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促發阿爾茨海默病再添力證 炎性小體激活引發tau蛋白異常

2021-01-13 健康一線視頻網

日前,IFM Therapeutics公司的研發人員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最新研究,證明在阿爾茨海默病(AD)和tau蛋白引發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中,NLRP3炎性小體(inflammasome)的激活是驅動tau蛋白病理的重要因素。這一研究意味著這些患者可能從NLRP3拮抗劑中獲益。IFM Therapeutics公司是一家專注於開發調節先天免疫反應的創新療法,治療炎性疾病和癌症的生物醫藥公司。今年4月,諾華公司斥資約16億美元,收購了該公司旗下的子公司IFM Tre。IFM Tre的研發重心是NLRP3拮抗劑,其中一款拮抗劑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Tau蛋白起到穩定神經元中微管的作用,對維持健康大腦功能非常重要。然而,在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的大腦中,tau蛋白的過度磷酸化和聚集是構成神經原纖維纏結(NFTs)的主要原因。NFTs是AD患者大腦的病理標誌之一,然而,是什麼原因導致tau蛋白出現過度磷酸化和聚集並沒有得到完全澄清。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分析患者樣本,發現在額顳葉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患者的大腦中NLRP3炎性小體被激活。在模擬人類FTD的小鼠模型中,NLRP3蛋白同樣被激活,而且tau蛋白依靠NLRP3來激活NLRP3炎性小體。

NLRP3蛋白是細胞內感知多種微生物抗原和內源性「危險」信號的傳感器。它受到這些因子的刺激會形成並激活NLRP3炎性小體。炎性小體的構建會導致促炎症細胞因子IL-1β和IL-18的釋放等免疫反應。近年來,炎性小體的異常激活被認為與多種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關。

▲NLRP3是感知多種外源和內源「危險」信號,促進炎症反應的傳感器(圖片來源:參考資料[3])

研究人員使用讓NLRP3炎性小體無法形成的小鼠來研究炎性小體對tau蛋白病理發生的影響。他們發現,在NLRP3炎性小體無法形成的小鼠模型中,tau蛋白突變引發的炎性小體激活水平下降,而且小鼠的認知能力也有所改善。同時,生物化學實驗表明,NLRP3能夠調節多種蛋白激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從而影響tau蛋白的過磷酸化水平。

AD患者大腦中的另一個標誌性病理特徵是β澱粉樣蛋白沉積。β澱粉樣蛋白沉積在tau蛋白聚集之前發生,已有研究表明,β澱粉樣蛋白沉積能夠促進tau蛋白的過度磷酸化。然而研究人員發現,在無法形成炎性小體的小鼠模型中,向大腦中注射富含β澱粉樣蛋白的小鼠大腦勻漿(brain homognate)無法引發tau蛋白的過度磷酸化。這意味著炎性小體激活可能是介導β澱粉樣蛋白促進tau蛋白病理發生的重要步驟。

▲IFM Tre公司的NLRP3拮抗劑研發管線(圖片來源:IFM Therapeutics官網)

IFM公司研發執行副總裁H. Martin Seidel先生表示:「我們的子公司IFM Tre開發的』first-in-class』 NLRP3拮抗劑已經開始臨床試驗。這一蛋白對阿爾茨海默病和其它tau蛋白相關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影響讓我們備受鼓舞。這些結果進一步驗證了我們的團隊聚焦於先天免疫系統創新靶點的研發策略。「

參考資料:

[1] New Research Demonstrates Second Direct Link Between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and Alzheimer's Disease. Retrieved November 21, 2019, from 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new-research-demonstrates-second-direct-link-between-inflammasome-activation-and-alzheimers-disease-300962374.html

[2] Ising et al., (2019).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drives tau pathology. Nature,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9-1769-z

[3] Swanson et al, (2019). The NLRP3 inflammasome: molecular activation and regulation to therapeutics.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https://doi.org/10.1038/s41577-019-0165-0

