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查出多發性小結節,結果竟比「肺癌」還可怕

2020-11-25 澎湃新聞

原創 李勇 醫學界呼吸頻道

呼吸道症狀曾一度有所緩解,但於入院第40天後死於呼吸衰竭。

簡要病史

這是一個來自日本的病例:男性79歲,因呼吸困難6月就診。原有2型糖尿病與前列腺增生史,否認肺部疾病與自身免疫性疾病史。無吸菸史、毒物吸入史。近期無體重減輕。原長期服用萘哌地爾與米拉貝隆治療前列腺增生,但2月前因懷疑藥物誘發的肺病而停用。

查體:體溫正常,脈搏81次/分,呼吸頻率14次/分,血壓 104/54 mmHg,指脈氧飽和度96%(吸室內空氣)。無杵狀指,兩肺底細溼羅音,餘無特殊。

血常規示輕度貧血,血紅蛋白129 g/L,14個月前胸片示雙側多發性小結節(圖1A)。

圖1 全胸片14個月前(A)與入院後的(B)。

胸部高分辨CT(HRCT)示以邊緣模糊、簇狀、小葉中央型結節為主的結節類型,部分融合,右下葉間質影伴牽拉性支擴(圖2 A-C)。

圖2 A、B入院時CT示雙側雙發性結節,纖維化改變伴支擴,以右下中葉為主。HRCT示小葉中央型結節(C),第20天(D)與第27天(E)複查有惡化,導致全小葉型或瀰漫性實變。

主要實驗室檢查:CEA 14.8 ng/mL(正常1-5.0),CA199 392 U/mL(正常0-38),可溶性IL-2受體 906 U/mL(正常127-582),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8.7 U/mL(正常8.3-21.4)。自身免疫性抗體陰性。

氣管鏡肺泡灌洗液檢查(-),經支氣管肺活檢(TBLB)為非特異性炎症,培養(-)。

因CEA、CA199偏高懷疑腺癌可能,遂予全身檢查,但腹部超聲及CT未見異常。PET-CT示雙肺外周FDG瀰漫性攝取,而縱隔、肺門淋巴結、腹腔內器官與腹膜未見異常(圖3)。

圖3 PET-CT的支氣管隆突水平(A),肺基底(B)與胰腺(C),示肺外周與基底瀰漫性攝取,餘未見異常。

患者呼吸衰竭進展迅速,入院第20天複查CT(圖2 D)多發性結節明顯增大增多,入院第27天有全小葉型實變(圖2 E)。

反覆痰細胞學檢查(-),未見惡性細胞。予抗生素+全身性激素針對感染與間質性肺病急性加重治療。

呼吸道症狀曾一度有所緩解,但於入院第40天後死於呼吸衰竭。為明確病因而屍檢。

最後診斷:胰腺癌伴肺瀰漫性接種轉移。

討論

▎臨床方面

胰腺癌死亡率高,在美國所有癌症中胰腺癌5年生存率最差,僅9%,早期階段診斷率低,治療效果有限。胰腺癌常見的轉移部位有肺、肝臟、骨與腎臟。胰腺癌進入轉移期時通常可發現明顯的胰腺佔位。

根據日本胰腺癌註冊資料庫資料,2000-2004年間,2055/28655例原發性胰腺癌對原發病灶進行了外科手術切除。其中只有13例(0.45%)的原發病灶≤10 mm,這其中僅有1例已經有轉移。原文作者認為這是全世界首例報導的胰腺癌無明確可見的胰腺原發病灶而遠處發生了接種轉移。

本例基於血清腫瘤標誌物升高與胸部影像學表現,最可能的診斷是腹腔臟器或腹膜惡性腫瘤的肺轉移,包括胰腺癌,可能伴有肺動脈癌栓或/和癌性淋巴管轉移。但腹部超聲、痰、氣管標本的細胞學/組織學標本、PET-CT等檢查仍不能確診。因病情進展迅速而無法胸腔鏡檢查。

