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得癌的人,都有什麼特徵?腫瘤醫生教你5招,提高「抗癌力」

2020-12-04 腫瘤內科喻曉娟

癌症是十分可怕的,以至於只要談到它,我們都覺得心情沉重。為了遠離癌症,我們想盡辦法對它進行了解,總結出不同癌症的發病原因、哪些人群容易患癌……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癌症既然會偏愛一些人,也對一些人並不「感冒」呢?在這些人的身上,是否存在一些共性?對於這個問題的結論,我想是更多人想知道的。本文將告訴大家,那些不易患癌的人,身上都有哪些共性,以及如何做才能提高我們的抗癌能力。

不易患癌的人,具有這4個特點:

第一點,他們的飲食習慣規律。我們都明白病從口入的道理,許多癌症的發生,與人們的日常飲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如果人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包括吃飯時間要定時,每天三餐不可少,尤其是早飯,一定要吃,並且要吃好。每一餐都要講究營養均衡,不僅要有主食,也就是碳水化合物,還要有補充足量的維生素以及蛋白質,烹飪手法要健康,遠離油炸,儘量選擇蒸煮等方式,保證飲食清淡。

第二點,他們的作息更加規律。作息規律指的是能夠按時睡覺,並保證充足睡眠,由於人體在11點之後進入排毒以及自我修復的時間,儘量在11點前睡覺,可以使身體能夠充分進行大清掃的工作,有助於毒素的排出。那些不易患癌症的人,通常都有著十分規律的作息習慣。身體各個臟器運轉良好,免疫力足夠強,人就不容易患癌症。

第三點,他們有著良好的心態。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對於身體健康也有很大幫助,這是由於人在生氣的時候,身體容易產生毒素,時間久了,人的內分泌就會失調,繼而影響機體正常運轉,體內循環長久處於失衡、不健康的狀態,人就容易得病,患癌的風險也會提高。

第四點,他們都能堅持鍛鍊身體。運動使人健康,經常運動的人,體內血液循環流暢,新陳代謝功能也更具有活力,這些都可以幫助人體更好的進行排毒功能,毒素在體內停留時間短,對人體的傷害也就降到了最低,因此,堅持運動的人機體狀態更好,提抗力更強,人就不容易患癌。

生活中堅持做到哪些可以培養抗癌體質?腫瘤醫生教你5招

第一招,多喝牛奶。牛奶中含有大量的鈣以及維生素D,它們在進入人體後能夠促成致癌物的沉澱,幫助人體清除有害物質。

第二招,多吃蜂蜜。蜂蜜對於提高人體新陳代謝具有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還能夠改善人體造血功能,幫助人體組織進行修復,對抑制腫瘤的發生有一定效果。

第三招,喝茶。茶葉裡含有的物質可以幫助人體清除致癌物,因此,人們常說喝茶能夠抗癌,這是有道理的。

第四招,多吃海產品。海產品中含有大量硒元素,這是一種天然的抗癌物質,人如果常吃海產品,體內能夠形成一層抗癌屏障,對預防癌症十分有效。

第五招,多吃堅果。堅果中營養物質豐富,經常吃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對癌細胞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

