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與tau蛋白

2021-02-23 阿爾茨海默病

哈佛大學阿爾茨海默氏症的研究人員首次在健康受試者大腦中掃描 tau蛋白,這種標誌性蛋白會形成有害的神經纖維纏結,這是與這種致命疾病相關的。新完成的掃描是所謂的無症狀阿爾茨海默氏症抗澱粉樣蛋白藥物(或簡稱 A4)大型臨床試驗的一部分,這是第一個旨在發現和治療記憶力衰退開始前的早期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的試驗。

  哈佛大學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人員首次在健康受試者大腦中掃描 tau蛋白,這種標誌性蛋白會形成有害的神經纖維纏結,這是與這種致命疾病相關的。

  新完成的掃描是所謂的無症狀阿爾茨海默病抗澱粉樣蛋白藥物(或簡稱 A4)大型臨床試驗的一部分,這是第一個旨在發現和治療記憶力衰退開始前的早期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試驗。

  β澱粉樣蛋白是另一種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蛋白,接受 A4試驗的患者已經有沉積。增加 tau掃描可幫助科學家獲得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更清晰的數據。這種疾病影響著 500萬美國人,預計到 2050年將有 1600萬人受此病症折磨。

  麻薩諸塞州波士頓總醫院的 Sperling是領導這次 1000例患者試驗的醫生,他表示在少數 70歲以上健康人中普遍存在 tau蛋白,但它一般只局限於大腦的內側顳面積葉。

  當澱粉樣蛋白存在時,它在某種程度上開啟了 tau蛋白擴散到大腦其他部位的路徑,從而引起大量的細胞死亡和認知能力下降。

  美國麻薩諸塞州總醫院分子影像學負責人 Johnson在 A4試驗中指導成像相關的試驗,他指出,「tau是破壞大腦功能的頭號殺手。在健康人中發現這個蛋白是一次突破。」

  在這項研究中,患者將得到治療從大腦中清除澱粉樣蛋白以保持 tau蛋白能夠被監控。

  幾個公司已經開發出藥物旨在除去澱粉樣蛋白而改變阿爾茨海默病的根源,但都因為療效不夠顯著而失敗。Sperling和其他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該藥物介入是在發病之後,為時已晚。

  2012年,禮來的 solanezumab在兩次試驗中未能改善病情輕微到中度患者的症狀。但組合後的結果,表明該藥對症狀輕微的患者有療效,34%的患者認知能力下降的症狀得到延緩。

  A4試驗的患者將被隨機分配兩組,分別使用禮來公司的抗澱粉樣蛋白藥物或安慰劑,持續用藥三年左右。禮來公司、國家衛生部和幾個慈善組織正在資助這項試驗。

  研究人員計劃在 A4試驗中增加 500名患者的 tau成像。Tau蛋白的影像費用由加速醫藥合作組織提供,該組織由國家衛生部和阿爾茨海默病協會支撐。

  來自波士頓的一位 67歲的退休高管 Canter將是第一個接受 tau掃描的 A4試驗受試者。Canter擁有出色的記憶力和敏銳的智慧,但他的大腦中已經有澱粉樣蛋白。

  Canter將在 3月 10日進行掃描,充分預計會顯示出 tau蛋白沉積。他的母親現年 91歲,有老年痴呆症,他的父親在 70歲左右因其他病情去世時,已經表現出痴呆症的前兆。

