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其罕見!全球首次確認:患癌孕婦生產時癌細胞竟轉移給嬰兒!

2021-01-14 騰訊網

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1月7日宣布,患宮頸癌的產婦在生產時,癌細胞轉移給了腹內嬰兒,已發現兩名男性嬰兒確診肺癌。此類病例為全球首次確認。相關研究成果已登載在美國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新英格蘭雜誌》論文截圖

據日本《讀賣新聞》7日消息,日本研究小組從兩名嬰兒體內的癌細胞中,檢測出了不屬於他們的基因。兩名嬰兒的母親都在生產後被診斷出宮頸癌。研究小組發現,嬰兒的肺癌和母親的子宮癌為同一種病毒的基因排列,為癌細胞轉移。

母親和嬰兒的腫瘤基因圖譜

兒童患肺癌極其罕見。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認為,嬰兒在出生時的第一聲哭泣時,吸入了混有母親癌細胞的羊水,擴散至肺中。研究人員對一名嬰兒使用了抗癌藥物,癌細胞基本消失。這可能由於嬰兒體內把來自母親的癌細胞認作異物,藥效十分明顯。另一名嬰兒則通過手術摘除了癌細胞。

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醫院小兒腫瘍科科長小川千登世說,這是極其罕見的病例,但通過孕檢和接種來預防宮頸癌十分重要。橫浜市立大學婦產科教授宮城悅子也表示:「母親的癌症轉移至孩子身上,這太令人震驚。生產時某種程度來講,宮頸癌也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關於宮頸癌

2020年最新發布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乳腺癌和宮頸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兩大主要殺手。其中,宮頸癌是女性生殖系統第一高發的惡性腫瘤,全球每15分鐘就有1名女性因宮頸癌病逝。

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是引發該病的最主要危險因素,而宮頸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晚期則會出現陰道出血等症狀。由於早期宮頸癌治癒率高,預後相對較好,所以定期的宮頸癌篩查及癌前病變管理尤為重要。

癌細胞分裂

目前對於宮頸癌患者而言,現有治療方案已遠不能滿足其長期生存的訴求,治療僵局亟待打破。

免疫細胞療法對抗宮頸癌

2013年的冬天,當時36歲的Sue Scott已經計劃了自己的葬禮。她的宮頸癌擴散很快。多輪化療,放療和手術都失敗了。腫瘤侵入她的肝臟和結腸,並擠壓她的輸尿管。

最後的機會是參加一項實驗性試驗,醫生試圖用T細胞部分替代患者的免疫系統,這些T細胞會特異性攻擊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引起的癌症。

幾個月內,她的腫瘤完全消失了。

2018年3月,她慶祝了癌症康復5周年,她的醫生告訴她,她的癌症已經完全治癒。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臨床中心進行的這項試驗是一項突破,它證明,在血液癌症和黑色素瘤中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功的免疫療法可以對抗宮頸癌。

免疫細胞療法:腫瘤患者新希望

免疫細胞治療技術是指從自體外周血中分離的單個核細胞經過體外激活和擴增後,重新回輸入患者體內,直接殺傷腫瘤細胞或病毒感染細胞,或調節和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最新腫瘤治療技術。

作為一種新興,快速發展,且具有顯著療效的治療性手段,免疫細胞療法不僅為宮頸癌患者提供了治療的又一途徑,同時也為各類腫瘤預防開啟了新的大門。

與傳統手術、放化療的治療原理不同,細胞免疫療法從宮頸癌患者致病根源入手,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細胞,進行體外增殖、培養形成數量眾多、抗癌活性強的細胞,再以輸液或者皮內注射的方式將免疫細胞及其他免疫細胞回輸到患者體內,發揮靶向抗癌功效,達到有效治療腫瘤細胞的目的的同時,修復、增強人體免疫系統。

如今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了其在癌症和傳染性疾病治療中的臨床意義,而這些療法與傳統療法之間有著許多不同的特性,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擴展和收縮,並在一次應用後的數月或數年內調節機體的治療效果。

免疫細胞療法兼顧治療和保健的雙功效,是細胞療法中最具潛力的一類療法。由於在基礎免疫學、基因功能、基因編輯和合成生物學方面的持續應用和進步,如今免疫細胞療法的複雜性得到了極大的擴展,這就能夠提高免疫細胞療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時也能增加其治療疾病的潛力。

T細胞(綠)殺死癌細胞(紅)

目前,免疫細胞療法已日漸成熟,應用經過技術培育增強的免疫細胞,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通過免疫細胞療法強化人體免疫系統的方法,以幫助人體清除細菌、病毒和癌細胞。