鑑別診斷包括間質性肺炎急性加重、未診斷的淋巴增殖性疾病、結節病、支氣管肺炎、肺膿毒症栓塞,為此予廣譜抗生素+激素經驗性治療。

▎影像方面

典型的轉移性肺癌表現為邊緣清晰的實性結節或腫塊。但肺轉移為匍匐性生長時,影像學表現則有所不同,可表現為結節、磨玻璃影(GGO)與實變。Rosenblatt等報導了215例轉移性肺癌,其中34例(15.8%)為匍匐狀生長。這種轉移與浸潤性粘液腺癌(IMA,舊稱肺泡細胞癌)表現相似。

本例HRCT初始表現為外周(主要為小葉中央性)多發性小結節,隨後進展到全小葉性與瀰漫性實變。這種轉變與IMA的進展相似(首先是外周粘液阻塞,隨著疾病進展近端氣道也被粘液填塞)。

PET-CT用於排查惡性腫瘤,本例肺外周粘液栓顯示為瀰漫性FDG攝取,據Heyneman與Patz報導,局限性IMA的PET-CT檢查FDG攝取常為假陰性,但其中6/7例(86%)的多灶性IMA表現為FDG瀰漫性的攝取陽性。

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IPF)與其它間質性肺疾病通常表現為FDG高攝取,推測是炎症介導的糖代謝上調。

所以在惡性腫瘤與間質性肺疾病並存時,肺PET-CT掃描也許難以作出診斷。

▎病理方面

屍檢病理發現癌細胞導致的兩肺瀰漫性的白色粘液積聚,尤其是在胸膜周圍。右下肺基底段有蜂窩狀改變,提示並存有慢性間質性肺炎/纖維化(圖4A)。

顯微鏡下全肺可見匍匐狀生長的長柱狀細胞,胞漿內可見粘液(圖4B-C)。僅有輕微的不典型性細胞改變,所以進行肺泡灌洗液與誘導痰檢查(-)。所有這些特徵類似與IMA。還可見癌性淋巴管炎與肺動脈癌性栓塞(圖4D)。

圖4 屍檢肺組織。A,兩肺瀰漫性癌細胞伴白色粘液積聚(i),尤其是肺外周,與基底蜂窩肺改變(ii)。B,低倍鏡下轉移性肺癌,長柱狀細胞沿肺泡壁匍匐狀生長伴胞漿內粘液,類似於IMA(C),淋巴管癌性侵襲(D箭頭)。

肺與其它臟器未見原發性病灶,除了胰腺上皮內瘤變I-III級(癌前病變),並有多灶性浸潤性癌性病灶(圖5)。鏡下可見明顯的淋巴侵襲並有胰周、主動脈旁、縱隔與肺門淋巴結廣泛累及(圖5B)。肺與胰腺病灶的組織學表現相似,同時進行了免疫組化檢測,最終確認為肺內病灶(類似於IMA匍匐狀生長)是來自胰腺癌的接種轉移,從早期的多發性小葉中央型結節進展到瀰漫性實變,反映出粘液積聚從外周向近端氣道進展。

結論

本例患者癌細胞在肺內呈匍匐狀轉移生長,伴有粘液積聚,類似於IMA的表現。患者HRCT的進展性小葉中央型結節影及腫瘤指標升高,指向惡性腫瘤,但PET-CT未能發現淋巴結轉移,因轉移性病灶較小。

最終仍懷疑胰腺癌,儘管臨床未檢測到原發性病灶。

閱後心得

轉移性肺癌是遠處腫瘤血源性傳播到肺,臨床上還比較常見,轉移性肺癌的影像學表現是:

多灶、邊緣清晰的肺結節/團塊,孤立性轉移灶:腎癌、結腸癌、乳腺癌、肉瘤、黑色素瘤;

絕大多數轉移位於肺外帶(外1/3);

轉移性肺癌影像學可分以下幾種:

▎血管型

血源性播散;

邊緣銳利、大小各異、肺外周結節;

邊緣模糊的血源性轉移(絨膜癌、腎細胞癌、黑色素瘤),可有暈徵(實性結節邊緣有磨玻璃影);

下肺累及為主,重力因素&血流豐富;

80%距胸膜2 cm以內;

鱗癌與肉瘤空洞較常見;

粟粒狀:甲狀腺髓狀癌、黑色素瘤、腎細胞癌、卵巢癌;

「炮彈狀」轉移:結直腸癌、腎細胞癌、肉瘤、黑色素瘤;

