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前病變不是癌,積極治療可逆轉

2021-01-09 騰訊網

癌症的發生發展可以分為癌前病變、原位癌及浸潤癌三個階段。當一個正常的細胞出現異常增生時,它就開始被「賦予」了癌變的可能,如果再繼續發展就有可能發展為癌。因此被稱為癌前病變,即癌症正式形成之前的一個「預備」狀態

癌前病變令人害怕,但也給人安慰。害怕的是再往前邁一步就可能發展為癌症,安慰的是只要及時幹預,多數可以逆轉。因此,認識癌前病變,積極治療癌前病變,可以將癌症扼殺在萌芽狀態中,是癌症預防的重要措施

下面是幾種典型的癌前病變,如果確診為以下疾病一定要及時治療。

腺瘤性腸息肉

大腸息肉從性質上劃分,大致可分為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者由腸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幾乎不惡變;而腺瘤性息肉屬癌前病變已被公認。美國一項研究顯示,直徑大於2cm的腺瘤惡變的機率為46%

預防腺瘤性息肉發展為腸癌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是及時進行腸鏡篩查,發現息肉後及時將其摘除,癌變風險也就隨之消除。

乳腺囊性增生

單純的乳腺增生一半不會發展為乳腺癌。但是,乳腺囊性增生有一定的惡變風險。乳腺囊性增生是以乳腺小葉小導管及末端導管高度擴張形成的囊腫為特徵,伴有乳腺結構不良病變的疾病。有囊性增生病的,比無囊性增生病者,其乳腺癌發生率高2倍~4倍,發生率約2.8%

乳腺囊性增生視情況可接受藥物治療,穿刺治療和手術治療。

肝硬化

肝硬化可能是肝癌的癌前病變。肝癌的發生一般要經過這樣三個階段:肝炎—肝硬化—肝癌。約70%的原發性肝癌是發生在肝硬化的基礎上的,在我國2015年慢性B肝防治指南上明確指出,每年約有3%-6%的肝硬化患者轉化為肝癌

我國肝硬化患者絕大部分發生是由於B肝病毒感染導致,其他原因還有飲酒、脂肪肝等也會有一定作用,如果發現自己有慢性B肝感染可以通過抗病毒治療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率

另外在醫生指導下,定期通過腹部B超和甲胎蛋白進行肝癌早期篩查,也可以將腫瘤消滅在萌芽狀態。

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可能是胃癌的癌前病變。大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及時接受正規治療,效果是比較好的,不會致癌。但是有的胃癌與某些良性病變共存或在某些良性病變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基礎上發生癌變,而這些胃部疾病大多已長期存在,更易使患者放鬆對胃癌的警惕。

根據荷蘭研究顯示,萎縮性胃炎的胃癌發生率約為0.1%/年,瑞典研究顯示約2%的萎縮性胃炎患者在20年內發展為胃癌

而慢性萎縮性胃炎主要致病因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如果在萎縮性胃炎發展階段,經過合理的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和飲食注意,是可以降低萎縮性胃炎轉化為胃癌的可能性,同時定期的胃鏡檢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伴上皮非典型增生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就是我們俗稱的宮頸糜爛。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是可逆的。但是這種交替的現象如果經常發生,同時還伴有HPV感染,進而導致上皮的非典型增生,就有可能發展為鱗狀細胞癌。

雖然並非所有的不典型增生均會發展為子宮頸癌,但據統計,如不給予治療,有10%~15%的輕、中度和75%的重度不典型增生將會轉變為浸潤癌。

通過前面的描述,我們知道HPV感染是導致癌前病變的重要原因。而HPV感染多為一過性感染,人體免疫系統可以將其清除,必要時可使用幹擾素進行治療

另外,如果不典型增生情況嚴重,也可以通過手術等辦法切除相關病灶,在癌前病變狀態祛除也可以的。

交界痣

交界痣可能是黑色素瘤的癌前病變。部分皮膚的交界痣和混合痣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可發生惡變,成為惡性黑色素瘤。儘管交界痣和混合痣已被證實有惡變傾向,但真正發展成為惡性腫瘤者微乎其微。需要注意的是,反覆的摩擦、針挑等刺激,不完全的切除、用藥物腐蝕及自身的內分泌紊亂等因素,可能是激發交界痣或混合痣惡變為黑色素瘤的誘因

去除危險痣最好不要用冷凍和雷射去除的方法,因為這易刺激痣細胞,反而誘發其癌變。最保險的做法是手術切除

寫在最後

對於大眾來說,要做好常規的體檢以及防癌篩查;對於已經處於癌前病變的病友,也不要擔心,可以積極治療,通過藥物、手術處理掉將癌前病變逆轉或者祛除,同時做好定期隨訪和檢測,就可以極大降低癌症發生的機會。

