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記憶形成神經元易受阿爾茨海默病的影響

2021-01-12 澎湃新聞

原創 Rockefeller 阿爾茨海默病

當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時,整個大腦不會立刻崩潰。相反,大腦就像冷酷的發條一樣瓦解,隨著內嗅皮層中一組腦細胞的明顯退化而解體。這些所謂的脆弱神經元負責將經歷轉換成記憶,它們總是最先退化的。

弄清楚為什麼病人會在早期失去這些脆弱的神經元可能是發現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療法的關鍵。現在,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這一神經元子集的內部運作機制,並描述了使內嗅腦細胞對退化特別敏感的分子因素。

「如果我們能夠了解大腦中最脆弱的神經元的特性,我們就有可能為治療開闢新的途徑,」 來自洛克菲勒大學(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Paul Greengard分子和細胞神經科學實驗室的高級研究員Jean-Pierre Roussarie說,他在《神經元》(Neuron)雜誌上發表了這一發現。

該研究於6月29日發表在《Neuron》雜誌上

"裝滿糊狀物的大腦碗"

迄今為止,開發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嘗試基本上都失敗了。所做的大多數努力都集中在Aβ肽的積累上,Aβ肽在整個大腦中形成斑塊。這些斑塊是阿爾茨海默病的第一個徵兆,也是研究最多的。

這種疾病的第二個徵兆不那麼受關注,但可能有更多的希望。在最初的澱粉樣蛋白斑塊在大腦中形成後,被稱為神經原纖維纏結的一堆tau蛋白阻塞了神經元的內部。與澱粉樣斑塊不同,Tau蛋白最初只聚集在內嗅皮層的一組不同的細胞中。該過程的絕對可預測性使其成為有吸引力的治療靶標。

但是直到現在,科學家們對脆弱神經元的細微差別知之甚少。考慮到這一點,研究人員開始對遺傳因素進行分類,這些因素使得內嗅神經元特別容易受到神經原纖維纏結的影響。

大腦內嗅皮層的記憶形成神經元(綠色)在阿爾茨海默病中最先退化

「一個接一個的試驗,我們已經積累了大量關於澱粉樣斑塊產生機制的知識,」Roussarie說,「但是澱粉樣蛋白積累的下遊發生了什麼,以及這些斑塊是如何觸發脆弱神經元內的神經原纖維纏結的,這是一個謎。這是一個我們可以發現新的治療靶點的地方。」

研究這些腦細胞的最大障礙是沒有簡單的方法來區分脆弱的神經元和它們的鄰居。BacTRAP為Roussarie和他的同事們提供了一個答案。由Greengard和Nathaniel Heintz在洛克菲勒大學(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開發的bacTRAP技術,使對小鼠特定神經元群中的蛋白質進行分類成為可能。

「我們需要將這些神經元從錯綜複雜的充滿糊狀物的大腦碗中進行顯微解剖,」該實驗室的代理負責人和這項研究的合著者Marc Flajolet說。

Marc Flajolet,Ph.D.

BacTRAP使研究人員能夠分離脆弱的神經元,並分析它們在基因上與更有彈性的腦細胞有何不同。由Olga Troyanskaya領導的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研究小組隨後設計了計算機算法,以幫助研究小組專注於可能與神經退行性變最相關的基因異常。

「我們的目標是形成一個宏觀的觀點,而不是基因的列表,」Flajolet說,「只有通過這些複雜的數據分析框架,你才能了解像阿爾茨海默病神經退化級聯這樣複雜的事情的真相。」

洛克菲勒大學

從神經原纖維纏結到治療靶點

這一發現突出了一組可能與使內嗅皮層神經元容易成為退化目標有關的基因。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種被認為在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階段起著重要作用的基因,這種基因首先決定tau蛋白是否聚集成神經原纖維纏結。這種基因會產生一種叫做PTBP1的蛋白質,也就是所謂的剪接因子,它會引導細胞產生兩種tau蛋白的其中一種亞型。先前的研究表明,當這兩種類型的tau蛋白的比例被打亂時,阿爾茨海默病的特徵蛋白團就會出現。而新的發現表明,這種疾病可能是由細胞的tau變異水平被打亂而引起的。

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計算機科學助理教授,《神經元》報告的合著者Vicky Yao說:「當tau蛋白突然出現時,人們會非常興奮。一旦我們弄清楚了使神經元更脆弱的原因,就會導致多種途徑來降低它們的脆弱性。」