癌症重在預防,平時多做些有助於防癌的小事,好好照顧身體,降低癌症的發生機率。

相關焦點

  • 有個腫瘤就是癌?醫生教你5招判斷良性結節
    但其實多數肺結節都是良性的。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什麼是肺良性結節和腫瘤? 罕見腫瘤(rare neoplasms)包括軟骨瘤、纖維瘤或脂肪瘤,它們都是由結締組織或脂肪組織組成的良性腫瘤。
  • 「跑跑醫生說」腫瘤標誌物升高是癌症嗎?醫生教你解讀體檢單數值
    現在很多體檢都會檢查腫瘤標誌物 很多老百姓理解就是: 抽個血能查出體內隱藏著的腫瘤 作為醫生,經常遇到有人拿檢驗報告來諮詢 指著一項有個升高箭頭的腫瘤標誌物問 「醫生這個指標高要緊嗎?
  • 咽喉癌與咽喉炎,傻傻分不清?醫生通俗教你區分方法,早知曉
    咽喉炎,咽喉癌,傻傻分不清楚?醫生教大家方法,早知曉。咽喉癌的發生,腫瘤使得患者總是感受到一種異物感,怎麼清嗓子都不能夠減輕這樣的不適症狀。有時候患者還會出現喉嚨刺痛的感覺,這是患者的腫瘤使人的咽喉黏膜破損,出現的症狀,這時候患者會伴有耳鳴。
  • 原位癌、浸潤癌都是癌!有什麼不一樣呢?
    病理報告上一堆專業名詞,後面還全部帶個「癌」字,每個名詞看起來都讓人膽戰心驚。 原位癌:人體表面及體內臟器表面都覆蓋著一層組織,這層組織又陪稱為上皮組織。而長在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就被稱為原位癌。例如患者肺癌出現了腦部轉移,醫生上則診斷為:原發性肺癌、轉移性腦癌。 轉移癌:轉移癌就是指從原發部位的癌細胞轉移而來的癌症,隨著血液的流動在遠隔部位形成與原發癌相同的癌症。判斷是否是原發癌,一般有兩個標準:一是,發生在原發癌的遠隔部;二是,癌症的性質和原發癌相同。
  • 有些人得癌,是基因裡帶的!會是我嗎?
    大多數人可能都一頭霧水。 可提到安吉麗娜·朱莉你就不那麼陌生了。對,沒錯,因為擔心未來會受到「癌症遺傳」的影響,她早早就進行了乳腺、卵巢和輸卵管的切除! 是個狠人沒錯了!可也有不少人覺得她這樣的舉措簡直就是杞人憂天,完全沒必要啊。可我要告訴你,癌症真的可能會遺傳!
  • 得癌等於被判死刑?醫生:4種癌早期5年生存率超90%,不用太慌
    有不少癌症患者覺得自己是累贅,增加家人負擔,還會選擇放棄治療。得癌等於被判死刑?醫生告訴大家,4種癌早期5年生存率超過90%,不用太慌,若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率還是相當高的,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哪4種癌,早期發現治癒率比較高?
  • 腫瘤醫生常說的「5年生存率」,到底是啥意思?看完恍然大悟
    核心提示:由於知識的匱乏,很多人認為得癌就是「判死刑」,認為即使治療也是白花錢。實際上,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確實,很多癌症患上後,都會被判「死刑」,但並不是「立即執行」,而是「緩期執行」。在醫學上,得癌後能生存多久,有一個專業的名詞——5年生存率。
  • 得癌後,老會覺得很疲勞,是咋回事?醫生總結出4點原因
    在得癌後,癌症患者會在休息的狀態下,依然老是覺得很疲憊,渾身乏力。並且不管患者睡多久,怎麼休息,症狀都很難緩解,一些患者都受不了這樣的折磨。不少人覺得得癌後,老會覺得很疲勞是病情加重導致的,但並非這麼簡單。醫生總結出4點原因,都可能影響患者渾身乏力、身體沉重。
  • 長沙好的腫瘤醫生,長沙腫瘤醫生專家
    長沙好的腫瘤醫生,長沙腫瘤醫生專家 時間:2021-01-13 11:06:47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其實現在的醫生都說差不多的。那麼長沙好的腫瘤醫生專家是誰呢,排名如何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可以在不同年齡的患者人群中看到腫瘤。
  • 原位癌是癌症嗎?浸潤癌、原發癌有什麼不一樣?醫生的答案很清楚
    一番檢查下來,結果顯示:宮頸原位癌,病理報告上還有一大堆看不懂的專業名詞,小張一頭霧水。 原位癌、浸潤癌、原發癌、轉移癌分別是什麼意思? 病理報告上一堆專業名詞,後面還全部帶個「癌」字,每個名詞看起來都讓人膽戰心驚,到底原位癌、轉移癌、浸潤癌有什麼區別呢?
  • 你認為這4種都是「小毛病」?腫瘤醫生告訴你:可能是癌
    很多人談「癌」色變,其實癌症越早發現並治療存活率越高,然而有些癌症的早期發病症狀並不十分明顯,很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 如何才能早期發現? 一.
