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液體活檢再獲突破 全新生物標誌物可早期診斷多種癌症

2021-01-16 中國生物技術網

頂尖學術期刊《細胞》近日在線發表了一項有關液體活檢的新研究,為癌症早期診斷帶來了潛在的全新方法。

來自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SK)和威爾·康奈爾醫學研究所(Weill Cornell Medicine)的研究團隊報告說,由腫瘤和免疫細胞釋放的細胞外囊泡和顆粒(extracellular vesicles and particles,簡稱EVP),攜帶可靠的生物標誌物,可用於癌症檢測,並確定癌症的類型。

「一小管血液中就含有數十億EVP,這意味著,癌症患者有大量的癌症相關EVP可供臨床醫生用來診斷。」這項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David Lyden教授介紹。

癌症是全世界範圍內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每年都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很多研究癌症的科學家希望能夠在癌症患者的早期階段就做出準確的診斷,幫助患者贏得治療時間。同時,這樣的檢查方法還要簡單方便,避免讓患者感到痛苦。

「液體活檢」技術應運而生。顧名思義,這類技術想要通過檢查各種體液,來檢測癌症和監測疾病進展。其中,最常見的液體活檢形式是檢測和分析癌細胞釋放到血液中的DNA。利用這類技術進行癌症早篩目前還在開發和臨床驗證階段。

這項新研究則另闢蹊徑,不是分析DNA片段,而是側重於檢查EVP中包含的各種蛋白質。

EVP是細胞分泌的小顆粒,大小只有納米級別。它們像快遞包裹一樣,外層有膜,裡面可以裝RNA、DNA、蛋白質、代謝產物和脂質等活性分子。這些小包裹可以介導細胞間信號傳導,調節基質組織,甚至調節炎症和免疫反應,還可以穿越諸如血腦屏障之類的屏障,並以高度的特異性被「吞」入細胞。

Lyden教授的研究團隊發現,腫瘤在生長、轉移的過程中同樣會釋放EVP,並以這種方式通知身體的其他部位做好迎接癌細胞的準備。因此,理論上通過檢查不同EVP的內容物,可以推斷出癌症的信息。

▲從血漿中富集到的細胞外囊泡和顆粒(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驗證了初步的想法。他們收集了400多份人類組織、血液和其他體液樣本,涵蓋了18種不同的癌症,如乳腺癌、結腸癌、肺癌、胰腺癌等,並且包括了早期在內的不同癌症階段,以及作為對照的健康樣本。然後,通過基於質譜的蛋白質組學方法,分析了EVP中的蛋白質。

研究人員首先比較了組織樣本中腫瘤和鄰近組織的EVP蛋白質組,確定哪些EVP蛋白可以用作癌症診斷標誌物。利用這些特徵性的蛋白區分腫瘤和正常組織,可以達到95%的敏感性和94%的特異性。

當然,要做液體活檢,血液是最方便進行檢測的樣本之一。因此,研究人員接下來通過匹配來自組織樣本和血漿中的EVP,進一步找出了癌症患者血漿中獨特的腫瘤相關EVP蛋白。應用機器學習分類,研究人員將血漿EVP中的特定蛋白(例如免疫球蛋白)與癌症類型相匹配。經驗證,這種方法檢測癌症的敏感性可達到95%,特異性達到90%。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一些診斷結果為「原發位置不詳的腫瘤」,根據血漿中EVP攜帶的特徵性蛋白,也可以對這些腫瘤做出分類。

▲本研究示意圖(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研究人員指出,儘管在確認腫瘤位置時仍然需要進行CT和MRI掃描,但可以利用血液檢查來確定是否患癌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展望未來,研究團隊希望可以在更多臨床樣本上驗證這套新方法。

共同通訊作者William Jarnagin博士指出,有一些癌症目前還沒有篩查方法可以及早發現,例如肝癌和胰腺癌,這類新型的檢測方法或許可以提供幫助,讓患者儘早治療改善預後。他說:「這項研究是一項概念驗證,在把它作為篩查工具之前,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但如果我們最終能應用這種方法在患者出現症狀之前就發現癌症,那就太棒了。」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檢測癌症就可以像驗血一樣容易,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把癌症扼殺在萌芽之中。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再也不會因為沒有及時發現親人的癌症,而抱憾終身。

參考資料

[1] Ayuko Hoshino et al., (2020) Extracellular Vesicle and Particle Biomarkers Define Multiple Human Cancers. Cell. DOI: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07.009

[2] Retrieved Aug. 18, 2020, from https://www.genengnews.com/news/potential-biomarker-discovered-for-diagnosing-early-stage-cancer/