  「我根據我自己的基因假設,我可能會得到老年痴呆症。就這一點,我希望去除這些 tau蛋白,」他稱。


相關焦點

  • 阿爾茨海默病亞型或與tau蛋白的不同修飾有關
    華山醫院科研團隊牽頭制定了全球首個阿爾茲海默病循證預防國際指南,提出了21條防治推薦。各大媒體已做了大量相關報導,不再贅述。現在讓我們放眼海外,了解科研前沿還有哪些進展。近日,美國麻省總醫院的一項研究發現了可能影響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表現和疾病進展速度的生物學原因。該研究發表於國際權威醫學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
  • 血漿磷酸化-tau蛋白217可準確鑑別阿爾茨海默病
    血漿磷酸化-tau蛋白217可準確鑑別阿爾茨海默病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9 22:44:06 瑞典斯科訥大學醫院Oskar Hansson團隊分析了血漿磷酸化-tau蛋白217鑑別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準確性
  • 血漿磷酸化tau181蛋白可用於預測阿爾茨海默氏病和額顳葉變性
    血漿磷酸化tau181蛋白可用於預測阿爾茨海默氏病和額顳葉變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9 12:20:54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Adam L.
  • 首先是澱粉樣蛋白,之後是Tau蛋白,最後是痴呆
    研究人員報告,在一項該類研究中,tau蛋白成像可在無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中識別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研究結果表明,tau蛋白成像可能有助於阿爾茨海默病的疾病分期,而且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該疾病中神經退行性變和認知損傷的關鍵。「在阿爾茨海默病其他生物標誌物的基礎上,進行tau蛋白成像是很好的。」 Ances表示。
  • 抗澱粉樣蛋白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有待考證
    阿爾茨海默病(AD)日益普遍,其逐漸對家庭、社會和經濟等多方面造成全球性挑戰。澱粉樣蛋白的假說認為澱粉樣蛋白(Aβ)在腦組織的沉積是AD的早期決定性證據,能夠促進和加速AD中的神經纖維纏結形成、神經元死亡和AD的進程。
  • 腦血流受損讓阿爾茨海默病雪上加霜
    一項新的阿爾茨海默病研究發現,大腦中受損的血流與tau蛋白纏結的形成有關,而tau蛋白纏結是認知能力下降的標誌。研究人員想了解大腦中受限的血流與阿爾茨海默病特有的tau蛋白堆積之間的關係。為此,研究小組在兩組受試者中檢查了MRI和PET圖像以及腦脊液:認知正常的個體和處於痴呆各個階段的個體,包括輕度認知障礙和阿爾茨海默病。Pa和她的同事發現,在阿爾茨海默病的關鍵腦區,血管功能障礙和tau病理學之間有強烈重疊的區域,會有更糟糕的認知症狀。
  • 關鍵蛋白介導過量飲酒引發阿爾茨海默病
    大型真人秀綜藝節目《忘不了餐廳2》自播出以來,引起了不少關注和熱議,這個節目最重要的目的是向觀眾普及阿爾茨海默病。作為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阿爾茨海默病最主要的症狀是記憶喪失和執行功能減弱。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ADI)發布的《世界阿爾茨海默病2018年報告》顯示,全球目前至少有5000萬的痴呆患者。到了2050年,這個數字預計將達到1.52億。
  •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雙朊病毒病
    根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一項研究,兩種對阿爾茨海默病病理學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質起著朊蛋白的作用 - 畸形蛋白通過迫使正常蛋白質採用相同的錯誤摺疊形狀在感染組織中傳播。利用新的實驗室測試,研究人員能夠檢測和測量75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死後腦組織中澱粉樣蛋白β(A-β)和tau蛋白的特異性,自我繁殖的朊病毒形式。
  • Acta Neuropathologica:SFPQ和Tau是導致阿爾茨海默病快速發展的...
    導語:功能失調的RNA結合蛋白(RBPs)與幾種神經退行性變有關疾病。AD是痴呆症中最常見的一種,伴有進行性神經退行性變。 功能失調的RNA結合蛋白(RBPs)與幾種神經退行性變有關疾病。最近這一研究範式已擴展到阿爾茨海默病(AD)的病理生理學。
  • ApoE4顯著惡化tau蛋白介導的神經損傷
    2017年9月23日/生物谷BIOON/---在將近25年之前,人們鑑定出一種ApoE4基因變異體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一種主要風險因子,這種變異體讓一個人患上這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機率增加了高達12倍。然而,人們並不清楚為何這種變異體是如此危險。當ApoE4蛋白存在時,β-澱粉樣蛋白(Aβ)團塊在大腦中堆積。
  • Nat Med:半胱天冬酶-2切割tau蛋白導致記憶受損
