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個癌細胞,長成3cm肺癌腫塊大概要幾年?

2021-01-15 騰訊網

先看一個病例,但請大家不要慌,這種情況很少見!

44歲男子,體檢發現肺結節

該男子不吸菸,沒有咳嗽、咳痰等肺部症狀,單位組織體檢,發現右肺一個小結節,直徑接近5mm:

小於5mm的肺結節都是低危結節,首選隨訪觀察,一般低危結節每年複查一次就好。但這個結節有2個地方要重視:

1.中央有關小空泡徵,仔細看箭頭指的位置,裡面有個小黑點。

空泡徵不止見於早期肺癌,良性病灶也可以見到,但概率不同:炎性結節出現率約5%,早期普通型腺癌約50-60%,而早期粘液腺癌結節估計在10%左右。

2.結節內有血管進入,看右圖矢狀位切面,下緣有一根很細的小血管進入結節。

結節進入也不止見於早期肺癌,但如果進入後變得增粗、邊緣模糊,要警惕惡性的可能。

鑑於這2個特徵,我們推薦他3-6個月複查(如果是老菸民,通常推薦3個月複查,菸草毒霧會讓某些肺結節加速)。6個月後,他回來複查了CT:

目測結節稍微有一點點增大,但測量直徑仍為5mm,不能排除測量誤差。他權衡了一下,選擇胸腔鏡手術切除,病理是浸潤性肺腺癌,腺泡型(相當於中分化),清掃肺門及縱隔淋巴結未見轉移。這種類型的遠期治療效果也非常好!

有人可能會擔憂:5mm的肺結節,也可能是浸潤性肺腺癌,太可怕了!肺結節超過5mm是不是就要手術?

不是的,這種情況非常少見,我們醫院最近這3年遇到幾千例肺癌,直徑才5mm就發展成浸潤性肺癌的僅此一例。

從1個癌細胞,長成晚期肺癌,大概需要多久?

大家知道,肺癌的發展速度是不一致的,有些幸運的「懶癌」患者,可以幾年甚至十幾年無明顯進展,這種的不可怕;而有的腫瘤從很小時候就具備快速增長的能力,需要重點監控!

豪大夫搜索了最近3年的肺結節病例,找到兩個速度最快的肺癌病例,我們來看看它倆的生長速度,了解查體的意義以及最適宜的查體頻率。

病例1,肺腺癌,3.5年

這是一位70多歲老人,前列腺手術後定期體檢,2016年基本正常,2017年右下肺出現4mm肺結節,2018年結節增大到5mm,之後隔了1年零9個月再次複查,結節增大到1.5cm,並出現分葉、毛刺等惡性徵象,沒有發生肺門、縱隔淋巴結轉移,也沒有遠處轉移。

這是一個肺腺癌結節,從1個癌細胞長到1.5cm,用了大概3.5年;早期比較慢,長到5mm用了20個月,從5mm長到1.5cm,用了21個月。注意:這幾乎是最快的速度了!絕大部分肺結節的增長速度,要慢於這個速度!

我們下面再看另一例,是個肺鱗癌患者。

病例2,肺鱗癌,3年零10個月

68歲老人,老菸民,因為冠心病住院,首次胸部CT看不到明顯異常,之後逐漸出現肺結節:

在9個月時間裡長出3mm肺結節,又隔了13個月,增大到8mm,之後再過了8個月,結節卻萎縮變小了一點(大約7mm)。隨訪過程中逐漸增大的肺結節,要提升危險等級,積極處置。

有的肺結節暫時性縮小並不提示良性,之後過了1年零2個月,它猛然增大成一個不規則腫塊,直徑3cm,表面有分葉,並且牽拉胸膜了(下圖)。

一年多的時間快速增大,提示腫瘤已經進入加速期,這時候如果繼續放任不管,腫瘤會展露兇殘的真面目的!只過了2個月,腫瘤再次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大,並且發生了胸膜結節狀轉移(右圖藍箭頭),病理穿刺是低分化肺鱗癌。

我們在工作中發現,很多老菸民的肺結節,生長速度更快一些,似乎菸草毒素能為癌細胞提速。所以長期吸菸的人首次發現肺小結節,我們通常會建議複查間隔稍短一點,避免漏掉這種快速型結節。當然這種類型的很少!

