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年近50歲的廖氏姐妹花經常約著一起跳時下最流行的壩壩舞,近日,在熟悉的廣場上卻不見她們的身影。今年6月這對姐妹互相挽著手來到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磨玻璃結節診療中心,在手術臺上共同上演了一場「切磨大秀」。
故事要從今年初說起,兩姐妹約著一起去體檢,沒想到兩人都檢出肺部磨玻璃結節,且雙肺散在多個磨玻璃結節,當地醫生建議去專科醫院進一步檢查。經過多方打聽,兩姐妹找到了新橋醫院磨玻璃結節診療中心戴紀剛主任。戴主任拿到兩姐妹CT片子後,一層一層仔細閱片,再結合人工智慧防漏篩查技術,發現姐姐雙肺散在多個磨玻璃結節,較大者位於右肺上葉尖段和左肺上葉前段,大小分別為9*7mm、10*9mm;妹妹其左上肺葉尖後段磨玻璃結節較大,大小約5*7mm,結果提示兩姐妹雙肺中有數個結節已明顯發生癌變,戴主任建議密切隨訪,儘早手術。在了解到新橋醫院磨玻璃結節診療中心對於多發磨玻璃結節具有豐富的治療經驗及先進的治療理念後,兩姐妹決定馬上手術。經過新橋醫院磨玻璃結節團隊的努力,成功為這對患者切除了4個磨玻璃結節。術後病理顯示:4個結節均為早期肺腺癌,與術前判斷基本一致。近日,兩姐妹已順利康復出院,回歸正常生活中。
正確認識肺部磨玻璃結節
以磨玻璃影為主要特點的肺部結節稱之為磨玻璃結節(GGO),磨玻璃結節也稱毛玻璃結節,是肺結節的一種表現形式。肺磨玻璃結節是指在胸部CT時發現,表現為密度輕度增高的雲霧狀淡薄影或圓形結節,樣子像磨砂玻璃,所以稱之為磨玻璃結節。它可以是瀰漫性散在生長,也可以僅聚集在局部,一般而言,瀰漫性生長的多數是良性病變,局灶性生長的惡性程度比較高。磨玻璃結節病理改變主要表現為肺泡壁增厚,肺泡腔塌陷,肺泡腔含氣量減少,出現細胞、滲出液及組織碎片。磨玻璃結節的發展就好像一個熊孩子長大一樣,分成不同的階段,從不典型腺瘤樣增生(AAH),到原位腺癌(AIS),又進一步發展為早期微浸潤腺癌(MIA),再一步進展為浸潤性腺癌(IAC),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演變過程。原位腺癌和微浸潤腺癌是肺腺癌的最早期階段。近年來的許多研究均表明,外科手術切除後原位腺癌和浸潤腺癌的治癒率接近100%,手術治癒率極高,這就意味著,規範的外科手術對原位腺癌和微浸潤腺癌可以達到近乎完全根治的效果。戴紀剛主任建議,磨玻璃結節早期腺癌是可以治癒的,最重要的是早發現及精準規範的診療。各個醫療機構應嚴格參考磨玻璃結節診治指南,並結合具體情況,為患者提供規範化、個體化的隨訪和治療策略,改善患者預後,提高治癒率。
新橋醫院磨玻璃結節診療中心為您的肺保駕護航
新橋醫院肺磨玻璃結節診療中心成立於2018年,是由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胸外科牽頭成立的全國首個肺磨玻璃結節診療中心。該中心現擁有獨立的門診手術室、手術病房、日間病房、隨訪門診、基礎實驗室等多個臨床與科研工作平臺,擁有強大的醫療及護理團隊。目前新橋醫院胸外科在肺磨玻璃結節診治方面,僅磨玻璃肺癌手術量每年超過1000臺以上,患者來自於全國30餘個省市,在肺磨玻璃結節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新橋醫院肺磨玻璃結節診治中心近年來致力於肺癌(肺結節)的精準診療,以多發磨玻璃結節的精準診治為主攻方向,形成鮮明特色和國內領先優勢。戴紀剛主任介紹道,目前,新橋醫院肺磨玻璃結節診治中心全體醫護人員正積極秉承「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大力實施技術創新,持續改進服務質量,努力打造百姓信賴的現代化肺磨玻璃結節診治中心,為磨玻璃結節患者保駕護航,和患者一起「乘風破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