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世界有超過130萬人被確診患有肺癌,我國則是患肺癌人數最多的國家,每年約有60多萬人死於肺癌。許多肺癌患者在確診時往往已是中晚期,治療選擇有限。特別是小細胞肺癌。在所有肺癌分類中,小細胞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多位於肺中央部,生長迅速,較早出現轉移。相較於其他類型的肺癌,小細胞肺癌有更好的化療及放療療效,但因為小細胞肺癌確診時腫瘤很可能已經廣泛擴散,往往很難治癒。
危險因素似「小」非小
小細胞肺癌的「小」是相對而言的。肺癌可劃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癌,兩者分別約佔肺癌的15%和85%。從病理上來說,小細胞肺癌的腫瘤細胞小,多呈圓形。
小細胞癌和非小細胞癌的危險因素和原因往往相似。吸菸是肺癌的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約80%~90%的肺癌與吸菸相關,被動吸菸亦可增加肺癌發生的風險。大氣汙染、電離輻射、職業和環境接觸,以及肺部慢性疾病、遺傳與基因改變,可增加肺癌的發生率。
臨床上,小細胞癌主要表現為呼吸系統相關的症狀。比如,輕重不等的刺激性咳嗽、血痰或者咯血持續性劇烈胸痛、反覆低熱,胸悶和氣短。當腫瘤侵及胸膜或者胸膜多發轉移時,還可引起面部和上肢浮腫、頭痛和呼吸困難,若壓迫食管可出現吞咽困難。和其他惡性腫瘤一樣,患者可出現厭食、消瘦、乏力等。
生活中,建議人們根據不同的體質、性別、年齡等因素,通過健康的飲食、生活、運動調節方式來預防癌症。經常運動,加強鍛鍊,葷素搭配,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遠離廚房油煙和二手菸,霧霾天氣帶口罩出門。飲食少煎炸,避免酒精、含糖飲料。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自我情緒減壓,工作有勞有逸,保持睡眠質量。
治療上不容「小」視
國際肺癌研究協會將小細胞肺癌分為局限期和廣泛期。局限期指腫瘤局限於一側胸腔、同側肺門、雙側縱膈、同側鎖骨上區。簡單而言,局限期腫瘤生長範圍小,便於進行根治性放療。廣泛期可理解為局限期之外的類型,即多發肺內轉移病灶、轉移淋巴結,且包括惡性心包積液或惡性胸腔積液等情況。由於範圍過大,而使患者難以耐受根治性放療。
小細胞肺癌最常見的遠處轉移部位之一是腦部,大多數在確診時就已發生腦轉移,或者因為腦部症狀而發現肺癌。即使確診時沒有腦轉移,因惡性程度極高也會很快發生腦轉移。肺癌腦轉移患者預後差,自然平均生存時間僅1~2個月。
臨床上,小細胞肺癌在確診時,處於局限期的患者僅佔30%,大部分處於廣泛期、已經擴散轉移,往往很難治癒。其次,即使是對放療、化療高度敏感,但大多數患者很快就會出現耐藥,一旦耐藥,後續治療非常困難。
手術治療仍是最有效治療肺癌的方法。放化療是小細胞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一般化療後能取得較高的緩解率(約80%),但1年之內復發概率極高。二線治療藥物非常匱乏,預後較差。隨著精準抗癌與臨床「接軌」,通過多學科綜合治療(MDT)模式,患者可接受精準的「個體化」治療方案。對於有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首選靶向藥,也有靶向藥和化療藥聯合治療的,可以獲得很好的療效。
此外,有機會的患者還可以嘗試新藥臨床試驗,不僅可以免費治療,也能從新療法中得到目前國際上最好的治療。目前新藥臨床研究國內外幾乎同步,但患者切記要到有資質的正規醫院嘗試新藥臨床試驗。
世衛組織指出癌症已經成為全球第2大死亡原因,在未來20年中,全球癌症例數可能會增加60%。人類攻克癌症之路任重道遠,但曙光在前,未來的新研究新藥品值得關注。本號持續關注全球癌症診療最新科技進展並第一時間分享給大家,歡迎持續關注!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的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到正規醫院諮詢。
⊙版權聲明: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運營者: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