左側(綠色)為大腦內嗅皮層

成功的預防和治療神經退行性病的策略可能涉及多種方法。Roussarie補充說,例如,未來的藥物可能需要靶向斑塊形成以及神經原纖維纏結,而預防後者的第一步將是首先了解使某些神經元易於纏結的原因。

Roussarie說:「以前沒有考慮過神經元的多樣性。很多人正在研究神經原纖維纏結,但是直到現在,我們才開始通過神經元脆弱性的角度來研究它。」

參考文獻

Source: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Why memory-forming neurons are vulnerable to Alzheimer's

Reference:

Jean-Pierre Roussarie et al, Selective Neuronal Vulnerability in Alzheimer's Disease: A Network-Based Analysis, Neuron (2020). DOI: 10.1016/j.neuron.2020.06.010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女人向死而生,阿爾茨海默病如何影響女性的一生
    在近期熱播的《忘不了餐廳2》中,80歲的孔繁漪奶奶忘記了自己的丈夫已去世十多年,忘記了自己的孫女已經長大成人,她一個人困在過去的記憶中,常常不知自己身在何處,對陌生的人和環境充滿恐懼…...而這些只源於她被阿爾茨海默病(AD)「纏上」了。AD,繼電視劇《都挺好》中的蘇大強之後,讓人們再次深刻的認識到了該種疾病給人類生活帶來的深刻影響。
  • Nature:移除衰老的神經膠質細胞有望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通過阻止這些衰老細胞的堆積,他們能夠減少tau蛋白聚集、神經元死亡和記憶喪失。相關研究結果於2018年9月19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learance of senescent glial cells prevents tau-dependent pathology and cognitive decline」。
  • Nature:首次對阿爾茨海默病進行單細胞轉錄組分析
    2019年5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美國,阿爾茨海默病影響了500多萬人。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單個腦細胞中表達的基因進行了綜合分析。所獲得的分析結果允許他們鑑定出在神經元和其他類型的腦細胞中受到影響的獨特細胞通路。這一分析可能為阿爾茨海默病提供許多潛在的新型藥物靶點。
  • 克服大流行影響,這項阿爾茨海默病大型臨床試驗進展順利
    但這項在大流行期間啟動的大型阿爾茨海默病研究卻沒受大流行影響,進展四平八穩,訣竅何在?臨床研究是COVID-19大流行中最早受到影響的開發環節之一。在全球出現COVID-19病例後,由於擔心臨床試驗參與者會被感染,數以千計的與COVID-19無關的臨床試驗被迫暫停或取消。
  • 《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18-2019年最受歡迎阿爾茨海默病研究文章介紹(1)
    有研究發現薑黃素能夠有效維護腦血管、線粒體和神經突觸的正常結構和功能,從而降低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風險。薑黃素能夠同時幹預多條信號通路:抑制β-澱粉樣蛋白變性,螯合金屬離子,抵抗氧化和神經炎症反應等,為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治療提供另一種可能。 2.
  • 腦血流受損讓阿爾茨海默病雪上加霜
    一項新的阿爾茨海默病研究發現,大腦中受損的血流與tau蛋白纏結的形成有關《ScienceBlog》網站10月26日消息這項發表在《神經科學雜誌》(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表明,針對腦血管健康的治療以及澱粉樣斑塊和tau蛋白纏結可能比單靶治療更有效地保持記憶和認知功能
  • 個案報告:糞菌移植後阿爾茨海默病症狀快速改善
    在老齡化日趨顯著的情況下,阿爾茨海默病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公共衛生問題,其高發病率和高致殘率已經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重大疾患。目前全世界約有4680萬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或相關痴呆。考慮到阿爾茨海默病對健康和經濟的影響,針對阿爾茨海默病潛在病因的治療或改變疾病的病程是非常有意義的。
  • 為什麼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似乎迷失了時間和地點?①
    原創 Teresa Carr 阿爾茨海默病祖父和他的一個女兒住在堪薩斯州,在那裡他被診斷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他仍能生動地講述自己的童年和二戰期間的服役經歷,但在現實中他越來越迷失。他無法記住一天、甚至是一年內發生了什麼。他在去附近公園的路上會迷路。他記不住自己的孩子和孫子的名字,所以他就叫我們大家親愛的。阿爾茨海默病會導致海馬體的退化,海馬體是大腦中對空間導航和定位以及新記憶的形成至關重要的區域。
  • 突觸修剪失控: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
    請點擊標題下的 解碼醫學,關注我們吧。 一項對小鼠的研究顯示,在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早期,大腦在發育過程中修剪多餘突觸的過程可能出現了異常。 對許多人來說,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常見熟悉而可怕的疾病。僅僅在美國,就有約530萬人受到它的影響,這種疾病緩慢但無情剝奪著患者的記憶力、辨別力還有認知力,使得他們最終甚至無法完成日常工作。
  •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雙朊病毒病
