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組分析揭示小細胞肺癌治療的潛在靶點

2021-01-09 科學網

蛋白質組分析揭示小細胞肺癌治療的潛在靶點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4 21:58:19

在小細胞肺癌幹細胞中,無偏倚的蛋白質組學分析揭示了可靶向的GNAS / PKA / PP2A軸,這一成果由美國史丹福大學Julien Sage團隊取得。2020年6月11日,《癌細胞》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使用無偏倚的激酶分析,研究人員確定蛋白激酶A(PKA)是小細胞肺癌(SCLC)中的活性激酶。利用遺傳方法激活PP2A磷酸酶或藥物抑制PKA活性可抑制SCLC在培養基和體內的擴增。 相反,PKA激活劑GNAS(G蛋白α亞基)在一小部分人類SCLC中被激活並促進SCLC的發展。

磷酸蛋白質組學分析確定了許多PKA的底物和其作用機理。 特別是在移植研究中,PKA活性是SCLC幹細胞繁殖所必需的。頑固性癌症的廣泛蛋白質組學分析可能發現新的、可靶向的信號網絡,例如SCLC中的GNAS / PKA / PP2A軸。

附:英文原文

Title: Unbiased Proteomic Profiling Uncovers a Targetable GNAS/PKA/PP2A Axis 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Stem Cells

Author: Garry L. Coles, Sandra Cristea, James T. Webber, Rebecca S. Levin, Steven M. Moss, Andy He, Jaya Sangodkar, Yeonjoo C. Hwang, Julia Arand, Alexandros P. Drainas, Nancie A. Mooney, Janos Demeter, Jessica N. Spradlin, Brandon Mauch, Vicky Le, Yan Ting Shue, Julie H. Ko, Myung Chang Lee, Christina Kong, Daniel K. Nomura, Michael Ohlmeyer, Danielle L. Swaney, Nevan J. Krogan, Peter K. Jackson, Goutham Narla, John D. Gordan, Kevan M. Shokat, Julien Sage

Issue&Volume: 2020-06-11

Abstract: Using unbiased kinase profiling, we identified protein kinase A (PKA) as an activekinase 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 Inhibition of PKA activity genetically, orpharmacologically by activation of the PP2A phosphatase, suppresses SCLC expansionin culture and in vivo. Conversely, GNAS (G-protein α subunit), a PKA activator that is genetically activatedin a small subset of human SCLC, promotes SCLC development. Phosphoproteomic analysesidentified many PKA substrates and mechanisms of action. In particular, PKA activityis required for the propagation of SCLC stem cells in transplantation studies. Broadproteomic analysis of recalcitrant cancers has the potential to uncover targetablesignaling networks, such as the GNAS/PKA/PP2A axis in SCLC.

