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癌是癌症嗎?浸潤癌、原發癌有什麼不一樣?醫生的答案很清楚

2020-11-27 騰訊網

小張媽媽近幾年身體不太好,多次溝通後,媽媽終於願意去醫院。

一番檢查下來,結果顯示:宮頸原位癌,病理報告上還有一大堆看不懂的專業名詞,小張一頭霧水。

原位癌、浸潤癌、原發癌、轉移癌分別是什麼意思?

病理報告上一堆專業名詞,後面還全部帶個「癌」字,每個名詞看起來都讓人膽戰心驚,到底原位癌、轉移癌、浸潤癌有什麼區別呢?

原位癌:人體表面及體內臟器表面都覆蓋著一層組織,這層組織又被稱為上皮組織。而長在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就被稱為原位癌。原位癌的癌細胞只能局限於上皮組織內,並未破壞黏膜或皮膚的基底膜侵犯到周圍組織,更沒有發生浸潤和遠處轉移。

原位癌是最早期的癌症,嚴格來講,只能稱得上是癌前病變,故原位癌又稱為0期癌。患者不會出現明顯症狀,也不會危及生命,有些還可自行消退。

浸潤癌:當位於原位癌的癌細胞突破了上皮組織層,浸入基底膜後,就從原位癌變成了浸潤癌。當然,這個過程一般要經過幾年甚至幾十年。早期的浸潤癌一般不會出現轉移,癌灶擴散很慢。

我們所說的癌症,例如胃癌、肺癌、甲狀腺癌其實都屬於浸潤癌。浸潤性癌分為早中晚期浸潤性癌,早期浸潤性癌,一般只需要手術治療,不需要放化療。而中期浸潤性癌,除了手術,可能還需要做放化療。晚期癌症,一般是已經發生了轉移,無法通過手術切除。

原發癌:當人體正常的器官或組織由於某種致癌因素的刺激下發生癌變,而原始的發作部位就被稱為原發癌。例如患者肺癌出現了腦部轉移,臨床上則診斷為:原發性肺癌、轉移性腦癌。

轉移癌:轉移癌就是指從原發部位的癌細胞轉移而來的癌症,隨著血液的流動在遠隔部位形成與原發癌相同的癌症。判斷是否是原發癌,一般有兩個標準:一是,發生在原發癌的較遠器官;二是,癌症的性質和原發癌相同。

轉移後的癌症惡性腫瘤速度加快,給機體帶來極大傷害,這也是為何癌症難以痊癒的原因之一。

總的來說,按照病情的嚴重程度,原位癌最輕,治療效果最好,浸潤性癌早期治療效果好,晚期差,轉移癌最差。

早期癌症治癒率90%以上

以前誰得了個癌症,人們都認為「這人活不久了。」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癌症的秘密被漸漸解開,癌症治療早已不再如過去般「束手無策」。

腫瘤專家稱,根據初步統計顯示,早期癌症的治癒率基本在90%以上。例如,早期的宮頸癌治癒率可達95%以上;前列腺癌通過切除手術,五年生存率超過95%。

晚期癌症要不要治?帶癌生存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小吳(化名)被診斷出為「胃癌」「肝癌」晚期,醫生認為手術治療對其已無太大作用,勸其放棄放療、化療。並告知其家屬,晚期癌症治療目的是減輕痛苦,改善病人生活質量,儘可能延長患者壽命。

長久以來,很多人一味的追求根除癌細胞,手術切除,化療、放療等輪番上陣,過度治療,或強行治療不僅對病情沒有絲毫幫助,反而導致了再次復發、轉移,甚至加速死亡。

晚期治療,應該「以人為本」,在治療過程中不是單純地去除腫瘤,而是轉變思路,試著與癌「和諧共處」,以藥物治療為主,配合心理疏導、飲食調養、身體鍛鍊等,緩解癌症造成的各種症狀,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治癌再好,不如防癌。了解癌症名詞的同時,也要掌握日常生活中的防癌技巧,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癌症知識,請持續關注我們哦。

參考資料:

