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女孩一月不換內褲,查出癌前病變!癌前病變有多大機率成癌?

2020-12-06 騰訊網

23歲的芳芳(化名),在兩個月前就發現自己肚子脹痛,私處有灼燒感且還有東西流出。一開始芳芳以為自己只是有普通的炎症,所以沒多大在意。

殊不知隨著時間推移,她的症狀越來越嚴重,嚴重影響芳芳的生活,由於症狀持續加重,芳芳被轉移到武漢某三甲醫院。醫生檢查後,發現芳芳外陰有贅生物,送病理後發現有尖銳溼疣和外陰上皮內瘤病變,簡單來說就是外陰癌癌前病變。

經了解,醫生發現了芳芳患病的原因——芳芳有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懶,內褲一個月都不洗,哪怕大姨媽來了也只是用紙墊墊就完事,這就大大增加感染的機會,導致病毒入侵。

一、什麼是癌前病變?

提到癌,人人怕之。也正因為這樣,很多人聽到帶有「癌」字的診斷就會誤認為就是患了癌症,比如癌前病變。殊不知癌前病變與癌症是兩碼事,癌前病變是指一類病變的組織學表現失去了正常應有的形態特徵,具有一定的像癌症發展的潛在可能性,但不代表一定會患癌。

二、癌前病變離癌症多遠?

患上癌前病變的人最關心的就是離癌症有多遠。癌症發生的過程需要三個階段,分別是癌前病變、原位癌及浸潤癌。雖然癌前病前有可能會發展成癌症,但許多癌症如果能在癌前病變期予以重視加以治療,最後還是可以將癌症的發生扼殺於搖籃之中的。

另外,癌前病變只是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經過幾年,甚至幾十年才可能進展為癌症。

三、常見的癌前病變有哪些?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些常見的癌前病變:

1、肝硬化

肝硬化時常見的癌前病變之一,而發展成為癌症的過程是:肝炎-肝硬化-肝癌。需要注意的是,肝硬化屬於肝臟損傷,是不可逆的。一般肝硬化都是由肝炎、血吸蟲以及大量喝酒、接觸工業毒物所引起的。如果肝硬化放任不敢,不給予任何治療就會發展成為肝癌。

2、宮頸不典型增生

宮頸不典型增生是指子宮頸鱗狀上皮出現不正常的增生情況,比如病毒引發的宮頸炎症,這發展成為宮頸癌的機率很高。一般會使患者出現白帶增多、腰骶部疼痛、會陰部墜脹等症狀。

3、乳腺非典型增生

乳腺非典型增生可能是乳腺癌的癌前病變,如果單純是乳腺增生是不會發展成為癌症的。但如果導管上皮高度增生以及非典型增生,就極有可能發展為癌前病變。

4、慢性萎縮性胃炎

胃癌的癌變過程是十分漫長的,可達數十年,常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不典型增生)胃癌。其中慢性萎縮性胃炎屬於癌前病變。一般大部分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在及時接受正規治療的情況下,都會有好轉,且不會轉變成癌症。

最後囉嗦幾句,出現癌前病變時,一定要冷靜,積極配合治療,積極配合檢查。另外平時要多鍛鍊,提高自身體質,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

參考資料:

[1].楊琳.什麼叫「癌前病變」?常見的癌前病變有哪些?[J].抗癌之窗,2011:21-21.

