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韓虹麗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和醫療先進技術的普及,到醫院去做胸部CT檢查已然成了定期體檢項目,也因此,越來越多的肺部結節被發現。
在當今談癌色變的氛圍下,很多人錯誤地認為肺結節就等同於肺癌或者是肺癌的早期表現。很多檢查出肺部結節的患者會過分擔憂而寢食難安,到處諮詢或反覆檢查,使得許多人患上了「肺結節焦慮症」。
甚至有一大部分人忍受著精神痛苦,把巨大的花費放在了肺部結節切除上。當然也有一部分人「不拘小節」,對肺部結節視而不見,聽之任之,不按照醫師的要求定期隨訪,以至於錯失了最佳診治時機。
事實上,肺部小結節也並不是那麼令人毛骨悚然、肉跳心驚,當然也不能當馬大哈。
磨玻璃結節像衣服好多病都在「穿」
「肺磨玻璃結節」是由於炎症、結核、黴菌感染、肺纖維化、局灶出血、腫瘤等原因導致肺泡腫脹、肺泡周圍滲出水腫、肺間質纖維增生等,使得這個區域的密度高於正常肺組織的密度,從而在CT上表現為「磨玻璃」樣。
肺「 磨玻璃結節」(箭頭示)
「菸草中的有害物質,完全可以造成氣管、支氣管、肺泡的損傷。損傷的氣管、支氣管、肺泡就會出現增生變性,甚至癌變。這種『變壞』的支氣管、肺泡如果用CT 檢查就可以表現為肺部磨玻璃結節。」 山東省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中心主任、山東省肺癌研究所所長葉欣表示除了吸菸,吸二手菸、大氣汙染、環境汙染、廚房油煙、房屋裝修汙染、經常煩悶生氣等都是導致肺部磨玻璃結節的重要原因。
比如經常煩悶生氣就會出現「氣急」的情緒,「氣急」的情緒就會使身體分泌一種皮質激素,隨後會出現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渾身出汗、全身顫抖等症狀,這些症狀又會增加皮質激素的分泌。
這種激素在體內積累過多,就會「敗壞」我們身體的免疫功能,從而減弱免疫系統識別和消滅癌細胞的「戰鬥力」。因此,日常生活中除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好心情也是很重要的。
患者沒有特殊症狀
肺部磨玻璃結節一般是在體檢時做胸部CT或檢查其它疾病時被發現。葉欣表示很多患者查出肺部磨玻璃結節大部分為「偶然」事件,因為擔心是肺癌的早期表現所以大部分患者非常緊張。
「肺磨玻璃結節的查出率還是很高的。」葉欣說:「根據數據肺磨玻璃結節的CT檢查的發現率大約在15%左右,其中肺癌能佔到 1.5%。」
患有肺部磨玻璃結節的人幾乎沒有特殊症狀,一般不會出現咳嗽、咳痰、痰中帶血、胸痛、胸悶等症狀。葉欣說:「這是因為肺部磨玻璃結節長在肺實質內,很少侵犯和累及到像胸膜、大氣管、骨骼等感覺神經豐富的部位,所以一般不會有任何症狀。當然,也會有極少部分人會有輕度的咳嗽等症狀,這可能與磨玻璃結節靠近肺門的位置有關。」
葉欣表示肺部磨玻璃結節是 CT 檢查中的一個非特異性術語,像炎症、結核、黴菌、感染、肺纖維化、局灶出血、淋巴結及寄生蟲,當然也包括肺癌等,都可以在 CT檢查上表現為「磨玻璃結節」,因此,醫生們不能根據磨玻璃結節這種表現就診斷出一個明確的病來,只好把許多病的一種表現統稱為:磨玻璃結節。所以,肺部磨玻璃結節不是一種病,而是許多種疾病在 CT 檢查上的一種表現。
磨玻璃結節包含了多種疾病,既有良性的也有惡性的。通俗的講就是,像是「好人壞人」都穿上了同一件「磨玻璃樣衣服」。
肺結節離癌變有「多遠」?