  • 腫瘤標誌物高了未必就是癌
    什麼是腫瘤標誌物腫瘤標誌物(TM)又稱腫瘤標記物,是指由腫瘤細胞本身合成、釋放,或者是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或升高的一類物質。能反映腫瘤發生、發展,對於腫瘤的診斷、療效和復發的監測、預後的判斷具有一定的價值。
  • 得了腫瘤就怕得要命?先別緊張,分清惡性或良性的再說
    現在的老百姓只要一聽到「腫瘤」就會覺得已經被判了死刑,對於「腫瘤」二字有著很大的恐懼心理,認為腫瘤即等同於無可救藥。其實腫瘤是分良性和惡性的,一般良性腫瘤很少會轉移和擴散,因此對身體的危害較小。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 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癌有什麼區別?聽聽醫生講解
    很多人在肺癌的病理報告單上,常常看到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癌等字眼,對於這些不同的病理結果,大部分人可能都不太理解是什麼意思,劉醫生今天就從醫生的角度給大家講一講他們的區別,希望能夠對大家所有幫助。首先給大家講講原位癌。
  • 醫生,腫瘤標誌物升高,我患癌症了嗎?
    她在不停地問醫生問題,而醫生一直在重複著同樣一句話:這個說明不了什麼,不用擔心,可以做進一步檢查......原來這位女士拿到體檢報告,看到有項叫癌胚抗原的指標升高,一個「癌」字嚇壞了她,生怕自己得了癌症,恐慌中急切的詢問醫生。 這種情景在醫院時常發生。
  • 教你一招,記住這幾點,不易上當!
    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所以說人們的生活質量也相應的提高,而且現在人們越來越過得精緻化,在日常生活當中也喜歡喝一些葡萄酒,但是我們大家都知道在超市裡葡萄酒的價格高低不一,而且如果我們不知道該如何鑑別葡萄酒的好壞的話,往往就會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更好的鑑別葡萄酒的好壞
  • 抽管血就知道癌細胞去哪了 抗擊腫瘤還有這些招
    循環腫瘤細胞是存在於外周血中的具有高度活力、高度轉移潛能的腫瘤「精英」細胞,它們在外周血中聚集成團形成微小癌栓,並在一定條件下發展為轉移灶,成為腫瘤遠處轉移的前提。因此,比起淋巴結、骨髓或腫瘤原發灶的檢測,CTC檢測只需抽取很小的一管血(約7.5至10毫升),就可以掃描出血液裡有多少個癌細胞。這項技術可以用於惡性腫瘤的復發轉移監控、術後輔助治療療效監測等。
  • 良性腫瘤 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有什麼區別
    說到腫瘤,相信每個人都會有點怕怕的感覺,畢竟在很多人心中,腫瘤是一種很可怕的疾病。雖然腫瘤很可怕,但是可怕的腫瘤一般都是惡性腫瘤,而不是良性腫瘤。那有人就會問了,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的區別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下這個問題,同時還會告訴大家,良性腫瘤有什麼症狀,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一看吧。
  • 腫瘤有良性和惡性,教你如何區分
    現在社會,雖然科技進步,醫療發達,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是疾病卻像是狗皮膏藥那般,也緊緊跟隨著,越來越多的難治病症、罕見病、惡性腫瘤困擾著人們。在這些疾病中,腫瘤是一個令醫生最為頭疼病症。
  • 癌症患者中,符合4個標準的人,或能實現「與癌共存」,值得開心
    但是在癌症患者中也有一些人撐過了5年存活期,依然健康的生活,其中比較為人所熟知的就是腫瘤醫生徐克成成功抗擊肝癌,11年以後依然精神矍鑠,步履穩健地出現在各大學術研討會。其實他這就是做到了「與癌共存」,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今天就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與癌共存」?很多人都會奇怪,癌症要麼就說治好了,要不就因為癌症喪命了,共存是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