相關焦點

  • 癌前病變很危險,9種常見癌前病變要重視治療!
    癌症的發生發展需要一定的過程,臨床上將這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也就是說癌前病變只是代表身體的部位出現問題,如果及時的進行處理,病情就會康復,不會繼續惡化,而如果處理不當病情繼續惡化,最終就有可能發展成癌症。 那麼都有哪些常見的癌前病變需要引起重視呢?
  • 癌前病變是什麼意思 常見的癌前病變你知道嗎
    其實癌症的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侵潤癌三個階段。那麼有人會問,這個愛錢病變是什麼意思呢?常見的癌前病變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癌前病變是什麼意思其實,許多的癌症如果能夠在癌前病變的階段能夠重視和治療的話,可以將癌症的發生降低到最小的機率。所以我們需要了解一些癌前病變的知識,為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 23歲女孩一月不換內褲,查出癌前病變!癌前病變有多大機率成癌?
    提到癌,人人怕之。也正因為這樣,很多人聽到帶有「癌」字的診斷就會誤認為就是患了癌症,比如癌前病變。殊不知癌前病變與癌症是兩碼事,癌前病變是指一類病變的組織學表現失去了正常應有的形態特徵,具有一定的像癌症發展的潛在可能性,但不代表一定會患癌。 二、癌前病變離癌症多遠?
  • 何為癌前病變、原位癌和重複癌?
    □河南省腫瘤研究院研究員 程心超    癌前病變:是指在原位癌形成之前的細胞增生階段,尤其是指不典型增生而言。因為正常細胞由增生到惡性腫瘤的轉變,一般經過單純性增生到不典型增生再到原位癌。
  • 癌症來之前,都會有「癌前病變」!很多人沒重視|萎縮性胃炎|癌前...
    其實,癌症並不是一下子出現的,它有一個緩慢的發生過程。如果在癌前病變就能止步,那麼癌症也就很難發生。癌前病變可控甚至可逆癌前病變其實是一種病理學的診斷,它是一個雙向環節,可能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就是說,癌前病變是個可控甚至可逆的狀態。
  • 26歲查出「宮頸癌前病變」,癌前病變到癌症剩幾年?
    小青便去詢問醫生,接受建議後又做了陰道鏡檢查,結果醫生說是已經宮頸癌前病變了。 小青一聽,慌了:「癌前病變?是不是就是宮頸癌?可是我之前沒有什麼不舒服的表現啊,醫生,我才26歲,我不想死啊!」 哪些情況屬於宮頸癌前病變?
  • 體檢發現癌前病變,一定會變成癌症嗎?應該怎麼辦?
    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癌前疾病是通過癌前病變發展成癌症的,典型者經歷了從癌前疾病、癌前病變、原位癌、浸潤性癌等階段,有的病例直到癌症擴散轉移才被發現。、異型增生等,這個病理階段,稱為癌前病變,或者癌前狀態。
  • 這個基本沒有「癌前病變」的癌症,是可怕的男性殺手!
    很多癌症來臨前都有一些病變的情況,比如: 慢性萎縮性胃炎可能屬於癌前病變或癌前狀態;當胃黏膜出現上皮不典型增生、腸上皮化生(胃黏膜被腸型黏膜替代),可能是癌前病變的表現。,腺瘤性息肉是的癌前病變,尤其是直徑大於2cm的,癌變的機會較高。
  • 癌症來之前,都會經歷"癌前病變"!可惜很多人都忽略了|quot|黏膜...
    其實,癌症並不是一下子出現的,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如果在癌前病變就能止步,那麼癌症也就很難發生。癌前病變其實是一種病理學的診斷,它是一個雙向環節,可能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就是說,癌前病變是個可控甚至可逆的狀態。從癌前病變階段發展到癌症,一般需要幾年甚至數十年左右的時間。
  • 我國胃癌發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三,防治胃癌,癌前病變是關鍵
    我國胃癌發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三,防治胃癌,癌前病變是關鍵 2020-09-25 2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癌前病變很危險,這9種異常,為腫瘤細胞「發威」提供了基礎
    癌症的發生發展需要一定的過程,臨床上將這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也就是說癌前病變只是代表身體的部位出現問題,如果及時的進行處理,病情就會康復,不會繼續惡化,而如果處理不當病情繼續惡化,最終就有可能發展成癌症。