相信在未來,將會有更多像Sue Scott一樣的癌症病人從免疫細胞療法當中受益,人類將不必再「談癌色變」。

相關焦點

  • 全球首次確認:患癌孕婦生產時癌細胞轉移給嬰兒
    來源:海外網GETTY海外網1月7日電 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7日宣布,患宮頸癌的產婦在生產時,癌細胞轉移給了腹內嬰兒,已發現兩名男性嬰兒確診肺癌。此類病歷為全球首次確認。相關研究成果已登載在美國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 全球首次確認:患宮頸癌產婦癌細胞會轉移給嬰兒
    每經AI快訊,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7日宣布,患宮頸癌的產婦在生產時,癌細胞轉移給了腹內嬰兒,已發現兩名男性嬰兒確診肺癌。此類病歷為全球首次確認。相關研究成果已登載在美國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據日本《讀賣新聞》7日消息,日本研究小組從兩名嬰兒體內的癌細胞中,檢測出了不屬於他們的基因。
  • 全球首次確認:新生兒吸入母親癌細胞羊水,出生即確診肺癌
    1月7日,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宣布,患宮頸癌的產婦在生產時,癌細胞轉移給了腹內嬰兒,已發現兩名男童確診肺癌。其中一個病例是一名23個月大的幼兒,咳痰2周後,CT掃描發現雙肺支氣管散在多個腫塊,經肺活檢後顯示為肺神經內分泌癌伴局灶性腺體分化;另一個病例為6歲男童,因左側胸痛就診,CT掃描顯示左肺門區一個直徑6cm的腫塊,確診為粘液腺癌。
  • 科學家發現罕見病例,癌症母親順產導致嬰兒患癌症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陸修遠(大阪大學免疫科學研究所)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近日,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發表的最新病例報告顯示,患有宮頸癌的母親在分娩過程中,其體內的癌細胞通過嬰兒初啼時吸入的羊水進入了嬰兒體內,導致嬰兒患上了肺癌。這是人類首次觀察到此類癌症轉移現象。
  • 全球首例:宮頸癌孕婦陰道分娩,新生兒吸入癌細胞導致肺癌
    1 月 7 日,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在NEJM報告了兩個獨特的病例:患有宮頸癌產婦經陰道分娩時,宮頸癌細胞轉移至胎兒肺部,造成腫瘤種植。 這是全球首次報導孕婦在生產過程中將癌症細胞通過種植播散,傳播到新生兒身上的病例。
  • 全球首次確認癌症「母嬰傳播」,宮頸癌母親分娩導致孩子肺癌
    然後點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1月7日,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宣布,兩個罹患宮頸癌的產婦在分娩時,將癌細胞傳播給了兩名男性嬰兒,這兩個男孩在分娩後確診肺癌。這是全球首次確認的通過「母嬰傳播」的癌症病例,相關病例報告已登載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
  • NEJM:宮頸癌細胞竟能經產道進入嬰兒的肺!科學家首次發現宮頸癌...
    但如果真的拿傳染病學術語去套,那麼癌症還真的有一種傳播途徑——母嬰傳播,而且早在1949年就有這樣的報告,癌細胞穿越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也就是所謂「血源性傳播」,但這種案例非常罕見,發生概率大概只有50萬分之一。
  • 不止人類,動物也患癌還相互傳染,那吃了帶癌細胞的肉食會傳染嗎
    袋獾體型不大,與普通小狗差不多大小,但是身體極其強壯,肌肉也非常發達,是現存最大的食肉有袋動物,是當地最重要的捕食動物之一。按理說,這樣一個神獸級的動物抗病毒能力應該很強,其實不然,基本上快讓癌細胞把整個家族整沒了,目前袋獾現存數量在2萬頭至7萬頭之間。1996年,澳大利亞動物保護委員會員工發現,袋獾的數量在急劇下降。
