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則關於「群體性肺結節事件」在網上曝光後,引起眾多網友熱議。該銀行目前體檢報告中發現患肺結節的員工高達106人,另有3名員工「已確診肺癌」。因在同一時期多名員工同時檢查出肺結節,這讓員工們嚴重懷疑這與工作環境汙染有關。目前官方正組織醫療專家對相關員工的體檢報告、數位化胸片及既往病史逐一檢查,給出診斷意見。同時,迅速進行第三次第三方環境檢測。
那麼
裝修環境與肺結節有關係嗎?
什麼是肺結節?
引起肺結節的原因有哪些?
我們怎麼能及早發現肺結節呢?
.... ...
接下來我們將一一為大家答疑解惑
1、裝修環境與肺結節有關係嗎?
關於裝修環境是否會直接引發肺結節的問題一定是這起事件最讓人關心的問題了。目前據研究表明:只能說,部分室內裝修汙染物和某些癌症的發生會有一定的關係。在日常裝修中,產生的甲醛、苯是公認的主要致癌物。而存在於大理石等石材中的氡元素,釋放出來則易誘發肺部問題。但甲醛偏高與誘發肺結節之間並不存在直接關係,甲醛對疾病人群可能會有影響,會加重症狀。
裝修汙染是一個長期、慢性釋放的過程,人體在致癌物質中暴露的劑量和時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由於環境的空氣汙染物有關係,影響甚至是癌變的顯現也需要更長的時間。所以短期辦公環境在一定程度上講難以成誘因。
但如果長時間吸入有毒有害氣體必定會引起中毒或造成身體的嚴重損害。所以即使在有關機構進行檢測合格後,最好每天早晚也要通風半小時以上,確保室內空氣流通。
因今年受疫情因素的影響,做CT的人大幅增長,排查出肺部問題的概率更高。
2、那麼問題來了,究竟什麼是肺結節呢?
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腫瘤科宋翔主任解釋到:肺結節是一個影像學的定義,是指我們通過胸片或者CT發現肺部的內源性結節。肺結節我們可以按大小或者密度來區分。
按大小區分:
小於五毫米,叫肺微小結節;
五到十毫米,就叫肺小結節;
如果大於三公分,我們就叫它腫塊;
另外肺結節還可以以密度來分:
可以分為實性結節,是指把肺的實質完全遮擋。
部分實性結節,是指遮擋了部分肺的實質。
非實性結節,是指沒有遮擋肺實質。而非實性結節經常可以看到支氣管影與血管影。
3、引起肺結節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肺結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粉塵等原因引起,石棉、水泥沉積引起結節。也可以因為感染,如細菌、真菌結核,還有這個微生物感染以後,在肺上引起殘留,形成結節。
另外,一些肺類的正常組織。比如淋巴結、異形血管都可以以肺結節的形式存在。所以我們遇到肺結節時不用過分緊張,因為大部分肺結節是良性的。
4、哪些人需要做肺結節的篩查呢?
首先,年齡在50~75歲人群,如果有以下一個高危因素,我們就應該每年做一次CT。
一、抽菸:每年抽菸>400支,也就是每天抽1到2支。或是戒菸少於15年,仍然要每年做一次CT。
二、家族史,有腫瘤的家族史,如:肺癌、惡性腫瘤。
三、有職業接觸史:如石棉、有毒金屬、有毒氣體接觸。
四、有肺部的慢性病史,如肺部的纖維化,慢阻肺、肺結核病史。
五、還有一定要記住,家裡有「菸鬼」的,根據調查顯示,長期吸入二手菸的患癌風險將大大提升。
山大二院腫瘤科宋翔主任特別強調,做肺CT篩查時一定要選擇低劑量CT。
5、為什麼要選擇低劑量CT呢?
我們做一次普通CT,受的輻照是7個mSv(毫希伏)。而我們每個人在大氣中,一年受到的輻照是3個mSv(毫希伏),也就是做一次CT,相當於我們兩年在大氣中受到的輻照。所以,做一次CT有可能對我們身體造成傷害。基於這個原因,我們對CT做了改進,把球管、電壓、電流降低,變成低劑量CT,這樣我們每次受到的輻照變為1.5個mSv(毫希伏),變成不到普通CT的四分之一所受輻照。這樣我們每年做一次肺小結節的篩查,對我們來說是安全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