來源:學術經緯

相關焦點

  • 洞察| 液體活檢在癌症檢測中應用
    2015年液體活檢技術被MIT科技綜述雜誌(MIT Technology Review)評為年度十大突破技術之一;2017年6月,世界經濟論壇與《科學美國人》雜誌的專家委員會聯合選出的2017年度全球十大新興技術榜單,其中腫瘤的無創診斷技術成功入選並榮膺榜首。
  • 研究人員檢測血液樣本中的生物標誌物來發現和診斷人體內的癌症
    由於在早期發現癌症更容易成功地進行治療,因此癌症研究的主要目標是開發新的方法,以便在腫瘤開始擴散之前及早發現它們。一種正在研究的方法是液體活檢。這些測試旨在通過​​檢測血液樣本中的生物標誌物(腫瘤滲入血液的物質)來發現和診斷人體內的癌症。
  • 細胞外囊泡和顆粒生物標誌物可定義多種人類癌症
    細胞外囊泡和顆粒生物標誌物可定義多種人類癌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6 22:05:18 美國康奈爾醫學院David Lyden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細胞外囊泡和顆粒生物標誌物可定義多種人類癌症。
  • 基於ctDNA的液體活檢技術在癌症診斷中的應用...
    2020年6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ancer上題為「Circulating tumor DNA and liquid biopsy in oncology」的綜述報告中,來自多倫多大學的科學家們深入分析了循環腫瘤DNA和腫瘤液體活檢的研究進展;如今利用分析循環腫瘤DNA(ctDNA)來檢測及監測癌症的技術越來越成熟
  • 真正讀懂液體活檢 你離精準醫療再近一步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下稱中山醫院)搭臺,邀請國內外大咖,就液體活檢最新發展現狀、不同生物標誌物在腫瘤診療中的應用、如何推動新技術在臨床中的實踐應用等話題,開展頭腦風暴。在「2018復旦中山液體活檢臨床應用高峰論壇」 上,國內外學者分別就液體活檢研究的四大方向發表了精彩學術報告,並展開討論。
  • 研究:針對肝癌AFP陰性診斷和早期診斷血液非編碼RNA標誌物
    RNA(exRNA)又稱為cfRNA,作為生物標誌物有很多優勢,如高敏感性、組織特異性、動態性和低檢測成本等。最新研究表明,血液中exRNA有望成為液體活檢中生物標誌物新的組成部分。但是,目前exRNA作為生物標誌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RNA如miRNA上。與小RNA測序數據相比,長RNA測序數據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包括更多的RNA種類、差異剪接、基因融合等信息。因此,整合血漿中的細胞外長RNA測序數據有望發現新的生物標誌物,進而應用到液體活檢中。
  • 基於5hmC的液體活檢技術或有望實現胰腺癌早期檢測
    Bluestar Genomics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其基於5-羥甲基胞嘧啶(5hmC)的液體活檢分析可追蹤與基因調控相關的表觀遺傳學修飾,有望實現胰腺導管腺癌(PDAC)的早期檢測。通過對目標片段進行測序和生物信息學分析,最終獲得表觀遺傳標記。研究發現,該檢測方法可以識別cfDNA中5hmC積累的區域或峰值,並建立癌症檢測的生物標誌物,例如直接提供胰臟中癌症相關的基因變化。
  • 液體活檢急速升溫,檢測新秀不可忽視!
    根據他們的報告,這種簡單液體活檢技術可快速且精準地探測導致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兩種關鍵基因致病突變,進而幫助臨床醫生為病人制定針對上述兩種突變的化療藥單,提高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治療水平。「我們認為血漿基因分型在臨床測試中具有不可估量的應用潛力,這種癌症常規基因印記的快速與無創篩查可以避免對傳統侵入性的活組織檢查的挑戰。」
  • 液體活檢技術在腫瘤早篩中的創新應用探索
    腫瘤早期診斷是有效提高腫瘤預後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採用的影像、內鏡、腫瘤標誌物等進行腫瘤早期篩查方式的敏感性仍不夠理想。液體活檢對檢出極微量的腫瘤來源核酸等標誌物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可應用於腫瘤早期乃至超早期篩查,未來市場潛力巨大。
  • 生物技術與新型生物標誌物助力多種疾病的診斷
    2017年9月26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新型生物標誌物或生物技術應用於疾病診斷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1. 新型檢測技術可「兩分鐘」診斷肝癌發生風險
  • 海外就醫:FDA批准首個液體活檢+NGS用於肺癌檢測
    「滴血驗癌」近年來,一直是醫療圈的研究熱點,據國內大型海外就醫機構盛諾一家了解,一項新的檢測首次將液體活檢和下一代基因測序技術(NGS)結合,已經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以分辨出帶有特殊突變類型EGFR突變的腫瘤患者。  Guardant360 CDx是首個將兩種技術結合用於診斷檢測以指導治療決策的分析工具。
