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期阿爾茨海默病的預後血液檢測

2021-01-11 澎湃新聞

原創 Julia Weiler 阿爾茨海默病

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力大都會有所減退,那麼什麼樣的記憶減退是病理性的呢?

波鴻魯爾大學官網2021年1月6日消息

一個德國和荷蘭的研究小組通過血液測試,預測了那些還沒有被診斷為患上阿爾茨海默病,但認為自己認知能力受損(主觀認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d, SCD)的人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阿姆斯特丹阿爾茨海默中心(Alzheimer Center Amsterdam)的SCD隊列的血液樣本。利用波鴻魯爾大學(Ruhr-Universität Bochum, RUB)開發的一種名為免疫紅外傳感器(Immuno-Infrared Sensor)的測試,他們識別了203名SCD隊列中在6年內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即臨床症狀)的22人。該測試還顯示了哪些受試者在六年內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非常低。研究小組在2020年12月24日在線發表的《阿爾茨海默病研究與治療》(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雜誌上描述了這一結果。

研究於2020年12月24日發表在《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最新影響因子:6.116)雜誌上

在這項研究中,波鴻蛋白質診斷中心(Center for Protein Diagnostics,ProDi)的生物物理學教授Klaus Gerwert和Julia Stockmann領導的團隊與波鴻魯爾大學統計學家Nina Timmesfeld教授、醫學信息學、生物統計學和流行病學系,以及由Charlotte Teunissen教授和Philip Scheltens教授領導的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醫學中心(VUmc)的研究人員合作。

波鴻蛋白質診斷中心的Julia Stockmann和Klaus Gerwert

傳感器檢測血液中錯誤摺疊的蛋白質

SCD隊列包括203人。在研究開始時,所有參與者的血液樣本都被採集,並使用專利免疫紅外傳感器進行分析,該傳感器檢測β-澱粉樣蛋白(Aβ)肽的錯誤摺疊,這是阿爾茨海默病的生物標誌物。此外,受試者還接受了全面的阿爾茨海默病診斷測試,在研究開始時,沒有任何研究對象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另一方面,所有在研究開始時檢測到錯誤摺疊的Aβ肽的22名受試者在接下來的6年發展為臨床疾病。在表現出輕度Aβ錯誤摺疊的受試者中,轉化為臨床阿爾茨海默病的時間平均為3.4年,而嚴重的Aβ錯誤摺疊的受試者進展為阿爾茨海默病的時間平均為2.2年。

研究人員與統計學家Nina Timmesfeld一起預測了患上臨床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根據統計模型,與未發生Aβ肽錯誤摺疊的受試者相比,有輕度錯誤摺疊的SCD受試者在接下來6年發生臨床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高11倍,有嚴重錯誤摺疊的SCD受試者在接下來6年發生臨床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高19倍。「因此,Aβ的錯誤摺疊是一種非常精確的預測血漿生物標誌物,」Klaus Gerwert總結道。

免疫紅外傳感器分析血液樣本

兩種生物標誌物的結合進一步改善預後

此外,研究小組檢查了在血漿生物標誌物面板中結合兩種不同的測量方法是否可以進一步提高疾病風險的預測。為此,他們將所有Aβ亞型的錯誤摺疊與血漿中Aβ42 與Aβ40的比值降低結合起來。阿姆斯特丹研究小組使用新的單分子陣列(SIMOA)技術測量Aβ濃度。這將測定的準確性從AUC (ROC曲線下面積)0.94提高到0.99。

「我們現在可以非常準確地預測未來發展為臨床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只需要對沒有症狀的個體進行簡單的血液測試就可以了。」Klaus Gerwert解釋道,「我們也可以很有信心地為SCD患者解除所有心理障礙,他們或者在未來六年內患阿爾茨海默病的可能性非常低。」

Julia Stockmann補充道:「通過血漿生物標誌物面板,我們可以監測14年以上的疾病進展,從無症狀狀態開始,出現Aβ的錯誤摺疊,隨後大腦中Aβ42的斑塊沉積與首次認知障礙相關。」

波鴻魯爾大學

希望早期治療

這種血液測試可以在無症狀狀態下檢測出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如果有活性物質可用來治療這種疾病,將會特別有用。2021年3月,美國FDA將決定是否批准藥物aducanumab。Klaus Gerwert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應該儘早在非臨床階段應用,以提高治療效果。」波鴻的研究人員正在推動免疫紅外傳感器在未來的臨床試驗參與者的選擇中使用,以實現明顯更好的治療效果。

