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這4種都是「小毛病」?腫瘤醫生告訴你:可能是癌

2020-11-23 騰訊網

很多人談「癌」色變,其實癌症越早發現並治療存活率越高,然而有些癌症的早期發病症狀並不十分明顯,很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

如何才能早期發現?

一. 便血

不都是痔瘡,很可能是直腸癌!

直腸癌和痔瘡都會引起大便帶血,由於大部分患者存在僥倖心理,在出現便血時往往首先考慮的是痔瘡,而把直腸癌的可能性忽略了。

痔瘡和直腸癌都會有便血,便血也是有區別的,要學會鑑別。痔瘡便血往往在大便的表面,與糞便不混合,顏色鮮紅並且無黏液。癌症患者的便血則與大便混合在一起,顏色為暗紅或果醬色,大便有黏液,伴隨著大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或不成形等。

【早期篩查建議】

1. 直腸指檢:把手指伸進肛門能觸摸到內部有一些凸起的小粒則為痔瘡;把手指伸進肛門,如果感覺腸內有菜花樣的硬塊或邊緣隆起中央凹陷的潰瘍,覺得裡面非常狹窄,只能容得下一根手指,檢查之後,發現指套上粘有血液、膿液和粘液,這種情況一般就是直腸癌了。

2. 直腸鏡檢查:在進行結腸鏡檢查的同時,還可以通過該結腸鏡進行腫瘤的標本採樣,即活檢。簡單的結腸鏡檢查幾乎能發現所有的直腸癌,因此被稱為發現直腸癌的「火眼金睛」。

二. 胃痛

別總當成胃潰瘍,可能是胃癌!

胃癌和胃潰瘍這兩種發生在胃部的疾病都可以引起胃痛的症狀,但疾病的性質確實天壤之別。

1. 年齡區分:胃潰瘍易躲在青壯年體內發生,病情反覆,而胃癌多見於中老年人,如出現上腹痛等症狀,慢慢加重,病情發展較快,病程短;

2. 飲食區分:胃潰瘍的疼痛多與飲食關係密切,即餐後半小時開始,疼痛持續幾個小時,有燒灼感,其後逐漸消失,胃癌的疼痛無規律性,與進食無關,進食後疼痛可加重,也可減輕;疼痛性質不定。

【早期篩查建議】

慢性胃炎、胃潰瘍難以區分,必須藉助於影像檢查和胃鏡檢查才能明確診斷。其中胃鏡是唯一可以發現癌前病變,確診早期胃癌的手段。因此,對於有罹患胃癌風險的高危人群,在成年後均需要每年檢查胃鏡1-2次;健康人群在45歲以後推薦每1-2年進行胃鏡檢查一次,如果發現有高危因素則需要增加檢查的頻次。

三. 乳房腫塊

別總當成纖維瘤,可能是乳腺癌!

乳腺癌與乳腺纖維瘤均可出現乳房內無痛性腫物。

兩者的不同點在於,纖維腺瘤的高發群體在於年輕女性,瘤體多位圓形或橢圓,邊界清楚,無粘連,腫塊生長緩慢。乳腺癌一般在老年階段發生,乳腺癌腫瘤質地比較硬,便捷不規則,生長較迅速,可伴同側腋窩淋巴結或鎖骨上淋巴結腫大。

【早期篩查建議】

1. 鉬靶(乳腺X線):鉬靶作為乳腺癌篩查手段,建議應用於40歲以上女性。

2. 乳腺超聲:超聲檢查不受腺體緻密度影響,能鑑別囊、實性病變,並可顯示病灶內部及周圍的血流信號,更有無創傷、無痛等優點。

3. 乳腺觸診:臨床觸診也是發現乳腺腫瘤、鑑別腫瘤性質的重要方法,但對體積小、位置深的腫物,敏感度不高,尚不能單獨作為乳腺癌篩查方法。

4. 乳腺自檢:對早期發現乳腺癌還是有意義的,建議每個月一次乳房自檢。

5. MRI(核磁共振):對超聲及鉬靶無法確診的病變,及考慮隱匿型乳癌者,可作為輔助檢查手段。

四. 骨痛

別當做椎間盤突出,小心骨髓瘤

骨痛是多發性骨髓瘤的症狀之一。骨痛的程度因人而異,早期的骨痛常常是輕度的,因此,在疾病的早期不少患者被誤診為風溼病、腰間盤突出等。但隨著疾病的進展,骨痛可變為持續性、劇烈性,甚至發生骨折等。所以當骨痛持續一段時間,應該警惕多發性骨髓瘤,建議此時可以到血液科就診。