  • 中國科學家率先開發出癌症檢測生物晶片
    中新社北京四月八日電(記者孫自法)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胡賡熙利用多方投資合作完成的多腫瘤標誌物蛋白生物質晶片檢測系統,為目前國際上唯一一例用於醫學檢測的生物晶片產品。  這一癌症檢測生物晶片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新生物製品第一類新藥證書,其可同時對十二種臨床常用的腫瘤標誌物進行前期輔助檢測,準確率達百分之八十左右。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的治療方法和藥物不斷出現,癌症已不再是不治之症。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表明,癌症患者若能早期發現,治癒率可達八成。
  • 液體活檢再進階 通過「微衛星」高效預測不限癌種療效 樣本一致性...
    8月5日,專注於開發癌症液體活檢的生物技術公司Guardant Health公司宣布其開發的Guardant360液體活檢方法可以通過檢測血液中的游離DNA(cell-free DNA——cfDNA)來發現與不同類型癌症相關的MSI,從而有效預測患者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反應。
  • 《自然·癌症》:液體活檢用於免疫治療獲重大突破
    Siu領銜的研究團隊,在《自然·癌症》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1],或許能幫助醫生更準確地尋找從免疫治療中獲益的癌症患者。他們發現,在接受免疫治療的過程中,腫瘤釋放到血液中的循環腫瘤DNA(ctDNA)水平的變化,可以預測患者對免疫治療的反應[1]。
  • 一文讀懂腫瘤標誌物,ctDNA腫瘤早篩的重要性
    因此近些年來,液體活檢,尤其是那些使用不含細胞的活檢血漿中的DNA (ctDNA)的方法,正迅速成為標準腫瘤活檢的重要微創輔助手段,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是一種潛在的替代方法。 腫瘤液態活檢是目前最具發展潛力的腫瘤無創診斷和實時療效監測手段,區別於傳統的臨床診斷手段,該方法具有簡便、安全、無創、實時等特點。
  • 多篇文章聚焦科學家們在癌症生物標誌物研究上的新發現
    ,這種新型癌症生物標誌物和診斷方法或能幫助有效診斷出易於擴散和復發的腫瘤類型,從而就能幫助研究人員儘早對患者治療並阻斷癌細胞攻擊機體其它部位。由於可以通過簡單的血液檢查(通常稱為液體活檢)達到目的,因此醫生可以定期且實時地監測癌症對治療的反應。研究人員將檢測該測試是否可以補充或替代現有的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測試,該測試用於前列腺癌的診斷和治療監測。
  • 乳腺癌早期診斷的新型潛在生物標誌物——MicroRNA | MDPI
    目前迫切需要尋找乳腺癌有效的早期診斷方法以降低其死亡率。當前,乳房X射線仍被認為是檢測乳腺癌最權威有效的方法,然而,乳腺X射線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在年輕女性和乳腺組織密集的女性中可能較低[2]。因此,迫切需要鑑定可為乳腺癌患者提供更準確診斷信息的生物標誌物。
  • 重磅綜述:RNA生物標誌物——癌症精準醫療的前沿
    作為生物學中心法則的必要一環,RNA運載著基因和調控信息並反映細胞狀態。基於高通量測序技術,累計數據顯示多種RNA分子能夠作為多種疾病的診斷和預後生物標誌物,比如說癌症。特別是在多種生物流體(如血清、唾液和尿液)中可檢出的外泌體RNA(exRNAs),能夠作為早期癌症診斷、腫瘤發展監控、預測治療反應的無創生物標誌物。本文中概述了關於多種RNA生物標誌物的最新研究,尤其是外泌體RNA在癌症診斷和預後中的應用,並闡述了一些未知RNA生物標誌物在臨床中的實效。
  • 全球「液體活檢」公司大匯集,你要的都在這裡!hsmap系列
    ,公司也在開發一種新型的腫瘤診斷方式--基於癌症患者的ctDNA檢驗。不受限於上皮標誌物,且能排除血源性異常細胞的幹擾,可實現從細胞鑑別、計數、分子分型和細胞表型分析的一步到位檢測。為真生物成立於2008年,從事疾病診斷治療相關的試劑、藥物、醫療器械的技術研發和銷售,並專注於癌症超早期及復後監控等領域,於2014年正式建立了癌症超早期篩查及復後監控的平臺普世華康。你認為液體活檢領域有的公司很牛,介紹卻不夠詳細?
  • 泛生子生物晶片閱讀儀獲批上市 助力腫瘤液體活檢
    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重慶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重慶泛生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晶片閱讀儀GENETRON 3D上市(註冊號:渝械注準20172400136)。該儀器目前已被國內多家醫院、科研機構採購,配套應用於腫瘤基因檢測試劑的開發和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