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前病變是什麼意思 常見的癌前病變你知道嗎

2020-11-29 三九養生堂

癌症,它的出現率在現代社會中是很高的了。其實癌症的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侵潤癌三個階段。那麼有人會問,這個愛錢病變是什麼意思呢?常見的癌前病變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癌前病變是什麼意思

其實,許多的癌症如果能夠在癌前病變的階段能夠重視和治療的話,可以將癌症的發生降低到最小的機率。所以我們需要了解一些癌前病變的知識,為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其實所謂癌前病變是指繼續發展下去具有癌變可能的某些病變,例如:黏膜白斑,交界痣,慢性萎縮性胃炎,子宮頸糜爛,結直腸的多發性腺瘤性息肉,某些良性腫瘤等。

對於癌前病變,必須澄清一些模糊認識

①癌前病變並不是癌,因此不應將癌前病變與癌等同起來。

②癌前病變大多數不會演變成癌,僅僅是其中部分可能演變成癌症。

③不能把癌前病變擴大化,把一些不屬於癌前的病變,如一般的皮膚痣、普通的消化性潰瘍和慢性胃炎當做癌前病變。

常見的癌前病變

1.黏膜白斑

組織學上是指發生在黏膜表面的白色斑塊,黏膜上皮表層過度角化是白斑的特徵之一。

作為一種疾病,它主要是指那些以角化過度和上皮增生為特點的黏膜白斑。

長期以來皮膚病理學家一直把黏膜白斑看成是癌前期病變,並認為最終將有20%~30%發展成癌症。

但現在發現多數白斑對人體無害,僅少數可以發生惡變,其平均發生率稍高於4%。皮膚科的黏膜白斑包括了口腔和外陰兩個部位的病變,其中外陰白斑主要發生於女性,故又稱女陰白斑病。

一般來說,病因簡單、病情較輕的白斑病在去除病因後,或經簡單的藥物治療,常可以消失。

但也有病情較重者藥物治療無效,特別是局部有潰瘍、硬結或贅生物,病理上有癌變傾向者應手術切除。

總之,白斑病患者的症狀輕重不等,病程長短不一,短的數月,長的可持續數年甚至十幾年。

沒有一種特效藥或特效的方法適用於所有的患者。

2.交界痣

為褐色或黑色斑疹,可稍隆起,2~8mm,圓形,邊界清楚,顏色均一,表面光滑、無毛。可發生在任何部位。發生在掌蹠和外生殖器的大多為交界痣。

交界痣的特徵是在表皮和真皮交界處有痣細胞活動,有惡變傾向,特別是長在手掌、足底等易受刺激部位的交界痣更應多加警惕。

當黑痣惡變時常有一些異常表現,應特別引起注意:

①生長速度突然加快,短期內明顯增大;

②顏色較前明顯加深,或顏色變的不均勻;

③原來有毛髮生長的,突然脫落;

④痣的局部有瘙癢和疼痛感覺;

⑤痣表面潮溼或結痂;

⑥痣表面有糜爛、破潰、出血和發炎;

⑦痣邊緣本來是清晰的,突然向周圍擴展,邊緣不規則,與正常皮膚界限不清,或痣的四周有紅暈;

⑧痣中央出現硬結或痣的四周出現衛星樣散在的微小色素斑點或結節。若發現以上徵兆或懷疑有惡變傾向時,需及早到醫院做有關檢查。病理檢查即可明確診斷。檢查時一般應採用切取手術,即將病灶連同周圍0.5~lcm的正常皮膚及皮下脂肪整塊切除後做病理檢查。如證實已有惡性變,則根據浸潤深度,再決定是否需行補充廣泛切除。

3.慢性萎縮性胃炎

組織學為固有腺體的萎縮、變性、減少或消失及相應的再生、增生與腸化生,可以伴有或不伴有炎症細胞的浸潤。屬於常見的胃部疾病,在慢性胃炎中佔10%~30%。動脈硬化、胃血流量不足、菸酒茶的嗜好等都容易損害胃黏膜的屏障功能而引起慢性萎縮性胃炎。

4.子宮頸慢性炎症

組織學上子宮頸纖柔的柱狀上皮很容易受到感染,在長期慢性炎症的刺激下,子宮頸管增生而來的柱狀上皮可發生非典型增生,如不及時治療,其中一部分最終會發展為癌,不過這種發展轉變過程比較緩慢。

5.結直腸多發性腺瘤性息肉

組織學上大部分是管狀腺瘤,少數為管狀絨毛狀腺瘤和絨毛狀腺瘤,腺瘤的表面上皮和腺體上皮均可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臨床上常有:

