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得的宮頸癌前病變 離宮頸癌有多遠?

2020-11-30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前一陣咪蒙談到自己得了「非典型鱗狀細胞,高級別鱗狀上皮病變」,是宮頸癌的一種癌前病變。

宮頸癌是我國女性第二大常見惡性腫瘤,發病率僅次於乳腺癌。據統計,中國宮頸癌每年新發病例10萬例,死亡3萬例,居15-44歲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第二位,死亡率第三位。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什麼是宮頸癌前病變?

宮頸癌前病變主要是指高級別宮頸鱗狀上皮內病變,是宮頸癌發生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以往根據不典型細胞累及宮頸上皮的範圍將宮頸病變主要分三個階段宮頸鱗狀上皮內瘤變(英文縮寫為CIN)1級、CIN2級、CIN3級。在2014年的病理國際會議上,已經將這種分類改成低級別宮頸鱗狀上皮內病變和高級別宮頸鱗狀上皮內病變的二級分類,英文縮寫為LSIL和HSIL,其中HSIL為宮頸癌的癌前病變

發現宮頸癌前病變怎麼辦?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邱麗華解釋說:「宮頸癌癌前病變並不等於宮頸癌,宮頸癌從癌前病變發展到宮頸癌,一般需要5-15年的時間。即便發生了癌前病變,只要及早發現,及時幹預,就可以避免宮頸癌的發生,不需要過度緊張。」

當宮頸病變為LSIL或者之前說的CIN1級,這些病變是可以不用處理的,定期隨訪就可以。但需注意的是,當出現HSIL或CIN2、3級,且伴有原位癌時,一般需要積極地手術處理。目前來說,絕大多數患者可達到臨床治癒,阻斷宮頸癌的發生,獲得與正常人相同的壽命。

如何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目前,臨床上已經達成共識,宮頸癌的發生與高危型人乳頭瘤病(HPV)感染有著密切的關係。高危型HPV的持續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病因。女性感染HPV之後,大部分人可以通過自身機體的免疫力自行消除。如果沒有消除,8-24個月之後,將有可能進展為宮頸癌的癌前病變。

較為有效的預防宮頸癌的發生就是進行宮頸癌的定期篩查。主要方法是液基薄層細胞檢測(TCT)檢查和HPV檢測。

建議21-65歲女性定期接受宮頸癌篩查。對於HIV感染者、免疫抑制狀態者(如器官移植患者、腎衰透析治療者、類風溼或其它疾病用細胞毒藥物治療者)、既往接受CIN、3或宮頸癌治療者或宮內暴露於乙烯雌酚者,每年做一次TCT的檢查和HPV的篩查。如果宮頸癌篩查TCT、HPV有異常,需要進一步通過陰道鏡檢查,可確定病變的範圍及程度。

接種HPV疫苗就可以高枕無憂?

隨著二價、四價、九價宮頸癌疫苗陸續上市,我國宮頸癌防治的「疫苗時代」已經到來。

疫苗並非一勞永逸,需要定期進行高危型HPV檢測。邱麗華指出:注射疫苗確實是一道重要的防線,但並不能取代宮頸癌的早期篩查、百分之百預防宮頸癌。由於HPV病毒有很多不同的亞型,目前的疫苗尚不能預防所有HPV高危和低危型別,因此,有性生活的適齡女性,無論是否接種過疫苗都需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

