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最新研究:兩種血液分子或能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發展
中新網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衰老》最新發表的一篇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論文稱,血液中兩種分子的水平或能預測輕度認知損害患者未來的認知衰退和阿爾茨海默病痴呆的發展。這兩種分子分別是在蘇氨酸-181位上磷酸化的tau(P-tau181)和神經絲輕鏈(NfL)。這項研究結果或有助於開發出常規血液檢查,以追蹤高危群體的阿爾茨海默病進展。
-
無症狀期阿爾茨海默病的預後血液檢測
在研究開始時,所有參與者的血液樣本都被採集,並使用專利免疫紅外傳感器進行分析,該傳感器檢測β-澱粉樣蛋白(Aβ)肽的錯誤摺疊,這是阿爾茨海默病的生物標誌物。此外,受試者還接受了全面的阿爾茨海默病診斷測試,在研究開始時,沒有任何研究對象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另一方面,所有在研究開始時檢測到錯誤摺疊的Aβ肽的22名受試者在接下來的6年發展為臨床疾病。
-
兩種血液分子可「追蹤」阿爾茨海默症進展
兩種血液分子可「追蹤」阿爾茨海默症進展科技日報北京11月30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衰老》雜誌30日發表的一項醫學研究,歐洲科學家團隊首次發現,血液中兩種分子的水平或能預測輕度認知損害:患者未來的認知衰退和阿爾茨海默症痴呆的發展。這兩種分子分別是在蘇氨酸-181位上磷酸化的tau(P-tau181)和神經絲輕鏈(NfL)。
-
瑞典的研究發現:血液檢測可能在症狀出現前四年預測老年痴呆症
一項新研究發現,進行血液檢測以檢測兩個分子,這些分子可以指示一個人晚年罹患阿爾茨海默氏病的可能性。 血漿中高水平的存在這兩種分子-P-tau181(一種tau蛋白)和神經絲輕多肽(NfL),在60多歲和70多歲的人群中,是患者從輕度認知障礙(MCI)到嚴重記憶力和思維問題(阿爾茨海默氏症典型特徵)進展的最準確預測指標。
-
「分子生物學、功能影像學對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精準診斷及療效監測...
前不久舉行的「2018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我校附屬同濟醫院王培軍教授領銜的研究項目《分子生物學、功能影像學對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精準診斷及療效監測的關鍵技術》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
「PLOS子刊」AI融合基因組學研究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分子標記
近期,韓國腦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深度學習技術,利用人工智慧(AI)融合基因組學研究預測阿爾茨海默氏病(AD)的早期分子標記。近年來,深度學習技術不斷推動著人工智慧(AI)技術革命。近日,韓國腦科學研究所的一項研究使用先進的對抗性生成網絡(GANs)的深度學習技術分析了阿爾茨海默氏病(AD)小鼠模型的大腦皮質組織數據。結果發現,β澱粉樣蛋白在疾病的早期含量增加並改變膽固醇的生物合成。該研究發表在計算生物學領域的國際學術期刊《PLOS計算生物學》上。
-
新血檢方法可提前16年預測阿爾茨海默病
新華社華盛頓1月24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等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醫學》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開發出一種血液檢測方法,在患者出現症狀16年前就能發現阿爾茨海默病跡象。醫生在未來有望通過這種方法快速、廉價地檢測各類神經退行性病變。
-
血液測試預測健康人未來的認知能力下降
如今,臨床醫生可以要求進行血液測試,檢查患者的膽固醇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這兩種生物標誌物有助於分別預測個人患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風險。但是,儘管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認識已經有了幾十年的進步,但預測其風險的血液測試仍然是難以捉摸的。
-
中國專家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生物標誌物 可提前5年至7年預測
阿爾茨海默病已成為嚴重危害全球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質量的疾病之一,記者日前從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獲悉,該院賈建平教授團隊研究發現可在症狀出現前5年至7年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的生物標誌物。賈建平表示,目前尚無有效藥物能夠治癒阿爾茨海默病,多個阿爾茨海默病藥物在臨床試驗中失敗,主要原因可能是受試者病程已處於較晚的階段。
-
晨讀丨12月2日,關注健康每一天|冠狀病毒|阿爾茨海默病|慢阻肺|...
