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前病變很危險,這9種異常,為腫瘤細胞「發威」提供了基礎

2020-11-29 家庭醫生在線網

癌症的發生發展需要一定的過程,臨床上將這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也就是說癌前病變只是代表身體的部位出現問題,如果及時的進行處理,病情就會康復,不會繼續惡化,而如果處理不當病情繼續惡化,最終就有可能發展成癌症。

哪些常見的癌前病變需要引起重視呢?

1、黏膜白斑

黏膜白斑主要多發生於口腔、消化道、陰道等黏膜組織,主要的特點為點狀或片狀斑片。患者最初的表現為白色的煙霧狀,用手觸摸質感光滑,隨著病情發展會逐漸突出黏膜表面有粗糙的沙粒感,最後會形成潰瘍,若不及時治療很容易增加發展成鱗狀細胞腫瘤的風險。

2、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比較常見,如果不及時治療,有一定的風險會發展成胃腫瘤。胃黏膜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都是癌前病變的表現,患者會出現腹部疼痛、腹部脹滿以及食欲不振等臨床表現。

3、肝硬化

肝腫瘤的形成分為三個階段,肝炎-肝硬化-肝腫瘤,在早期患者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當疾病發展到後期時肝功能損害嚴重,身體的多種系統都會受到影響就容易誘發肝腫瘤,必須要在早期引起高度的重視。

4、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在婦科中比較常見,主要的表現就是子宮頸上皮不正常增生,患者會出現白帶增多、會陰部墜脹以及腰底部疼痛等感覺,一般有性生活的女性多數會有宮頸糜爛,尤其是分娩和流產的女性患有宮頸糜爛的機率更高,合併HPV感染時就容易誘發宮頸腫瘤。

5、乳腺非典型增生

乳腺非典型增生、導管內乳頭狀瘤和乳腺囊性增生都是乳腺腫瘤常見的癌前病變,主要的症狀就是乳腺內出現腫塊,可發生於一側乳腺,也可在兩側乳腺出現,少數患者會伴有乳頭溢液。

6、多發性腺瘤樣息肉

多發性腺瘤樣息肉主要發生於胃腸道黏膜,在結腸內比較多見,具有一定的家族遺傳傾向,也可受日常生活和飲食習慣的影響。腸道息肉很容易引起出血,反覆潰瘍出血不加以處理治療就容易引起細胞變異,有一定的胃腫瘤和腸腫瘤風險。

7、無痛血尿

無痛性血尿是腎腫瘤和膀胱腫瘤的癌前病變,在極少數病例中無痛血尿,還有可能是前列腺腫瘤的早期徵兆。

8、肺部結節

肺部結節比較常見,80%左右是良性,20%左右屬於癌前病變,在多數情況下屬於炎症性病灶,要想判斷是否會發展成肺腫瘤需要結合具體的檢查。

9、交界痣

交界痣隆起於皮膚表面,會在表皮和真皮交界處生長,當反覆摩擦以及自身內分泌紊亂時就容易惡變為黑色素瘤。

癌前病變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若不加以治療,會增加患上腫瘤的風險,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對待癌前病變必須要理性應對,聽從醫囑,積極的配合治療,在疾病早期將癌症扼殺在搖籃裡。當出現各種癌前病變時,需要結合症狀和相關檢查,尋找專業的醫生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