相關焦點

  • 26歲查出「宮頸癌前病變」,癌前病變到癌症剩幾年?
    小青便去詢問醫生,接受建議後又做了陰道鏡檢查,結果醫生說是已經宮頸癌前病變了。 小青一聽,慌了:「癌前病變?是不是就是宮頸癌?可是我之前沒有什麼不舒服的表現啊,醫生,我才26歲,我不想死啊!」 哪些情況屬於宮頸癌前病變?
  • hpv陰性會得宮頸癌嗎 hpv和宮頸癌的關係
    目前,患有宮頸癌症的人群是越來越多了,特別是在夏季,發病率高的嚇人,很多人就會問hpv陰性會得宮頸癌嗎,宮頸癌症如何預防呢,HPV就一定和宮頸癌有關嗎,帶著問題一起和小編去文章中尋找答案吧。hpv陰性會得宮頸癌嗎99.8%的宮頸癌患者中可以檢測到HPV,而HPV陰性者幾乎不會發生宮頸癌。除此之外,98%以上的宮頸疾病患者也存在HPV。在漫長的潛伏期當中,任意做一次婦科體檢防癌篩查,都能檢查出來宮頸的癌前病變。也就是說,通過HPV篩查,我們可以準確得知自己的患病可能,把心放寬,或者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p16/Ki-67雙染檢測助力宮頸癌前病變診斷
    由此,宮頸癌防治的關鍵在於篩查出高風險人群,找出高級別CIN患者,及時幹預。採用免疫組化雙染技術在宮頸上皮細胞或組織中檢測兩種生物標誌物p16和Ki-67以輔助診斷宮頸癌前病變已成為當前各國研究的重點,通過新檢測、新技術的臨床應用以實現宮頸癌篩查益處最大化,同時減少和避免由錯誤診斷和過度診斷帶來的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和潛在危害。
  • 18歲少女竟被查出宮頸癌前病變 年輕女性發生率增加
    浙江在線02月27日訊杭州18歲的花季少女小林,因血性白帶以為是月經不正常到醫院檢查,結果竟然是宮頸癌前病變。  這是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婦產科主任呂雯博士接診的一名患者。省立同德醫院主任呂雯博士說:「其實,宮頸癌並沒有想像中可怕,宮頸癌是婦科腫瘤中唯一可以通過體檢早期發現和預防的疾病。只要注意定期體檢,大多數可以在癌前病變階段就能發現和得到治療,而較早的癌前病變的治療既不用切除子宮,也對將來的生育沒太多影響。」  小林是以「月經不正常」找到呂主任問診的,初步體檢中沒有發現明顯異常,月經也還算正常。但經過細詢問,小林的病史卻引起了呂主任的注意。
  • p16/Ki-67雙染檢測 助力宮頸癌前病變診斷
    採用免疫組化雙染技術在宮頸上皮細胞或組織中檢測兩種生物標誌物p16和Ki-67以輔助診斷宮頸癌前病變已成為當前各國研究的重點,通過新檢測、新技術的臨床應用以實現宮頸癌篩查益處最大化,同時減少和避免由錯誤診斷和過度診斷帶來的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和潛在危害。
  • p16/Ki-67雙染檢測助力宮頸癌前病變診斷—新聞—科學網
    由此,宮頸癌防治的關鍵在於篩查出高風險人群,找出高級別CIN患者,及時幹預。採用免疫組化雙染技術在宮頸上皮細胞或組織中檢測兩種生物標誌物p16和Ki-67以輔助診斷宮頸癌前病變已成為當前各國研究的重點,通過新檢測、新技術的臨床應用以實現宮頸癌篩查益處最大化,同時減少和避免由錯誤診斷和過度診斷帶來的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和潛在危害。
  • 打了HPV疫苗,就一定不會得宮頸癌?引發宮頸癌的因素是什麼?
    的確,專家們研究出了,預防宮頸癌的疫苗。這種疫苗就是HPV,可以很大程度的預防宮頸癌,在疫苗出現後,很多女性都開始注射。在注射後,有些女性還會有擔心,就會經常問一個問題,打了HPV疫苗,是不是代表一定不會得宮頸癌?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還真不敢肯定,畢竟事無絕對,總會有意外發生。
  • 蕭山27歲姑娘得宮頸癌 這些知識要了解
    近日, 天氣陰雨,一位年輕女子憂心忡忡地坐在蕭山中醫院婦科肖利平醫生的診室,手上一張病理檢查報告單,赫然列印著凌某,27歲,宮頸癌(中分化)……醫生,我這麼年輕,為什麼會得宮頸癌?近40年,由於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遍應用,使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得以早期發現和治療,但同時發現,宮頸癌發病有年輕化趨勢。理論上,從宮頸上皮內病變發展為浸潤癌需要10-15年,但約25%的患者在5年內可發展為浸潤癌。
  • 宮頸癌:不可怕的癌症
    再嚴重就是癌前病變,再往下發展就是鏡下的早期的癌,到最後就是我們所說的鱗狀細胞的癌,就是宮頸癌。當然早期炎症不一定都發生宮頸癌,按照統計學來講,像輕、中度的慢性炎症可能會有10%到15%會發生宮頸癌。到重度大概有75%會發生到宮頸癌。當然非典型增生和癌前病變它都屬於宮頸上皮的一種病變,所以我們在臨床統稱為上皮內瘤變,我們在體檢的時候單子上寫的CIN1,CIN2,CIN3。
  • 華大基因在行動:助力宮頸癌篩查,許一個沒有宮頸癌的未來!