DOI: 10.1016/j.ccell.2020.05.003

Source: https://www.cell.com/cancer-cell/fulltext/S1535-6108(20)30253-1

相關焦點

  • Cancer Cell: 激酶組+磷酸化蛋白組揭示小細胞肺癌治療的潛在靶點
    每年全球有20萬人死於小細胞肺癌(SCLC)。SCLC腫瘤具有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增殖和轉移潛力很高且預後差。SCLC腫瘤的DNA和RNA測序鑑定出的可治療的靶標很少,因此尋找SCLC治療靶點變得尤為重要。
  • 科學島採用「合成致死」策略治療小細胞肺癌
    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強磁場中心林文楚研究員團隊在小細胞肺癌的治療研究方面取得進展,採用「合成致死」策略進行治療。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最惡性的亞型,我國每年新發患者約為10萬例,臨床治療主要以化療為主,但化療方案可選藥物有限。
  • 肺癌重磅!阿斯利康Imfinzi(英飛凡)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
    2020年03月18日/生物谷BIOON/--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公布了抗PD-L1療法Imfinzi(英飛凡,通用名:durvalumab,度伐利尤單抗)聯合標準護理(SoC)含鉑化療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患者III期CASPIAN(NCT03043872)研究最終分析的高水平結果。
  • Nature Genet:基因組掃描發現小細胞肺癌中SOX2基因突變
    2012年9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科學家們已經完成了一種致命肺癌類型全面基因突變掃描。約翰霍普金斯大學Kimmel癌症中心科學家發現一個名為SOX2的早期胚胎發育相關基因在小細胞肺癌中發生了突變。
  • 合肥研究院採用「合成致死」策略治療小細胞肺癌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員林文楚團隊在小細胞肺癌的治療研究中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The MYC Paralog-PARP1 Axis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in MYC Paralog-Activated
  • 林文楚團隊採用 「合成致死」策略治療小細胞肺癌取得進展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林文楚研究員團隊在小細胞肺癌的治療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成果以「The MYC Paralog-PARP1 Axis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in MYC Paralog-Activated Small
  • 我國科學家發明「合成致死」策略可治療小細胞肺癌
    科技日報合肥11月19日電(記者 吳長鋒)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強磁場中心林文楚團隊通過研究證明,DNA損傷感應器蛋白PARP抑制劑和表觀遺傳抑制劑聯用可以產生「合成致死」效應治療小細胞肺癌。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腫痛學前沿》上。
  • SCLC二線治療三大藥物造福小細胞肺癌患者
    作者:葉楓紅小細胞肺癌(SCLC)約佔所有新發肺癌的15%,其中70%的SCLC患者在疾病確診時已處於廣泛期。SCLC惡性程度高,侵襲性強,儘管其對放化療比較敏感,但極易發生耐藥,復發率高,後期治療效果欠佳。今年ASCO大會上報導了SCLC二線治療的三大藥物,給SCLC的治療帶來了春天,我們一睹為快。
  • 「合肥日報」科學島採用「合成致死」策略治療小細胞肺癌
    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強磁場中心林文楚研究員團隊在小細胞肺癌的治療研究方面取得進展,採用「合成致死」策略進行治療。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最惡性的亞型,我國每年新發患者約為10萬例,臨床治療主要以化療為主,但化療方案可選藥物有限。
  • 我國科學家發明「合成致死」策略可治療小細胞肺癌_蕪湖市政務公開網
    科技日報合肥11月19日電(記者 吳長鋒)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強磁場中心林文楚團隊通過研究證明,DNA損傷感應器蛋白PARP抑制劑和表觀遺傳抑制劑聯用可以產生「合成致死」效應治療小細胞肺癌。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腫痛學前沿》上。
  • [CSCO2016.v1肺癌指南精選特輯]小細胞肺癌的治療_CSCO2016_肺癌...
    醫脈通作為CSCO戰略合作夥伴,第一時間精選本次指南《小細胞肺癌的治療》部分,以饗讀者。小細胞肺癌(SCLC)制定治療決策前應準確分期,需要行全身系統檢查,包括胸部和上腹部CT(必要時可行增強CT),雙側頸部、鎖骨上淋巴結彩超,全身骨ECT,腦增強MR檢查等,經濟條件允許的患者可行PET-CT檢查。
  • 小細胞肺癌患者將迎來免疫治療新藥!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請的適應症為先前未接受過治療的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這將成為第二款獲批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的PD-L1抑制劑,第一款是羅氏的阿特珠單抗。 一項大型臨床試驗CASPIAN的新結果表明,免疫治療藥物durvalumab(德瓦魯單抗,Imfinzi)可以延長某些晚期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的生存期。
  • 對小細胞肺癌治療而言,添加他汀類藥物有益嗎?
    那麼,對於小細胞肺癌患者,如果將他汀類藥物普伐他汀聯合一線化療方案會給患者帶來生存獲益嗎?小細胞肺癌(SCLC)約佔新發肺癌病例的15%-20%,局限性病變患者中位生存期低至12-14個月,廣泛性病變患者為8-12個月。
  • 阿特珠單抗聯合化療衝擊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
    以下為2018 ASCO 最新發布研究成果之一阿特珠單抗(Atezolizumab)聯合化療作為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方案過去二十年,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並沒有太大的進展
  • 小細胞肺癌治療40年後迎來新方案,「免疫時代」下各巨頭掀起爭奪戰
    時間來到2019年,羅氏的泰聖奇® 獲FDA批准用於治療一線小細胞肺癌患者,才真正破局了長期以來小細胞肺癌僅有化療這一有效治療手段的局面。免疫治療的出現,為人類打開了治療小細胞肺癌的新篇章。
  • 度伐利尤單抗在美獲批用於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
    度伐利尤單抗是唯一一個免疫腫瘤藥物,證明其與化療聯用時,能同時顯著延長患者生存和提高腫瘤緩解率,為治療小細胞肺癌這種致命性疾病,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該分析的詳細信息將在即將舉辦的醫學會議上發表。 CASPIAN研究中,使用固定劑量的度伐利尤單抗(1500mg)聯合化療,每三周給藥一次,持續4個周期,然後單藥維持每四周給藥一次,直到病情進展。作為整體研發計劃的一部分,度伐利尤單抗也正在進行III期ADRIATIC研究,對局限期小細胞肺癌同步聯合放化療後的維持治療進行探索,預計將在2021年取得相關數據。
  • 【科普課堂】我國科學家繪製肺腺癌分子圖譜,給蛋白質「畫像」有...
    2019年,我國科學家對肝癌的蛋白質組學研究就給肝癌患者帶來了希望。研究人員通過分析蛋白質組數據,將早期肝細胞癌患者分成三種蛋白質組亞型:第一類患者僅需手術,要防止過度治療;第二類患者需要手術加其他的輔助治療;第三類患者佔比30%,術後發生復發死亡的危險係數最大。他們進一步分析了第三類患者的蛋白質組數據,證實膽固醇酯化酶在肝癌中的重要作用。
  • CASPIAN三期臨床試驗顯示:英飛凡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可提供...
    在事後分析中,度伐利尤單抗+化療組與化療組的兩年生存率數據分別為22.2%和14.4%。 度伐利尤單抗聯合化療組的患者中,有11%患者在24個月時仍然生存且無疾病進展,而單純化療組患者的這一佔比僅2.9%(事後分析)。 度伐利尤單抗聯合化療顯示了較高的客觀緩解率(68%對比58%)。
  • 有效率翻倍,雙免疫聯合治療為晚期小細胞肺癌患者提供「去化療」可能
    小細胞肺癌(SCLC)是惡性程度最高的肺癌,在肺癌中佔比約15%,分化程度低,惡性程度高,倍增時間短,不採用化放療治療的情況下,預後很差,平均3-6個月左右;另一特點是對化放療非常敏感,即通過化放療治療效果非常好,初期有效率很高;第三個特點,復發(進展)率較高,因此總體情況不容樂觀,5年(以上)生存率僅為6%左右。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小細胞肺癌該如何治療?
    小細胞癌患約佔肺癌的20%,其中90%以上的人有吸菸史。發病年齡35-68歲,平均發病年齡60歲,男性多於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