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化破壞改變造血分化

2021-01-08 科學網

DNA甲基化破壞改變造血分化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9 23:37:40

美國紐約基因組中心Dan A. Landau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他們的最新工作表明,DNA甲基化的破壞改變了造血分化。2020年3月23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研究人員表示,DNA甲基化相關基因(DNAme;例如,TET2和DNMT3A)的突變經常在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和克隆性造血過程中觀察到。

 

通過將單細胞測序應用於小鼠造血幹細胞和祖細胞,研究人員觀察到這些突變破壞了造血細胞分化,導致Tet2或Dnmt3a缺失後紅系和骨髓單核祖細胞的頻率發生相反的變化。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變化可追溯到未分化造血幹細胞中轉錄激活的改變。研究人員發現,結合基序中CpG富集的偏差導致了轉錄因子的差異敏感性。單細胞轉錄組分析表明,DNMT3A突變的人類克隆性造血系統骨髓祖細胞的轉錄活化存在相似的偏差。這些數據表明,DNAme塑造造血分化的表觀圖譜,並表明,全基因組甲基化改變通過轉錄因子結合基序的CpG偏差富集導致分化改變。

 

附:英文原文

Title: DNA methylation disruption reshapes the hematopoietic differentiation landscape

Author: Franco Izzo, Stanley C. Lee, Asaf Poran, Ronan Chaligne, Federico Gaiti, Baptiste Gross, Rekha R. Murali, Sunil D. Deochand, Chelston Ang, Philippa Wyndham Jones, Anna S. Nam, Kyu-Tae Kim, Steven Kothen-Hill, Rafael C. Schulman, Michelle Ki, Priscillia Lhoumaud, Jane A. Skok, Aaron D. Viny, Ross L. Levine, Ephraim Kenigsberg, Omar Abdel-Wahab, Dan A. Landau

Issue&Volume: 2020-03-23

Abstract: Mutations in genes involved in DNA methylation (DNAme; for example, TET2 and DNMT3A) are frequently observed in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1,2,3 and clonal hematopoiesis4,5. Applying single-cell sequencing to murine 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 we observed that these mutations disrupt hematopoietic differentiation, causing opposite shifts in the frequencies of erythroid versus myelomonocytic progenitors following Tet2 or Dnmt3a loss. Notably, these shifts trace back to transcriptional priming skews in uncommitte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To reconcile genome-wide DNAme changes with specific erythroid versus myelomonocytic skews, we provide evidence in support of differential sensitivity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due to biases in CpG enrichment in their binding motif. Single-cell transcriptomes with targeted genotyping showed similar skews in transcriptional priming of DNMT3A-mutated human clonal hematopoiesis bone marrow progenitors. These data show that DNAme shapes the topography of hematopoietic differentiation, and support a model in which genome-wide methylation changes are transduced to differentiation skews through biases in CpG enrichment of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motif.

DOI: 10.1038/s41588-020-0595-4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0-0595-4