相關焦點

  • NLPR3炎性小體激活引發tau病理形成
    NLPR3炎性小體激活引發tau病理形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1 13:07:56 德國波恩大學醫院Michael T. Heneka研究小組取得一項新進展。
  • 阿爾茨海默病中的神經炎症和小膠質細胞激活互作相關
    阿爾茨海默病(AD)是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流行的澱粉樣蛋白級聯假說認為,腦內澱粉樣蛋白-β(Aβ)的沉積是AD發病的起始事件,但眾多證據不支持該假說。AD患者炎症標誌物水平升高以及先天免疫功能相關的AD風險基因的發現提示神經炎症在AD的發病機制中起著重要作用。
  • 泛素化修飾異常的NLRP3炎症小體導致早發性炎症性腸病的新機制
    責編 | 酶美  早發炎症性腸病(VEOIBD)是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種嚴重形式,多發生於6歲以下的嬰幼兒中,其主要特徵為反覆出現的腸道炎症,易出現對糖皮質激素的依賴性或對TNF-α抗體的無效性。
  • 最新綜述:小膠質細胞如何影響Tau病理?
    在包括阿爾茨海默病(AD)在內的所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病程進展中,大腦中失去控制的免疫反應不容忽視。最近的研究已證明tau蛋白具有prion樣特徵,並且小膠質細胞變化與tau病理有關。AD的組織病理學特徵是細胞外澱粉樣蛋白-β(Aβ)沉積形成的老年斑和細胞內高磷酸化tau蛋白聚集形成的神經原纖維纏結(NFTs),伴隨著神經元和突觸的喪失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升高。
  • Nature | 煙麴黴通過GAG多糖激活炎性小體提供宿主保護
    Kanneganti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先天免疫,炎症與傳染病。她的課題組在揭示NLRP蛋白形成炎性小體,激活下遊應答通路等重要免疫學發現中做出了重大貢獻。      炎性小體是先天免疫防禦的重要前哨,能夠被包括PAMPs在內的多種刺激所激活。細菌和病毒激活炎性小體的特異性PAMPs已被不斷確認,但似乎對於真菌PAMPs的研究尚不充分。
  • 炎症性腸病——處於臨床前的小分子藥物研究進展
    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bowel disease, IBD)是一種慢性易復發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colitis, UC)和克羅恩病 (Crohn’s disease, CD),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當前研究普遍認為與遺傳基因、環境和免疫異常等因素有關:基因和環境因素誘導激活腸道免疫系統後,引發過度的炎症反應並持續進展
  • HDAC6介導NLRP3和吡喃炎症小體激活
    HDAC6介導NLRP3和吡喃炎症小體激活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8 14:44:37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Hao Wu和美國密西根大學Yongqing Li研究組的合作取得一項新進展。
  • ApoE4顯著惡化tau蛋白介導的神經損傷
    但是這些團塊並不殺死腦細胞,也不導致典型的阿爾茨海默病症狀,如記憶喪失和意識混亂。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證實ApoE4的存在加劇另一種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蛋白tau的毒性纏結物導致的大腦損傷。在ApoE4缺乏時,tau蛋白纏結物對腦細胞的傷害很小。
  • Nature Communication:細胞骨架蛋白調控炎症小體活性新發現
    2015年3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著名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III型中間絲蛋白vimentin(波形蛋白)能夠影響調控炎性小體形成及活性,在急性肺損傷導致的炎症和纖維化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鑑定出一種激活NLRP3炎性體的信號通路,有望治療...
