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距離甲癌有多遠?

2020-12-02 大眾日報

  袁凱

  本期話題:重視甲狀腺結節
  本期專家:袁凱
  專家單位:山一大第一附院
  
  今年7月,張警官在查體時發現甲狀腺結節,大小約一釐米。他非常重視,趕到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該院甲狀腺外科副主任袁凱為他做了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FNA),診斷為甲狀腺癌早期。他及時做了手術,很快恢復如初,一場甲狀腺癌變就像沒有來過。
  不是每一位甲狀腺癌患者都能像張警官這樣,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大約90%的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但剩下的10%落在個人頭上都意味著100%。」袁凱指出,近年來甲狀腺癌發病率增長迅速,相當一部分因為拖延發展為危重症晚期。
  良性結節
  轉惡性機率不大

  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內各種形式腫塊的統稱,絕大多數患者沒有明顯症狀。「平時,大家用手摸是很難發現甲狀腺結節的,除非是很大的結節。」
  「以前的體格檢查很難發現甲狀腺結節,檢出率在5%左右。」袁凱介紹,甲狀腺結節成為常規體檢的項目,是最近幾年的事兒。「隨著彩超解析度的提高與超聲診斷的普及,目前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高達20%-75%。」
  從性別上看,女性發生甲狀腺結節的可能性明顯高於男性,患病率約為3.8:1。
  身邊不時有朋友同事查出甲狀腺結節,很多人會想是什麼引起了甲狀腺結節。「關於病因,教科書上提到的很多,包括物理因素、化學因素、遺傳因素等。」袁凱告訴記者,從臨床接觸到的病例來看,不少患者在小的時候有過放射史或者曾經接觸輻射源。
  當然,遺傳因素也是一方面。「比如父母患有甲狀腺結節,子女患這個病的可能性要比一般人群更高。」袁凱說,缺碘也是導致甲狀腺結節的因素,但這種情況近年來已經比較少見。
  慶幸的是,大多數情況下,甲狀腺結節良性可能性更大。而且,良性結節轉為惡性的機率並不大;大部分惡性的結節,從一開始就是惡性的。
  「甲狀腺是體表的器官,位於氣管的前面,像只蝴蝶張開翅膀趴在那兒。」袁凱介紹,正因為甲狀腺位於體表,目前甲狀腺結節的首選檢查就是彩超;其他檢查如CT、磁共振等,並不如彩超敏感。
  「彩超診查對檢出的甲狀腺結節進行TI-RADS分級。一般來說,3級及以下為良性的,4級被認為是『可疑』,5級及以上就認為是惡性的了。」袁凱提醒,4級以上的甲狀腺結節需要格外重視。
  一般來說,被認為是良性的甲狀腺結節間隔隨訪,並不需要特殊的處理;2級和3級建議間隔隨訪,時間分別為一年和半年。
  「除非結節長得特別大,大於4釐米了,患者出現壓迫症狀,就需要考慮做手術。」袁凱說,「比如壓迫到氣管導致呼吸不暢,或者壓迫到食管造成吞咽困難、壓迫到喉管神經導致聲音嘶啞等。」
好治療的甲癌類型也怕拖
  由於彩超只能做出「良性可能」或「惡性可能」的初步判斷,無法對結節進行確診。所以,對於存疑的4級甲狀腺結節,需要考慮進行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
  「如果穿到有癌細胞,就需要及時手術;如果穿到的是良性細胞,咱就繼續觀察。」袁凱表示,這一級的結節一兩釐米的較多見,需要細針穿刺活檢明確診斷。
  5級甲狀腺結節,惡性風險超過95%,臨床上建議立即進行手術治療。
  今年8月,26歲的小學教師李鴻(化名)在查體時,被發現甲狀腺一側1.5釐米大小的結節。由於TI-RADS分級為4B(中度可疑),建議她到專科做進一步檢查。
  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甲狀腺外科,袁凱為其做了細針穿刺檢查,發現了癌細胞。
  「她得的是甲狀腺乳頭狀癌,伴有兩側的頸部淋巴節轉移。雖然腫瘤不是很大,但分期較晚。」袁凱為李鴻進行了手術治療,切除了病灶並進行了淋巴節清掃。
  雖然因為住院治療影響了正常返校開學,但李老師手術後恢復得很好,後續需要跟進碘131治療。由於甲狀腺乳頭狀癌主要以附近淋巴結轉移為主,李鴻完全康復的前景還是很樂觀的。如果未來3個月、半年的複查未發現身體其他部位的轉移,這件事就算翻篇了。
  「定期複查仍然是必要的。」袁凱表示,李鴻的情況算是比較特殊的,大多數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的淋巴轉移數量沒有這麼多,可能只是癌症病灶或者有一兩處淋巴轉移。
  「手術治療目前仍是甲狀腺癌的主要治療方法,其他如碘治療、消融治療,需要相應的適應症。」袁凱解釋,手術治療也有不同方式,傳統開放手術要在脖子前方劃開一道弧形口子。「很多年輕人,或者有特殊職業需要的人士,出於美觀的考慮不希望在脖子上留下這道疤痕。這時候,可以做腔鏡手術。」
  甲狀腺結節腔鏡手術的入路可以有不同選擇,如經口腔入路、經胸乳入路或者經腋窩入路等。「這一手術方式在逐年完善,目前手術效果與開放手術基本等同。」袁凱說。
  甲狀腺未分化癌
  非常棘手