    99.7% 的宮頸癌由高危型 HPV 長期或反覆感染引起。近年來,發達國家宮頸癌新發病例逐年下降;在中國,由於疫苗上市滯後、篩查率較低等原因,宮頸癌依然是中國女性第二大常見癌症。全球宮頸癌每年新發病例近57萬人,其中我國每年就有10.6萬新發宮頸癌病例。中國宮頸癌防控之路仍然任重道遠。
  • 宮頸癌是可以預防和治 愈
    一.宮頸癌篩查的重要性:  1.宮頸的解剖特點是易於暴露,便於觀察、觸診和取材。  2有檢查和識別HPV的檢測方法。沒有HPV感染就不會患宮頸癌,持續感染HPV高危型病毒才會發生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針對病因檢查和治療就可以遏制宮頸癌的發生。
  • 宮頸癌篩查多久做一次
    核心提示:癌症疾病是所有疾病裡面讓人們最害怕的一種,然而近幾年我們發現各種癌症疾病的發生率一直都在不斷的上升,對於女性朋友來講很多人出現了宮頸癌,要知道癌症疾病可分為早期、中期與晚期,不同的階段會造成不一樣的危險程度,因此大家要做好定期的篩查,那麼宮頸癌篩查多久做一次呢?
  • 感染了HPV就會得宮頸癌?關於宮頸癌的疑問一文說清!
    有超過95%的宮頸癌病例,是由於HPV感染所引起的。而幸運的是,我們已經有了成熟的預防措施:HPV疫苗。  而近日,國產HPV疫苗也宣布即將投入使用,將於5月起,陸續在湖北、新疆、吉林、雲南、江蘇、山東等省份的大部分社區醫院接受預約接種。中國女性再對抗宮頸癌的路上,又多了一條選擇。
  • 宮頸癌免疫治療法成功率
    宮頸癌免疫治療法成功率?近年來宮頸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年輕化的趨勢,其治療是一種長期且漫長的過程,但若不幸發現患上宮頸癌,也要積極尋醫,方能避免疾病的進一步加重。  什麼是宮頸癌?  宮頸癌是女性第二大常見腫瘤,起源於宮頸上皮內病變。
  • 宮頸癌篩查後多久同房 你了解嗎
    宮頸癌症這個疾病大家一點也不陌生,它和我們的生活作息息息相關,宮頸癌篩查的方法有那些呢,在篩查前後應注意什麼,宮頸癌篩查後多久同房呢,針對以上的幾個問題,小編已經在下文中給出了答案,一起去文章中看看吧。
  • 宮頸癌防治、篩查與檢測的新進展
    ),癌前病變的篩查和診斷 ; 三級預防,即對浸潤性宮頸癌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防止疾病惡化,延長患者壽命。 現階段已證實的高危人乳頭瘤病毒類型有HPV68、59、58、56、51、45、39、35、33、31
  • 中國還需要多少年才能消除宮頸癌?
    &nbsp&nbsp&nbsp&nbsp文章指出,當前我國離消除宮頸癌的目標存在巨大差距,如不改變防控策略,在宮頸癌發病率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實現消除目標幾無可能。&nbsp&nbsp&nbsp&nbsp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見惡性腫瘤,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統計顯示,2018年全球有57萬女性被診斷為宮頸癌,並有31萬女性死於宮頸癌。如果不採取進一步行動,預計2018年至2030年期間每年新增宮頸癌病例將從57萬例增加到70萬例,而每年死亡人數預計將從31.1萬例增加到40萬例。
  • 23歲女孩一月不換內褲,查出癌前病變!癌前病變有多大機率成癌?
    醫生檢查後,發現芳芳外陰有贅生物,送病理後發現有尖銳溼疣和外陰上皮內瘤病變,簡單來說就是外陰癌癌前病變。 經了解,醫生發現了芳芳患病的原因——芳芳有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懶,內褲一個月都不洗,哪怕大姨媽來了也只是用紙墊墊就完事,這就大大增加感染的機會,導致病毒入侵。
  • 港大深圳醫院推出「一站式」宮頸癌篩查
    宮頸癌的出現並非一朝一夕,往往需要10年以上,期間子宮頸細胞逐漸發生變化,宮頸上皮細胞首先發生癌前病變,最後發展到癌症。而這樣的病變可以通過宮頸細胞學篩查被發現。  根據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的資料,2008-2012年,宮頸癌在深圳女性的癌症發病率中位居第二,僅次於乳腺癌。而香港已經從20年前的第四位下降到第九位。
  • 預防宮頸癌:先測一測是否感染高危型HPV?
    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第三大、中國女性第二大最常見的癌症。早診早治是抵禦宮頸癌最為有效的方法,通過臨床檢測及早發現癌前病變,對宮頸癌的防治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科主任郭紅燕教授表示,宮頸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確、可以早期預防和治療、可以徹底根除的惡性腫瘤。羅氏診斷CINtec PLUS細胞學檢測可提高宮頸癌前病變的檢出率,減少和避免不必要的陰道鏡檢查,幫助醫生對高危型HPV感染人群進行危險分層管理,更準確地發現潛在的高級別病變患者,從而實現早期幹預,最大化提高宮頸癌前病變的治癒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