以上兩個結節,病理分別是肺腺癌和肺鱗癌,都是在3年多的時間裡從無到有,到浸潤期。而且,這是我們這3年的肺癌病例中,生長最快的兩個!所以大家不要恐慌,高危人群每年體檢一次,完全可以及時發現肺結節,如果結節隨訪增大,可以考慮及時手術打斷癌細胞的進展。非高危人群,2年一次也是可以的。

早期肺癌可以治癒,這是毋庸置疑的!

肺結節的平均生長速度是多少?

有的朋友更嚴謹一些,可能會覺得一家醫院的數據畢竟有局限性,有沒有更大規模的數據統計?肺結節的平均生長速度是多少?

其實這方面的數據,國內外都有不少,甚至對於肺結節的細節研究,國內很多醫院做得很好,很多細節是領先國外的。

肺結節的體積倍增時間(VDT):指腫瘤體積增長一倍所耗費的時間(以月或天為單位計算),代表腫瘤細胞的活躍程度和侵襲力。

實際上對肺結節增長的判定有很多種方法,不同研究團隊的數據有一定差異。大家可以化繁為簡,參考下面這個數據:

1.實性肺結節,平均倍增時間為149天;

2.純磨玻璃結節,平均倍增時間為813天;

3.混合性磨玻璃結節,平均倍增時間為457天。

對於實性肺結節,隨訪2年以上未見增大,良性可能大;對於磨玻璃結節,因為倍增時間長,隨訪時間要大於2年,甚至建議長期隨訪。

其中磨玻璃結節中,結節的直徑、混合磨玻璃結節中實性成分的大小、吸菸和既往有肺癌史,是結節生長的危險因素。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傳遞正能量,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從1個癌細胞,長成肺癌腫塊大概要幾年?
    但這個結節有2個地方要重視: 1.中央有關小空泡徵,仔細看箭頭指的位置,裡面有個小黑點。 空泡徵不止見於早期肺癌,良性病灶也可以見到,但概率不同:炎性結節出現率約5%,早期普通型腺癌約50-60%,而早期粘液腺癌結節估計在10%左右。
  • 從1個癌細胞,長成肺癌腫塊大概要幾年?最快的有多快?
    但這個結節有2個地方要重視:1.中央有關小空泡徵,仔細看箭頭指的位置,裡面有個小黑點。空泡徵不止見於早期肺癌,良性病灶也可以見到,但概率不同:炎性結節出現率約5%,早期普通型腺癌約50-60%,而早期粘液腺癌結節估計在10%左右。
  • 肺鱗癌從1個癌細胞,怎樣長成大腫瘤?醫生教你看CT,像種子發芽
    6年前,一位年輕男子在手術後問我:大夫,肺癌不是不發燒嗎?我怎麼發著燒,還長癌了呢? 嗯,說起來,他還得感謝那次發燒,讓醫生在懸崖邊上勒住了癌細胞,尤其他還是個危險的中心型肺癌,肺鱗癌。
  • 注意這5個細節,肺癌和肺結節好鑑別
    好多讀者對肺結節的CT徵象有興趣,甚至有人已經學會看典型的早期肺癌CT,這是個有趣的進步。 今天結合幾個早期肺癌的病例,給大家深度講解一下肺結節良惡性的鑑別,還有肺硬結灶的處理,避免走彎路。 什麼是肺結節?
  • CT報告上的肺佔位、肺結節和腫塊和肺癌有關係嗎?
    例如在CT報告中就經常會出現肺佔位、肺結節和腫塊這些字眼,有些人一看到這些,就想到了肺癌、腫瘤和不治之症了,開始緊張焦慮起來了。CT報告裡出現的肺佔位、肺結節和腫塊都是肺癌嗎?一般來說,肺佔位、肺結節和腫塊這些都不是某個具體疾病的名稱,肺結節是指肺內直徑≤3cm、周圍以正常肺組織的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病灶,影像學表現為密度增高的陰影,可單發或多發,邊界清晰或不清晰的病灶。小於0.5cm的病變陰影稱為微結節,小於2cm地稱為小結節,小於3cm的稱為結節。直徑>3cm稱為肺腫塊或肺佔位,那麼肺癌的可能性相對較大。
  • 肺腫瘤4.5cm,癌細胞已爬上胸膜建起碉堡,還有治癒機會嗎? - 影像...