  有一種說法:甲狀腺癌是「懶癌」「假癌」。不過,甲狀腺癌分不同的類型,有的類型一點不懶,而且兇險。
  目前,甲狀腺癌共有4種類型:甲狀腺乳頭狀癌、甲狀腺濾泡狀癌、甲狀腺髓樣癌和甲狀腺未分化癌。「95%的甲狀腺癌屬於乳頭狀癌,通常以附近的淋巴結轉移為主;濾泡狀癌的比例比較少,以血行轉移為主。」袁凱表示,甲狀腺髓樣癌往往伴隨有其他內分泌器官的腫瘤,血檢會發現降鈣素升高,預後相對差一些;甲狀腺未分化癌預後相當差、病情進展相當迅速,很可能確診後連手術機會都沒有。
  不過,甲狀腺未分化癌的佔比在1%左右。
  在專業領域內,甲狀腺乳頭狀癌和濾泡狀癌被歸為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病情進展速度相對較慢,預後較好,經過正規治療後可以長期生存。「有關調查統計顯示,分化型甲狀腺癌5年生存率(如果5年內沒有復發或轉移,可認為臨床治癒)在95%以上。這是在人體實體器官腫瘤疾病中,預後最好的情形。」袁凱提醒,「不能因此以偏概全,還是有一部分分化型甲狀腺癌會進展到很晚期,我們不能對它掉以輕心。」
  就在前幾天,袁凱在門診上遇到一位來自菏澤的老人:脖子右側腫得厲害,喉結被擠得完全偏到了左邊,說話聲音嘶啞。
  「這位老人78歲了,頸部的腫瘤將氣管擠得也移位了。據他自己說是在2019年12月發現脖子腫了起來,現在個頭增大了一倍。」袁凱介紹,「我們之前接觸到的這麼大的甲狀腺腫瘤,通常生長的過程長達二三十年。這位老人的情況比較特殊,也可能是之前就存在,只是最近這大半年生長明顯加快。」
  一般來說,甲狀腺腫瘤是「惰性」的,在很長時間裡變化不大。袁凱說:「當然,如果遇到某些誘癌因素,會促使腫瘤生長;一旦它開始生長,很可能就是瘋長。」
  通過CT檢查和細針穿刺,確診老人得的是甲狀腺癌;由於就醫太晚,已經沒有機會做手術了。
  「他的癌症分期為四期,現在腫瘤已經將頸部一側的神經、血管都包裹起來……也許,去年12月的時候還有機會。」袁凱說著不免傷感,「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這是一個基本原則。大家一定要重視啊!」