某些轉移灶可有鈣化:結直腸癌、軟骨肉瘤、甲狀腺瘤,也可類似於肉芽腫;

偶有自發性氣胸,特別是肉瘤;

血源性結節常有滋養動脈。

▎氣管內轉移型

支氣管源氣道接種或氣管壁血源性播散;

肺、葉或段不張;

阻塞性肺炎:肺、葉或段;

腺癌、頭頸基底細胞癌、乳腺癌、腎部、肉瘤。

▎胸膜炎型

淋巴管或血源性播散;

胸腔積液可為大量、少量或局限包裹分葉狀;

可有胸膜結節/團塊。

▎實變型

血源性播散;

類似於肺炎,外周實變伴氣管充氣徵;

腺癌的匍匐狀生長。

▎腫瘤栓塞型

血源性播散;

球狀、增粗的血管或不規則結節狀陰影,沿支氣管血管束分布;

血管形狀的團塊影;

肺梗死。

▎淋巴結累及:縱隔or肺門淋巴結

淋巴管或血源性播散;

常見於泌尿生殖道腫瘤(前列腺、腎、卵巢、睪丸、移行細胞癌)、頭頸、乳腺癌與黑色色瘤。

本例轉移型肺癌不是典型的兩肺多發性結節,而表現為實變,是少見的匍匐狀生長的腺癌。

參考文獻:

1.Kato T, Hiraishi Y, Kaseda K, et al. A 79-Year-Old Man With Progressive Dyspnea and Multiple Pulmonary Nodules. Chest. 2020;158(2):e79-e84. doi:10.1016/j.chest.2020.03.067

2.Rosado-de-Christenson, et al. Diagnostic Imaging Chest. 2nd Edition.

