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陳良安教授在「多維度甄別肺結節」系列直播中提到,近些年多發性肺結節(MPN)的病人有所增加。
如上圖所示,這個病人在查體發現「雙肺多髮結節2月餘」。一共是三個結節,右肺中葉是磨玻璃結節,左肺上葉有半實性成分,感覺右肺下葉要實性一些。後來穿刺活檢病理結果顯示為,右肺下葉未見肉芽腫結構及腫瘤性病變;左肺上葉結節為中分化腺癌。最終這個病人做了基因檢測,有突變,服用分子靶向藥物,現在隨訪效果很好。
多發性磨玻璃結節可怕嗎?一旦發現,該如何處理?結節都要切掉嗎?對肺功能會不會有很大損傷?多發性結節和單發性結節,哪個惡性的概率高?
多發性磨玻璃結節的診治複雜嗎?
陳良安教授介紹,多發性磨玻璃結節可以是一個結節為主、有多個結節存在,稱為主病灶和次病灶。這些結節可能同時發生,稱為同時多發性磨玻璃結節;也可能在隨訪過程中逐步發生,比如初診時只有一個結節,在隨訪中又新發了一個結節,稱為異時多發性磨玻璃結節。多發性磨玻璃結節存在各種各樣的情況,每種情況的意義也有所不同。因此,關於多發性磨玻璃結節的診斷,病因更多,病情更複雜,醫生處理起來會更加困難。
常見病因是什麼?
陳良安教授提到,「近幾年在臨床上碰到多發性結節的病人大多數會詢問常見病因是什麼,這也是跟病人最難回答的問題。」多發性結節的病因有很多,比單發性結節要複雜得多。除了考慮腫瘤以外,還要考慮像間質性疾病、炎症、結節病等多種原因。作為臨床醫生,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把惡性病變甄別出來。
該如何處理多發性磨玻璃結節?
如果多發性磨玻璃結節均為純磨玻璃結節,且沒有突出病灶(即主病灶),外科手術可以延遲,優先選擇CT掃描,監測病灶是否發生可疑惡性徵象。
如果多發純磨玻璃結節,至少有一個結節最大徑>15mm,推薦外科幹預。
如果多發性磨玻璃結節中有突出的實性結節,則首次檢查後3個月進行CT隨訪,證實病灶存在,如果病變持續存在,推薦活檢或外科治療。
來源於《胸部疾病雜誌》
陳良安教授談到,現在文獻上提出按主病灶為準來處理,主病灶也可以叫做突出病灶。通過這種形式處理,病人的手術效果也很好。這就是所謂的「打地鼠原則」,地鼠往上一冒頭,就用錘子把地鼠打下去。對於多病灶來說也一樣,哪個病灶出現問題,就處理哪個病灶。陳良安教授認為「打地鼠原則」是目前臨床上比較好的多發性磨玻璃結節處理的一種方式。
如果有好幾個結節,要做多少次手術?
剛才提到的「打地鼠原則」,就是說在多個病灶中,哪個病灶像腫瘤的可能性大,就予以處理。陳良安教授表示,對於多發性結節的手術,外科醫生會在最大程度上保持病人的肺功能。一般優先考慮主病灶的切除,大部分是進行肺楔形切除術,切除範圍很小,只是局部切除手術,因此對肺功能的影響最小。一般做兩到三次手術,後面就只能做一些非手術治療,比如微創技術或者局部的立體定向放療,要平衡好治療方法和病人的各種情況。
單髮結節和多髮結節哪個更危險?
目前臨床上單發性結節相對惡性的多一些,大部分的多發性結節是良性的,也有少部分人多發性結節為原發腫瘤。臨床上判斷結節的良惡性要根據結節的性質、大小、形態等綜合起來判斷。
專家簡介 陳良安
解放軍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部學術主任,全軍呼吸病研究所所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內科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呼吸分會副會長,全軍呼吸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呼吸病分會候任主任委員。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大奔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