相關焦點

  • 維生素C可以激活DNA去甲基化,促進漿細胞分化,增強抗體產生
    該研究發現,維生素C可以通過激活DNA去甲基化酶TET, 調控生發中心B細胞的表觀遺傳學修飾,從而促進生發中心B細胞向漿細胞分化,增強抗體的產生。B細胞需要通過生發中心反應,分化為漿細胞,才能分泌大量的抗體。DNA表觀遺傳修飾在B細胞發育中發揮重要作用,例如初始B細胞、漿細胞、記憶B細胞和生發中心B細胞各具有不同的DNA甲基化狀態。
  • 基因研究新突破:科學家揭開DNA甲基化之謎
    有了這些知識,你就可以用人工甲基化體構建生物模型,模仿你想要引入DNA的菌株的甲基化模式。這樣你可以確保「生存」介紹了DNA,」專家說,本文的第一作者Torbj rn lsh j從導航系統Biosustain詹森。 當科學家們試圖將外來DNA引入宿主生物,例如細菌或酵母時,常常會遇到甲基化的問題。
  • DNA甲基化 |「雙面間諜」或將為癌症治療帶來新思路!
    毫無疑問,胞嘧啶甲基化的缺陷與發育異常、遺傳疾病以及癌症有關。最新的一項研究中,La Jolla免疫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揭示了DNA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之間的平衡是如何阻止基因組不穩定性,進而阻止癌症發展的。
  • DNA甲基化——甲基化DNA PCR & NGS 分析試劑盒
    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為DNA化學修飾的一種形式,能夠在不改變DNA序列的前提下,改變遺傳表現。所謂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轉移酶的作用下,在基因組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5號碳位共價鍵結合一個甲基基團。
  • DNA甲基化在運動幹預骨質疏鬆中的作用機制
    :是指在不改變基因序列情況下,使基因發生可遺傳的表達,DNA甲基化是目前研究最多的表觀遺傳機制,可以調控相關基因表達調節成骨細胞/破骨細胞活性,進而影響骨代謝。目的:綜述DNA甲基化在骨質疏鬆中的作用,探討運動影響DNA甲基化及DNA甲基化調控骨代謝的機制。
  • 常乃柏教授:DNA甲基化靶向藥物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應用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 孕期抑鬱或帶來後代DNA甲基化水平改變
    研究證據表明這些或由DNA甲基化修飾介導。Szyf博士及其團隊探討了新生兒臍帶血中T淋巴細胞的DNA甲基化改變,以及成年人(包括母親在孕期有及無抑鬱史的個體)大腦海馬組織內的DNA甲基化改變。結果發現,此種改變或與母體孕期抑鬱有關。 母體的T淋巴細胞甲基化水平與抑鬱症狀嚴重度得分(甚至抑鬱本身)無關。
  • 基因甲基化是什麼意思?甲基化與癌症的關係解讀
    表觀遺傳的現象很多,已知的有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基因組印記(genomic imprinting),母體效應(maternal effects),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核仁顯性,休眠轉座子激活和RNA編輯(RNA editing)等。但具有共同特點是基因的核酸序列不改變,基因表達可遺傳。
  • DNA甲基化
    在DNA共價修飾中,最主要的就是DNA甲基化。在DNA鹼基上增加甲基基團的化學修飾稱為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DNA甲基化在除酵母以外的所有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多發生於胞嘧啶的第5位碳原子上,形成5′-甲基胞嘧啶(5mC)。在哺乳動物中,5mC大多發生於CpG二核苷酸中,而CpG常常在基因5′-端的調控區成簇串聯排列,構成CpG島,大小為300〜3 000 bp。
  • 科學家闡述血液中細胞特異性的DNA甲基化改變
    表觀遺傳改變,特別是DNA甲基化(DNAm)的改變,被認為在提高疾病發生風險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大量已有的表觀基因組關聯研究(EWAS)通過繪製血液中DNAm改變的圖譜,探究吸菸如何影響正常細胞DNA甲基化。然而,血液由多種不同類型的細胞組成,因此,學界尚不清楚哪些特定的細胞類型更可能受到吸菸的影響。研究團隊首次通過細胞特異性的方式對血液EWAS進行Meta分析以解決該問題。
