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影響有多大?機制是什麼?

2020-10-26 醫學研究發布平臺


運動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
沙李菊 1, 王彤 2, 王蔚 1, 吳婷 1
【 摘要】 阿爾茨海默病( AD) 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 是痴呆的最常見原因, 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 運動幹預可以改善老年人認知障礙的進展。 運動作為 AD 患者的一個治療手段, 其作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興趣。 本文主要綜述了不同形式運動對 AD 患者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 以期為 AD 患者制定運動處方提供依據。
【 關鍵詞】 阿爾茨海默病; 運動療法; 作用機制; 綜述
【 中圖分類號】 R 745.7 【 文獻標識碼】 A DOI: 10.3969/j.issn.1008-5971.2020.06.019
沙李菊, 王彤, 王蔚, 等 . 運動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 J] .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誌,2020, 28( 6) : 100-104.[ www.syxnf.net]

原文如下:






相關焦點

  • 中國人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具「異質性」
    中國人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具「異質性」 2020-01-19 04:51:26 「異質性」  本報訊(記者 賈曉宏 通訊員 王蕾)一項跨越17年、涉及我國404個家族的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阿爾茨海默病和痴呆》上。
  • 關愛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先從關注認知功能下降開始
    阿爾茨海默病俗稱為「老年痴呆」,位列人類十大死因之一。《世界阿爾茨海默病2018年報告》顯示,每3秒鐘,全球就有1名痴呆病患者產生,其中約60%~80%是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常常被人誤解為「記憶下降」,然而事實卻遠不止如此。
  • 計算機數學模型揭示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
    神經元傳遞的任何改變都可能引起各種神經系統疾病,例如阿爾茨海默病、癲癇、精神分裂症和躁鬱症。多項研究表明阿爾茨海默病與軸突起始段蛋白的相關性,並顯示了阿爾茨海默病腦樣本中錨蛋白G和Nav通道的缺失。此外,軸突起始段結構中錨蛋白G的喪失可能通過改變分子運動的功能來幹擾神經元內的蛋白運輸,從而在阿爾茨海默病發病中起關鍵作用 。
  • 一場與遺忘的漫長較量:聯誼會讓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及家屬互相安慰
    周六上午,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和家屬們在志願者的帶領下,將桌子上的小零食拿在手裡,繞著自己的臉轉圈。這是在幫患者進行精神運動康復,讓他們感知自己的臉有多大、胳膊有多長,對自己有個準確印象,這樣,當他要摔倒時,就能準確扶住身邊的東西。但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準確感知,有些老人畫的圈比臉大得多,還有人動作老是卡殼。
  • 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突變會導致神經元阻塞
    GGA3是一種已知的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因素。這導致BACE1蛋白的積累,並造成軸突損傷,類似於阿爾茨海默病的症狀前階段。這可能意味著BACE1抑制劑仍然有希望作為一種治療手段,如果在更早的疾病過程中使用。
  •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女人向死而生,阿爾茨海默病如何影響女性的一生
    在近期熱播的《忘不了餐廳2》中,80歲的孔繁漪奶奶忘記了自己的丈夫已去世十多年,忘記了自己的孫女已經長大成人,她一個人困在過去的記憶中,常常不知自己身在何處,對陌生的人和環境充滿恐懼…...而這些只源於她被阿爾茨海默病(AD)「纏上」了。AD,繼電視劇《都挺好》中的蘇大強之後,讓人們再次深刻的認識到了該種疾病給人類生活帶來的深刻影響。
  • 阿爾茨海默病會傳染?
    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朊蛋白幾乎對所有,或者說對至少包括阿爾茨海默病、亨廷頓病、帕金森病等疾病在內的、由錯誤摺疊蛋白聚集而引發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皆有影響。直到不久前,科學家都認為,造成此類嚴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錯誤摺疊蛋白,並不會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然而今年9月,《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首次向人們展現了此類蛋白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的可能。
  • 自然醫學雜誌:運動可保護記憶力 防阿爾茨海默病
    原標題:自然醫學雜誌:運動可保護記憶力 防阿爾茨海默病   劇烈運動可以釋放大量的內啡肽,可以產生快感、改善情緒。近日,由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研究員Ottavio Arancio和Taub阿爾茨海默病與腦老化研究所共同牽頭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運動還可以產生一種能夠改善記憶並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激素。該項研究近日發表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誌上。
  • 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 TDP-43病變起重要作用
    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症。記者5日從南通大學獲悉,該校神經再生重點實驗室劉飛教授領銜的「tau代謝與老年性痴呆」研究團隊,TDP-43蛋白的病變可能通過影響tau mRNA的代謝加工,在阿爾茨海默病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漸進性發展的中樞神經系統致死性退行性疾病,也是威脅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四大殺手之一。
  • 個案報告:糞菌移植後阿爾茨海默病症狀快速改善