相關焦點

  • 成都頤和醫院:誘發甲狀腺結節的病因有哪些?甲狀腺結節診斷鑑別?
    甲狀腺結節有良性的和個性的,甲狀腺結節外形就像蝴蝶一樣猶如盾甲,造成此病的原因也有很多而且此病的發病機率女性要比男性偏多,一般多發生在青春期的時候,而且此病可以在短期內迅速地增大從而造成疼痛的感覺,那麼造成甲狀腺結節的原因有哪些呢?
  • 甲狀腺有結節 可以不開刀了!
    原來,在進行甲狀腺超聲檢查時,醫生告訴她右側甲狀腺有個結節看上去不太好,並建議她去正規醫院及時就診。李女士聽到聽到「結節」、「不太好……」這些詞後惶恐不已,並立刻去當地醫院就診。「你這個結節至少是4a類,癌的可能性很大,需要儘快手術!」,醫生的話像一道「晴天霹靂」擊垮了焦慮的李女士。正當一家人強忍焦慮準備接受手術時,一個好消息來臨。
  • 甲狀腺結節都需要穿刺嗎?醫生:其實是這樣的……
    通常彩超可以初步判斷甲狀腺結節的大小,位置,血流,鈣化等情況。但醫生為了進一步判別甲狀腺的良惡性,會建議患者進行穿刺活檢,那麼甲狀腺結節穿刺利弊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讓昆明中研甲狀腺醫院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甲狀腺結節會是癌嗎?需要做哪些檢查?基因檢測有什麼用呢?
    隨著超聲的應用廣泛,越來越多的甲狀腺結節被發現,它們幾乎沒有什麼異常跡象,因頸前突起、或聲音嘶啞等而發現甲狀腺結節的情況很少見。結節,會不會是癌呢?這是大家最為關注的事情,要做哪些檢查呢?
  • 甲狀腺結節需要做什麼檢查_成都甲狀腺結節醫院哪個好
    醫院有一個以北京甲狀腺專家程肅敏主任、四川省人民醫院董雲主任為代表的精英醫師團隊,他們根據患者的疾病類型、需求所需以及身體素質各不同幾方面,對甲狀腺疾病採取分型專治,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復率和滿意度。  程肅敏主任擅長: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甲亢、甲減、甲狀腺囊腫、甲狀腺瘤、甲狀腺腫大等甲乳外科疾病;善於為患者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有效解決甲狀腺疾病難治、復發率高的難題。
  • 體檢沒把甲狀腺結節當回事,再查已是甲狀腺癌!
    甲狀腺結節雖然發病率高,但是絕大多數結節是良性的,僅有5%~15%為惡性。一旦發現有甲狀腺結節,不必過度緊張,但需要注意定期檢查,因為即使是這5%的惡性機率,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那就是100%。 結節會慢慢發展, 時間有快有慢。
  • 終於找到甲狀腺結節的「元兇」!說來說去:可能就是這4點
    體檢查出甲狀腺有結節 這是個什麼情況? 結節?腫瘤?良性?惡性? 在我們體內,藏著一隻蝴蝶——甲狀腺。 它蝸居在我們脖子正中,外形酷似一隻展翅的蝴蝶,緊貼在氣管前方,因為像盾甲一樣守護氣管,名為甲狀腺。
  • 【健康有道】查出甲狀腺結節怎麼辦?外科規範化診治是關鍵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位於頸前區,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旁,胸骨上凹上方,形狀如盾甲而得名,分左右兩葉和峽部,如一隻蝴蝶。 甲狀腺的功能? 通過製造甲狀腺素髮揮功能,俗稱T3,T4等。主要功能是控制使用能量的速度,製造蛋白質,調節身體對其他荷爾蒙的敏感性等。
  • 15歲男生脖子裡有「貪吃蛇」,其實是患上甲狀腺乳頭狀癌
    日前,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甲乳外科順利實施根治手術後,小張已於昨日出院回家康復。小張是湖北十堰人,目前正在讀高一。今年五一前,他無意間摸到脖子上有個腫塊,像小石頭一樣堅硬。父母帶小張到當地醫院做彩超檢查發現,其甲狀腺上長了多個腫塊,日前,他經人推薦前往武漢市第一醫院甲乳外科進一步求診。
  • 老年人要當心甲狀腺結節
    但是,就在頸部觸診中卻常常會意外發現有甲狀腺結節。查體發現率為4%~7%,B超發現率提高到18%~67%。隨年齡增長,檢出率逐年增加。有報導,中老年男性為37.16%,女性更高,達45.7%,絕大多數結節屬於單純性甲狀腺腫範圍。一般不伴有甲狀腺機能的亢進或減退症狀。不屬於腫瘤,也很少癌變。老年人出現這種結節被認為是老化現象。其血中T3、FT3降低,rT3升高,但T4正常。