    正因為此,阿爾茨海默病已成為大腦研究的焦點。越來越明顯的是,科學家們還需開展更多的研究,這是因為到2050年,全球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人數預計從如今的0.44億增加到1.355億。日益增加的阿爾茨海默病全球負擔將會導致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成本,而且全世界的政府---如英國、美國和澳大利亞---已投入大量研究資金以便努力抵抗這種疾病。
  • Science:睡眠剝奪加快阿爾茨海默病中的大腦損傷
    2019年1月26日/生物谷BIOON/---睡眠不佳長期以來與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有關,但是人們對睡眠中斷如何促進這種疾病知之甚少。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通過研究小鼠和人類,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睡眠剝奪增加了阿爾茨海默病關鍵蛋白tau的水平。
  • 兩種血液分子可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發展
    本報訊兩種血液分子的水平或能預測輕度認知損害患者未來的認知衰退和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這兩種分子分別是在蘇氨酸—181位上磷酸化的tau(P-tau181)和神經絲輕鏈(NfL)。該研究結果有助於開發出常規血液檢查方法,以追蹤高危群體的阿爾茨海默病進展。12月1日,相關論文刊登於《自然—衰老》。
  • 科學家開發新技術,在腦脊液中追蹤引發阿爾茨海默病的「罪魁禍首」
    這些類型的測試搜索稱為tau和澱粉樣蛋白,這兩者都牽連在大腦中的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的蛋白質的跡象。澱粉樣蛋白積聚成所謂的斑塊,而錯誤摺疊的tau蛋白發展成纏結,這兩種蛋白被認為對大腦神經元有毒性。這項新研究的核心是tau蛋白纏結,可以通過PET掃描來檢測,雖然這些掃描昂貴且耗時。更具體地說,研究人員專注於tau蛋白纏結的一個關鍵構建模塊,稱為tau的微管結合區(MTBR),這是最終蛋白質的不溶性部分。研究人員希望通過分析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腦脊液來檢測MTBR水平。此前測量這些液體樣本中MTBR的努力還差強人意,但新研究的作者認為他們已經找到了一條新的技術。
  • Science子刊:阿爾茨海默病其實是一種雙朊病毒疾病
    利用新的實驗室測試方法,他們能夠檢測和測量75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死後大腦組織中β澱粉樣蛋白(Aβ)和tau蛋白的特定自我增殖的朊病毒形式。一項引人注目的發現是這些朊病毒在人類大腦樣本中的較高水平與這種疾病的早期發病形式和死亡年齡越早密切相關。
  • 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 TDP-43病變起重要作用
    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症。記者5日從南通大學獲悉,該校神經再生重點實驗室劉飛教授領銜的「tau代謝與老年性痴呆」研究團隊,TDP-43蛋白的病變可能通過影響tau mRNA的代謝加工,在阿爾茨海默病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漸進性發展的中樞神經系統致死性退行性疾病,也是威脅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四大殺手之一。
  • 炎症促發阿爾茨海默病再添力證 炎性小體激活引發tau蛋白異常
    日前,IFM Therapeutics公司的研發人員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最新研究,證明在阿爾茨海默病(AD)和tau蛋白引發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中,NLRP3炎性小體(inflammasome)的激活是驅動tau蛋白病理的重要因素。這一研究意味著這些患者可能從NLRP3拮抗劑中獲益。
  • 「超級老人」是如何阻止阿爾茨海默病和心智衰退的?
    他們是如何阻止阿爾茨海默病和心智衰退的侵襲的呢?現在,德國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可能的原因:他們的基因可能幫助他們抵禦大腦中的蛋白質堆積。但她卻沒有患上早發性阿爾茨海默病。當她77歲死於癌症時,她只有輕微的痴呆症,最初的症狀出現在臨死前六年。事實證明,她還攜帶了另一種罕見的突變基因。雖然她的β-澱粉樣蛋白斑塊的積累確實非常高,但第二個突變基因似乎保護了她,使她免受類似的tau蛋白纏結的大量積累。Hoenig說,超級老人似乎從某種類似的保護機制中受益。
  • 血漿磷酸化tau181蛋白可用於預測阿爾茨海默氏症
    血漿磷酸化tau181蛋白可用於預測阿爾茨海默氏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4 13:21:34 瑞典隆德大學Oskar Hansson、Shorena Janelidze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血漿磷酸化tau181
  • 為什麼記憶形成神經元易受阿爾茨海默病的影響
    原創 Rockefeller 阿爾茨海默病當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時,整個大腦不會立刻崩潰。相反,大腦就像冷酷的發條一樣瓦解,隨著內嗅皮層中一組腦細胞的明顯退化而解體。這些所謂的脆弱神經元負責將經歷轉換成記憶,它們總是最先退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