波鴻蛋白質診斷中心

參考文獻

Source:Ruhr-Universität Bochum

A prognostic Alzheimer’s disease blood test in the symptom-free stage

Reference:

Julia Stockmann et al.: Amyloid-β misfolding as a plasma biomarker indicates risk for future clinical Alzheimer’s disease in individuals with 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in: Alzheimer’s Research and Therapy, 2020, DOI: 10.1186/s13195-020-00738-8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百年沉浮折戟再戰,抗阿爾茨海默病之路的下一個裡程碑在哪?
    在國際大藥廠 「越挫越勇」 不斷探索阿爾茨海默病藥物研發的同時,對於阿爾茨海默病診斷的研究也有了新進展。在正在進行的 2020 年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國際會議(AAIC 2020)上,瑞典隆德大學研究人員分享了一個具突破性的血液檢測標記物——P-tau217,或可提前 20 年診斷出阿爾茨海默病。
  • 兩種血液分子可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發展
    本報訊兩種血液分子的水平或能預測輕度認知損害患者未來的認知衰退和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這兩種分子分別是在蘇氨酸—181位上磷酸化的tau(P-tau181)和神經絲輕鏈(NfL)。該研究結果有助於開發出常規血液檢查方法,以追蹤高危群體的阿爾茨海默病進展。12月1日,相關論文刊登於《自然—衰老》。
  • 國產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在美國獲批Ⅲ期臨床試驗,去年已在國內上市!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4月3日批准了中國原創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在美國開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的申請。2019年11月2日,「九期一®」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條件批准上市,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並於12月29日正式在中國國內上市。
  • 禮來阿爾茨海默病抗體療法達到2期臨床主要終點
    今日,禮來(Eli Lilly and Company)公司宣布,該公司靶向β澱粉樣蛋白(β-amyloid)的單克隆抗體donanemab,在一項2期臨床試驗中達到主要臨床終點,將評估早期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能力和日常功能的綜合指標的下降速度延緩了32%。這一新聞一出,隨即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 國際最新研究:兩種血液分子或能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發展
    中新網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衰老》最新發表的一篇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論文稱,血液中兩種分子的水平或能預測輕度認知損害患者未來的認知衰退和阿爾茨海默病痴呆的發展。這兩種分子分別是在蘇氨酸-181位上磷酸化的tau(P-tau181)和神經絲輕鏈(NfL)。這項研究結果或有助於開發出常規血液檢查,以追蹤高危群體的阿爾茨海默病進展。
  • 個案報告:糞菌移植後阿爾茨海默病症狀快速改善
    在老齡化日趨顯著的情況下,阿爾茨海默病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公共衛生問題,其高發病率和高致殘率已經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重大疾患。目前全世界約有4680萬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或相關痴呆。考慮到阿爾茨海默病對健康和經濟的影響,針對阿爾茨海默病潛在病因的治療或改變疾病的病程是非常有意義的。
  • 中國專家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生物標誌物 可提前5年至7年預測
    阿爾茨海默病已成為嚴重危害全球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質量的疾病之一,記者日前從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獲悉,該院賈建平教授團隊研究發現可在症狀出現前5年至7年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的生物標誌物。賈建平表示,目前尚無有效藥物能夠治癒阿爾茨海默病,多個阿爾茨海默病藥物在臨床試驗中失敗,主要原因可能是受試者病程已處於較晚的階段。
  • 科學家開發新技術,在腦脊液中追蹤引發阿爾茨海默病的「罪魁禍首」
    為了儘可能早地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科學家們正在通過人體廣泛搜索這種疾病的蛛絲馬跡。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一個團隊已經嘗試用一種新技術檢測腦脊液的生物標誌物,這可能導致早期診斷和更有效的治療。通過分析血液中的疾病早期生物標誌物,血液檢測已經成為一種很有前景的方法。在過去的幾年中,一些令人振奮的技術顯示出很高的準確性。這些類型的測試搜索稱為tau和澱粉樣蛋白,這兩者都牽連在大腦中的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的蛋白質的跡象。
  • 新血檢方法可提前16年預測阿爾茨海默病
    新華社華盛頓1月24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等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醫學》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開發出一種血液檢測方法,在患者出現症狀16年前就能發現阿爾茨海默病跡象。醫生在未來有望通過這種方法快速、廉價地檢測各類神經退行性病變。