    在老齡化日趨顯著的情況下,阿爾茨海默病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公共衛生問題,其高發病率和高致殘率已經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重大疾患。目前全世界約有4680萬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或相關痴呆。考慮到阿爾茨海默病對健康和經濟的影響,針對阿爾茨海默病潛在病因的治療或改變疾病的病程是非常有意義的。
  • 基因解讀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發病隱蔽 早期診斷難  近年來,阿爾茨海默病(AD)越來越被公眾所熟知,當身邊有老年人出現忘事多、算數越來越差、生活慢慢不能自理時,就很可能需要篩查一下阿爾茨海默病了。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體檢中心、特診中心主任陳慶瑜教授介紹,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神經變性疾病,表現為認知功能(記憶力、計算力、視空間等)下降,並伴有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漸喪失,晚期甚至會出現精神行為異常等。  《2015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指出,全球約有4680萬阿爾茲海默病患者,平均每3秒鐘就有1例新發患者,預計2050年全球患者將突破1億3150萬人。
  • 突觸修剪失控: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
    請點擊標題下的 解碼醫學,關注我們吧。 一項對小鼠的研究顯示,在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早期,大腦在發育過程中修剪多餘突觸的過程可能出現了異常。 對許多人來說,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常見熟悉而可怕的疾病。僅僅在美國,就有約530萬人受到它的影響,這種疾病緩慢但無情剝奪著患者的記憶力、辨別力還有認知力,使得他們最終甚至無法完成日常工作。
  •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大面積斷貨!
    91%的患者家屬期待更有效藥物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起病隱匿,病程呈慢性進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見的一種類型。據《世界阿爾茨海默病2018年報告》顯示,中國約有1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居世界首位,也是全球新發病例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
  • 突觸修剪失控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
    一項對小鼠的研究顯示,在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早期,大腦在發育過程中修剪多餘突觸的過程可能出現了異常。僅僅在美國,就有約530萬人受到它的影響,這種疾病緩慢但無情剝奪著患者的記憶力、辨別力還有認知力,使得他們最終甚至無法完成日常工作。目前,產生這些症狀的機制還不完全清楚,阿爾茨海默病主要是由於蛋白質的異常積聚導致的,這些異常積聚會在大腦中形成β-澱粉樣斑塊和纏結,最終導致突觸這種大腦中的連接節點減少,這種影響主要與認知能力的下降密切相關。
  • 為什麼記憶形成神經元易受阿爾茨海默病的影響
    原創 Rockefeller 阿爾茨海默病當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時,整個大腦不會立刻崩潰。相反,大腦就像冷酷的發條一樣瓦解,隨著內嗅皮層中一組腦細胞的明顯退化而解體。這些所謂的脆弱神經元負責將經歷轉換成記憶,它們總是最先退化的。
  • 阿爾茨海默病與tau蛋白
    新完成的掃描是所謂的無症狀阿爾茨海默氏症抗澱粉樣蛋白藥物(或簡稱 A4)大型臨床試驗的一部分,這是第一個旨在發現和治療記憶力衰退開始前的早期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的試驗。  哈佛大學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人員首次在健康受試者大腦中掃描 tau蛋白,這種標誌性蛋白會形成有害的神經纖維纏結,這是與這種致命疾病相關的。
  • 天津大學探索新型納米藥物 有望成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福音
    日前,天津大學常津教授團隊探索研發新型納米藥物,有望成為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新思路。相關成果已發表於工程技術國際權威期刊《先進科學》。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它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老年痴呆症」。全球有將近 4000 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 過度活化的星形膠質細胞解釋了阿爾茨海默病的不可預測性
    原創 Jacky 阿爾茨海默病儘管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常見且致命的神經退行性腦疾病,但大多數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似乎在揭開其病因之謎方面沒有取得太大進展。Justin LEE說:「這一發現表明,創傷性腦損傷、病毒感染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等經歷可能會使健康的大腦由於過度的氧化應激而變得容易患上阿爾茨海默病。過度的氧化應激使身體無法對抗過量產生的含氧分子的有害影響,進而將溫和的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轉變為神經毒性的嚴重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Lee博士解釋說。
  • Nature:首次對阿爾茨海默病進行單細胞轉錄組分析
    2019年5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美國,阿爾茨海默病影響了500多萬人。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單個腦細胞中表達的基因進行了綜合分析。所獲得的分析結果允許他們鑑定出在神經元和其他類型的腦細胞中受到影響的獨特細胞通路。這一分析可能為阿爾茨海默病提供許多潛在的新型藥物靶點。
  • 國際學術會議:腦腸軸理論有望促成阿爾茨海默病研究新突破
    會議主辦方 供圖 中新網北京7月29日電 (記者 孫自法)俗稱「老年痴呆症」的阿爾茨海默病(AD)自100多年前發現首例患者以來,科學家對其發病機制探索從未停止。數據顯示,全球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症患者在快速增長,相關藥物治療等研究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