  • 癌症來之前,多會經歷"癌前病變"!這些實用建議,每一條都重要
    癌前病變,這是一個專有的病理學名詞,在醫生的診斷書上是不會出現的。隨著人們防癌控癌的意識越來越強,很多普通老百姓也常常將癌前病變掛在嘴邊了。癌前病變大都是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如果控制得好就不會發展為真正的癌症;如果對其不管不顧,在未來的幾年或者十幾年裡,發展為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 26歲查出癌前病變!這是癌症的最後一道防線!可惜很多人沒重視!
    小青便去詢問醫生,接受建議後又做了陰道鏡檢查,結果醫生說是已經宮頸癌前病變了。小青一聽,慌了:「癌前病變?是不是就是宮頸癌?可是我之前沒有什麼不舒服的表現啊,醫生,我才26歲,我不想死啊!」 癌前病變其實是一種病理學的診斷,它是一個雙向環節,可能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就是說,癌前病變是個可控甚至可逆的狀態。
  • 什麼是癌前病變?4種常見的小毛病,也許是癌症前兆,別大意
    而很多人提到癌症的高發率和致死率確實會讓人感到擔心和害怕,但大忌也要知道,它的出現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通常都會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比如癌前病變,那究竟什麼是癌前病變呢?大多數人都認為癌前病變是癌症的早期,其實不是的,癌前病變是通常是獨立性的一種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有可能會發展成癌症,但也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會得癌症。但如果是以下四種常見的小毛病的話,也許就是癌症的前兆,這時候千萬不要大意,只要及時治療,就能夠及時遏制住癌變的腳步。
  • 子宮頸癌前病變該怎麼防?
    可以說,宮頸癌是感染性疾病,是可以預防,可以治療及治癒的,這是因為:①知道其發生原因;②認真普查和隨診可以預防;③早期診斷可以完全治癒。子宮頸的癌前病變是個相對較長時間的過程,這使得幹預和治療成為可能,關鍵在於普查、及早發現和處理。
  • 結節是否會「癌前病變」?有這3個特點,你的結節可能還安全!
    生活中說起癌症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感覺到非常害怕,其實人患上癌症,不是一下子就出現的,他有一個癌症前病變的階段。只是很多人都把這些症狀忽略了。而結節通常就是癌症前病變的表現之一。
  • 非典型鱗狀細胞是癌嗎 預防非典型鱗狀細胞
    非典型鱗狀細胞是癌嗎非典型鱗狀細胞是由於子宮頸發炎而引致細胞變異而形成的一種細胞,屬非典型細胞類別,因其屬於癌前期病變,一定要嚴密觀察。由癌前期病變到浸潤癌的變化一般很慢,約需8-10年甚至20年。在癌前期階段,異常的細胞不侵犯間質,更不發生轉移,如果在這時發現,並給以相應治療,則治癒的機會是非常高的。但在宮頸癌已變為浸潤癌以後,則發展一般很快,如不經治療,病人可在2-5年內死亡。
  • 忍出的癌!這6個「小毛病」是患癌前的最後警告,很多人卻還在拖…
    癌前病變是什麼? 從癌前病變階段發展到癌症,一般需要幾年甚至數十年左右的時間。 癌前病變可能是你以為的「小毛病」,但是它可不是隨便忍忍就過過去了,癌前病變,這條癌症的最後一道防線,你一定要知道怎麼應對!
  • 原位癌、浸潤癌都是癌!有什麼不一樣呢?
    原位癌是最早期的癌症,嚴格來講,只能稱得上是癌前病變,故原位癌又稱為0期癌。 浸潤癌:當位於原位癌的癌細胞突破了上皮組織層,浸入基底膜後,就從原位癌變成了浸潤癌。當然,這個過程一般要經過幾年甚至幾十年。早期的浸潤癌一般不會出現轉移,癌灶擴散很慢。 我們所說的癌症,例如胃癌、肺癌、甲狀腺癌其實都屬於浸潤癌。浸潤性癌分為早中晚期浸潤性癌,早期浸潤性癌,一般只需要手術治療,不需要放化療。
  • 原位癌被重疾排外!它到底「特殊」在哪呢?
    所以原位癌有時也被稱為「浸潤前癌」或「0期癌」,是癌的最早期。 癌症為什麼比較可怕,是因為癌症會發生轉移,轉移後癌症是很難控制的,但原位癌是沒有轉移特點的。原位癌是癌症的早期病變階段,沒有發生浸潤、淋巴結轉移甚至遠處播散。除此之外,原位癌還有著發病率高、易治療、治療費用低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