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新技術,在腦脊液中追蹤引發阿爾茨海默病的「罪魁禍首」

2020-12-09 cnBeta

為了儘可能早地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科學家們正在通過人體廣泛搜索這種疾病的蛛絲馬跡。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一個團隊已經嘗試用一種新技術檢測腦脊液的生物標誌物,這可能導致早期診斷和更有效的治療。

雖然當患者表現出記憶力減退和認知能力下降等症狀時,阿爾茨海默病可能會變得明顯和更容易診斷,但科學家們希望能在這種神經變性發生之前進行幹預。通過分析血液中的疾病早期生物標誌物,血液檢測已經成為一種很有前景的方法。在過去的幾年中,一些令人振奮的技術顯示出很高的準確性。

這些類型的測試搜索稱為tau和澱粉樣蛋白,這兩者都牽連在大腦中的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的蛋白質的跡象。澱粉樣蛋白積聚成所謂的斑塊,而錯誤摺疊的tau蛋白發展成纏結,這兩種蛋白被認為對大腦神經元有毒性。

這項新研究的核心是tau蛋白纏結,可以通過PET掃描來檢測,雖然這些掃描昂貴且耗時。更具體地說,研究人員專注於tau蛋白纏結的一個關鍵構建模塊,稱為tau的微管結合區(MTBR),這是最終蛋白質的不溶性部分。

研究人員希望通過分析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腦脊液來檢測MTBR水平。此前測量這些液體樣本中MTBR的努力還差強人意,但新研究的作者認為他們已經找到了一條新的技術。該團隊的技術包括用一組化學物質處理腦脊液樣品,其作用是淨化tau,並將其與質譜儀相結合,分析溶液的內容。

這種方法被應用於100名70多歲的受試者的腦脊液。其中30名受試者沒有認知障礙或阿爾茨海默病的症狀,58名受試者有澱粉樣斑塊,但沒有認知症狀或輕度或中度阿爾茨海默病,而12名受試者有認知障礙,但來自不相關的疾病。

團隊發現在那些有阿爾茨海默病症狀的患者中,腦脊液中有著特定水平的MTBR tau 243。更重要的是,它的水平增加與認知障礙和痴呆症的嚴重程度一致。研究人員通過對部分受試者進行2至9年的跟蹤調查,發現在阿爾茨海默病惡化的受試者中,MTBR tau 243的水平繼續顯著增加。

為了從另一個角度了解該技術的準確性,該團隊借鑑了一組35名受試者的PET掃描結果,其中20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15名沒有阿爾茨海默病,其目的是揭示大腦中tau的水平。該團隊發現,腦脊液中MTBRtau 243的水平與腦掃描中顯示的tau數量「高度相關」,表明該技術可能是認知能力下降的可靠指標。

「現在還沒有直接反映腦脊液或血液中腦tau病理的生物標誌物,」研究第一作者Kanta Horie說。「我們在這裡發現的是,一種新型的tau形式,MTBR tau 243,隨著tau病理的發展而不斷增加。這可能是我們不僅可以診斷阿爾茨海默病,而且可以判斷人們的病情。我們還在大腦神經元之間的空間中發現了一些特定的MTBRtau,這表明它們可能參與了將tau蛋白纏結從一個神經元傳播到另一個神經元的過程。這一發現為基於靶向MTBR tau阻止tau纏結擴散的阿爾茨海默病新型療法打開了新的窗口。」