【早期篩查建議】

中老年人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腰背痛、骨關節疼痛或骨質疏鬆,不明原因的貧血、蛋白尿以及反覆感染,要警惕骨髓瘤的可能性,建議到醫院血液科就診,進行血液生化、免疫球蛋白測定、骨髓穿刺及骨骼的影像學檢查,以期及早明確診斷。早發現、早治療將會提高患者的生存機會。

轉自:科普中國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癌前病變?4種常見的小毛病,也許是癌症前兆,別大意
    人吃五穀雜糧,身體難免會有一些小毛病,如果不重視的話,這些小毛病會不斷的加重,從而影響到身體的各個器官,甚至還會有癌變的可能。大多數人都認為癌前病變是癌症的早期,其實不是的,癌前病變是通常是獨立性的一種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有可能會發展成癌症,但也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會得癌症。但如果是以下四種常見的小毛病的話,也許就是癌症的前兆,這時候千萬不要大意,只要及時治療,就能夠及時遏制住癌變的腳步。
  • 得癌後,該多運動還是多靜養?運動會加速癌細胞擴散?醫生告訴你
    運動有利於身體健康,這是公認的,癌症對健康的威脅非常大,這也是大家知道的。但兩者撞到一起,對於不幸得了癌症的人來說,運動到底是好是壞這個問題存在比較大的爭議,有人認為得癌後,該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認為應該多靜養,不宜多運動,運動會加速癌細胞的擴散。
  • 為什麼有人本來沒事,查出癌後很快就去世了?醫生:可能是因為這4個...
    點擊播放 GIF 0.0M從發現癌症到離世僅幾個月,可能是因為這4個原因……01腫瘤惡性程度高有一些被查出的癌症,發展速度很快,很多治療手段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以上內容來自:普外科曾醫生 ID:puwaikezengyisheng )年年體檢,怎麼一查出癌就是晚期了?
  • 鼻子堵了是小毛病?不一定!包頭61歲大爺鼻腔裡長了5公分腫瘤!
    核心提示 鼻子堵塞是小毛病? 不一定! 感冒了都會鼻子堵 但是你不知道的是 鼻子堵塞不一定都是感冒引起的 它還有一種可能 腫瘤 楊金喆 包頭市腫瘤醫院
  • 得癌等於被判死刑?醫生:4種癌早期5年生存率超90%,不用太慌
    對於老百姓來說,得了癌症就相當於被「判了死刑」,就算通過一系列的治療,到最後也是回天無力,可能還會落得人財兩空的結果。有不少癌症患者覺得自己是累贅,增加家人負擔,還會選擇放棄治療。得癌等於被判死刑?醫生告訴大家,4種癌早期5年生存率超過90%,不用太慌,若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率還是相當高的,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哪4種癌,早期發現治癒率比較高?第1種:早期甲狀腺癌。
  • 腫瘤標誌物升高未必就是癌!10種常見腫瘤標誌物,幫你一一分析
    看著那刺眼的「癌」字,小青很擔心自己是得了癌症,於是去諮詢醫生。 醫生解釋說,癌胚抗原屬於腫瘤標誌物類的檢查項目,呈陽性不代表一定患癌,建議小青做其他相關影像學檢查後再看結果。 小青很疑惑:腫瘤標誌物是什麼?難道沒腫瘤也會查出陽性嗎?
  • 忍出的癌!這6個「小毛病」是患癌前的最後警告,很多人卻還在拖…
    癌前病變可能是你以為的「小毛病」,但是它可不是隨便忍忍就過過去了,癌前病變,這條癌症的最後一道防線,你一定要知道怎麼應對! 很多人都有慢性萎縮性胃炎,這可不是隨便忍一忍的小問題。
  • 「跑跑醫生說」腫瘤標誌物升高是癌症嗎?醫生教你解讀體檢單數值
    」帶你少走彎路 本期醫生 胡泓 臨床上檢驗腫瘤標誌物有以下七種用途: 瘤的早期發現; 腫瘤普查、篩查; 腫瘤的診斷/鑑別診斷; 腫瘤患者手術、化療、放療效果監測; 腫瘤復發的診斷;
  • 長沙好的腫瘤醫生,長沙腫瘤醫生專家
    長沙好的腫瘤醫生,長沙腫瘤醫生專家 時間:2021-01-13 11:06:47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其實現在的醫生都說差不多的。那麼長沙好的腫瘤醫生專家是誰呢,排名如何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可以在不同年齡的患者人群中看到腫瘤。
  • 腫瘤醫生:身上有3種痣,要小心是癌的「偽裝」,請早做處理
