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生物指標可預測自殺

2021-01-09 騰訊網

據今日醫學新聞8月22日消息,《分子精神病學》雜誌報導的一項研究發現,血液中一系列RNA生物標誌,或許可用於預測自殺風險。

血液中的基因差異或能「透露」人自殺傾向

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以躁鬱症男性患者為對象進行了大樣本分析。這些患者來自四項為期三年的隊列研究。

研究初始階段對每位研究對象進行基線調查,之後每三到六個月進行一次隨訪測試,整個研究階段每位患者最多接受三次隨訪。隨訪測試中,每位患者會獲得一個以「漢密爾頓抑鬱症量表-17」為標準的精神病學評分,對其自殺意念及自殺決心的等級進行衡量。同時,每次隨訪均收集調查對象的血液樣本。

調查中,一些患者從完全沒有自殺想法,發展為具有強烈的自殺意念。研究者對這些心理狀態突然出現巨大轉變的患者的血樣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自殺想法強烈與自殺想法不顯著的人群相比,血液中基因差異非常大。SAT1等一系列生物指標與自殺想法之間存在很大關聯。

為了進一步驗證這一發現,研究者們對從當地驗屍官辦公室獲取的自殺死亡者血樣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上述生物指標也出現增高。

對於另外兩組患者血樣進行分析後,研究者還發現,這些特殊生物指標的高血液水平與血液採集之前及之後的因自殺入院存在關聯。

生物標記可以在今後作為預測自殺風險的血檢指標

根據美國CDC自殘及自殺統計,僅2010年共有71.3萬例自殘急診案例,38364例自殺死亡。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神經病學及醫學神經學副教授Alexander Niculescu博士表示:「目前還沒有任何客觀指標可對自殺進行評價。許多人自殺前都不會透露他們有任何的自殺想法,於是沒有任何辦法可以阻止他們的自殺行為。」

Niculescu博士還提到,精神及某些成癮問題會讓人們更為脆弱,同時,對自身生活滿足感不足,缺少未來的希望,感覺自己不被需要,以及其他一些社會文化因素都可能使得人們選擇自殺。

研究者們強調,雖然他們堅信,這些生物標記可以在今後作為預測自殺風險的血檢指標,但這一研究中所有的對象均為男性。因而不排除這些標記的表達會存在性別差異。研究者表示希望能在普通人群中進行範圍更廣更規範的研究調查。

Niculescu博士表示,今後的研究中,我們將把臨床及社會人口學危險因素進行整合,配合血液檢查,來提高對自殺風險的預測能力。研究者們還希望這些生物標記,以及其他正在研發的工具(如神經心理學測試,社會人口學調查清單)能夠辨識出具有自殺傾向的人群,從而能對他們進行幹預,諮詢,以拯救這些生命。

同時,研究者希望能對其它特徵的人群進行進一步研究。如自殺意念中衝動成分少,而更具有計劃性,更深思熟慮的人群。

歡迎收聽「西安健康幫」官方微信: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西安健康幫」(英文ID:xian_healthy)。