該研究發表在《Brain》雜誌上。

相關焦點

  • 阿爾茨海默病會傳染?
    這一疾病的罪魁禍首即為朊蛋白,一種發生錯誤摺疊的蛋白,它能誘導周圍的正常蛋白質也發生同樣的錯誤摺疊,並不斷自我複製,成群聚集。科學家已經知道,這類可自我複製的致病蛋白,會引發罕見的大腦功能紊亂性疾病,如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的庫魯病。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朊蛋白幾乎對所有,或者說對至少包括阿爾茨海默病、亨廷頓病、帕金森病等疾病在內的、由錯誤摺疊蛋白聚集而引發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皆有影響。
  • 新血檢方法可提前16年預測阿爾茨海默病
    新華社華盛頓1月24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等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醫學》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開發出一種血液檢測方法,在患者出現症狀16年前就能發現阿爾茨海默病跡象。醫生在未來有望通過這種方法快速、廉價地檢測各類神經退行性病變。
  • 利用幹細胞有望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在今天發表的新作中報告了這種具有觸發這種動態信號過程的可逆性合成物質的開發。該平臺不僅可以研究更有效的管理幹細胞再生療法的物質,而且還將允許科學家在實驗室中探索和發現新的方法來控制細胞的演化及其功能。本文還報導了脊髓神經幹細胞--最初被分類為被稱為「神經球」的結構,可以被信號驅動擴散和分化。但是,當這個信號被關閉時,細胞自發地重組成菌落。
  • 百年沉浮折戟再戰,抗阿爾茨海默病之路的下一個裡程碑在哪?
    在國際大藥廠 「越挫越勇」 不斷探索阿爾茨海默病藥物研發的同時,對於阿爾茨海默病診斷的研究也有了新進展。在正在進行的 2020 年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國際會議(AAIC 2020)上,瑞典隆德大學研究人員分享了一個具突破性的血液檢測標記物——P-tau217,或可提前 20 年診斷出阿爾茨海默病。
  • 挑戰阿爾茨海默病,西湖大學PI獲BBRF青年科學家基金
    「BBRF 青年科學家基金旨在聚攏一批精神衛生領域的青年領軍科學家」,BBRF 主席 Jeffrey Borenstein 說,「希望我們的支持,能夠鼓勵那些優秀的研究者們勇於提出新想法、新方向,去向領域內重要的、高難度的課題發起挑戰。
  • 證據顯示「髒」空氣或引發阿爾茨海默病
    證據顯示「髒」空氣或引發阿爾茨海默病我認為,空氣汙染跟吸菸一樣,沒有安全閾值。在一個距離高速公路約100米的停車場中,一輛白色拖車上的巨大鋁管引人注目。這隻鋁管每分鐘能吸收數百升由30多萬輛汽車和柴油卡車排放的廢氣。
  • 通過光譜X射線技術了解阿爾茨海默病的進展
    一項研究表明,通過一種無創的新型X射線技術可以估計大腦中β-澱粉樣蛋白的多少從而了解阿爾茨海默病的進展情況。《Medical Xpress》12月24日消息馬裡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UMD)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研究人員正在共同開發一種基於X射線的新技術,該技術有可能在臨床前階段加深對阿爾茨海默病的了解
  • 分子生物學重大發現: 腦細胞篡改了DNA引發阿爾茨海默病
    孤獨的老人不得不自己購買日用品和食品分子生物學領域最新研究發現:人腦神經元細胞可能自我擾亂了基因,這種混亂基因組進而又篡改和擴大了腦細胞蛋白質,極有可能引發了阿爾茨海默病——這是關於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理的最新觀點。
  • 抗澱粉樣蛋白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有待考證
    阿爾茨海默病(AD)日益普遍,其逐漸對家庭、社會和經濟等多方面造成全球性挑戰。澱粉樣蛋白的假說認為澱粉樣蛋白(Aβ)在腦組織的沉積是AD的早期決定性證據,能夠促進和加速AD中的神經纖維纏結形成、神經元死亡和AD的進程。
  • 腦血流受損讓阿爾茨海默病雪上加霜
    一項新的阿爾茨海默病研究發現,大腦中受損的血流與tau蛋白纏結的形成有關研究於10月12日發表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最新影響因子:6.074)上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USC)凱克醫學院(Keck School of Medicine)Mark和Mary Stevens神經影像與信息學研究所(INI)神經病學副教授,該研究的資深作者Judy Pa博士說:「這項研究證實,在阿爾茨海默病的預防過程中
  • 迄今最大規模阿爾茨海默病蛋白組學數據!《自然-醫學》發表重要...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醫學》最新上線一篇有關阿爾茨海默病(AD)的重要論文。科學家們展開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AD蛋白質組學研究,以確定在這種疾病中起作用的蛋白質和生物學過程。