  • 研究闡述血液中細胞特異性的DNA甲基化改變
    表觀遺傳改變,特別是DNA甲基化(DNAm)的改變,被認為在提高疾病發生風險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大量已有的表觀基因組關聯研究(EWAS)通過繪製血液中DNAm改變的圖譜,探究吸菸如何影響正常細胞DNA甲基化。然而,血液由多種不同類型的細胞組成,因此,學界尚不清楚哪些特定的細胞類型更可能受到吸菸的影響。研究團隊首次通過細胞特異性的方式對血液EWAS進行Meta分析以解決該問題。
  • 美國科學家發現引發癌症的關鍵——DNA甲基化不平衡的特定位點
    原創 轉網 轉化醫學網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Cathy導言: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為DNA化學修飾的一種形式,能夠在不改變DNA序列的前提下,改變遺傳表現。
  • 首次揭示lncRNA在20種癌症中的DNA甲基化改變圖譜
    近日,匹茲堡大學楊達課題組在Cancer Cell雜誌上發表了最新研究論文,系統地揭示了20種癌症中長非編碼RNA(lncRNA)的DNA甲基化改變圖譜。在正常細胞中,LncRNA表達和組織特異性的主要表觀遺傳機制(包括DNA甲基化)調控。與此同時,DNA甲基化改變已被確定為腫瘤發生的重要標誌。然而,人們對lncRNA基因在癌症中的DNA甲基化改變及其在癌症中作用仍然知之甚少。
  • 細胞分化的分子機制
    >基因剔除 某些原生動物、昆蟲和甲殼動物在細胞分化過程中有部分染色體丟失的現象。從這一點來看淋巴細胞的分化是不可逆的。DNA的甲基化 脊椎動物一些基因的活性與基因調控區域或其周圍特定胞嘧啶的甲基化有關,甲基化使基因失活,相應地非甲基化和低甲基化能活化基因的表達。
  • Cell Rep:分析DNA甲基化幫助理解淋巴瘤病理發生
    2016年10月12日訊 /生物谷BIOON/ --癌細胞與健康細胞在DNA甲基化方面存在不同。這些不同可以用於解釋基因的腫瘤特異性表達偏差,還可以用於發現生物標記物幫助檢測腫瘤,預測腫瘤病人的預後,為腫瘤病人制定治療計劃。表觀遺傳學讓這一切都成為可能。
  • 胃癌中微小 RNA 與 DNA 甲基化調控的關係
    RNA誘導沉默複合物的引導下,與靶mRNA 3'端非翻譯區完全或不完全匹配結合,誘導靶mRNA降解或阻遏其翻譯,從而在轉錄後水平沉默基因的表達,並通過細胞內複雜的調控網絡對細胞發育、分化miRNA基因的缺失、突變、擴增或表觀遺傳沉默以及生物合成過程中的異常都可能導致miRNA表達水平的改變。
  • 朱健康組發現DNA從頭甲基化的改變也能穩定跨代遺傳
    DNA甲基化作為真核生物中最常見的表觀遺傳修飾之一,其信息能否跨代傳遞對維持表觀基因組穩定性和表觀等位基因的形成及傳代都是至關重要的。然而現在仍然不清楚親代的DNA從頭甲基化的改變是否能穩定遺傳到子代。
  • 2013諾獎大熱門之DNA甲基化亮點薈萃研究
    methylation)為DNA化學修飾的一種形式,是在不改變DNA代碼的前提下,改變個體的遺傳表現,其是一種外遺傳機制。文章中,研究者對超過1800名參與者的血樣進行檢測分析,研究者分析了超過457,000個DNA基因簇的生化改變,以及將其同649種不同濃度的代謝產物進行對比,結果顯示,28個DNA片段的甲基化改變了很多重要的機體代謝過程。
  • 營養與健康所闡述血液中細胞特異性的DNA甲基化改變
    表觀遺傳改變,特別是DNA甲基化(DNAm)的改變,被認為在提高疾病發生風險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大量已有的表觀基因組關聯研究(EWAS)通過繪製血液中DNAm改變的圖譜,探究吸菸如何影響正常細胞DNA甲基化。然而,血液由多種不同類型的細胞組成,因此,學界尚不清楚哪些特定的細胞類型更可能受到吸菸的影響。研究團隊首次通過細胞特異性的方式對血液EWAS進行Meta分析以解決該問題。
  • 造血幹細胞髓系分化潛能調控的分子機制_鄭大中科博生
    在應急情況下,處於靜息狀態的造血幹細胞能夠快速激活,分化產生所需要的各種血液細胞,這一過程是如何調控的並不清楚。來自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Med23 serves as a gatekeeper of the myeloid potential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的文章,揭示了Med23調控造血幹細胞髓系分化潛能的分子機制,闡明了Med23介導的轉錄調控、造血幹細胞的活化以及髓系分化潛能之間的關係。中科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