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施煥中教授關於肺癌的治療性研究循證醫學研究結果顯示,小細胞肺癌經大劑量化療藥物衝擊治療之後給予造血幹細胞移植不能改善腫瘤對治療的反應,更不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與傳統的化療方案相比,幹細胞移植實際上不能給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好處。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是目前科學家熱衷的研究課題,再生醫學的一個核心技術就是幹細胞技術。由於幹細胞具有多能性,因此上至科學家下至普通老百姓對幹細胞都寄予厚望。
08年年底首個結構幹細胞培植完整器官移植病例問世,人們對幹細胞治療疾病的熱情又再度攀升。幹細胞可能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臨床治療方面。
對人類來說,目前最令人們驚恐的疾病莫過於癌症,將幹細胞療法用於癌症治療中無疑給患者燃起起了生命的希望。但是,幹細胞也不是萬能的。
生物通記者近期採訪了廣西醫科大學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施煥中教授,據施教授介紹,造血幹細胞對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沒有幫助作用。相關研究成果公布在國際權威的愛思唯爾期刊《肺癌》(Lung Cancer)上。
施煥中教授關於肺癌的治療性研究循證醫學研究結果顯示,小細胞肺癌經大劑量化療藥物衝擊治療之後給予造血幹細胞移植不能改善腫瘤對治療的反應,更不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與傳統的化療方案相比,幹細胞移植實際上不能給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好處。
施教授介紹,肺癌的治療要依據病理類型和臨床分期而決定。大體而言,對於非小細胞肺癌,現代觀念強調多學科綜合治療,即根據臨床分期選擇手術、手術加化療或放療、單純化療、化療聯合放療等。那些不適合手術的晚期患者,可以選擇化療或化療聯合放療,也可以選擇靶向藥物治療。
小細胞肺癌因為惡性程度高,轉移早,沒有手術機會,預後極差。幹細胞治療主要嘗試用於治療小細胞肺癌,我們的薈萃分析結果表明,沒有證據顯示幹細胞移植對於小細胞肺癌有效,原因尚未完全明了。靶向治療對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價值所針對的靶位本來就十分明確:就是抑制腫瘤血管的生成。
(實習編輯:陳俊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