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浙江龍遊的汪先生(化名)最近很苦惱,原以為只是簡單的腰椎間盤突出,卻不想自己就像陷入了一個無底深淵,先後被檢查出肺部腫塊以及癌細胞的脊柱轉移。
腫瘤脊柱轉移,現實中有不少患者飽受其折磨。國外一篇研究報導指出,在對惡性腫瘤患者進行屍檢時發現,70%的惡性腫瘤患者已經出現脊柱轉移,可以說,癌細胞喜歡轉移的部位是脊柱。
浙大一院腫瘤外科主任滕理送主任醫師指出,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特別容易出現脊柱轉移,如果患者出現腰痛等症狀一定要高度重視。對腰痛時間長、年長者而言,常規體檢建議增加影像學檢查。
腰痛2個月,他查出腫瘤晚期
汪先生今年54歲,在龍遊經營了一家企業,平時不抽菸、不喝酒,生活習慣良好,除了前幾年查出椎間盤突出,一直沒生過什麼大病,自覺身體健康。
兩個多月前,汪先生突然覺得自己腰背部有點疼痛,背部像抽住一樣,站立或走路時整個人感覺特別重,以為是椎間盤突出復發,他就連續幾周去進行了推拿、理療治療,但效果都不見好,便去當地醫院做了一個全面檢查,結果卻發現不僅血腫瘤標誌物裡的癌胚抗原(CEA)指標異常地高,肺部還有幾個腫塊,懷疑是周圍型肺癌。
想著自己沒有胸痛也沒有咯血這些症狀,心理還抱有一絲僥倖,汪先生立馬又在大醫院預約了PET-CT檢查,結果發現不僅肺部有腫塊,淋巴結也腫大了,而且多處脊椎和肋骨也有不好的跡象。
疾病不經意間給了他重重一擊。前幾天,他慕名找到了浙大一院腫瘤外科主任滕理送,「目前結合臨床檢查來看,基本上可以確定是肺癌並發生脊柱轉移,但最終還是要穿刺確診。」滕理送介紹道,「除了疼痛之外,磁共振檢查還發現他已經出現胸椎壓縮性骨折,脊柱穩定性減弱,我們一方面要求他少活動,另一方面已聯合骨科會診,後續會先對他的脊柱功能進行手術治療。」
嚴重可致高位截癱
腫瘤細胞轉移到脊柱,會對健康的脊柱產生極大的影響。
脊柱是身體的支柱,有負重、減震、保護和運動等功能,椎管內還有中樞神經,也就是脊髓。癌細胞轉移到脊柱後,會出現蝕骨、蝕脊柱等現象,除了帶來疼痛感以外,還會影響脊柱的強度和穩定性,減弱脊柱功能,在人體自身重量的壓迫下,很可能導致病理性骨折。嚴重的脊柱移位還會造成高位截癱,出現軀幹感覺喪失、無法活動、大小便失禁等問題及其他併發症或腫瘤症候群,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
腫瘤脊柱轉移
找到根源是關鍵
骨轉移是腫瘤全身轉移中一種常見類型,其中發生於脊柱的骨轉移癌最多。滕理送教授指出,要注意的是,骨轉移並不等於原發性的骨腫瘤,常常由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引起的繼發性腫瘤,有些癌症就「喜歡」轉移到脊柱,我們要正確認識、理性對待、科學治療。
這類疾病的治療方式通常是針對原發性腫瘤進行治療,所以首先要查明病因,即造成脊柱轉移的究竟是什麼癌症,這是治療的根本。
發生脊柱轉移或骨轉移的患者,很多都是晚期病人,局部治療效果並不明顯,所以醫生會針對原發性腫瘤對因治療,比如本例肺癌病人應開展針對肺癌的全身藥物治療,同時使用一些脊柱轉移的藥物進行控制。
當然,考慮到脊柱對人體的重要支撐功能,隨之醫療技術和理念的進步,可以通過手術切除脊柱上的腫瘤,但更重要的是維持穩定、保護功能。
不可忽視的「腰酸背痛」
防治結合,專家建議這樣做
很多腫瘤脊柱轉移患者,首先都是出現脊柱疼痛等症狀,也正因為此,常會被誤以為是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造成誤診或漏診。因此,早期預防很重要。
癌症患者,尤其是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患者,需要定期做ECT檢查,接受全身骨掃描,做好篩查工作。一旦出現腰背痛、頸肩部疼痛等症狀,就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沒有腫瘤病史,但長期疼痛的患者,在骨科或其他科室就診時,也應該根據醫生的建議,增加影像學檢查。
廣大中老年人群,建議每年定期體檢,根據不同年齡,體檢項目中需要包含不同部位的影像學檢查以及常見腫瘤標誌物檢查。對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群,也建議每年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