[1] 《原位癌、原發癌、微浸潤癌、浸潤癌、轉移癌到底是什麼意思?它們有什麼區別?》.醫妹兒. 2019-08-02

[2] 《早期癌症治癒率90%以上》.海南日報.2015-03-28

[3] 《晚期癌症不必過度治療》-祝你幸福(上旬刊).2016年10期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原位癌、浸潤癌都是癌!有什麼不一樣呢?
    小張媽媽近幾年身體不太好,多次溝通後,媽媽終於願意去醫院。 一番檢查下來,結果顯示:宮頸原位癌,病理報告上還有一大堆看不懂的專業名詞,小張一頭霧水。 1.    原位癌、浸潤癌、原發癌、轉移癌分別是什麼意思?
  • 原位癌是不是癌症?浸潤癌和原位癌的區別在哪?醫生詳細解讀
    如今,只要提到跟「癌」有關的疾病,都會感到害怕,因為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面,癌症的最終走向就是死亡。不過有些癌症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比如原位癌,因為裡面帶有「癌」字,所以大部分人人認為就是得了癌症。那麼,原位癌是不是癌症?浸潤癌和原位癌的區別在哪?
  • 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癌有什麼區別?聽聽醫生講解
    很多人在肺癌的病理報告單上,常常看到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癌等字眼,對於這些不同的病理結果,大部分人可能都不太理解是什麼意思,劉醫生今天就從醫生的角度給大家講一講他們的區別,希望能夠對大家所有幫助。首先給大家講講原位癌。
  • 晚期癌症要不要治?醫生:試著與癌「和諧共處」,或能長期生存
    小張媽媽近幾年身體不太好,多次溝通後,媽媽終於願意去醫院。一番檢查下來,結果顯示:宮頸原位癌,病理報告上還有一大堆看不懂的專業名詞,小張一頭霧水。原位癌、浸潤癌、原發癌、轉移癌分別是什麼意思?
  • 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癌大不一樣,處理方法不同,預後差別大
    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性癌是什麼,有什麼區別,這是許多患者及家屬在看病理報告時很疑惑的問題。 今天來給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 癌症按侵犯深度可以分為: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性癌。
  • 何為癌前病變、原位癌和重複癌?
    □河南省腫瘤研究院研究員 程心超    癌前病變:是指在原位癌形成之前的細胞增生階段,尤其是指不典型增生而言。因為正常細胞由增生到惡性腫瘤的轉變,一般經過單純性增生到不典型增生再到原位癌。
  • 什麼是原位癌?都有哪些?區分6種常見癌症表現,症狀持續是關鍵
    #百裡挑一#有不少朋友諮詢有關癌症的問題,說過自己的感受,當聽到自己或者家人被醫生告知患了癌症的時候,會感覺天都塌下來了,非常絕望,覺得這個世界都要拋棄自己了,不過醫生隨後告知自己不用過於擔心,是個原位癌,屬於早期,甚至還笑著說,這個癌連保險都不管。早期兩個字會讓他們感覺有些安慰,但依然會感到疑惑和擔心,同樣是癌症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嗎?原位癌又是個什麼癌症呢?
  • 肺的「原位癌」是什麼意思?算早期嗎?肺癌高發都有哪些原因呢...
    癌是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比如肺癌源於支氣管黏膜腺/鱗狀上皮、腸癌源於腸黏膜腺上皮、食管癌源於食管黏膜鱗狀上皮、宮頸癌源於宮頸鱗狀上皮等等。什麼是原位癌呢?原位癌可以理解為「站在原地不動」的惡性腫瘤,沒有侵襲、擴散的能力。