  • 學術頭條:吸菸讓新冠感染更嚴重,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全球首次確認:患癌孕婦生產時癌細胞轉移給嬰兒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7日宣布,患宮頸癌的產婦在生產時,癌細胞轉移給了腹內嬰兒,已發現兩名男性嬰兒確診肺癌。此類病歷為全球首次確認。兩名嬰兒的母親都在生產後被診斷出宮頸癌。他們發現,嬰兒的肺癌和母親的子宮癌為同一種病毒的基因序列,為癌細胞轉移。該研究中心認為,嬰兒在出生時第一聲哭泣時,吸入了混有母親癌細胞的羊水,擴散至肺中。目前,研究人員已對一名嬰兒使用了抗癌藥物,癌細胞基本消失。這可能由於嬰兒體內把來自母親的癌細胞認作異物,藥效十分明顯。另一名嬰兒則通過手術摘除了癌細胞。相關研究成果已登載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 全球首次使用非侵入式晶片實驗室技術在孕婦血樣檢測領域取得突破
    打開APP 全球首次使用非侵入式晶片實驗室技術在孕婦血樣檢測領域取得突破 李倩 發表於 2018-06-29 07:59:16
  • 得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發生癌轉移!癌細胞最容易轉移到哪裡去?
    癌症有時候並不是那麼的可怕,可怕的是癌細胞出現轉移,在其他器官上形成癌症,等到轉移之後,不僅治療時間會很長,就是患者自己的身體也是難以承受的,所以在轉移之後治療的難度就大大的增加了,一般這時候也是癌症的晚期,伴隨著重要的器官患癌之後,生命也將受到嚴重的威脅。
  • 運動會促進癌細胞轉移嗎?癌細胞轉移時,身體會有哪些症狀?
    比如運動,運動能增強抵抗力,但臨床上有不少癌症患者術後每天都堅持鍛鍊,複查的時候,卻發現癌細胞轉移了,這讓他們感嘆,得了癌症還是不要折騰了,養著吧,運動反而促進了癌細胞的轉移,這不是好心辦壞事嗎?但運動真的能促進癌細胞轉移嗎?轉移時,身體會出現哪些異常?下面告訴大家真相,很多人都走入了誤區。
  • 癌症轉移是「催命符」?醫生:牢記3個要點,或能阻止癌細胞轉移
    在醫院的腫瘤科經常會有患者這樣問醫生,醫生我最近總是渾身疼,是不是癌症轉移了?我還能活多久?癌症轉移好像是比患癌還要恐怖的事情,癌細胞出現轉移就意味著身體不再是一個部位出現惡性腫瘤,治療的難度也會更大。很多人說癌症轉移就是患者的「催命符」。
  • 《自然》子刊:癌細胞竟能「轉性」 核糖體首次進入視野!
    我們知道,癌細胞的不斷轉移是絕大多數癌症患者的主要死因。但是,烏普薩拉大學Scott Blanchard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帶來的最新成果,居然做到了讓狡猾的癌細胞不再轉移,其中關鍵居然在於核糖體!這項研究於2019年5月8日,發表在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在江蘇發現中國最罕見的血型,全球僅有一例,已被國際基因庫收錄
    提到罕見血型,人們通常會想到RH血型,RH血型又分為陰性和陽性,其中陰性的攜帶者只有1%,可以說極其罕見,被稱為「熊貓血」,在全球僅有40例,簡直是血液中的頂級國寶。那麼,水落石出後,罕見血型對孕婦有什麼影響呢?三、罕見血型對孕婦的影響在得知自己的血液檢查結果時,孕婦憂心忡忡,基因突變聽起來貌似很嚴重,對胎兒是否會發生變化?
  • 科學大發現,淋巴給癌細胞「免死金牌」,成為癌細胞轉移「幫兇」
    | 時光派研究院撰稿| 本文作者:三月齋淋巴系統明明是免疫衛生系統,負責生產運輸免疫細胞,專門殺死體內異變的叛軍和外界入侵的敵軍。怎麼還會給癌細胞頒發「免死金牌」,掩護癌細胞完成轉移呢?難道淋巴系統接受癌細胞的賄賂了,搞起貪汙腐敗了嗎?很不幸,淋巴給敵人頒發免死金牌,是真的!
  • 一周科技隨我探|首張不同癌症人體轉移圖問世;孕婦胎盤中首次發現...
    人們對癌症最恐懼的,一個是其無限增殖能力,另一個就是癌細胞的「橫行無法」。它們很少有安分的,似乎有一條專供其自由移動的「高速路」,經常能迅速擴散轉移到其它臟器中。
  • 癌細胞會轉移?身體若有這4個不對勁,恐是擴散的「苗頭」
    很多人由於癌症的影響壽命縮短,因為癌症在發展過程中很難控制,到了中晚期的癌症還容易轉移和擴散,癌細胞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時身體不良症狀也越發明顯,因此,要針對疾病採取合理的改善措施,發現癌症來襲積極治療,通過合理方式來降低疾病帶來的傷害。另外,還要了解癌細胞轉移有哪些特殊表現,一旦發現了轉移的警告需要馬上處理。
  • 癌細胞轉移擴散時身體會有那些症狀?
    其實,癌細胞在腫瘤很小的時候就有可能發生擴散轉移,這是因為癌細胞之間沒有粘附性、腫瘤新生血管的原因。很多惡性腫瘤都有擴散的情況出現,癌症最怕的就是發生轉移和擴散,那麼發生轉移擴散時有沒有什麼症狀,身體會釋放哪些信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