本文首發:醫學界呼吸頻道

本文作者:蘇州市立醫院呼吸與危重症科 李勇

責任編編:施小雅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轉載請聯繫授權

- End -

原標題:《肺部查出多發性小結節,結果竟比「肺癌」還可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查出肺部結節離肺癌有多遠?到底是切還是留……
    這種『變壞』的支氣管、肺泡如果用CT 檢查就可以表現為肺部磨玻璃結節。」 山東省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中心主任、山東省肺癌研究所所長葉欣表示除了吸菸,吸二手菸、大氣汙染、環境汙染、廚房油煙、房屋裝修汙染、經常煩悶生氣等都是導致肺部磨玻璃結節的重要原因。
  • 體檢查出肺結節,大媽心慌交待「後事」 結節≠癌!九成肺結節與癌無關
    十年前她就在體檢中查出3mm大的肺部小結節,由於年輕時曾患肺結核,醫生懷疑為痊癒後留下的瘢痕,定期隨訪也都沒什麼變化。可這次檢查肺結節有增大的趨勢,醫生眉頭微微一皺,周婆婆的心便跟著七上八下。雖然醫生建議繼續觀察,但周婆婆卻難淡定了,失眠越發加重,一晚上睡眠不足四五個小時,成天唉聲嘆氣,有時還對女兒交待「後事」。
  • 體檢查出肺部磨玻璃結節怎麼辦?醫學新進展:根據病理學浸潤狀態...
    原標題:體檢查出肺部磨玻璃結節怎麼辦?醫學新進展:根據病理學浸潤狀態分類而治  體檢查出肺部磨玻璃結節該怎麼辦?不同種類磨玻璃結節預後效果又如何?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首席專家陳海泉教授領銜團隊深入研究,揭示了「病理學浸潤狀態」是影響磨玻璃結節患者生存的獨立預後因子,不同類型磨玻璃結節應該分類而治,亞實性肺腺癌(影像學表現為部分磨玻璃的肺腺癌)具有獨特的臨床和預後特點。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肺癌研究權威期刊。  隨著胸部低劑量螺旋CT篩查的普及,越來越多市民體檢查出磨玻璃結節。
  • 杭州一單位查出高度疑似肺癌9例!體檢單上磨玻璃結節到底是不是...
    63歲的老葛(化名)今年6月初體檢,肺部查出一個邊界不是特別清楚的磨玻璃結節,大小在12毫米左右。拿到檢查報告,老葛一下子慌了神,「很多人都說磨玻璃結節是不好的,我是不是得肺癌了?」 帶著體檢報告,老葛直奔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外科、放射科甚至連放療科他都掛了號,一個個科室看過去,希望得到確切的答案。
  • 檢查出肺小結節不重視,年輕高管兩年後確診肺癌
    心裡不免咯噔一下,肺部結節跟肺癌是否有直接聯繫呢?一般來講,肺部CT 類圓形陰影根據直徑大小做不同區分,直徑超過3釐米的結節稱為肺部腫塊,直徑在0.5釐米到2釐米之間的稱為肺小結節,直徑小於0.5 釐米的則稱之為肺微小結節。
  • 體檢查出肺部磨玻璃樣結節,就是患了肺癌嗎?
    據國家腫瘤質控中心發布的《2019全國癌症報告》,肺癌居我國惡性腫瘤死亡第一位。肺癌的篩查、早診、早治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辦法,多了解才能消除恐慌、更好預防。肺癌篩查方法:1、國內外通行的「金標準」——低劑量螺旋CT,由此篩查出的肺癌,90%以上都屬於早期,通過微創治療即可治癒。2、其他方法,如通過痰細胞學檢查、胸片、腫瘤標誌物檢查等篩查出的中晚期肺癌,需結合病理檢測、基因檢測、特殊抗體檢測來評估分期,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 南京一女子體檢肺部長7結節 5個是癌症腫瘤
    她的肺部發現了7個毛玻璃影,其中5個是癌。昨天,南京市胸科醫院公布一項2016年肺部手術大數據,一年1000例肺部手術竟然七成是小結節,這些小結節裡95%是癌。罕見,肺上7個小結節5個是癌李女士告訴記者,去年12月,單位組織體檢,因為平時身體健康,沒有任何不適,也並未放在心上。按照慣例,半個月後,她將收到一份體檢報告。
  • 體檢查出肺部結節?專家:近九成或為良性
    首先,帶大家了解肺癌這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根據國家癌症中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肺癌每年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第一。然而,人們往往在還未確診肺癌、僅在體檢時發現肺部結節,就已經談「結節」色變,以為自己患了肺癌而恐慌不已,其實關於肺部結節,你了解的還遠遠不夠。不是所有「結節」都會變肺癌什麼是肺部結節?主要是指肺內存在小於3釐米的結節樣的腫物。
  • 發現肺部有結節,難道是肺癌「登門造訪」?帶你走出肺癌誤區
    肺結節會不會就是肺癌?7、8mm大小的肺結節算大還是算小?這個肺結節是長什麼樣的?如果是磨玻璃結節會不會惡性程度高?若是實性結節,會是肺癌嗎?如果此時換做是你肺中有一個肺結節,你可能會急的每晚睡不著覺,因為你不知道它是良是惡,有沒有變化,每天過著提心弔膽的生活。像是身體裡藏了一枚「定時炸彈」,不知道何時就會「爆炸」。
  • 體檢查出肺部結節先別驚慌,教你判斷是肺癌的可能性有多大
