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是真的嗎》)肺癌,是發病率與死亡率增長最快的惡性腫瘤之一。為了防範肺癌,越來越多的人都會在體檢中檢查肺部疾病。
而很多人一看到有「肺結節」的檢查結果,就會擔憂不已。因為在網上盛傳著一個說法,肺結節就是肺癌的先兆!請專家為大家揭秘真相。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肺結節?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 蘇楠:「肺結節是在胸部CT上看到的孤立性的結節,邊界比較清晰,又不透明。直徑大概小於3釐米,周邊都是正常的含氣的肺組織,我們把這個影像叫做肺結節。」
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 崔紅生:「肺結節的形態長得像類圓形,或者不規則形的病灶。大於3釐米的一般叫腫塊,小於等於3釐米的就叫結節。它可以是單個的,也可以是多發的。根據它的大小,還有一定區分。小於5毫米的叫微結節,5到10毫米的叫小結節。」
原來,肺結節是這麼回事。那麼,肺結節與肺癌有什麼關係?它真的會是肺癌的先兆嗎?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 蘇楠:「從現有數據看,在我國人群中,大概有一億人檢查的肺CT上有結節。但是只有八千萬,也就是80%的人是小結節。另外20%是大於8毫米,在3釐米以內的結節。在這20%的患者裡面,最後被診斷成惡性的也就2%-4%的比率。所以,確實有一部分人得結節後會變成惡性,但是這個比率還是很少,大多數人都是良性的結節。」
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 崔紅生:「良性結節往往是感染後引起的炎性假瘤,還有一些炎性的肉芽腫。這類結節在臨床上急性感染的證據不足,經過一段時間,我們可以再複查,一般都能慢慢自行痊癒。」
看來,大家大可不必過於擔心,大部分良性結節並不會發生癌變。可是,如果體檢查出了肺結節,到底應該怎麼處理呢?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 蘇楠:「從大小的角度來判斷,8毫米以內是良性的機率要大很多。如果是20毫米以上的結節,一般有50%是惡性的。這時我們就建議患者去做活檢,甚至還可能要做肺葉的切除。」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 蘇楠:「再有就是看結節的性質,結節從影像上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實性結節,就是不透明的。另一種是磨玻璃結節,就像淡淡的一層磨玻璃,但是與周圍的正常肺組織能分出界限來。還有一種是混合結節,就是在磨玻璃的基礎上,有一些實的成分在裡面。」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 蘇楠:「對於這三種性質的結節,我們要觀察它的變化。比如一個磨玻璃結節,起初的時候是在1釐米以內,這樣我們就定期檢查,比如三個月或半年照個片子。如果超過1釐米,或者說在磨玻璃的基礎上,逐漸看到有一些實性的影子出現。那麼就要去做活檢,來判定是良性還是惡性。」
引發肺結節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在生活中又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 蘇楠:「對於良性結節,主要就是預防感染,比如增強抵抗力、作息有規律、營養要均衡,然後預防細菌、真菌及結核的感染等。對於惡性結節,原因主要是吸菸、空氣汙染,或者是職業粉塵的暴露。預防惡性結節,首先要戒菸,然後要防塵,以及做好職業暴露的防護。還有一些惡性結節的原因是家族遺傳基因,這種情況無法預防,所以就要定期檢查,這樣也能及早發現,儘快治療。」
肺部小結節,雖然多數是良性病變,但是也要重視起來。如果持續遭受不良刺激,就可能會使它惡變。所以,查出了肺結節可以定期複查,通過複查對比發現結節的變化情況,從而更準確地對結節的良惡性作出評估哦。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張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