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4 15: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胡洋大夫 呼吸科大夫胡洋
肺癌發病多久會擴散,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就算是同樣的病理類型,同樣的分期,不同的人病情發展也是有很大差異的。過去有統計資料顯示大概60%-70%的肺癌一經診斷就已經是晚期,也就是說大部分病人在初診的時候就已經發生了擴散轉移。
與其他惡性腫瘤一樣,肺癌擴散途徑包括三種,一是淋巴道轉移,二是血行轉移,三是種植轉移。隨著體檢的普及,對肺癌篩查力度增加,越來越多的肺癌在早期被發現,這類病人(原位癌、微浸潤癌)經過根治性手術治療,有很大的治癒機會,絕大多數終生都不會擴散。
肺癌中的特殊類型小細胞肺癌則總體預後較差,有三分之二病人發現時就是廣泛期,也就是已經擴散了,即便是局限期小細胞肺癌經過積極治療,很大一部分患者也會在3年內發生擴散轉移到腦、骨、肝臟、腎上腺等部位。總之小細胞肺癌屬於令醫生比較頭疼的疾病。
肺鱗癌細胞相比較肺腺癌,不太喜歡到處跑,往往會在肺局部生長,很多人始終沒有擴散,而只是在肺內長成巨大的腫塊,引起肺不張和阻塞性肺炎。而有些鱗癌隨著病情發展,癌細胞也會循血液循環進入其他臟器產生轉移灶。肺腺癌更容易發生血行轉移,比如肝轉移、腦轉移、肺內轉移、胸膜轉移。
癌細胞是否容易擴散與分期有很大關係,分期早有可能不擴散,而分期越晚,越容易較快的發生擴散。早期癌症病灶較小,癌細胞進入血管和淋巴管機率不大,這時候實施根治性手術切除,不給癌細胞「溜走」的機會,大多數病人可以獲得根治,復發轉移機率很小。而分期越晚,即便手術切除了肉眼可見的腫瘤組織和可疑的周圍組織,難免會有漏網之魚,一些肉眼不可見的腫瘤細胞可能在手術前就已進入脈管,如果免疫功能低下,這些溜走的細胞未被清除,就可能會在五年內(兩年內居多)發生轉移。對於完全性切除術後的I-II期非小細胞肺癌,約20-40%的患者會出現局部復發或遠處轉移,而III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復發轉移機率更高。
除此之外,是否擴散與癌細胞分化程度也有關,分化程度越高,惡性程度越低,越不容易擴散。比如高分化癌發生擴散的概率要低於低分化癌。
腫瘤的轉移擴散還與基因有關,腫瘤轉移過程可以被看做由一系列先後發生的獨立事件所組成,這些事件分別受到不同類型的腫瘤轉移基因調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基因表達特性,如果轉移促進基因和轉移抑制基因表達失衡,腫瘤就有易轉移的特性。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有些人分期比較早卻發生了轉移,而有些病人分期比較晚,沒做任何治療卻沒出現轉移。
胡洋,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上海醫學會肺功能學組成員,中華醫學會成員。擅長間質性肺病、結節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預防與診治。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原標題:《肺癌多久擴散,不同類型時間不同,小細胞肺癌擴散最快,腺癌次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