  •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雙朊病毒病
    實驗室生物測定法揭示人類死後腦樣本中的Aβ和Tau朊蛋白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結合了兩項最近開發的實驗室測試,快速測量人體組織樣本中的朊病毒:Prusiner實驗室開發的新型A-β檢測系統和之前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Marc Diamond博士開發的tau prion測定現任UT西南醫學中心阿爾茨海默氏症和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主任的教員。
  • 衛材在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國際會議上公布澱粉樣蛋白的相關性研究
    東京2019年7月26日 /美通社/ -- 衛材株式會社(總部位於日本東京,現任社長為內藤晴夫,以下簡稱「衛材」)在2019年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國際會議(AAIC)上發布了其最新研究,即通過新開發的自動蛋白質檢測系統進行高精度測量,評估血漿和腦脊液(CSF)中澱粉樣 (Beta)(A(Beta))的相關性。
  • 禮來阿爾茨海默病抗體療法達到2期臨床主要終點
    今日,禮來(Eli Lilly and Company)公司宣布,該公司靶向β澱粉樣蛋白(β-amyloid)的單克隆抗體donanemab,在一項2期臨床試驗中達到主要臨床終點,將評估早期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能力和日常功能的綜合指標的下降速度延緩了32%。這一新聞一出,隨即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 阿爾茨海默病與tau蛋白
    哈佛大學阿爾茨海默氏症的研究人員首次在健康受試者大腦中掃描 tau蛋白,這種標誌性蛋白會形成有害的神經纖維纏結,這是與這種致命疾病相關的。新完成的掃描是所謂的無症狀阿爾茨海默氏症抗澱粉樣蛋白藥物(或簡稱 A4)大型臨床試驗的一部分,這是第一個旨在發現和治療記憶力衰退開始前的早期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的試驗。  哈佛大學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人員首次在健康受試者大腦中掃描 tau蛋白,這種標誌性蛋白會形成有害的神經纖維纏結,這是與這種致命疾病相關的。
  • 宣武醫院賈建平團隊在阿爾茨海默病研究取得系列成果!
    (AD)相關的新風險基因位點,利用風險位點建立了AD預測模型,在隊列研究中進行了驗證,能夠有效地對AD的發病進行預測。 該研究對中國AD患者的人均年花費和總費用進行了估計,研究結果顯示中國AD成本被大大低估,進而影響了全球AD費用的預估,中國AD負擔在世界AD負擔中佔有重要地位。研究結果為今後WHO編撰「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提供了可靠依據。
  • 近期阿爾茲海默病重要研究成果解讀!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阿爾茲海默病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給大家!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低溫電子顯微鏡技術首次獲得了單分子如何在蛋白質鏈中排列的清晰圖像,這些蛋白質鏈構成了典型的糖尿病沉積物,原纖維的結構與阿爾茲海默病中原纖維的結構非常相似,相關研究發現或與此前研究人員發現的結果基本一致。
  • 關鍵蛋白介導過量飲酒引發阿爾茨海默病
    大型真人秀綜藝節目《忘不了餐廳2》自播出以來,引起了不少關注和熱議,這個節目最重要的目的是向觀眾普及阿爾茨海默病。作為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阿爾茨海默病最主要的症狀是記憶喪失和執行功能減弱。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ADI)發布的《世界阿爾茨海默病2018年報告》顯示,全球目前至少有5000萬的痴呆患者。到了2050年,這個數字預計將達到1.52億。
  • 國際學術會議:腦腸軸理論有望促成阿爾茨海默病研究新突破
    會議主辦方 供圖 中新網北京7月29日電 (記者 孫自法)俗稱「老年痴呆症」的阿爾茨海默病(AD)自100多年前發現首例患者以來,科學家對其發病機制探索從未停止。數據顯示,全球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症患者在快速增長,相關藥物治療等研究備受關注。
  • Science子刊:阿爾茨海默病其實是一種雙朊病毒疾病
    阿爾茨海默病目前的定義是基於大腦中稱為澱粉樣蛋白斑和tau纏結物的有毒蛋白聚集物的存在,伴有認知衰退和痴呆。但是通過清除這些毒性蛋白聚集物來治療這種疾病的嘗試並未取得成功。這項新的研究提供的關於活躍的Aβ和tau朊病毒能夠促進這種疾病產生的新證據可能導致人們探究直接靶向朊病毒的新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