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期間,胸部CT在篩查肺炎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許多病人肺炎沒有發現,卻發現了肺上有許多結節。
最近我遇到了兩個肺結節的女病人,半年前體檢發現了肺結節,5mm的磨玻璃樣結節,十分緊張,聽別人說肺結節就是腫瘤,感覺就是腫瘤晚期了,很悲觀了。
來看了我的門診,我仔細地看過片子後,結節比較小,患者沒有肺癌的高危因素,結節的形狀不像高危,當時告訴她們先不要緊張,這個肺結節目前惡性的可能性不大,建議隨訪觀察,她們半信半疑地回家了,這周來複查了胸部CT,一個病人的肺結節消失,另一個病人的肺結節變為4mm了,較前減小了,她們覺得不可思議,肺結節怎麼可能消失或變小了?
她們就問我:是不是醫生看錯了?不是說肺結節就是肺癌早期嗎?肺癌不是會越長越大嗎?
肺小結節是肺癌的前兆嗎?
有人說,肺小結節是肺癌的前兆,就像一顆定時炸彈,要趕緊切了,果真如此嗎?
肺結節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疾病名稱,它是影像學表現為直徑≤3cm的局灶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實性或亞實性肺部陰影,可為孤立性或多發性,不伴肺不張、肺門淋巴結腫大和胸腔積液。病灶直徑>3cm者稱為肺腫塊,肺癌的可能性較大。
換句話說,只要是肺裡面3cm以下的病灶都可以叫「肺結節」。
所以,肺結節原因很多,可能只是炎症,也可能是結核或者腫瘤的表現。
可以略為放心的是,大部分結節都是良性的,只有少數需要警惕癌變。
發現肺結節後怎麼處理?
檢查發現肺部小結節或小陰影后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應接受進一步檢查和及時治療!
但也不必過度恐慌,去正規醫療機構進行專業學科諮詢,用更科學的方法「確診」。
即使發現有肺結節,且在後期的隨訪和檢查中不幸確診為早期肺癌,也不必過於慌張,目前可以通過手術切除進行治療,肺部結節的早發現、早治療可以提高治癒率。早期微小肺癌(原位癌、小於1釐米的IA期肺部微浸潤癌)經過手術治療,5年生存率可達到100%。
1、高危的肺結節: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後,如果確診為早期肺癌,手術是治療的金標準。
對於尚不能明確診斷且高度懷疑惡性的可考慮手術治療。
2、一般的中低危肺結節:可以定期隨訪,具體隨訪間隔時長由醫生根據患者情況決定,可能有3個月、6個月、12個月的間隔等等,一定要遵醫囑。
因為肺結節需要動態觀察,有些肺結節可能會發展成肺癌;也有一部分病人,如炎性結節、結核性或特殊感染的結節,經抗炎或其他治療後,結節可能消失。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肺結節?
1.儘量避免接觸有害氣霧
2.如廚房油煙、二手菸、粉塵、燃煤、燃氣以及其他揮發性有機物。
3.及時積極治療慢性肺部疾病
4.如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肺部炎症、肺結核、肺部瘢痕病灶、塵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