  • 肺原發癌、肺原位癌,一字之差,治療效果天差地別
    在網絡平臺上,一個叫小英的女性向我諮詢:10年前有乳腺癌病史,手術很成功,今年體檢發現1cm肺結節,在本地做了手術,醫生說是肺原位癌,並且還說這是肺原發癌,這些名詞把我整懵了,肺原位癌和原發癌到底有什麼區別?
  • 原位癌被重疾排外!它到底「特殊」在哪呢?
    在這個「談癌色變」的年代,能保障癌症的重疾險頗為人們青睞。然而,大多數人以為買了重疾險只要是罹患癌症就可以賠付,殊不知有一種癌症卻被絕大多數重疾險排除在重疾保障之外,那就是原位癌。 有很多小夥伴會想不通,原位癌也是癌,憑什麼不能賠?究竟原位癌有何特殊,它和癌症有什麼區別呢?
  • 【乳腺原位癌影響壽命嗎?乳腺原位癌能活20年嗎?】
    原位癌指的是導管內癌,局限於導管上皮層,沒有突破基底膜,因上皮層沒有血管及淋巴管,所以不會淋巴轉移及遠處血行轉移。所以通過單純乳腺全切一般可治癒。臨床分期屬於0期。 那乳腺原位癌會影響壽命嗎?能過我20年嗎?
  • 肺結節的癌變機率有多高?查出肺結節原位癌,或許不用太擔心
    其性質上面主要有兩種,分別是良性和惡性之分,其中良性主要是結節病、肉芽腫、炎性假瘤等疾病。惡性的是腺癌、大細胞癌等疾病。一般情況下發生惡性結節機率是30%,發現有結節應該及時做好隨訪工作,避免病情拖延到後期治療更麻煩。肺結節的癌變機率是多少?
  • 非典型鱗狀細胞是癌嗎 預防非典型鱗狀細胞
    但是如果女性朋友在宮頸發炎的時候檢查到這種細胞的話,那就一定要注意了,很多人說非典型鱗狀細胞是癌症,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非典型鱗狀的出現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非典型鱗狀細胞是癌嗎非典型鱗狀細胞是由於子宮頸發炎而引致細胞變異而形成的一種細胞,屬非典型細胞類別,因其屬於癌前期病變,一定要嚴密觀察。
  • 23歲女孩一月不換內褲,查出癌前病變!癌前病變有多大機率成癌?
    醫生檢查後,發現芳芳外陰有贅生物,送病理後發現有尖銳溼疣和外陰上皮內瘤病變,簡單來說就是外陰癌癌前病變。 經了解,醫生發現了芳芳患病的原因——芳芳有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懶,內褲一個月都不洗,哪怕大姨媽來了也只是用紙墊墊就完事,這就大大增加感染的機會,導致病毒入侵。
  • 體檢發現癌前病變,一定會變成癌症嗎?應該怎麼辦?
    很多朋友做了體檢,看到了息肉、萎縮性胃炎等,就趕緊上網查,一查不要緊,都是說「癌前病變」、「離胃癌一步之遙」等等,增加了不少的壓力。 那麼,癌前病變到底是怎麼回事?真的就是快要癌變了嗎?
  • 病理檢查「符合浸潤性肺腺癌」,是什麼意思呢?
    病理診斷「符合」浸潤性肺腺癌,很有可能是穿刺活檢、或支氣管鏡活檢後做的檢查,意思是從組織特徵上辨認可以明確診斷、定性,有兩個含義,一是浸潤性,二是肺腺癌。癌症之所以惡,就是具有浸潤性、轉移性。但在癌症早期,「未出殼」之前,雖然是毒瘤,還不能傷人,謂之原位癌,若「破殼」之後具有傷人的能力就成了浸潤癌了。原位癌和浸潤癌醫學上是怎麼界定的?
  • 癌前病變不是癌,積極治療可逆轉
    癌症的發生發展可以分為癌前病變、原位癌及浸潤癌三個階段。當一個正常的細胞出現異常增生時,它就開始被「賦予」了癌變的可能,如果再繼續發展就有可能發展為癌。因此被稱為癌前病變,即癌症正式形成之前的一個「預備」狀態。
  • 談癌色變怎麼破?防癌基因檢測助我們躲過癌症的襲擊
    怎麼有些人平時好好的 癌症說得就得了? 其實,癌症來之前都「打過招呼」 只不過被人們忽略了 癌症的發生發展可以分為癌前病變、原位癌及浸潤癌三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