在當今談癌色變的氛圍下,很多人錯誤地認為肺結節就等同於肺癌或者是肺癌的早期表現。因此產生了恐懼心理,惶惶不可終日。
肺部小結節發展到肺癌需要4個階段
1、增生期(非典型腺瘤樣增生)
2、原位癌
3、微浸潤癌
4、浸潤癌
增生期和原位癌是癌前病變,不是真正意義的癌症,從增生期發展到原位癌需要一定的時間,從癌前病變發展到微浸潤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發現肺磨玻璃結節不一定都是癌,一個純肺磨玻璃結節發展到微浸潤癌大約需要5年左右的時間。因此患者查出肺部小結節不必太過驚慌,但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做好治療,做好定期隨訪。
葉欣表示微結節小於3mm一般都為良性;微小結節小於5mm良性居多;小結節5-10mm部分為惡性;肺部結節11-30mm惡性居多。
「這是一種人為的劃分方法,並不意味著大的肺部結節就一定是惡性的,小的肺部結節就一定是良性的,但是,肺部結節的大小是可以作為惡性和良性的重要參考指標。此外,這種劃分方法也是定期複查的重要參考標準。」葉欣說。
切勿「過度治療」記住這條順口溜
不要過度恐慌,也不能聽之任之。葉欣表示,有些患者因為過度焦慮和擔心,到處諮詢或反覆檢查,浪費大量時間和金錢,甚至部分人忍受著巨大的痛苦,選擇了肺部結節切除,往往會出現過度治療的情況。
目前,肺磨玻璃結節主要的處理手段是:隨訪觀察和手術切除。
傳統的開胸手術不僅創傷大,恢復期慢,對患者的身體來說無疑是一次「大考」。目前的手術主要是胸腔鏡下的微創切除,胸腔鏡下的微創切除相對於傳統的開胸手術來說是「微創」,實際上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微創」,仍存在較大的創傷和痛苦。
還有一種「不動刀子」的微創治療技術。葉欣表示:微波消融或射頻消融是一種比胸腔鏡手術更微創的手術,俗稱「針眼」手術。腫瘤熱消融微創治療技術是利用 CT 等影像的引導下通過穿刺,直接針對某一臟器中特定的一個或多個腫瘤病灶進行治療,通俗得講就是不用刀而是用「火」燒死腫瘤或用「冷」 凍死腫瘤。
「熱消融微創治療不僅創傷小、恢復快,可以多次重複治療,並且相較傳統手術費用也低」 葉欣說。
在山東省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一位76歲的老先生因肺部惡性腫瘤進行了微波消融治療,手術僅僅用了30分鐘,就把腫瘤「消融」掉了。
發現肺部磨玻璃結節千萬不要害怕和緊張,85-90%的患者不需要治療,只需要定期觀察就可以。
「對於小於 5mm 的肺磨玻璃結節可以觀察隨訪,建議一年複查一次,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需要吃中藥、不需要用抗菌素、更不需要用所謂增強免疫力的藥物。」葉欣說。
「八月十五吃實心大月餅」是葉欣為肺磨玻璃結節患者編取的一句順口溜,葉欣解釋道:八月是指磨玻璃結節大於 8mm 要引起注意,一般需要6個月複查一次,如果增大就需要幹預治療;十五是指磨玻璃結節大於 15mm ,一般需要幹預治療;吃實心大月餅是指如果原來的純磨玻璃結節在隨訪過程中變「實」了、變「大」了,則需要治療了。
名醫推薦
葉欣: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腫瘤中心主任,山東省肺癌研究所所長,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消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微創專業委員會肺癌微創治療分會名譽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腫瘤消融專家組肺部腫瘤組長,中國醫師協會介入分會腫瘤消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放射介入學組呼吸介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腫瘤臨床協會(CSCO)腫瘤消融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腫瘤微創創新技術聯盟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腫瘤介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海峽兩岸醫藥促進會腫瘤微創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協作分會主任委員,山東醫學會綜合介入分會副主任委員,《Journal ofCancer Research and Therapeutics》中國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