    只是咳嗽20天,肺癌這位女士53歲,咳嗽20天,開始沒當回事,吃了些感冒、止咳藥沒效果,最近這幾天開始咯血才覺得不對勁,過來做了胸部CT,腫瘤已經長到4.5cm:看上圖兩張CT片,這是一個不規則腫塊,長在左肺上葉,最長徑4.5cm,藍箭頭顯示支氣管截斷(癌細胞堵塞支氣管),紅箭頭提示腫瘤侵犯壁胸膜和縱隔胸膜,所幸沒有肺門和縱隔淋巴結轉移,全身檢查也未發現遠處轉移
  • 肺癌多久擴散,不同類型時間不同,小細胞肺癌擴散最快,腺癌次之
    過去有統計資料顯示大概60%-70%的肺癌一經診斷就已經是晚期,也就是說大部分病人在初診的時候就已經發生了擴散轉移。與其他惡性腫瘤一樣,肺癌擴散途徑包括三種,一是淋巴道轉移,二是血行轉移,三是種植轉移。隨著體檢的普及,對肺癌篩查力度增加,越來越多的肺癌在早期被發現,這類病人(原位癌、微浸潤癌)經過根治性手術治療,有很大的治癒機會,絕大多數終生都不會擴散。
  • 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一字之差很重要
    今天去門診,有個家屬帶來了一張CT片子,是他父親的,65歲,吸了40年的香菸,在CT片子上面發現了一個腫塊,考慮是肺癌,我把這個結論告訴了他,他馬上說:醫生呀,既然考慮是肺癌了,那馬上治療呀,不能耽誤呀。
  • 全球首次確認:新生兒吸入母親癌細胞羊水,出生即確診肺癌
    1月7日,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宣布,患宮頸癌的產婦在生產時,癌細胞轉移給了腹內嬰兒,已發現兩名男童確診肺癌。其中一個病例是一名23個月大的幼兒,咳痰2周後,CT掃描發現雙肺支氣管散在多個腫塊,經肺活檢後顯示為肺神經內分泌癌伴局灶性腺體分化;另一個病例為6歲男童,因左側胸痛就診,CT掃描顯示左肺門區一個直徑6cm的腫塊,確診為粘液腺癌。
  • 什麼是小細胞肺癌 這症狀要警惕是小細胞肺癌
    小細胞肺癌是肺癌的常見基本類型,此種類型的癌細胞一般生長迅速,易轉移擴散,因此對化療及放療敏感,但經治療緩解後,多數病例在兩年內復發,復發後有抗藥性。有三分之二的肺癌病人診斷時已有遠處轉移。小細胞肺癌症狀是有很多的,小細胞肺癌的發病部位大多在於大支氣管中,所以在早期,患者可能會出現咳嗽,吐痰帶血等常見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種症狀。1、咳嗽咳嗽是小細胞肺癌常見的早期症狀,多數患者咳嗽屬於刺激性乾咳。當腫瘤生長到一定程度,壓迫到支氣管時,可能出現持續性、高調金屬音咳嗽。
  • 磨玻璃結節,她4年沒隨訪,長成晚期肺癌
    一直到2019年3月份,開始出現咳嗽、咳痰症狀,複查CT發現右肺大片磨玻璃影:病灶密度不均勻,邊界不清晰,裡面可以充氣支氣管影(黑色樹枝狀),並且有不規則空洞。從形態上看跟肺炎有點類似,但結合前面的病史,要考慮肺炎型肺癌(現已歸類於肺腺癌)的可能。
  • 肺癌成重慶第一癌症殺手 查出「肺結節」到底怎麼辦?
    11月17日是國際肺癌日,肺癌,是在全國死亡率和病發率最高的癌症。在重慶,根據重慶市腫瘤辦公室統計的最新數據顯示,肺癌發病率在76/10萬左右,死亡率在63/10萬,據重慶市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榜首。當下是每年的體檢季,不少市民的體檢報告上出現了「肺結節」三個字,有人對此「聞之色變」,認為它是患上「肺癌」的前兆,也有人不為所動,認為「不過是個小疙瘩」。
  • 癌細胞最怕的3種蔬菜,陽臺種菜好選擇!盆栽幾盆,足足吃一年!
