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得了癌症,壽命還有多長?醫生:做好三件事,或能實現與癌共存

2020-12-05 中醫院徐醫生

很多人在查出癌症以後心裡是絕望的,因為在他們的認知中,癌症基本上等同於死亡,活不長的,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在臨床上有近30%的癌症是可以被治癒的。得了癌症,壽命還有多長?跟三個因素是有關係的。

第一、癌症的分期

癌症分為早中晚三期,發現得早的,癌症可能還處在早期,這時候治療難度不是很大,患者更容易恢復,五年生存率也會更高。這時候雖然得了癌症,但是通過積極治療還是能夠延長生命的。但是如果癌症被發現的時候處在晚期,患者病情嚴重,治療手段有限,患者身體在經受過折磨以後會更加虛弱,這時候即便是治療,效果也是不大的,所以會活不長。因此癌症還是要做好預防工作,按時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避免耽誤病情。

第二、癌症的種類

癌症種類不一樣,惡性程度也會有所差別,對人身體傷害也不一樣。比如甲狀腺癌,一般發展得比較慢,治癒效果是不錯的,很多甲狀腺癌患者經過治療以後會活得比較長。而像一些惡性程度高的癌症,比如胰腺癌,發展速度快,患者在確診以後就已經在中晚期,治癒效果差,死亡率較高。

第三、患者身體情況

如果患有相同癌症,癌症處在相同的分期,年輕患者一般會比年紀大的患者生存得更久一點,主要是患者身體狀況有差別。年輕人身體更強壯,對於疾病的抵抗力會更高,因此不管是在接受手術還是放化療的時候,對於治療產生的副作用接受力都不錯,恢復的情況會更好點。而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身體各個器官老化嚴重,身體免疫力不是很高,對癌細胞抵抗力不足,生存期會比較短。

人得了癌症,怎麼樣才能實現與癌共存?醫生指出,做好三件事還是有可能會延長生命的。

1、要保證規律飲食,食物要健康。得了癌症的人會經受手術,放化療,在治療以後會出現嘔吐,噁心,胃口差的情況,患者會不想吃飯。但是我們身體是需要能量支撐的,食物是獲取能量的源泉,不吃食物相當於釜底抽薪,對於抗癌是不利的。因此不想吃飯也要逼迫自己少吃點,保證身體營養。在食物選擇上可以多吃點抗癌的,比如獼猴桃,其中含有的維生素C對於抗擊癌細胞有一定作用。黃豆中含有蛋白酶抑制素,異黃酮等,也能幫助身體抗擊癌症。因此可以適量食用,幫助身體恢復。

2、要有一個良好的情緒。很多人在查出癌症以後會感到絕望,覺得大限將至,心灰意冷,甚至會對醫生的治療產生抗拒。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癌症並不等同於死亡,保持淡然平和心態是有助於對抗疾病的,而消極情緒只不過是自我提前放棄而已,是很對的。

3、癌症患者要運動。即使癌症患者身體虛弱,但也不能一直躺在病床上,會造成血液循環不暢通,進而帶來更多的隱患。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強度小的,比如走路散步等,運動有助於提升抵抗力,幫助身體恢復。

總結一下,得了癌症,不代表被宣判死刑,癌症種類,分期不一樣,患者身體情況的差異會對壽命長短有影響。所以在抗癌路上我們要保持平和積極心態,調整飲食,堅持適量運動,有助於有效延緩生命。