  • 醫學小常識:甲狀腺結節
    來源:新浪財經12月8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醫學小常識:甲狀腺結節》。甲狀腺是位於人體頸部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旁,形狀似蝴蝶,猶如盾甲,所以稱之為甲狀腺。甲狀腺分為左右兩葉和峽部。甲狀腺結節是內分泌科常見病。
  • 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肺結節:結節一定是癌症的前兆嗎?
    但看檢查報告的專業術語又看不太懂:甲狀腺結節、乳腺增生結節、肺小結節?那麼,啥樣的結節有危險?哪些必需治?身上有了結節,是得癌症的前兆嗎?什麼是結節?下面就簡單教大家幾個要點:甲狀腺結節主要看頸部B超如果報告有如下描述,則警惕惡性的可能,及時就診:肺小結節主要看胸部CT
  • 甲狀腺結節並不一定是癌,但如果符合這4個特徵,基本就是惡性
    「如果這輩子非要得一種癌,就選擇甲狀腺癌吧。」這是流傳在朋友圈中的一句玩笑話。實情是怎麼樣呢? 甲狀腺癌雖然死亡率低,但其中的未分化癌,又被稱為「絕對的不治之症」,另一方面,即便得了甲狀腺癌,也不能掉以輕心,拖延不治,還是有可能惡化,甚至危及性命 。
  • 昆明中研甲狀腺醫院:甲狀腺結節造成原因有哪些? 會癌變嗎?
    甲狀腺結節越來越多,很多人都不了解什麼是甲狀腺結節。專家介紹造成甲狀腺結節的原因有很多,具體需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才能進行對症治療,遠離甲狀腺結節的困擾。
  • 甲狀腺結節患者切記「三個注意」
    現在常規體檢中總少不了頸部觸診這一項,然而就是這看似簡單的「一摸」,一些人卻「摸」出了問題——體檢報告上多了「甲狀腺結節」五個刺眼的大字。如如果把體檢項目升級,再多做一項甲狀腺B超的話,相信會有更多的人成為「結節一族」。我們建議甲狀腺結節的患者關注「三個注意」。注意1:定期隨訪單純的甲狀腺結節惡性率很低,惡性病變僅約佔2-5%,所以體檢查出來有結節不用驚慌。
  • 昆明中研甲狀腺醫院:得了甲狀腺結節,這5點別忽視!
    甲狀腺結節發病率高達18.6%,其中有5%-15%的結節屬於惡性,甲狀腺結節不只有良惡性之分,還可能同時伴有甲亢、甲減等其它甲狀腺疾病,所以,面對甲狀腺結節,即使不疼不癢也要引起重視。
  • 結節是否會「癌前病變」?有這3個特點,你的結節可能還安全!
    生活中說起癌症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感覺到非常害怕,其實人患上癌症,不是一下子就出現的,他有一個癌症前病變的階段。只是很多人都把這些症狀忽略了。而結節通常就是癌症前病變的表現之一。
  • 每天不停打嗝 甲狀腺結節作怪
    原標題:每天不停打嗝 甲狀腺結節作怪本報訊(記者劉璇 通訊員劉望)每天不停地打嗝,一直以為是胃病,沒想到問題竟然出在脖子上。昨天,記者在市第六醫院甲乳外科偶遇來複診的石女士,她笑稱自己因禍得福:「沒想到把甲狀腺結節切掉後,困擾我5年的打嗝竟神奇般地止住了。」
  • 甲狀腺B超單上的結節邊界不清、形態不規則等字眼兒到底代表著啥
    下面,北京北城中醫醫院王克珍主任來詳細談談甲狀腺B超描述結節特徵所代表的意義。  1、甲狀腺結節邊界不清、形態不規則是什麼意思?  當甲狀腺結節50%的邊緣不清晰時,將被認為邊界不清。所謂邊界不清,就像是一滴墨滴在宣紙上的效果,是告訴我們結節比較活躍,細胞有向外活動的趨勢,類似螃蟹樣生長。此外,結節可以被分成規則光滑和不規則鋸齒樣邊緣樣。
  • 甲狀腺結節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能治好?超微創離子介入消融術效果...
    一、甲狀腺結節有哪些類型? 甲狀腺結節在甲狀腺疾病中較為常見,該疾病女性的患病率遠遠多於男性。根據甲狀腺結節的具體情況,可將甲狀腺結節分為甲狀腺腫、甲狀腺腫瘤、炎性結節、結節性甲狀腺腫等不同類型。甲狀腺結節有良性和惡性之分,但由於甲狀腺結節的惡變率通常不足1%,因此,甲狀腺結節通常為良性病變。  二、甲狀腺結節的常見病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