相關焦點

  • 兩種血液分子可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發展
    本報訊兩種血液分子的水平或能預測輕度認知損害患者未來的認知衰退和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這兩種分子分別是在蘇氨酸—181位上磷酸化的tau(P-tau181)和神經絲輕鏈(NfL)。該研究結果有助於開發出常規血液檢查方法,以追蹤高危群體的阿爾茨海默病進展。12月1日,相關論文刊登於《自然—衰老》。
  • Nature:鑑定出用於預測肝臟中有毒脂肪累積的血液生物標誌物
    2019年3月4日訊/生物谷BIOON/---550多萬澳大利亞人,包括超過40%的50歲以上的成年人,經歷了肝臟中的脂肪累積(即脂肪肝,也稱脂肪性肝病)。脂肪肝是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影響這種疾病的發病年齡和嚴重程度。
  • 瑞典的研究發現:血液檢測可能在症狀出現前四年預測老年痴呆症
    一項新研究發現,進行血液檢測以檢測兩個分子,這些分子可以指示一個人晚年罹患阿爾茨海默氏病的可能性。 血漿中高水平的存在這兩種分子-P-tau181(一種tau蛋白)和神經絲輕多肽(NfL),在60多歲和70多歲的人群中,是患者從輕度認知障礙(MCI)到嚴重記憶力和思維問題(阿爾茨海默氏症典型特徵)進展的最準確預測指標。
  • 2020年版中國血液製品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20年版中國血液製品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內容嚴謹、數據翔實,通過輔以大量直觀的圖表幫助血液製品行業企業準確把握血液製品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和投資策略。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血液製品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是血液製品業內企業、相關投資公司及政府部門準確把握血液製品行業發展趨勢,洞悉血液製品行業競爭格局,規避經營和投資風險,制定正確競爭和投資戰略決策的重要決策依據之一。
  • 使用血液參數作為評估保育豬健康狀態的早期指標 武漢回盛生物科技...
    武漢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朱秀高(譯)保育群中大約有1%仔豬會由於體弱、營養不良或行動遲緩以及易感藍耳病或鏈球菌等而造成損失。除此之外,體重較輕或營養不良仔豬也會由於PFTS現象,使其斷奶後沒有出現呼吸、全身性或消化道症狀,但這些豬會因為採食量較低而逐漸變得消瘦。
  • 2020-2026年中國生物製藥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一、中國診斷試劑未來發展分析    二、體外診斷試劑市場發展潛力分析    三、我國臨床診斷試劑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分析第十章 2020年中國生物製藥細分產品市場分析——血液製品  第一節 2020年中國血液製品行業分析    一、血液製品基本簡析    二、中國血液製品市場發展概況
  • 【盤點】生物標誌物亮點研究一覽
    研究已經發現了新的「生物標誌物」,利用該生物標誌物分子在腸道組織中的存在或不存在情況以及水平高低,可以檢測到腫瘤細胞的發展。這一指標可以幫助在疾病早期階段就檢測出大腸癌,預測其嚴重程度,甚至提供新的治療方法。結直腸癌仍然是世界範圍內最常見和最致命的癌症之一,但如果及時診斷,10例患者中有9例可以治癒。
  • 血液分子可「追蹤」阿爾茨海默症進展
    血液分子可「追蹤」阿爾茨海默症進展歐洲科學家團隊首次發現,血液中兩種分子的水平或能預測輕度認知損害。這一成果有助於科學家開發出常規血液檢查,「追蹤」高危群體的阿爾茨海默症進展。目前,人類對阿爾茨海默症依然束手無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致病原因「缺位」,導致難以展開預防和「追蹤」。
  • 白細胞計數可預測肺癌免疫療法的有效性
    近日,在歐洲肺癌大會(ELCC)上報導的一項研究顯示,白細胞計數可以用來預測肺癌患者是否會從免疫治療中獲益。ELCC 是歐洲肺癌領域醫學專業人員的重要科學交流學術會議。它由歐洲醫學腫瘤學會(ESMO)和國際肺癌研究協會 (IASLC) 組織。
  • 血液檢測中這個指標高是癌症的強有力指徵
    根據大規模的研究,高血小板計數是癌症的強大預測因子,應該緊急調查挽救生命。在英國,40至50萬人中約有2%的人血小板計數升高,稱為血小板增多症。現在,由埃克塞特大學醫學院領導的40,000例患者記錄的研究發現,超過11%的男性和6%的40歲以上的血小板增多患者在一年內被診斷患有癌症。
  • 兩種血液分子可「追蹤」阿爾茨海默症進展
    兩種血液分子可「追蹤」阿爾茨海默症進展科技日報北京11月30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衰老》雜誌30日發表的一項醫學研究,歐洲科學家團隊首次發現,血液中兩種分子的水平或能預測輕度認知損害:患者未來的認知衰退和阿爾茨海默症痴呆的發展。這兩種分子分別是在蘇氨酸-181位上磷酸化的tau(P-tau181)和神經絲輕鏈(NfL)。