相關焦點

  • 癌前病變很危險,9種常見癌前病變要重視治療!
    癌症的發生發展需要一定的過程,臨床上將這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也就是說癌前病變只是代表身體的部位出現問題,如果及時的進行處理,病情就會康復,不會繼續惡化,而如果處理不當病情繼續惡化,最終就有可能發展成癌症。 那麼都有哪些常見的癌前病變需要引起重視呢?
  • 癌前病變不是癌,積極治療可逆轉
    癌症的發生發展可以分為癌前病變、原位癌及浸潤癌三個階段。當一個正常的細胞出現異常增生時,它就開始被「賦予」了癌變的可能,如果再繼續發展就有可能發展為癌。因此被稱為癌前病變,即癌症正式形成之前的一個「預備」狀態。
  • 26歲查出「宮頸癌前病變」,癌前病變到癌症剩幾年?
    但由於相關知識欠缺,不少女性就如小青一般,一聽到癌前病變就緊張的不得了,誤以為宮頸癌前病變就是癌症前期。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婦科張蓉主任表示,宮頸癌前病變實際上是宮頸重度上皮肉瘤樣病變,這種瘤樣病變有可能向癌演變的趨勢,但距離宮頸癌可能有相當長的距離,及時治療是可以痊癒的。
  • 癌前病變是什麼意思 常見的癌前病變你知道嗎
    其實癌症的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侵潤癌三個階段。那麼有人會問,這個愛錢病變是什麼意思呢?常見的癌前病變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癌前病變是什麼意思其實,許多的癌症如果能夠在癌前病變的階段能夠重視和治療的話,可以將癌症的發生降低到最小的機率。所以我們需要了解一些癌前病變的知識,為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 子宮頸癌前病變該怎麼防?
    可以說,宮頸癌是感染性疾病,是可以預防,可以治療及治癒的,這是因為:①知道其發生原因;②認真普查和隨診可以預防;③早期診斷可以完全治癒。子宮頸的癌前病變是個相對較長時間的過程,這使得幹預和治療成為可能,關鍵在於普查、及早發現和處理。
  • 何為癌前病變、原位癌和重複癌?
    □河南省腫瘤研究院研究員 程心超    癌前病變:是指在原位癌形成之前的細胞增生階段,尤其是指不典型增生而言。因為正常細胞由增生到惡性腫瘤的轉變,一般經過單純性增生到不典型增生再到原位癌。
  • 體檢發現癌前病變,一定會變成癌症嗎?應該怎麼辦?
    癌前病變是指細胞異常增生具有癌變傾向的病變,是惡性腫瘤發生前的一個特殊階段,往往繼發於某些慢性疾病或所謂癌前疾病。 大部分癌前病變發展緩慢,僅有一小部分病例進一步惡化、發展成癌症。 癌前病變有組織結構的紊亂和細胞形態的異常,即所謂不典型增生或上皮內瘤變,分為輕、中、重度。 輕度的可以逆轉消失,或發展為重度的,但重度的癌前病變則難以逆轉,前進一步就是原位癌、早期浸潤癌,甚至與癌難以區分。
  • 這個基本沒有「癌前病變」的癌症,是可怕的男性殺手!
    很多癌症來臨前都有一些病變的情況,比如: 慢性萎縮性胃炎可能屬於癌前病變或癌前狀態;當胃黏膜出現上皮不典型增生、腸上皮化生(胃黏膜被腸型黏膜替代),可能是癌前病變的表現。,腺瘤性息肉是的癌前病變,尤其是直徑大於2cm的,癌變的機會較高。
  • 癌症來之前,都會有「癌前病變」!很多人沒重視|萎縮性胃炎|癌前...
    如果在癌前病變就能止步,那麼癌症也就很難發生。癌前病變可控甚至可逆癌前病變其實是一種病理學的診斷,它是一個雙向環節,可能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就是說,癌前病變是個可控甚至可逆的狀態。從癌前病變階段發展到癌症,一般需要幾年甚至數十年左右的時間。
  • 肝細胞癌癌前病變的篩查與診斷|指南共識
    基於國內外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專家臨床經驗,《肝細胞癌癌前病變的診斷和治療多學科專家共識(2020版)》經多學科協作對肝臟高級別不典型增生結節作為肝癌的癌前病變,從概念、篩查、診斷、治療和隨訪等各方面進行了歸納和界定,旨在提出和建立肝癌癌前病變的概念和診療原則,為降低我國肝癌的發病率和提高肝癌的總體治療效果作出貢獻。 一、何為HCC癌前病變?
  • 26歲查出癌前病變!這是癌症的最後一道防線!可惜很多人沒重視!
    小青便去詢問醫生,接受建議後又做了陰道鏡檢查,結果醫生說是已經宮頸癌前病變了。小青一聽,慌了:「癌前病變?是不是就是宮頸癌?可是我之前沒有什麼不舒服的表現啊,醫生,我才26歲,我不想死啊!」 癌前病變其實是一種病理學的診斷,它是一個雙向環節,可能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就是說,癌前病變是個可控甚至可逆的狀態。
  • ...子宮內膜癌|腫瘤標誌物|惡性腫瘤|子宮頸癌|卵巢癌|讀懂|基因|...