儲存時可按一次食用量分別包裝,包裝袋要完整無破損。此外,冠狀病毒不耐熱,正常烹飪溫度(70℃)即可殺滅病毒。【醫學探索】研究發現慢阻肺高選擇性抑制劑慢阻肺已成為全球第三大致死病因,高發病率和高致死率使其成為全球範圍內的一大健康問題。
-
分子生物學重大發現: 腦細胞篡改了DNA引發阿爾茨海默病
孤獨的老人不得不自己購買日用品和食品分子生物學領域最新研究發現:人腦神經元細胞可能自我擾亂了基因,這種混亂基因組進而又篡改和擴大了腦細胞蛋白質,極有可能引發了阿爾茨海默病——這是關於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理的最新觀點。
-
血漿磷酸化tau181蛋白可用於預測阿爾茨海默氏病和額顳葉變性
血漿磷酸化tau181蛋白可用於預測阿爾茨海默氏病和額顳葉變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9 12:20:54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Adam L.
-
利用幹細胞有望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4.Stem Cells Res Ther:基因修飾幹細胞或可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病doi:10.1186/scrt440近日,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神經生物學家發現,當基因修飾的神經幹細胞移植到有阿爾茨海默氏病症狀和病理特徵的小鼠大腦中時,顯示出陽性結果。
-
百年沉浮折戟再戰,抗阿爾茨海默病之路的下一個裡程碑在哪?
在國際大藥廠 「越挫越勇」 不斷探索阿爾茨海默病藥物研發的同時,對於阿爾茨海默病診斷的研究也有了新進展。在正在進行的 2020 年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國際會議(AAIC 2020)上,瑞典隆德大學研究人員分享了一個具突破性的血液檢測標記物——P-tau217,或可提前 20 年診斷出阿爾茨海默病。
-
為什麼記憶形成神經元易受阿爾茨海默病的影響
原創 Rockefeller 阿爾茨海默病當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時,整個大腦不會立刻崩潰。相反,大腦就像冷酷的發條一樣瓦解,隨著內嗅皮層中一組腦細胞的明顯退化而解體。這些所謂的脆弱神經元負責將經歷轉換成記憶,它們總是最先退化的。
-
通過在血液中檢測兩種蛋白,可以預測日後阿爾茲海默症的風險
近日,發表在《Nature Aging(自然老齡化)》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瑞士隆德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通過分析患者血液來預測其日後是否會患上阿爾茨海默症的新方法。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方法可能會成為對抗阿爾茲海默症的「遊戲規則改變者」。
-
過度活化的星形膠質細胞解釋了阿爾茨海默病的不可預測性
原創 Jacky 阿爾茨海默病儘管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常見且致命的神經退行性腦疾病,但大多數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似乎在揭開其病因之謎方面沒有取得太大進展。Justin LEE說:「這一發現表明,創傷性腦損傷、病毒感染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等經歷可能會使健康的大腦由於過度的氧化應激而變得容易患上阿爾茨海默病。過度的氧化應激使身體無法對抗過量產生的含氧分子的有害影響,進而將溫和的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轉變為神經毒性的嚴重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Lee博士解釋說。
-
基因解讀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發病隱蔽 早期診斷難 近年來,阿爾茨海默病(AD)越來越被公眾所熟知,當身邊有老年人出現忘事多、算數越來越差、生活慢慢不能自理時,就很可能需要篩查一下阿爾茨海默病了。 是否容易老年痴呆 與這個基因有關 阿爾茨海默病分為家族性和散發性,有一定的遺傳機率。如果父母(雙方或一方)患有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則後代至少有50%的機率患病;如果父母任一方患有散髮型阿爾茨海默病,則子女患散髮型阿爾茨海默病的機率會高於普通人。這些都與基因有關。 我們知道,基因是患病危險因素中的不可控因素之一。
-
研究表明:會說兩種語言有利於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研究表明:會說兩種語言有利於預防阿爾茨海默病】據埃菲社報導,研究人員針對語言對阿爾茨海默病的影響展開研究,發現會說兩種或兩種以上語言有利於將該病的出現期推遲至少4年半。 這項研究對國際上方法最嚴格的研究報告進行了系統回顧。在研究人員選擇的10份報告中,7份強調了掌握雙語或多種語言與阿爾茨海默氏病的臨床症狀出現延遲或遏制病情進展之間的直接關係。
-
血液分子可「追蹤」阿爾茨海默症進展
血液分子可「追蹤」阿爾茨海默症進展歐洲科學家團隊首次發現,血液中兩種分子的水平或能預測輕度認知損害。這一成果有助於科學家開發出常規血液檢查,「追蹤」高危群體的阿爾茨海默症進展。目前,人類對阿爾茨海默症依然束手無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致病原因「缺位」,導致難以展開預防和「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