相關焦點

  • 癌症患者中,符合4個標準的人,或能實現「與癌共存」,值得開心
    癌症一直以來就是人們的噩夢,得了癌症的人基本上就已經宣判了死亡,特別是對於一些發病急得癌症,比如胰腺癌,患者基本會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失去生命。但是在癌症患者中也有一些人撐過了5年存活期,依然健康的生活,其中比較為人所熟知的就是腫瘤醫生徐克成成功抗擊肝癌,11年以後依然精神矍鑠,步履穩健地出現在各大學術研討會。其實他這就是做到了「與癌共存」,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今天就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與癌共存」?很多人都會奇怪,癌症要麼就說治好了,要不就因為癌症喪命了,共存是什麼情況?
  • 癌到了晚期如何「與癌共存」?建議做好3件事,別放棄
    至今癌症這類重疾仍是醫學上十分棘手的問題,癌細胞能夠無限增殖並破壞正常的細胞組織,還會轉化、轉移,導致癌症成為高致死性的疾病,對於現代人們而言,談癌色變成了常態。由於多數癌症早期症狀隱匿,導致多數病人首次確診時,癌症分期已是晚期,這無疑是一大打擊。但即使到了癌症晚期,病人們更應懂得如何「與癌共存」,爭取壽命的延續。癌症晚期患者如何做到「與癌共存」?
  •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好不好 且看肝癌晚期患者怎樣與癌共存
    遇見徐克成,「與癌共存」給予生存希望  病情嚴重,孔祥泉幾乎找遍了廣州所有醫院的專家。「能掛到的專家,能看的科室我都幾乎跑遍了,醫生一看我的CT片就說,我這個沒法手術。」最讓他絕望的是,「醫生直接告訴我,我就也是兩三個月的事了。」
  • 甲狀腺癌壽命多長時間?答案可能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8月28日至9月3日,每天一次) 有人問,甲狀腺癌壽命多長時間?甲狀腺癌是病,壽命多長時間?這是什麼問題?很顯然,問這個問題的人是問:得了甲狀腺癌的病人壽命還有多長時間?
  • 癌症不是洪水猛獸 專家:別慌,與癌共存是常態!
    專題:2013上海書展  東方網記者杜麗華8月15日報導:癌症,這是個讓人不寒而慄的詞。多少年來,一提到這個詞,人們幾乎就與死亡劃上等號。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何裕民今天在上海書展做了一場抗癌講座,他明確表示,今天人們要重新定義「癌症」。癌症只是慢性病,一旦得了癌症不要慌,人與癌共存是常態。
  • 「癌情」洶洶 「與癌共存」不再是天方夜譚
    18-19日在瀋陽召開的2018中國腫瘤學大會上,專家表示,縱然癌症被稱為「第一殺手」,但只要科學治療、儘早幹預,惡性腫瘤也可能變成慢性病,「與癌共存」不再是天方夜譚。  及時幹預:「與癌共存」不再是天方夜譚  事關全民健康,腫瘤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希山曾主持了「城市居民惡性腫瘤流行趨勢分析及預防的研究」,建立了歷時近30年、覆蓋400萬居民的全人群惡性腫瘤發病死亡監測系統。
  • 原位癌是不是癌症?浸潤癌和原位癌的區別在哪?醫生詳細解讀
    如今,只要提到跟「癌」有關的疾病,都會感到害怕,因為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面,癌症的最終走向就是死亡。不過有些癌症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比如原位癌,因為裡面帶有「癌」字,所以大部分人人認為就是得了癌症。那麼,原位癌是不是癌症?浸潤癌和原位癌的區別在哪?
  • 「癌情」洶洶,「與癌共存」不再是天方夜譚
    新華社瀋陽8月19日電 題:「癌情」洶洶,「與癌共存」不再是天方夜譚  彭卓、洪可潤  全球每年癌症新發病例超1400萬,中國2014年當年新發癌症患者已有380萬例……面對態勢洶洶的「癌情」,我們該何去何從?
  • 真·乾貨:關於癌症,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
    所謂隨機的,就是說這件事就像抽籤一樣,不受人的意志控制。 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質、一些陰鬱焦慮的情緒,可能會讓得癌的概率增加,但是最終誰得癌,誰不得癌,以及幾歲得癌,本質上依然是一件不可預測的——買彩票到底誰中頭獎,假如沒有人為的作弊,這基本是概率事件,說白了就是運氣罷——既來之,則安之吧。
  • 癌症晚期,醫生說能活3個月,結果活5年了,是怎麼做到的?