①脫出 直腸息肉蒂較長時多可脫出肛外。

②便血 為鮮血、被蓋於糞便表面而不與其混合。

③其他 黏液血便和裡急後重感。

④全身症狀 息肉數量較多、病程較久者,可出現貧血、消瘦等全身虛弱表現。

一旦發現癌前病變,也不要驚慌失措,應採取正確的態度,如需要手術治療,就應積極手術;如需要定期複查的,就應主動定期複查。切不可憂心忡忡,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長期的精神緊張,可降低機體免疫力,甚至會促使機體內正常的細胞癌變。

總結:我們如果平時能夠注意合理的飲食,健康規律的生活,發現有不適的症狀能夠及早的檢查,這樣才能做到防患於未然,遠離癌症。這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才有條件談未來,談幸福,談理想。最後,希望大家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相關焦點

  • 癌前病變很危險,9種常見癌前病變要重視治療!
    癌症的發生發展需要一定的過程,臨床上將這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也就是說癌前病變只是代表身體的部位出現問題,如果及時的進行處理,病情就會康復,不會繼續惡化,而如果處理不當病情繼續惡化,最終就有可能發展成癌症。 那麼都有哪些常見的癌前病變需要引起重視呢?
  • 23歲女孩一月不換內褲,查出癌前病變!癌前病變有多大機率成癌?
    一、什麼是癌前病變? 提到癌,人人怕之。也正因為這樣,很多人聽到帶有「癌」字的診斷就會誤認為就是患了癌症,比如癌前病變。殊不知癌前病變與癌症是兩碼事,癌前病變是指一類病變的組織學表現失去了正常應有的形態特徵,具有一定的像癌症發展的潛在可能性,但不代表一定會患癌。 二、癌前病變離癌症多遠?
  • 何為癌前病變、原位癌和重複癌?
    □河南省腫瘤研究院研究員 程心超    癌前病變:是指在原位癌形成之前的細胞增生階段,尤其是指不典型增生而言。因為正常細胞由增生到惡性腫瘤的轉變,一般經過單純性增生到不典型增生再到原位癌。
  • 癌前病變不是癌,積極治療可逆轉
    癌症的發生發展可以分為癌前病變、原位癌及浸潤癌三個階段。當一個正常的細胞出現異常增生時,它就開始被「賦予」了癌變的可能,如果再繼續發展就有可能發展為癌。因此被稱為癌前病變,即癌症正式形成之前的一個「預備」狀態。
  • 體檢發現癌前病變,一定會變成癌症嗎?應該怎麼辦?
    很多朋友做了體檢,看到了息肉、萎縮性胃炎等,就趕緊上網查,一查不要緊,都是說「癌前病變」、「離胃癌一步之遙」等等,增加了不少的壓力。 那麼,癌前病變到底是怎麼回事?真的就是快要癌變了嗎?
  • 26歲查出「宮頸癌前病變」,癌前病變到癌症剩幾年?
    小青便去詢問醫生,接受建議後又做了陰道鏡檢查,結果醫生說是已經宮頸癌前病變了。 小青一聽,慌了:「癌前病變?是不是就是宮頸癌?可是我之前沒有什麼不舒服的表現啊,醫生,我才26歲,我不想死啊!」 哪些情況屬於宮頸癌前病變?
  • 什麼是癌前病變?4種常見的小毛病,也許是癌症前兆,別大意
    而很多人提到癌症的高發率和致死率確實會讓人感到擔心和害怕,但大忌也要知道,它的出現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通常都會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比如癌前病變,那究竟什麼是癌前病變呢?大多數人都認為癌前病變是癌症的早期,其實不是的,癌前病變是通常是獨立性的一種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有可能會發展成癌症,但也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會得癌症。但如果是以下四種常見的小毛病的話,也許就是癌症的前兆,這時候千萬不要大意,只要及時治療,就能夠及時遏制住癌變的腳步。
  • 這個基本沒有「癌前病變」的癌症,是可怕的男性殺手!
    很多癌症來臨前都有一些病變的情況,比如: 慢性萎縮性胃炎可能屬於癌前病變或癌前狀態;當胃黏膜出現上皮不典型增生、腸上皮化生(胃黏膜被腸型黏膜替代),可能是癌前病變的表現。,腺瘤性息肉是的癌前病變,尤其是直徑大於2cm的,癌變的機會較高。
  • 癌症來之前,都會有「癌前病變」!很多人沒重視|萎縮性胃炎|癌前...
    如果在癌前病變就能止步,那麼癌症也就很難發生。癌前病變可控甚至可逆癌前病變其實是一種病理學的診斷,它是一個雙向環節,可能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就是說,癌前病變是個可控甚至可逆的狀態。從癌前病變階段發展到癌症,一般需要幾年甚至數十年左右的時間。
  • 癌前病變很危險,這9種異常,為腫瘤細胞「發威」提供了基礎
