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熟農商銀行蘇州2.5產業園多名員工體檢查出肺結節事件持續引發關注。
據央視新聞,10月30日,有常熟農商銀行受害員工向媒體提出相關申訴材料,其中顯示,至10月29日,肺結節患病員工已達106人,此外還有3名員工「已確認肺癌」。
10月31日,常熟官方微博@常熟發布 發布消息:正組織醫療專家對相關員工的體檢報告、數位化胸片及既往病史逐一檢查,給出診斷意見。同時,迅速進行第三次第三方環境檢測(前兩次檢測結果均為合格)。
106人查出肺結節,3人確診肺癌!
據了解,2019年5月開始,常熟農商行金融科技總部人員(行員、合作外包公司人員)陸續搬入新裝修的蘇州2.5產業園M3棟大樓進行辦公剛搬入時,就有員工提出辦公室有較強裝修異味。
而且自2019年5月員工搬入後,銀行在工作日進行多輪二次裝修,裝修材質氣味非常濃烈刺鼻。
2020年6月,常熟農商行員工進行年度體檢,體檢結果剛出的時候,無人知曉肺結節為群體性事件,各自認為自身個體原因導致,未引起關注和重視。
2020年8月中旬,蘇州體檢機構愛康國賓到2.5產業園M3棟大樓進行體檢報告解讀,發現多位員工檢查報告肺部有結節,事件就此爆發。
而在一年前員工的體檢都是正常的,有理由懷疑是新裝修的辦公區導致的疾病。
已有3人確診癌症!剩下的未體檢員工體檢日期推遲!
而該公司在得知消息後並不是第一時間排查給員工交代,而是把剩餘未體檢的員工的體檢日期推遲到十月份。
不少網友看到這裡不禁為未能及時體檢以及檢查出肺結節的106名員工擔憂。
這一拖延,會不會讓他們的情況變嚴重?
萬一剩下的人得了肺結節沒能及時檢查,會不會就演變成肺癌了?
在茶餘飯後的討論聲中,很多人甚至直接把肺結節和早期肺癌劃上了等號。
肺結節=肺癌,是真的嗎?肺結節離肺癌有多遠?
正常人的雙肺約有3億個肺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呼吸到的空氣中的煙、霧等灰塵,會通過鼻腔、氣管最終到達肺泡。
面對這些外來異物,身體會作出反應,其中作為全身最大免疫器官的肺,裡面的免疫細胞(如白細胞、巨噬細胞等)或淋巴結會去跟這些灰塵「打架」,把它們吃掉或者是在戰鬥中和灰塵同歸於盡。
在戰鬥的過程中,就會在肺表面形成結節或是鈣化點。
肺部結節就是指肺內直徑≤3cm的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病灶,可以表現為單獨一個,也可以是多個。
統計表明,在檢出的肺部小結節中,3mm以下的結節癌變可能性僅0.2%,5mm以下的磨玻璃結節患者中(隨訪五年以上),有10.3%的患者結節出現了生長的情況,僅0.9%病理證實為浸潤/微浸潤腺癌。
但在直徑在8–20mm的結節,癌變的可能性升至18%。
因此,對於體檢時無意發現的「肺內小結節」,不必過度恐慌,但也不可輕視,畢竟小結節中仍存在一定比例的早期肺癌可能,及時就醫以及定期的低劑量CT檢查顯得尤為重要。
其實,有80%-90%以上的肺結節都是良性的,比如說肺的良性腫瘤、肺炎、肺結核、肺動靜脈畸形、陳舊性病灶等。
當然也有一部分結節是惡性的,而少數肺良性結節在隨訪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惡變。
唐山市人民醫院教授陳寶明在2019年一次南京報告會上根據醫院一項體檢數據指出:3.9萬人中檢出有肺結節的人達9770人,患有率約為25%;40歲以上人群中至少有35%-40%檢出陽性。
「第四屆肺結節和肺癌診治高峰論壇」上也有專家稱:中國成年人群中肺小結節患有率至少在51%;目前全國至少有1億肺結節患者,其中有8000萬患者都是直徑小於8mm的小結節。
「肺結節」包含多種疾病,並不等於肺癌
肺結節分為三類:實性結節(惡性概率較低)、亞實性結節(惡性概率最高)和磨玻璃密度結節。
在這裡重點說一下磨玻璃結節:
磨玻璃結節又叫磨玻璃影、毛玻璃結節等,英文簡稱為GGO或GGN,表現為密度輕度增高的雲霧狀淡薄影或結節,在CT上跟磨砂玻璃一樣故命名。
不是所有的磨玻璃結節都是肺癌,發現肺小結節應該看專科門診,還需結合影像科、病理科等綜合診斷得出結論。
臨床實踐經驗表明,CT上發現的磨玻璃結節被診斷為肺癌的概率確實比較高,但它的惡性程度比較低。
肺癌高危結節
肺癌高危結節是可能為肺癌或可能轉變為肺癌風險較高的肺結節。
如同時有長期吸菸史、肺癌家族史、身體別的器官有明確惡性腫瘤等多個危險因素,腫瘤直徑≥1.5釐米或者直徑介於0.8-1.5釐米之間但表現出分葉、毛刺、胸膜牽拉、含氣細支氣管徵和小泡徵、偏心厚壁空洞等惡性CT徵象的結節,以及直徑大於0.8釐米的部分實性結節為高危結節。
所以首次發現後一般建議3個月左右隨訪複查,排除炎症、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可能性,如果消失了,之後只需定期體檢即可。
莫怕肺結節,調整心態很重要
肺癌目前是我國發病率第一、死亡率第一的惡性腫瘤。而肺癌的前身都源自肺小結節,這也正是眾多肺小結節患者感到害怕之處。
專家指出,孤立肺結節直徑小於3釐米的肺癌,屬於早期肺癌,通過及時有效治療,五年生存率能夠在90%以上。
而直徑小於1釐米的肺癌五年生存率更高,一般建議6毫米以下的肺結節半年到一年定期隨訪一次。
最好安排在同一家醫院進行定期體檢,這樣便於積累一個人在不同時間段的身體檢測報告,有助於醫生進行相關指數的查詢、對比及分析。
引起肺結節的原因比較多,感染、炎症、肺部原發腫瘤、轉移瘤以及其他良性疾病的表現都可能會出現肺結節。
其實關於肺結節,不需杞人憂天,但也不能隨意對待。調整好心態,正常篩查,遵醫囑治療,美好的明天依舊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