    「我相信這表明,澱粉樣蛋白β和tau都是朊蛋白,並且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雙朊病毒疾病,其中這兩種流氓蛋白質一起摧毀了大腦,」該研究的醫學博士斯坦利普魯西納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所的高級作者和主任,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威爾神經科學研究所的一部分。「朊病毒水平也與患者長壽有關,這一事實應該會改變我們對疾病治療方法的思考方式。
  • 基因解讀阿爾茨海默病
    有些人群服用魚油不但降不了血脂,還會提高罹患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人痴呆症)的風險。同樣,有些降脂藥對有的人很有效,對有的人卻不奏效,你知道為什麼嗎?如何安全有效降脂,同時規避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專家告訴你,這都取決於你身體裡與生俱來的一個符號——APOE基因(載脂蛋白E基因)。抽血做個簡單的基因檢測,看看你身體裡的ApoE基因是哪個類型,就知道以上問題的答案了。
  • 突觸修剪失控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
    一項對小鼠的研究顯示,在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早期,大腦在發育過程中修剪多餘突觸的過程可能出現了異常。僅僅在美國,就有約530萬人受到它的影響,這種疾病緩慢但無情剝奪著患者的記憶力、辨別力還有認知力,使得他們最終甚至無法完成日常工作。目前,產生這些症狀的機制還不完全清楚,阿爾茨海默病主要是由於蛋白質的異常積聚導致的,這些異常積聚會在大腦中形成β-澱粉樣斑塊和纏結,最終導致突觸這種大腦中的連接節點減少,這種影響主要與認知能力的下降密切相關。
  • 神經網絡控制長期記憶
    圖片來源:stock image  一個多機構研究團隊發現,在記憶鞏固過程中,至少有兩個不同的大腦網絡——興奮性網絡和抑制性網絡——產生了兩個不同的過程。興奮性神經元參與創建記憶痕跡,抑制性神經元屏蔽背景噪音,從而使得長期學習發生。
  • 運動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影響有多大?機制是什麼?
    運動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沙李菊 1, 王彤 2, 王蔚 1, 吳婷 1【 摘要】 阿爾茨海默病( AD) 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 是痴呆的最常見原因, 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 分子生物學重大發現: 腦細胞篡改了DNA引發阿爾茨海默病
    —這是關於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理的最新觀點。現在發現大腦某些神經元細胞也具備這種能力。那些神經元似乎與眾不同,比周圍的神經元細胞具有更多DNA或不同編碼序列。為了尋找人腦細胞基因自我重組的確切證據,加州斯坦福Burnham Prebys醫學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家Jerold Chun和他的同事分析了6名健康老人和7名患有非繼發性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捐贈大腦組織。
  • LC3相關內吞作用減輕小鼠阿爾茨海默病神經變性
    LC3相關內吞作用減輕小鼠阿爾茨海默病神經變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30 10:05:03 近日,美國聖猶大兒童研究醫院教授Douglas R.
  • 睡眠障礙可能是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的前兆
    (原標題:為什麼睡眠障礙可能是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的前兆)
  • 科學網—神經網絡控制長期記憶
    興奮性神經元參與創建記憶痕跡,抑制性神經元屏蔽背景噪音,從而使得長期學習發生。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教授Nahum Sonenberg、Arkady Khoutorsky,蒙特婁大學教授Jean-Claude Lacaille和以色列海法大學教授Kobi Rosenblum共同領導的研究組近日在《自然》雜誌發表論文稱,每個神經元系統都可以被選擇性地操縱以控制長期記憶。
  • 阿爾茨海默病會傳染?
    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朊蛋白幾乎對所有,或者說對至少包括阿爾茨海默病、亨廷頓病、帕金森病等疾病在內的、由錯誤摺疊蛋白聚集而引發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皆有影響。直到不久前,科學家都認為,造成此類嚴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錯誤摺疊蛋白,並不會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然而今年9月,《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首次向人們展現了此類蛋白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的可能。
  • 褪黑素可改善阿爾茨海默病腦微血管病變?
    來自中國醫科大學的賴紅教授團隊最新研究發現,褪黑素可在Aβ介導的退行性認知障礙疾病中通過改善腦部微血管的異常病變,從而改善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功能,該作用可能是通過調節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相關信號通路在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