[2].楊璞.說說12種癌前病變[J].百姓生活,2017:73-7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26歲查出「宮頸癌前病變」,癌前病變到癌症剩幾年?
    26歲的小青身體一直很健康,前段時間單位體檢,到醫院拿檢查報告時,上面顯示宮頸高危型HPV感染,宮頸細胞學檢查顯示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小青便去詢問醫生,接受建議後又做了陰道鏡檢查,結果醫生說是已經宮頸癌前病變了。 小青一聽,慌了:「癌前病變?是不是就是宮頸癌?
  • 癌前病變是什麼意思 常見的癌前病變你知道嗎
    其實癌症的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侵潤癌三個階段。那麼有人會問,這個愛錢病變是什麼意思呢?常見的癌前病變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癌前病變是什麼意思其實,許多的癌症如果能夠在癌前病變的階段能夠重視和治療的話,可以將癌症的發生降低到最小的機率。所以我們需要了解一些癌前病變的知識,為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 癌前病變很危險,9種常見癌前病變要重視治療!
    癌症的發生發展需要一定的過程,臨床上將這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也就是說癌前病變只是代表身體的部位出現問題,如果及時的進行處理,病情就會康復,不會繼續惡化,而如果處理不當病情繼續惡化,最終就有可能發展成癌症。 那麼都有哪些常見的癌前病變需要引起重視呢?
  • 癌前病變不是癌,積極治療可逆轉
    癌症的發生發展可以分為癌前病變、原位癌及浸潤癌三個階段。當一個正常的細胞出現異常增生時,它就開始被「賦予」了癌變的可能,如果再繼續發展就有可能發展為癌。因此被稱為癌前病變,即癌症正式形成之前的一個「預備」狀態。
  • 何為癌前病變、原位癌和重複癌?
    □河南省腫瘤研究院研究員 程心超    癌前病變:是指在原位癌形成之前的細胞增生階段,尤其是指不典型增生而言。因為正常細胞由增生到惡性腫瘤的轉變,一般經過單純性增生到不典型增生再到原位癌。
  • 什麼是癌前病變?4種常見的小毛病,也許是癌症前兆,別大意
    而很多人提到癌症的高發率和致死率確實會讓人感到擔心和害怕,但大忌也要知道,它的出現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通常都會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比如癌前病變,那究竟什麼是癌前病變呢?大多數人都認為癌前病變是癌症的早期,其實不是的,癌前病變是通常是獨立性的一種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有可能會發展成癌症,但也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會得癌症。但如果是以下四種常見的小毛病的話,也許就是癌症的前兆,這時候千萬不要大意,只要及時治療,就能夠及時遏制住癌變的腳步。
  • 癌症來之前,都會有「癌前病變」!很多人沒重視|萎縮性胃炎|癌前...
    其實,癌症並不是一下子出現的,它有一個緩慢的發生過程。如果在癌前病變就能止步,那麼癌症也就很難發生。癌前病變可控甚至可逆癌前病變其實是一種病理學的診斷,它是一個雙向環節,可能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就是說,癌前病變是個可控甚至可逆的狀態。
  • 體檢發現癌前病變,一定會變成癌症嗎?應該怎麼辦?
    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癌前疾病是通過癌前病變發展成癌症的,典型者經歷了從癌前疾病、癌前病變、原位癌、浸潤性癌等階段,有的病例直到癌症擴散轉移才被發現。 簡單概括一下: 癌前疾病是一個病名;癌前病變是一個病理學名詞。 比如萎縮性胃炎是癌前疾病,但只要不伴隨異型增生就不叫癌前病變,還是是良性的。
  • 26歲查出癌前病變!這是癌症的最後一道防線!可惜很多人沒重視!
    26歲的小青身體一直很健康,前段時間單位體檢,到醫院拿檢查報告時,上面顯示宮頸高危型HPV感染,宮頸細胞學檢查顯示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小青便去詢問醫生,接受建議後又做了陰道鏡檢查,結果醫生說是已經宮頸癌前病變了。小青一聽,慌了:「癌前病變?是不是就是宮頸癌?可是我之前沒有什麼不舒服的表現啊,醫生,我才26歲,我不想死啊!」
  • 癌前病變很危險,這9種異常,為腫瘤細胞「發威」提供了基礎
    癌症的發生發展需要一定的過程,臨床上將這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也就是說癌前病變只是代表身體的部位出現問題,如果及時的進行處理,病情就會康復,不會繼續惡化,而如果處理不當病情繼續惡化,最終就有可能發展成癌症。