  • 阿爾茨海默病原研新藥九期一正式啟動國際臨床試驗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在正舉行的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大會(CTAD)期間,綠谷製藥披露,公司原研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已經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並於美國東部時間11月4日完成全球第一例患者篩選,正式踏上國際化之路。
  • 基因解讀阿爾茨海默病
    有些人群服用魚油不但降不了血脂,還會提高罹患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人痴呆症)的風險。同樣,有些降脂藥對有的人很有效,對有的人卻不奏效,你知道為什麼嗎?如何安全有效降脂,同時規避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專家告訴你,這都取決於你身體裡與生俱來的一個符號——APOE基因(載脂蛋白E基因)。抽血做個簡單的基因檢測,看看你身體裡的ApoE基因是哪個類型,就知道以上問題的答案了。
  • 專訪北京協和醫院張振馨:阿爾茨海默病的甄別、照護和突破
    早期發現患者行為異常的症狀,比如性格突然變得容易發脾氣或者比較固執,甚至有一定程度的抑鬱,這些並不是阿爾茨海默病造成的痴呆,大部分是重度抑鬱、腦血管疾病等造成患者額葉萎縮,最終表現出痴呆症狀。這幾類痴呆很容易被誤診為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絕對不是行為不正當性出現,最早的行為是記憶方面出現異常,如短期記憶比較差,記不清半小時前發生的事。
  •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大面積斷貨!
    從獲批到上市,九期一爭議不斷,同時也讓我國1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看到了希望,迫不及待開始嘗試新藥。上市兩周時間市場反應熱烈「賣斷貨了!」2020年1月6日晚上7點30分,忙了一天的藥店銷售人員小李(化名)在微信群中曬出剛購進不到一周的藥物:九期一賣斷貨了,並配了一個哭笑的表情。微信群藥店店員曬圖,九期一賣斷貨了九期一(通用名甘露特鈉,代號:GV-971)是我國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2019年11月2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條件批准上市,適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認知功能。
  • 腦血流受損讓阿爾茨海默病雪上加霜
    一項新的阿爾茨海默病研究發現,大腦中受損的血流與tau蛋白纏結的形成有關研究人員想了解大腦中受限的血流與阿爾茨海默病特有的tau蛋白堆積之間的關係。為此,研究小組在兩組受試者中檢查了MRI和PET圖像以及腦脊液:認知正常的個體和處於痴呆各個階段的個體,包括輕度認知障礙和阿爾茨海默病。Pa和她的同事發現,在阿爾茨海默病的關鍵腦區,血管功能障礙和tau病理學之間有強烈重疊的區域,會有更糟糕的認知症狀。
  •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在美啟動國際3期臨床試驗
    科技日報記者 崔爽美國東部時間11月4日,2020年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大會(CTAD)傳來消息,中國原研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已經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3期臨床試驗(以下簡稱「國際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
  • 「分子生物學、功能影像學對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精準診斷及療效監測...
    「分子生物學、功能影像學對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精準診斷及療效監測的關鍵技術」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顯著提高早期診斷「老年性痴呆」精準性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19-07-01  瀏覽:
  • 利用幹細胞有望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3月10日,據Business Wire報導,韓國生物技術公司Nature Cell宣布,該公司旗下幹細胞研究機構Biostar在美國已經開始開展一項名為「ASTROSTEM」的幹細胞藥物的I/II期臨床試驗,現在正在招募阿爾茨海默症(AD)的患者。該公司CEOJeongchan Ra博士表示,這項研究的I/II期臨床試驗已於2016年11月24日獲得美國FDA的批准。
  • 阿爾茨海默病會傳染?
    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朊蛋白幾乎對所有,或者說對至少包括阿爾茨海默病、亨廷頓病、帕金森病等疾病在內的、由錯誤摺疊蛋白聚集而引發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皆有影響。直到不久前,科學家都認為,造成此類嚴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錯誤摺疊蛋白,並不會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然而今年9月,《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首次向人們展現了此類蛋白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的可能。
  • 中國原創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啟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患者入組
    ,中國原研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已經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以下簡稱「國際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目前順利完成國際臨床試驗全球第一例患者篩選,這意味著九期一已正式踏上國際化之路,國外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將有望用上來自中國的原研新藥。
  • 瑞典的研究發現:血液檢測可能在症狀出現前四年預測老年痴呆症
    一項新研究發現,進行血液檢測以檢測兩個分子,這些分子可以指示一個人晚年罹患阿爾茨海默氏病的可能性。 血漿中高水平的存在這兩種分子-P-tau181(一種tau蛋白)和神經絲輕多肽(NfL),在60多歲和70多歲的人群中,是患者從輕度認知障礙(MCI)到嚴重記憶力和思維問題(阿爾茨海默氏症典型特徵)進展的最準確預測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