    哪些常見的癌前病變需要引起重視呢?1、黏膜白斑黏膜白斑主要多發生於口腔、消化道、陰道等黏膜組織,主要的特點為點狀或片狀斑片。2、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比較常見,如果不及時治療,有一定的風險會發展成胃腫瘤。胃黏膜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都是癌前病變的表現,患者會出現腹部疼痛、腹部脹滿以及食欲不振等臨床表現。
  • 子宮頸癌前病變該怎麼防?
    可以說,宮頸癌是感染性疾病,是可以預防,可以治療及治癒的,這是因為:①知道其發生原因;②認真普查和隨診可以預防;③早期診斷可以完全治癒。子宮頸的癌前病變是個相對較長時間的過程,這使得幹預和治療成為可能,關鍵在於普查、及早發現和處理。
  • 癌症來之前,多會經歷"癌前病變"!這些實用建議,每一條都重要
    癌前病變,這是一個專有的病理學名詞,在醫生的診斷書上是不會出現的。隨著人們防癌控癌的意識越來越強,很多普通老百姓也常常將癌前病變掛在嘴邊了。癌前病變大都是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如果控制得好就不會發展為真正的癌症;如果對其不管不顧,在未來的幾年或者十幾年裡,發展為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 我國胃癌發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三,防治胃癌,癌前病變是關鍵
    我國胃癌發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三,防治胃癌,癌前病變是關鍵 2020-09-25 2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癌症來之前,都會經歷"癌前病變"!可惜很多人都忽略了|quot|黏膜...
    如果在癌前病變就能止步,那麼癌症也就很難發生。癌前病變其實是一種病理學的診斷,它是一個雙向環節,可能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就是說,癌前病變是個可控甚至可逆的狀態。從癌前病變階段發展到癌症,一般需要幾年甚至數十年左右的時間。
  • 26歲查出癌前病變!這是癌症的最後一道防線!可惜很多人沒重視!
    小青便去詢問醫生,接受建議後又做了陰道鏡檢查,結果醫生說是已經宮頸癌前病變了。小青一聽,慌了:「癌前病變?是不是就是宮頸癌?可是我之前沒有什麼不舒服的表現啊,醫生,我才26歲,我不想死啊!」 癌前病變其實是一種病理學的診斷,它是一個雙向環節,可能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就是說,癌前病變是個可控甚至可逆的狀態。
  • 結節是否會「癌前病變」?有這3個特點,你的結節可能還安全!
    生活中說起癌症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感覺到非常害怕,其實人患上癌症,不是一下子就出現的,他有一個癌症前病變的階段。只是很多人都把這些症狀忽略了。而結節通常就是癌症前病變的表現之一。
  • 咪蒙得的宮頸癌前病變 離宮頸癌有多遠?
    點擊查看 前一陣咪蒙談到自己得了「非典型鱗狀細胞,高級別鱗狀上皮病變」,是宮頸癌的一種癌前病變。宮頸癌是我國女性第二大常見惡性腫瘤,發病率僅次於乳腺癌。據統計,中國宮頸癌每年新發病例10萬例,死亡3萬例,居15-44歲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第二位,死亡率第三位。
  • 肝細胞癌癌前病變的篩查與診斷|指南共識
    基於國內外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專家臨床經驗,《肝細胞癌癌前病變的診斷和治療多學科專家共識(2020版)》經多學科協作對肝臟高級別不典型增生結節作為肝癌的癌前病變,從概念、篩查、診斷、治療和隨訪等各方面進行了歸納和界定,旨在提出和建立肝癌癌前病變的概念和診療原則,為降低我國肝癌的發病率和提高肝癌的總體治療效果作出貢獻。 一、何為HCC癌前病變?
  • 18歲少女竟被查出宮頸癌前病變 年輕女性發生率增加
    只要注意定期體檢,大多數可以在癌前病變階段就能發現和得到治療,而較早的癌前病變的治療既不用切除子宮,也對將來的生育沒太多影響。」  小林是以「月經不正常」找到呂主任問診的,初步體檢中沒有發現明顯異常,月經也還算正常。但經過細詢問,小林的病史卻引起了呂主任的注意。小林已經換了三任男朋友,做過兩次流產,偶爾出現性生活後血性白帶。
  • 忍出的癌!這6個「小毛病」是患癌前的最後警告,很多人卻還在拖…
    癌前病變是什麼? 從癌前病變階段發展到癌症,一般需要幾年甚至數十年左右的時間。 癌前病變可能是你以為的「小毛病」,但是它可不是隨便忍忍就過過去了,癌前病變,這條癌症的最後一道防線,你一定要知道怎麼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