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表在《Nature Aging(自然老齡化)》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瑞士隆德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通過分析患者血液來預測其日後是否會患上阿爾茨海默症的新方法。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方法可能會成為對抗阿爾茲海默症的「遊戲規則改變者」。
目前,全球約有五千萬人患有痴呆症,預計到2030年其患病率將增加一倍。在所有痴呆症病例中,有50%至70%是由阿爾茨海默症引起的。阿爾茨海默症的確切機制至今仍未查明,但它似乎是由大腦中被認為會導致神經元死亡的蛋白質積聚所造成的。
其中一些蛋白質可以在患者的血液中追蹤到,根據其濃度進行的檢測可用於疾病診斷。
研究人員認為,血液檢測可以在症狀出現前幾年用來預測阿爾茨海默症。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如何根據550名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血液樣本中兩種關鍵蛋白質的水平,開發和驗證個體的風險模型。
基於蘇氨酸-181位上磷酸化的tau(P-tau181)和神經絲輕鏈(NfL)這兩種蛋白質的模型,在預測同一患者在四年中阿爾茨海默症發作方面的成功率高達88%。
研究人員說,雖然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他們的預測方法可能會對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產生重大影響,因為血液檢測中的血漿生物標誌物容易獲得且成本較低,因此很有前途。
阿爾茨海默氏症協會的研究負責人Richard Oakley說,與這種疾病鬥爭的主要問題是及早診斷病例,以便進行實驗性治療。
Oakley說:「如果這些血液生物標誌物能夠在更大、更多樣化的人群中成功預測阿爾茨海默症,我們就能在如何測試新的痴呆症方面看到一場革命。」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牛津大學神經學教授Musaid Husain將這項研究描述為潛在的遊戲規則改變者。
Husain說:「這是第一次,血液檢測可以很好地預測那些有輕度認知症狀的人日後患上阿爾茨海默症的風險。我們需要進一步驗證這些結果,但根據最近的其他發現,這可能是早期診斷的變革性步驟,也可以在疾病的早期階段測試新的治療方法。」
論文連結:
http://dx.doi.org/10.1038/s43587-020-0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