    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些蔬菜,都有著很高的抑癌率,既能提供豐富的養分,又有著很好的抗癌功效。那麼,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3種癌細胞最怕的蔬菜,陽臺盆栽上幾盆,足足吃一年,一起來看看吧!經常食用,可預防胃癌、肺癌、食道癌的發生。
  • 查出肺結節,離肺癌還有多遠?這4種結節要警惕,很危險!
    我是不是離肺癌不遠了?今天我們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肺結節。什麼是肺結節?cm的叫肺結節,而如果直徑大於3cm的就是腫塊了,肺結節不是一個疾病的名稱,它是一種影像學術語,可以對應不同的疾病。肺結節會變成肺癌嗎?形成肺結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惡性腫瘤、感染性肉芽腫、良性腫瘤、血管性病變和炎性病變等,所以,發現肺結節不等於就是患上了肺癌,門診中80%以上的肺結節都是良性的。
  • CT片像肺癌,支氣管鏡是良性,沒有癌細胞的感覺真爽
    生病去醫院,最怕查出癌細胞!一番檢查下來,相信大家最想聽醫生說的一句話就是:恭喜,病理結果是良性的。 我們還沒有攻克晚期癌症,很多人「談癌色變」,但偏偏很多疾病長得很像癌症,甚至像晚期,在病理確診之前,有的病人就像丟了魂兒似的。當然這是可以理解的,癌症風險落到自己頭上,每個人都會緊張害怕。
  • 癌細胞喜歡轉移到哪去?浙江患癌老總用親身經歷告訴你
    來自浙江龍遊的汪先生(化名)最近很苦惱,原以為只是簡單的腰椎間盤突出,卻不想自己就像陷入了一個無底深淵,先後被檢查出肺部腫塊以及癌細胞的脊柱轉移。 腫瘤脊柱轉移,現實中有不少患者飽受其折磨。
  • 癌細胞為什麼要殺死患者,人死了它不就失去「食物」,也會死嗎?
    但還有一個對癌細胞的比喻很有意思:「癌細胞並不是精銳的戰士,它們只是一群拿著錯誤的藍圖施工的工人。」 某乎上也有一個熱門問題:癌細胞為什麼要殺死人,人死了癌細胞不是也死了嗎?今天小九就來聊聊這個腦洞題。
  • 專家:肺癌晚期有患者已活7年
    初步預計,2008年,全世界因肺癌導致死亡的人超過80W人,大約佔到整個腫瘤死亡率的一半,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而且這個數字還有進一步增大的趨勢,不僅如此,肺癌的患病人群也逐漸趨於年輕化,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腫瘤科副主任張軍一教授表示,在臨床上見到的最年輕的女性患者才28歲,而日前小編在參加一次肺癌義診活動的現場也見到不少前來問診的年輕人,肺癌患病目前的嚴峻形式不容樂觀。
  • 3位老人肺癌,平均年齡90歲,老年人怎樣防癌?
    今天有些邪氣,肺癌病人特別多,最年長的3位病人,平均年齡90歲,恐怕都不能手術了……癌細胞是沒有良心的,不懂得尊老愛幼,要提高警惕!下面分享一下今天的肺癌病例,有憂有喜,希望對大家有啟發:3位高齡肺癌,疏忽了很多人說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不容易招癌細胞,就算得了癌,往往發展也很慢,真相是什麼呢?
  • 身體出現5個特徵表現,癌細胞或已「藏在」體內,需重視
    當出現這些特徵時,一定要快速就診。 那麼,體內出現癌細胞時,身體會出現哪些症狀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比如患有乳腺癌時,在患者的乳房內會出現無痛腫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