    首先讓你先安心下來︰肺部結節不見得都是肺癌。肺部結節是指肺部出現小於三公分的點狀異常,通常是在接受X光或電腦斷層檢查時的意外發現。肺部結節有一顆出現的,也有可能多顆出現的。對於肺部結節的處理,醫師原則上會先依病患病史、結節大小、型狀,並比對之前的X光或電腦斷層檢查來做判斷。
  • 一個肺癌案例告訴你:肺部長了毛刺結節,最好直接處理
    因為健康意識越來越強,所以大部分人都養成了定期體檢的好習慣,其中胸片或肺部CT也是常規的體檢項目。 通過胸片檢查可以明確肺部是否有炎症、結核或結節,其中大部分結節屬於良性且不會引起不適感,但是有些肺部結節很有可能是肺癌的前兆。
  • 肺結節就是肺癌?乳腺結節都要切?一文告訴你,查出結節怎麼辦
    肺結節不等於肺癌。肺結節的影像學表現為直徑<3釐米的局灶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實性或亞實性肺部陰影,可為孤立性或多發性,不伴肺不張、肺門淋巴結腫大和胸腔積液。其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良性結節或鈣化性結節,一類是性質不確定的結節。一般而言,炎症、結核、肺膿腫等疾病也會表現為小結節。
  • 專家談肺部結節:九成以上或為良性
    哈工大附屬哈爾濱市第一醫院CT室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首家肺小結節會診篩查中心,CT室主任賴婷妹教授提示,生活中一旦發現肺部小結節不必過度恐慌,近九成結節都為良性,但是也不能置之不理,肺小結節需定期複查,儘早排除早期肺癌。查出「肺結節」實為炎症55歲的劉先生參加體檢時,發現肺部有兩個磨玻璃結節。
  • 肺部長了5個結節確診肺癌?莫慌!早期微創手術解煩憂
    60歲的李奶奶體檢查出兩肺長了5個結節,大小均在在0.8—1.5釐米。這5個結節就像定時炸彈一樣,困擾著李奶奶一家人。莫慌!早期肺癌,微創手術來解決。近日,記者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承辦的江蘇省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年會上獲悉,目前提高肺癌總體治療效果唯一的途徑就是早診早治。
  • 磨玻璃結節微浸潤腺癌能治癒嗎?新橋醫院磨玻璃結節診治中心為你...
    一次肋骨骨折,竟意外查出雙肺多發磨玻璃結節患者李女士今年剛滿37歲,是安徽省某醫院一名腫瘤內科醫生,2019年5月初,上班途中不小心摔倒,肋骨骨折,CT檢查時竟意外查出雙肺多發磨玻璃結節。戴主任拿到患者CT片子後,一層一層仔細閱片,再結合人工智慧防漏篩查技術,發現其雙肺多發混合型磨玻璃結節,雙側5個肺葉都有磨玻璃結節,左側4個,大小不均,較大結節直徑有9 mm,其餘小結節直徑不到5mm,結果提示有數個結節已明確發展為微浸潤腺癌。
  • CT檢查發現肺部結節應該怎麼辦?
    其實,隨著CT檢查的普及,結節的檢出率也大幅上升。有報導稱,體檢查出肺部小結節比例高達20%-30%。查出肺結節,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我會不會得了肺癌」?肺結節只是一個名稱診斷,不涉及性質,它包含了肺部所有在CT上以結節為特徵的良惡性疾病,所以兩者不能劃上等號。肺結節可能為良性病變,也可能為惡性病變,少數結節性質也可能變化,即癌前病變轉化為癌。
  • 「肺部小結節」是肺癌的前兆?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清楚了
    肺部小結節與肺癌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一次疫情,讓人們更加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隨著做胸部CT的人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肺部小結節」。究竟什麼是肺結節?肺結節嚴重嗎?它是肺癌的前兆嗎?查出肺結節應該如何處理?這是每一位患者都很關心的問題,耐心看完這篇文章,這些問題就清楚了。
  • 磨玻璃結節微浸潤腺癌能治癒嗎?
    一次肋骨骨折,竟意外查出雙肺多發磨玻璃結節 患者李女士今年剛滿37歲,是安徽省某醫院一名腫瘤內科醫生,2019年5月初,上班途中不小心摔倒,肋骨骨折,CT檢查時竟意外查出雙肺多發磨玻璃結節。
  • 陳曉峰:肺小結節未必一定是肺癌 需手術者為少數
    1日舉行的「華山論劍」第十二屆胸外科論壇期間,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胸外科行政主任陳曉峰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早期發現肺小結節,正確診斷是否為肺癌,並採取正規準確的手術治療,肺癌並不可怕。  陳曉峰坦言,近年來,肺癌發病趨勢直追乳腺癌,且發病率仍在上升。吸菸仍是引發肺癌的主要原因。他說,八成以上的肺癌病人發現時都已是晚期,而肺癌病人中八成患者生存期不足一年。
  • 肺磨玻璃結節是肺癌嗎?——聽聽腫瘤內科主任的解讀
    北京首鋼籃球隊隊員吉喆日前因患肺癌去世,年僅33歲。我們在嘆息一個年輕生命消逝的同時,也深感肺癌這種疾病的可怕。肺癌是當今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那麼從預防的角度而言,體檢報告裡有哪些肺部檢查結果是需要進一步關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