    2018年8月2日/生物谷BIOON/---炎症是身體自然癒合過程的一部分。但是當它變成慢性時,它會導致癌症、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疾病。在對細胞應激、組織損傷或傳染性病原體產生的不同信號作出反應時,炎性體(inflammasome)---基於蛋白的分子機器---觸發炎症產生。
  • 中國科大等發現NLRP3炎症小體特異性抑制劑
    NLRP3炎症小體是由胞內固有免疫受體NLRP3、接頭蛋白ASC和蛋白酶caspase-1作為核心組成的多蛋白複合物,該複合物組裝能夠誘導促炎因子IL-1b和IL-18等的成熟和分泌,從而促進炎症反應發生。NLRP3炎症小體活化與多種人類重大疾病的發生關係密切。
  • Nat Commun幹細胞藥理學研究新發現:激活自噬可清除tau蛋白
    Tau蛋白病變疾病主要表現為受損腦區神經元以及膠質細胞tau蛋白異常聚集和功能失調,這些疾病包括額顳葉痴呆(FTD)、進行性核上性麻痺(PSP)和阿爾茨海默病(AD)。遺憾的是,目前尚無針對tau病變的有效藥物,能夠到達臨床試驗的tau靶向藥物也少之又少。
  • NLRP3炎性體調控小膠質細胞對周圍炎症的反應
    小膠質細胞是大腦的主要免疫細胞,可在炎症誘導後的5 h內通過其細胞內Ca2 +信號傳導感知周圍炎症。重要的是,Ca2 +信號傳導的這種變化發生在炎症誘導後24-48 h。脂多糖介導的小膠質細胞Ca2 +信號傳導的早期增加以及脂多糖誘導的小膠質細胞的形態激活延遲均在缺少NACHT,LRR和NLRP3炎性小體的突變小鼠中被阻斷。
  • 近期阿爾茲海默病重要研究成果解讀!
    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毒性tau蛋白在人類大腦中擴散的分子機制;研究者Jacob Vogel表示,毒性tau蛋白會通過直接的神經元連接來在不同大腦區域發生擴散,這就好比是感染性疾病通過不同的運輸途徑擴散到其它位點一樣;在機體正常衰老過程中這種擴散會被限制,但在阿爾茲海默病中這種擴散則會被β澱粉樣蛋白所推動,從而導致廣泛的神經元死亡最終引發痴呆症發生。
  • Immunity:DNA損傷修復酶調節炎症小體激活機制
    這些免疫細胞的激活能夠產生大量的促炎性細胞因子,從而有效地抵抗外界微生物的感染,並能夠傳遞這一信號以啟動後天免疫反應。炎症小體是一類胞內的多蛋白複合體,它能夠識別微生物或內源的信號分子產生激活效應,激活後的炎症小體能夠促進IL-1b以及IL-18的激活。
  • 毛有東課題組與合作者在《自然》發表NLRP3炎症小體激活新機制
    ,系統揭示了NEK7與NLRP3亞基的多界面相互作用,以及其介導NLRP3炎症小體激活的分子機制。炎症小體是一種多蛋白複合物,負責激活炎症反應,在先天免疫和炎症相關的疾病發生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炎症小體激發caspase-1的活化,進而在天然免疫防禦的過程中,促進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1β(IL-1β)和白細胞介素18(IL-18)的成熟和分泌。這些細胞因子的分泌可導致細胞焦亡(pyroptosis)。目前已發現多種炎症小體,如NLRP1、NLRP3、NLRC4和AIM2。
  • Nature: NEK7--炎症小體信號通路新發現的關鍵蛋白
    2016年2月24日 訊 /生物谷BIOON/ --炎症小體(inflammasome)是能夠激活炎性caspase蛋白激酶的胞內蛋白複合體,它對於機體炎症的發生與控制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至今為止,已經有4類炎症小體被發現:NLRP1、NLRP3、NLRC4以及AIM2。
  • 阿爾茨海默病亞型或與tau蛋白的不同修飾有關
    華山醫院科研團隊牽頭制定了全球首個阿爾茲海默病循證預防國際指南,提出了21條防治推薦。各大媒體已做了大量相關報導,不再贅述。現在讓我們放眼海外,了解科研前沿還有哪些進展。近日,美國麻省總醫院的一項研究發現了可能影響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表現和疾病進展速度的生物學原因。該研究發表於國際權威醫學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
  • 阿爾茨海默病與tau蛋白
    新完成的掃描是所謂的無症狀阿爾茨海默氏症抗澱粉樣蛋白藥物(或簡稱 A4)大型臨床試驗的一部分,這是第一個旨在發現和治療記憶力衰退開始前的早期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的試驗。  哈佛大學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人員首次在健康受試者大腦中掃描 tau蛋白,這種標誌性蛋白會形成有害的神經纖維纏結,這是與這種致命疾病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