  • 簡單血液檢查就可提示心臟病死亡...
    簡單血液檢查就可提示心臟病死亡風險?論文中,由康斯坦丁諾斯·斯泰洛斯(Konstantinos Stellos)教授領導的專家們首次報告說,血液中澱粉樣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關鍵指標。此前,我們已經知道β澱粉樣蛋白與阿爾茨海默氏病的發展,但科學家現在得出結論,它可能在血管僵硬,動脈增厚,心力衰竭和心臟病發展中也起著關鍵作用。
  • 科學家通過腦部掃描算法可識別有自殺念頭的人
    據外媒介紹,科學家已經可以通過計算機的腦部掃描算法來確定那些有自殺念頭的人,雖然目前該技術的應用面還不夠大,但是未來繼續發展的話或許以後能夠用於診斷心理健康狀況。  研究人員在《自然通訊》雜誌發表的文章中表示他們觀察了兩組成年人的大腦活動,其中有自殺念頭的人會想起不幸,而沒有自殺念頭的人會想到讚美等詞語
  • 通過在血液中檢測兩種蛋白,可以預測日後阿爾茲海默症的風險
    近日,發表在《Nature Aging(自然老齡化)》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瑞士隆德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通過分析患者血液來預測其日後是否會患上阿爾茨海默症的新方法。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方法可能會成為對抗阿爾茲海默症的「遊戲規則改變者」。
  • 預測新冠肺炎感染進展,這個檢驗指標至關重要
    最近,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單位又針對SAA進行了更廣泛、更多樣本量的多中心回顧性隊列研究,進一步得出了一致和肯定的結果,SAA及相關實驗室指標組合是預測COVID-19病毒感染進展的新型生物標誌物,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和意義。
  • Neuron:科學家在血液中發現可檢測神經元損傷的生物標記物
    2016年6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德國的科學家在血液和腦脊液中發現神經元細胞釋放的神經細絲輕鏈蛋白能夠反映神經元細胞的損傷程度。相關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euron上。Jucker教授和他的同事們以該現象為基礎研究了血液和腦脊液中的神經細絲輕鏈蛋白濃度,他們利用了一些存在典型神經退行性疾病症狀的小鼠模型,這些小鼠腦部的蛋白質異常沉積與神經元損傷有關。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檢測了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以及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病人提供的樣本。
  • 血液測試預測健康人未來的認知能力下降
    如今,臨床醫生可以要求進行血液測試,檢查患者的膽固醇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這兩種生物標誌物有助於分別預測個人患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風險。但是,儘管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認識已經有了幾十年的進步,但預測其風險的血液測試仍然是難以捉摸的。
  • 魯汶大學博士:檢測游離在血液中的維生素D,可預測生老病死
    不僅如此,最新研究還發現體內的維生素D水平可以預測我們未來的健康。 近日,來自比利時魯汶大學醫院的Leen Antonio博士和歐洲研究人員發現,血液中游離的維生素D水平可以很好地預測老年男性未來的健康與患病風險
  • 國際最新研究:兩種血液分子或能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發展
    中新網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衰老》最新發表的一篇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論文稱,血液中兩種分子的水平或能預測輕度認知損害患者未來的認知衰退和阿爾茨海默病痴呆的發展。這兩種分子分別是在蘇氨酸-181位上磷酸化的tau(P-tau181)和神經絲輕鏈(NfL)。這項研究結果或有助於開發出常規血液檢查,以追蹤高危群體的阿爾茨海默病進展。
  • 人造纖維可「清理」血液尿毒症毒素
    新華網東京2月20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物質和材料研究機構日前發表一份公報稱,其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人造纖維,能夠吸附腎衰竭患者血液中所含的尿毒症毒素肌酐,這一成果將有助於開發可攜式小型透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