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一直以來就是人們的噩夢,得了癌症的人基本上就已經宣判了死亡,特別是對於一些發病急得癌症,比如胰腺癌,患者基本會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失去生命。但是在癌症患者中也有一些人撐過了5年存活期,依然健康的生活,其中比較為人所熟知的就是腫瘤醫生徐克成成功抗擊肝癌,11年以後依然精神矍鑠,步履穩健地出現在各大學術研討會。其實他這就是做到了「與癌共存」,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
今天就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與癌共存」?很多人都會奇怪,癌症要麼就說治好了,要不就因為癌症喪命了,共存是什麼情況?難不成是患者要在癌症的折磨下活生生受罪難以解脫?那不是更遭罪?但其實你們理解錯了,所謂的「與癌共存」就是帶瘤生存,就是腫瘤在接受一段時間的治療以後不再出現轉移擴散,慢慢萎縮變小,病情得到一定的控制,患者因為癌症出現的一些疼痛,出血情況消失,精神狀態變得越來越好,病情在走上坡路。這時候患者就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出院休養,生活中也能夠獨立的活動,甚至能夠進行一定量的工作,生活走上正軌。但能夠實現「與癌共存」的癌症患者一般都符合四個標準,分別是:
第一、腫瘤惡性程度低
如果腫瘤的惡性程度比較低,發展的就會比較慢,這時候如果及時發現進行治療,在時間上是很充裕的。而且本來身體就有免疫系統,這些免疫細胞能夠對癌細胞進行抵抗,消滅一部分癌細胞,拖慢癌症發展的進程,這時候也給治療爭取更多的時間,病人恢復的機率也會更大一點。
第二、腫瘤所處的位置影響不大
腫瘤所處的位置對於人的重不重要其實也會影響治療的效果,患者的壽命。如果腫瘤長在了膽管,那麼消化系統就會收到災難性的打擊,人的飲食就會受到影響,就會變得吃不下,短時間消瘦,免疫力降低,生命威脅加重。而且膽管所處的位置比較隱蔽,治療起來比較複雜,而且前期不容易被發現。但是像肝臟周圍出現癌症以後,可能比較明顯,治療也更加順手,控制效果就會高一點,患者也能夠儘快治癒。
第三、患者身體好
癌症患者如果身體好,說明免疫力高,免疫系統能夠在接受治療以後發揮相應的作用,對癌細胞進行控制,一定程度上也幫助病情進行控制。所以癌症患者其實在病情持續期間也是建議進行一定量的運動的,適度的運動有助於提升免疫力,對比癌症控制有效果。所以如果你不幸患上癌症,但是身體素質很不錯,體能好,那麼也是可以有很大概率做到「與癌共存」的。
第四、患者心情坦然樂觀
人的情緒如果積極樂觀,疾病就不容易上身。同樣的,患有癌症以後積極的情緒能夠提高免疫系統,對於跟病魔作鬥爭是有利的。所以即使是患上癌症,也不要覺得天塌了,開心一點也能與癌共存。
以上四點就是癌症患者能夠做到與癌共存的標準,如果你佔了其中的一兩點,恭喜你,壽命可能會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