  • 我國胃癌發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三,防治胃癌,癌前病變是關鍵
    並且,胃癌的死亡率排在肺癌和肝癌之後,居於第三位,每年有29.1萬患者死於胃癌。早期胃癌的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早期癌的治癒率超過90%,而中晚期胃癌的治療效果是非常不滿意的,死亡率很高,如果胃癌已經出現遠處轉移,5年生存率僅5%至10%。所以,胃癌應該早發現,早治療,特別是早期發現胃癌的癌前病變,儘早處理,這樣才能夠做到有備無患。
  • 子宮頸癌前病變該怎麼防?
    目前認為,宮頸癌與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有明確關係。可以說,宮頸癌是感染性疾病,是可以預防,可以治療及治癒的,這是因為:①知道其發生原因;②認真普查和隨診可以預防;③早期診斷可以完全治癒。子宮頸的癌前病變是個相對較長時間的過程,這使得幹預和治療成為可能,關鍵在於普查、及早發現和處理。
  • 這個基本沒有「癌前病變」的癌症,是可怕的男性殺手!
    很多癌症來臨前都有一些病變的情況,比如: 慢性萎縮性胃炎可能屬於癌前病變或癌前狀態;當胃黏膜出現上皮不典型增生、腸上皮化生(胃黏膜被腸型黏膜替代),可能是癌前病變的表現。,腺瘤性息肉是的癌前病變,尤其是直徑大於2cm的,癌變的機會較高。
  • 癌症來之前,都會經歷"癌前病變"!可惜很多人都忽略了|quot|黏膜...
    胃癌發展有一個大致的過程:正常胃黏膜→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胃癌慢性萎縮性胃炎可能屬於癌前病變或癌前狀態,癌變的風險相對增高;當胃黏膜出現上皮不典型增生、腸上皮化生(胃黏膜被腸型黏膜替代),可能是癌前病變的表現。
  • 18歲少女竟被查出宮頸癌前病變 年輕女性發生率增加
    浙江在線02月27日訊杭州18歲的花季少女小林,因血性白帶以為是月經不正常到醫院檢查,結果竟然是宮頸癌前病變。  這是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婦產科主任呂雯博士接診的一名患者。只要注意定期體檢,大多數可以在癌前病變階段就能發現和得到治療,而較早的癌前病變的治療既不用切除子宮,也對將來的生育沒太多影響。」  小林是以「月經不正常」找到呂主任問診的,初步體檢中沒有發現明顯異常,月經也還算正常。但經過細詢問,小林的病史卻引起了呂主任的注意。小林已經換了三任男朋友,做過兩次流產,偶爾出現性生活後血性白帶。
  • 癌症來之前,多會經歷"癌前病變"!這些實用建議,每一條都重要
    癌前病變,這是一個專有的病理學名詞,在醫生的診斷書上是不會出現的。隨著人們防癌控癌的意識越來越強,很多普通老百姓也常常將癌前病變掛在嘴邊了。癌前病變大都是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如果控制得好就不會發展為真正的癌症;如果對其不管不顧,在未來的幾年或者十幾年裡,發展為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 結節是否會「癌前病變」?有這3個特點,你的結節可能還安全!
    生活中說起癌症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感覺到非常害怕,其實人患上癌症,不是一下子就出現的,他有一個癌症前病變的階段。只是很多人都把這些症狀忽略了。而結節通常就是癌症前病變的表現之一。
  • 肺結節的癌變機率有多高?查出肺結節原位癌,或許不用太擔心
    其性質上面主要有兩種,分別是良性和惡性之分,其中良性主要是結節病、肉芽腫、炎性假瘤等疾病。惡性的是腺癌、大細胞癌等疾病。一般情況下發生惡性結節機率是30%,發現有結節應該及時做好隨訪工作,避免病情拖延到後期治療更麻煩。肺結節的癌變機率是多少?
  • 14個腸鏡中13個有癌前病變,1個確診腸癌!這22種情況必須查個腸鏡!
    「14個腸鏡中13個有癌前病變,1個確診腸癌!」這不是在開玩笑,而是京東中美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吳勇給患者檢查時真實發生的,吳勇醫生回憶了當天整個過程。「作為一名消化內科醫生,幾乎每天都在苦口婆心地勸說親朋好友,在40歲以前做一次胃腸鏡。我也會在門診和我自己的自媒體平臺上不遺餘力地科普胃腸鏡的常識。
  • 咪蒙得的宮頸癌前病變 離宮頸癌有多遠?
    點擊查看 前一陣咪蒙談到自己得了「非典型鱗狀細胞,高級別鱗狀上皮病變」,是宮頸癌的一種癌前病變。宮頸癌是我國女性第二大常見惡性腫瘤,發病率僅次於乳腺癌。據統計,中國宮頸癌每年新發病例10萬例,死亡3萬例,居15-44歲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第二位,死亡率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