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將與您共同分享2018-2019年出版的阿爾茨海默病的高被引文章:
1. Use of curcumin in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作者: Chen, Min; Du, Zhi-Yun; Zheng, Xi; 等.
出版年: APR 2018
被引頻次: 28
DOI: 10.4103/1673-5374.230303
薑黃素在阿爾茨海默病診治及預防中的應用價值
中國廣州工業大學的張焜等發表在《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18年4月第4期的一篇綜述闡述了薑黃素在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預防和治療中潛在的應用價值。
近年來大量研究揭示了薑黃素在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預防和治療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β-澱粉樣蛋白和高度磷酸化的tau蛋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生物標記物,而薑黃素能夠與之特異性結合,並產生螢光反應,被廣泛開發為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診斷探針。此外,由於薑黃素的多靶點作用特性,對眾多的慢性疾病,如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和高血脂等,具有一定的保護和預防作用。
有研究發現薑黃素能夠有效維護腦血管、線粒體和神經突觸的正常結構和功能,從而降低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風險。薑黃素能夠同時幹預多條信號通路:抑制β-澱粉樣蛋白變性,螯合金屬離子,抵抗氧化和神經炎症反應等,為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治療提供另一種可能。
2. Multitarget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作者: Ibrahim, Mostafa M.; Gabr, Moustafa T.
出版年: MAR 2019
被引頻次: 15
高被引論文
DOI: 10.4103/1673-5374.245463
多靶點治療是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潛在治療策略
阿爾茨海默病、亨廷頓舞蹈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展有多種因素參與,表現出多方面特性。由於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複雜性,迫切需要設計多靶向配體以幹預這些疾病中涉及的互補信號通路。開發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酶靶標是膽鹼酯酶和β-分泌酶。
來自埃及曼蘇爾大學的Moustafa T. Gabr團隊認為可將膽鹼酯酶和β-分泌酶抑制劑作為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多靶向配體。多靶向配體具有靶向神經變性疾病的多個主要病理級聯反應的能力。目前可通過雙重乙醯膽鹼酯酶/β-分泌酶1抑制結合第3種靶向優化引物作為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潛在策略。
3. Loss of canonical Wnt signaling is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作者: Tapia-Rojas, Cheril; Inestrosa, Nibaldo C.
出版年: OCT 2018
被引頻次: 15
DOI: 10.4103/1673-5374.238606
經典Wnt信號傳導通路缺失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誘發因素
阿爾茨海默病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痴呆形式,然而其確切病因尚不清楚。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學特徵為存在由澱粉樣蛋白β和磷酸化tau蛋白形成的聚集體,並出現記憶力進行性缺失的表現。多種細胞信號傳導通路與阿爾茨海默病有關,其中Wnt信號傳導通路由於能在成人大腦中起重要作用,因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最初研究認為Wnt信號傳導通路的激活可對抗澱粉樣蛋白β毒性,發揮神經保護作用。後來發現Wnt信號傳導通路可參與tau蛋白的磷酸化以及學習記憶的過程。
近年來,來自智利天主教大學的Nibaldo C. Inestrosa團隊證明了Wnt信號傳導通路是澱粉樣蛋白前體蛋白加工的基礎,且其功能障礙可導致體外澱粉樣蛋白β的產生和聚集。經典的Wnt信號傳導通路的缺失將加劇阿爾茨海默病轉基因小鼠模型中的澱粉樣蛋白β的沉積。在出現阿爾茨海默病表現前,抑制轉基因小鼠模型中Wnt信號傳導通路可導致記憶缺失、tau蛋白磷酸化和澱粉樣蛋白β形成及聚集,說明Wnt信號傳導通路功能障礙將加速了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Wnt信號傳導通路的損傷會促進野生型小鼠認知障礙以及海馬中tau蛋白磷酸化和Aβ1-42產生,促進阿爾茨海默病樣神經病理學的發展。Nibaldo C. Inestrosa等此次綜述重點關注Wnt/β-catenin信號功能障礙在阿爾茨海默病發生中的作用,並提出經典Wnt信號傳導通路的缺失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誘發因素。
4. Natural polyphenols effects on protein aggregates in Alzheimer's and Parkinson's prion-like diseases
作者: Freyssin, Aline; Page, Guylene; Fauconneau, Bernard; 等.
出版年: JUN 2018
被引頻次: 15
DOI: 10.4103/1673-5374.233432
天然多酚可用於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
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是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類型,其病理特點為蛋白聚集,所以也被認為是朊病毒樣疾病。這些蛋白沉積物的主要組分是澱粉樣肽和tau(阿爾茨海默病)以及α-突觸核蛋白和synphilin-1(帕金森病)。目前用於治療這些疾病的藥物均不能抑制神經退行性病變,主要是對症治療。分子誘導抑制這些蛋白的聚集或分解這些蛋白可能會對疾病有有益作用。因此具有抗氧化、抗炎和神經保護特性的天然多酚成為抑制蛋白聚集的熱點研究藥物。
來自法國普瓦捷大學的Agnès Rioux Bilan博士回顧了天然多酚在澱粉樣肽、tau、α-突觸核蛋白,synphilin-1的聚集和解聚的研究,認為天然多酚可能有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潛力。
5. Synaptic dysfunc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the effects of amyloid beta on synaptic vesicle dynamics as a novel target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作者: Marsh, Jade; Alifragis, Pavlos
出版年: APR 2018
被引頻次: 15
DOI: 10.4103/1673-5374.230276
阿爾茨海默病突觸功能障礙中的Aβ42
一種小分子量的疏水性多肽Aβ42的累積對於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十分重要。但是目前針對Aβ42積聚的療法還不成功,甚至不能有效減緩疾病的進展。靶向下遊效應因子而不是多肽本身可能是一種更有效的治療方法。Aβ42的積累似乎影響細胞的多種生理功能。
來自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Pavlos Alifragis團隊在此次綜述中,概述了涉及Aβ42突觸功能障礙的多種證據,重點介紹了其如何促成突觸小泡動力學和神經遞質釋放的缺陷,還提出了關於Aβ42誘導阿爾茨海默病病理學方面的新見解,以及更詳細地對與疾病早期階段相關的突觸缺陷的作用機制。雖然觸發突觸功能障礙的確切機制仍在研究中,但迄今為止的可用數據已能夠提出一種模型用於指導藥物幹預的新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