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兩個正能量的病例,學一點少見病的診斷,很簡單!
病例1,咳嗽10個月,查出肺結節
很多人都害怕到醫院,擔心查出毛病,所以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喜歡先扛一扛,就像學渣害怕看到成績單公布一樣。
這位男子63歲,反覆咳嗽10個月,不重,有時咳出少量白痰,鼓起勇氣過來做了肺CT,結果發現7mm的實性肺結節(左圖):
結節位於右下肺,形態不規則,邊緣似乎有小毛刺,還有很細的胸膜牽拉,不能除外惡性結節。第二天又做了增強CT,如右圖所示,結節內有輕度不均勻強化,這就要警惕小肺癌了。
這個時候經皮肺穿刺是有確診意義的,但很多人擔心穿刺會造成癌細胞擴散,更願意選擇手術切除。
這位男士也很焦慮,連著3個晚上沒睡好,第4天躺在手術臺上也十分焦慮,結果一覺醒來後樂了!醫生先把結節切下來,送了快速病理,報告良性結節!
3天後大病理出來,這是一個很像肺癌的良性腫瘤——錯構瘤!病理科醫生把這個結節切成很多薄片,放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沒有找到癌細胞,全是一些血管、平滑肌、細支氣管組織糾纏在一起,這是正常肺組織的異常錯構,常見的肺部良性腫瘤之一,很幸運!
這種病例不多見,病因不明,大多無症狀,大約一半以上的錯構瘤可以見到脂肪組織(密度低,有確診價值),大約15-30%的錯構瘤中可以見到鈣化(腫瘤內的軟骨成分發生鈣化),典型的像一顆爆米花一樣,有確診價值,如下圖:
圖片來自網絡,致謝
有些錯構瘤體積小,無法分辨內部的脂肪成分,也缺乏軟骨鈣化,會難以鑑別小肺癌,就像人類一樣,有些人看著兇神惡煞,不一定是壞人;有些人瞧著一臉忠厚,偏偏可能是兇手,需要縝密排查。
病例2,咳嗽一周,查出分葉狀肺結節
這位老人73歲,胸部CT發現不規則實性肺結節,2.3cm:
這個結節像一個小葫蘆,還有一根小血管連著,某些腺癌或者小細胞肺癌可以有類似表現,加上老人73歲,家裡人很緊張,畢竟很多人對73、84的年齡比較敏感。
要不要手術切除呢?
不急,先做個增強CT看看病灶內部血供情況再說,有些良性病灶也有類似表現。
往血管裡注射高密度造影劑後,增強CT顯示,這不是腫瘤,而是一團血管,叫做肺動靜脈瘻(肺動靜脈畸形)。
正常的肺動脈和肺靜脈之間,有大量毛細血管網(完成血氧交換),當肺動脈與靜脈直接相通形成短路,肺動脈血液不經過肺泡直接流入肺靜脈,血管擴大彎曲就形成了肺動靜脈瘻,多為先天性的,肺泡毛細血管發育缺陷所致;少部分是後天外傷、感染等因素導致。
本病多見於青年人,可無症狀,當血液分流量大時可以出現低氧血症的症狀,比如活動後呼吸急促、紫紺,但多在兒童時期出現;少部分病人會出現咯血,原因是毛細血管擴張性病變位於支氣管黏膜的病損處,或者肺動靜脈瘻發生破裂,損傷胸膜時還可出現胸痛症狀。
如果是比較大的畸形,可以通過介入栓塞或者手術治療,效果大多很好!但有一點千萬注意:這種結節禁忌肺穿刺,穿刺或造成致命性大出血。
很多肺結節穿刺前,或者支氣管鏡取活檢前,需要做增強CT了解病灶血供特點,就是預防發生大出血。
就是說,這位73歲的老人通過增強CT確診不是肺癌,不需要動手術,定期複查一下就好!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傳遞正能量,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