    腫瘤醫生在這裡要提醒大家,身上如果有這3種痣,要小心是癌的「偽裝」,請早做處理。黑痣是人體黑色素堆積在人體表面形成的良性腫瘤,常常發生在人的面部、頸部、胸前以及後背這四個地方。在臨床表現為深色或者深褐色,有少數沒有顏色的叫做無色痣。痣有兩種類型,根據痣的分布部位將痣分為交界痣、皮內痣。
  • 腫瘤醫生常說的「5年生存率」,到底是啥意思?看完恍然大悟
    核心提示:由於知識的匱乏,很多人認為得癌就是「判死刑」,認為即使治療也是白花錢。實際上,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確實,很多癌症患上後,都會被判「死刑」,但並不是「立即執行」,而是「緩期執行」。在醫學上,得癌後能生存多久,有一個專業的名詞——5年生存率。
  • 鼻咽腫瘤還有這個別稱?如果發現這4種異常,可能是壞消息上門
    但是這並不是一個特別典型的症狀,很多人把它誤以為鼻炎或者鼻竇炎,按照治療鼻炎或者鼻竇炎治療方法去治療,從而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時機。2、鼻塞鼻咽腫瘤的早期症狀也有鼻塞這一種,剛開始是單側的鼻塞,慢慢的就會成為雙側鼻塞。
  • 癌前病變很危險,這9種異常,為腫瘤細胞「發威」提供了基礎
    癌症的發生發展需要一定的過程,臨床上將這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也就是說癌前病變只是代表身體的部位出現問題,如果及時的進行處理,病情就會康復,不會繼續惡化,而如果處理不當病情繼續惡化,最終就有可能發展成癌症。
  •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好不好 且看肝癌晚期患者怎樣與癌共存
    最讓他絕望的是,「醫生直接告訴我,我就也是兩三個月的事了。」  求生的意念支持著孔祥泉活下去的希望,他沒有放棄,四處「尋求」合適的治療方案。一次機緣巧合,讓孔祥泉認識了徐克成,他的「與癌共存」的理念讓孔祥泉深以為然。經過一番了解,孔祥泉得知,家附近的一家腫瘤醫院可以掛到徐克成的專家號。
  • 這6種癌症會遺傳!家裡有親人患這種癌,你就要當心啦!
    或許你會發現這樣的現象 在某些家庭中有一人患癌症 其他家庭成員可能也會患上這個癌症 就像病毒感冒一樣一個傳染一個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癌症真的會傳染嗎?
  • 結節是否會「癌前病變」?有這3個特點,你的結節可能還安全!
    只是很多人都把這些症狀忽略了。而結節通常就是癌症前病變的表現之一。 結節是否「癌前病變」 結節,是不是「癌前病變」?有這3個特點,你的結節可能還安全! 3、疼痛強度低 其實良性的腫瘤也能夠造成疼痛感,但是相對於惡性腫瘤來說疼痛感還是非常低的。而且惡性腫瘤的疼痛感更加持久,所以說平時如果出現了腫瘤,疼痛非常持久,而且程度還深,就可能會導致癌前病變。
  • 為什麼切除了腫瘤,還是會復發?這場「醫學騙局」,告訴你答案
    我都按照你的要求,切除了腫瘤,不是已經沒事兒了嗎,為什麼我又復發了? 這是癌症復發患者和家屬,反覆諮詢醫生的常見問題! 而隨便在網上搜索關於癌症治療,你會發現有很多的言論都停留在了無謂掙扎、醫療騙局等方面。甚至是有人認為,癌症的任何治療,都是騙錢手段!
  • 原位癌、浸潤癌都是癌!有什麼不一樣呢?
    病理報告上一堆專業名詞,後面還全部帶個「癌」字,每個名詞看起來都讓人膽戰心驚。 原位癌:人體表面及體內臟器表面都覆蓋著一層組織,這層組織又陪稱為上皮組織。而長在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就被稱為原位癌。而中期浸潤性癌,除了手術,可能還需要做放化療。晚期癌症,一般是已經發生了轉移,無法通過手術切除。
  • 腎囊腫是腫瘤嗎?醫生告訴你:腎囊腫和腫瘤之間的2點區別
    #癌症的真相#前兩天有位拿著彩超的患者急衝衝地闖進了腎病科的大門,患者焦慮急迫地問我:醫生,麻煩您幫我看下我是不是患腎癌了,我還能活多久啊。將他的心情穩定下來之後,我細心地看了一眼,原來是腎囊腫。醫生跟他解釋了大半天,患者才相信自己患上的不是腫瘤。
  • 這6種徵象可能預示腫瘤復發轉移,你知道嗎?
    復發和轉移是腫瘤患者不願意遇到的,因為這意味著抗癌徵程的難度和長度再次增加。腫瘤的轉移和復發似乎「悄無聲息」,但其實身體的一些改變可能會在早期預示其發生。以下這6種預示復發轉移的徵象,要警惕!要注意單靠症狀無法確定腫瘤是否發生復發或轉移,需要影像學或者病理檢查結果來確認,所以,出現不適請第一時間就診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