    腫瘤標誌物是指由腫瘤組織產生的存在於腫瘤組織本身,或分泌至血液或其他體液,或因腫瘤組織刺激,由宿主細胞產生而含量明顯高於正常組織,並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的一類物質。目前發現的腫瘤標誌物有80餘種,較為常用的有30餘種。
  • 14個腸鏡中13個有癌前病變,1個確診腸癌!這22種情況必須查個腸鏡!
    「14個腸鏡中13個有癌前病變,1個確診腸癌!」這不是在開玩笑,而是京東中美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吳勇給患者檢查時真實發生的,吳勇醫生回憶了當天整個過程。「作為一名消化內科醫生,幾乎每天都在苦口婆心地勸說親朋好友,在40歲以前做一次胃腸鏡。我也會在門診和我自己的自媒體平臺上不遺餘力地科普胃腸鏡的常識。
  • 顱內生殖細胞腫瘤研究進展_顱內生殖細胞腫瘤_MiRNA_神經外科_醫脈通
    分子生物學及基因的明確將為IGCTs的靶向治療提供研究依據。但也有證據表明,IGCTs中的畸胎瘤可以由其它非原始生殖細胞產生,這表明其它生殖細胞腫瘤亞型也可能具有從非生殖細胞系發育而來的能力。然而,近年研究顯示,顱內生殖細胞腫瘤可能來源於顱內神經幹細胞。這有可能推翻人們普遍接受的IGCTs來源於原始生殖細胞。總之,目前IGCTs病因仍不明了,仍需繼續研究。
  • 胃癌癌前病變與早期胃癌的單細胞轉錄組網絡解析
    摘要中文:腸型胃癌的癌前病變包括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腸化生。在本研究中,我們使用單細胞RNA-seq對胃癌癌前病變和早期胃癌(EGC)患者胃竇黏膜活檢組織進行測序,其中32,332個單細胞profile通過質控。然後,我們以不同病變的胃上皮細胞的細胞特徵及分子特徵為基礎構建了一個單細胞網絡。
  • 聚焦「癌中之王」,這項研究將為胰腺癌可視化診療提供新策略
    胰腺癌因早期很難被發現,多數患者被發現時已是晚期,加之擴散極快、病死率極高,被稱為「癌中之王」。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分子影像中心李暘研究員團隊項目《變性膠原基質的分子可視化在胰腺癌早期病灶檢測中的研究》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項目將聚焦腫瘤演進與診療的分子功能可視化研究,有望為胰腺癌的可視化診療提供新策略,為創建原創性的腫瘤可視化技術奠定基礎。
  • 【消化病理學習筆記】食管腫瘤-良性上皮性腫瘤和前驅病變(1)
    3 .異型增生可能在內窺鏡下可見,表現為平坦、斑塊狀或不規則的黏膜,與周圍非異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黏膜不同的。4 .諸如潰瘍、斑塊、結節和狹窄等黏膜異常與癌症風險增加相關。1 . Barrett食管異型增生的危險因素與食管腺癌的危險因素相似。2 .異型增生主要發生在有杯狀細胞的化生性腸上皮細胞中。
  • 23歲女孩一月不換內褲,查出癌前病變!癌前病變有多大機率成癌?
    提到癌,人人怕之。也正因為這樣,很多人聽到帶有「癌」字的診斷就會誤認為就是患了癌症,比如癌前病變。殊不知癌前病變與癌症是兩碼事,癌前病變是指一類病變的組織學表現失去了正常應有的形態特徵,具有一定的像癌症發展的潛在可能性,但不代表一定會患癌。 二、癌前病變離癌症多遠?
  • 什麼是癌前病變?4種常見的小毛病,也許是癌症前兆,別大意
    而很多人提到癌症的高發率和致死率確實會讓人感到擔心和害怕,但大忌也要知道,它的出現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通常都會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比如癌前病變,那究竟什麼是癌前病變呢?大多數人都認為癌前病變是癌症的早期,其實不是的,癌前病變是通常是獨立性的一種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有可能會發展成癌症,但也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會得癌症。但如果是以下四種常見的小毛病的話,也許就是癌症的前兆,這時候千萬不要大意,只要及時治療,就能夠及時遏制住癌變的腳步。
  • 研究人員揭示腫瘤轉移前的免疫逃逸機制
    、中度發育異常、嚴重發育異常、原位癌、侵襲性鱗狀細胞癌。me Galon研究組在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Immune evasion before tumor invasion in early lung squamous carcinogenesis的研究論文,通過對肺鱗狀細胞癌發生過程中基因表達情況的檢測,對侵襲前病變組織和腫瘤微環境的基因表達時序改變以及相關細胞定位進行了研究,發現腫瘤微環境的重塑促進了腫瘤的發生發展和遠端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