    為什麼很多癌症患者已經是晚期了,被醫生告知活不過3個月,結果卻活過了5年,甚至還有人帶瘤生存了幾十年,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一起來看看吧。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態是關鍵,既然得了癌,就要面對現實,與其消極厭世,不如把這剩下的日子過得開開心心,充實。保持良好的心態,以平和、愉悅、積極的態度去生活,是很多癌症晚期患者能長期生存的關鍵。
  • 晚期癌症要不要治?醫生:試著與癌「和諧共處」,或能長期生存
    一番檢查下來,結果顯示:宮頸原位癌,病理報告上還有一大堆看不懂的專業名詞,小張一頭霧水。原位癌、浸潤癌、原發癌、轉移癌分別是什麼意思?病理報告上一堆專業名詞,後面還全部帶個「癌」字,每個名詞看起來都讓人膽戰心驚,到底原位癌、轉移癌、浸潤癌有什麼區別呢?
  • 湯釗猷:「與癌共存」半世紀 創下「世界奇蹟」
    有著「癌中之王」之稱的肝癌,曾是死刑般的存在,患者多在3個月內死亡。上世紀60年代末,一位年近不惑的醫生毅然決然地踏入這一領域,在他的努力下,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由此前的3%躍升到60%以上,在人類抗擊肝癌史上創下「世界奇蹟」,蜚聲海內外。這位醫生就是我國著名腫瘤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湯釗猷。
  • 唯一不影響壽命的癌竟然是它,沒想到,有人得了癌可以活到自然死
    面對癌症很多人都是恐懼的,因為癌症的治癒基本上是沒有可能的,可是有人患有癌症的時候確實慶幸的呢?說起癌症,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死亡率高,治癒的可能係數低。其實並不是所有的癌症都是如此的。有人就說如果非要得癌,那就甲狀腺癌吧,那是一種幸福癌,會讓你活得自然死,不影響壽命。
  • 家人得了癌,會不會傳染?子女預防需做好2件事
    眾所周知,癌症惡化程度非常高,很多人一聽到癌症就大驚失色,主要和癌症難以治療,危害程度較高有關。因此,平時應該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正確的方式來積極預防癌症,這樣才能防止癌症的出現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另外,還要了解癌症的相關常識,這樣才能對疾病有進一步的掌握。
  • 原位癌是癌症嗎?浸潤癌、原發癌有什麼不一樣?醫生的答案很清楚
    一番檢查下來,結果顯示:宮頸原位癌,病理報告上還有一大堆看不懂的專業名詞,小張一頭霧水。 原位癌、浸潤癌、原發癌、轉移癌分別是什麼意思? 病理報告上一堆專業名詞,後面還全部帶個「癌」字,每個名詞看起來都讓人膽戰心驚,到底原位癌、轉移癌、浸潤癌有什麼區別呢?
  • 8年與癌共存又給我們什麼啟示?
    ,醫生據確診時胰腺腫瘤大小,推測其可能在二十多歲便與這號稱癌中之王的胰腺癌共存了。 2004年7月31日,賈伯斯在史丹福大學醫療中心接受腫瘤切除手術,但不幸的是癌症早已擴散,手術期間醫生肉眼可見的發現肝上的三個腫瘤,癌細胞早已在多年前便擴散至身體的其他器官。 2009年4月,賈伯斯因肝癌接受肝移植手術,2011年10月,賈伯斯因癌細胞擴散到全身而去世。
  • 80歲時確診癌症,如今已與癌共存20年!他的抗癌秘訣終於公開了
    他自年輕的時候起,身體素質就一直很好,而且自己能活到80歲已經算是長壽了。子女都很懂事,有了自己的生活,所以他的心情並沒有太大的波動。如今他已經與癌共存了20年,依舊精神很好,現在他將自己對抗癌症的秘訣公之於眾,希望其他患上癌症的人不要丟失希望。
  • 腫瘤患者的好消息,臟器只要沒有壞徹底,依然可以和癌症共存
    392萬相對於我國的14億人口來說確實不算多,可如果把2015年新增的癌症人群,平均分配到每一天中,就足以令人震驚了。經計算,大約每天平均有一萬人以上確診癌症,而平均到每分鐘內,就有7.5人確診。可以說,癌症已經是個較為普遍的疾病。
  • 癌症≠死亡,「第四種」治療方法讓患者實現與癌共存
    人在世間走一遭,終究要嘗遍酸甜苦辣。王女士(化名)的母親今年74歲,本該是安享晚年的年齡,2018年12月,卻不幸查出右半結腸潰瘍型腺癌II期。抗癌的這1年半以來,王女士一直陪伴在母親身邊,照顧母親。王女士說「母親很能吃苦,很少向我埋怨治療的痛苦,她也很相信我,相信我所說的『謊言』。我們是彼此的支撐,我告訴自己,一定要陪母親把病治好」。不是消化不良嗎?
  • 癌症晚期的確可怕,但我不準備害怕它,與癌共存也並非不可能
    拜讀了一篇快樂抗癌日記,寫得真好,裡面有那麼一句話「癌症晚期的確可怕,但我不準備害怕它,與癌共存也並非不可能」,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她的堅強,並將這種精神分享給所有正在砥礪前行的癌友和家屬們,借作者的快樂與堅強,以鼓舞大家,也祝福作者及所有的患者餘生的「鹿」還很長很長……原著:快樂抗癌的MS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