;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Human Molecular 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亥姆霍茲慕尼黑中心(HMGU)的研究者通過研究鑑別出了和代謝特徵相關的28個DNA特異性修飾。
-
「Illumina斥資80億美元召喚親兒子Grail回家」,DNA甲基化就是這麼...
Grail的目標就是在Illumina的測序技術平臺上,開發通過無創血液檢測腫瘤cfDNA來實現泛癌種早期篩查。 研發投入成本巨大,Illumina眾籌養兒,Grail「吃百家飯」長大,不負眾望,通過CCGA-1研究中的探索已經找到了癌症早篩首選的技術路線—靶向甲基化測序。
-
DNA甲基化研究方法(測序法)
關注我們,為您的科研路提速 DNA甲基化是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持正常細胞功能、遺傳印記、胚胎發育以及人類腫瘤發生中起著重要作用,是目前新的研究熱點之一。原核生物中CCA/TGG和GATC常被甲基化,而真核生物中甲基化僅發生於胞嘧啶。DNA 的甲基化是在DNA 甲基化轉移酶(DNMTs)的作用下使CpG二核苷酸5'端的胞嘧啶轉變為5'甲基胞嘧啶。這種DNA 修飾方式並沒有改變基因序列,但是它調控了基因的表達。
-
研究揭示染色質重塑因子PKL在RNA介導的DNA甲基化中的功能
該研究揭示了染色質重塑因子PKL在RNA介導的DNA甲基化過程中的重要調控作用。在植物中,RNA介導的DNA甲基化(RdDM)是一種重要的建立全新DNA甲基化式樣和轉錄基因沉默的機制,通過小幹擾RNA(siRNA)與支架RNA(scaffold RNA)的鹼基配對引導DNA甲基轉移酶到特定的位點進行全新DNA甲基化。
-
DNA甲基化通路研究獲進展
該論文報導了擬南芥RNA介導DNA甲基化(RdDM)通路中,ARGONAUTE4/siRNA複合體在細胞質內組裝和選擇性進入細胞核的分子機制。 DNA甲基化作為一種高等生物中保守的表觀遺傳修飾,在維持基因組穩定性,調控基因表達和介導轉基因沉默等生物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RNA介導的DNA甲基化(RdDM)是植物從頭建立DNA甲基化的重要途徑。
-
Nature:基於DNA甲基化的早期癌症檢測
瑪格麗特公主癌症中心的 Daniel De Carvalho 領導的研究團隊表示,目前的液體活檢方法大多利用血液中的游離 DNA(cell-free DNA)來測序體細胞突變,但由於頻發突變的數量有限,這些方法對早期癌症患者的敏感性可能偏低。
-
多篇研究成果聚焦甲基化研究領域新進展!
哺乳動物生殖系經歷廣泛的DNA去甲基化,這在很大程度上通過連續細胞分裂對甲基化進行被動稀釋而發生,並且伴隨著TET酶對活性DNA的去甲基化。人們已發現TET酶活性受到諸如維生素C之類的營養物和代謝物的調節。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母體維生素C是小鼠模型中的正確DNA去甲基化和雌性胎兒生殖細胞產生所必需的。
-
Nat Commun:老化細胞中DNA甲基化扮演關鍵角色
隨著個體年齡增加,機體DNA的甲基化模式會發生劇烈變化,DNA的甲基化模式被認為是機體DNA的第二種遺傳密碼,可以控制基因的開啟或關閉,然而這些改變引發的後果卻依然是一個謎。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美國威克森林浸信醫學中心(Wake Forest Baptist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多種族研究,包括對1264名年齡在55歲至94歲間的個體紅細胞中的甲基化模式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在橫跨基因組的45萬個位點檢測中,在DNA甲基化中年齡相關的差異佔到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