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肺癌患者,免疫治療適合我嗎?」

2020-12-08 騰訊網

歡迎關注「TopMD」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醫學知識。

所有肺癌病友都可以做免疫治療嗎?

在沒有藥物禁忌症、藥物過敏的前提下,晚期肺癌患者一線治療使用化療聯合免疫治療都會獲益,比如:化療聯合PD-1或PD-L1相比只做化療,疾病緩解時間、有效率、總生存期都能得到改善。

其中小細胞肺癌患者中位數生存時間提高2-3個月,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能提高6個月左右。

目前來說獲益最明顯的是分期為3A、3B且無手術機會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經過放化療後,再用免疫藥物維持1年,可以從原來的6個月不復發延長為一年6個月不復發。

術後輔助、術前新輔助治療能不能為患者帶來獲益,能不能為患者帶來遠期的生存等研究依舊處於探索階段。

做免疫治療前需要做基因檢測嗎?

早期肺癌患者使用手術、化療等方式可以達到治癒腫瘤的目的。而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等藥物治療方法只能夠延長患者生存期。當患者確診肺癌後首先要確認分期,再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治療方式。

如果患者分期已經無法通過手術、放療達到局部治癒的目的時,建議以藥物治療為主。

而做基因檢測的目的不是為了看是否適合免疫治療,而是為了發現有無基因突變,當肺癌患者有特定驅動基因時選擇靶向治療效果較好,有的可以達到60%-70%的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基本是一年半,有的患者甚至可以達到3年無進展生存期。

驅動基因陰性時可以進行免疫治療。這部分肺癌患者還需做PD-L1檢測,也就是程序性死亡細胞的抗體檢測。

如果是高表達可以單用免疫治療,比單用化療效果要好。而且使用化療+免疫的聯合治療效果會更好,治療有效率會更高,生存期目前可能認為會更長。

【法律聲明】本欄目為TopMD原創,版權歸出品方所有,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剪輯及修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本期節目為醫學科普目的,不可代替醫生的面診,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肖文靜:哪些肺癌患者適合免疫治療藥物?
    / 免疫治療正向前推進 /   肖文靜:肺癌指南今年更新的重頭戲就是免疫治療從後線開始往前線推進,而且在各線的治療中逐漸佔領主導地位,及時的更規範的應用免疫治療,可能對病人的愈後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 專家答疑:肺癌的治療—手術還是免疫治療?顛覆你認知的必看文
    時間雖不能倒退,但是起碼今天我們能夠見證肺癌治療的進步,代表患者與醫生同坐討論,漸漸的我意識到,其實堅持活著,就很好。以下是我代表患者與家屬受邀參加香港的腫瘤會議,記錄了我對兩位香港醫生的採訪以及部分患者的提問環節。
  • 癌症患者:PD1/PD-L1免疫治療適合我嗎?多久見效?
    一般來說,PD-L1高表達:對免疫藥物治療效果可能比較好;PD-L1低表達或不表達:對免疫藥物治療可能比較差。這也不是絕對的,有些PD-L1高表達的患者療效卻不如人意,而PD-L1低表達的患者,效果卻出奇的好。分析如下:1、PDL1表達的檢測準確性不高。2、PDL1不同腫瘤部位表達水平不同,同時患者接受其他治療的同時也會改變PDL1表達。
  • 肺癌治療選擇,靶向還是免疫?
    同時,靶向藥物較小的副作用也受到患者認可,在提升生存期的同時生活質量得以改善。」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主任醫師,上海市肺部腫瘤臨床醫學中心首席專家廖美琳教授在第二屆阿斯利康肺癌高峰論壇上對界面新聞記者介紹。但同樣有一部分患者並不適合靶向治療,或是在接受靶向治療後出現了耐藥性,而實際上無論是多有效的藥物,到最後都會出現耐藥性。
  • 肺癌進入免疫治療時代,目前已有8種免疫藥物
    9月22日,2020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ESMO)會議期間披露了相關腫瘤研究數據,其中關於腫瘤免疫治療「K藥」的KEYNOTE-024研究對於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更新引發關注:在PD-L1表達陽性(TPS≥50%)的患者中,K藥單藥一線治療將5年生存率提高到31.9%。
  • 肺癌患者新希望 免疫治療3期肺癌可延長生存期
    原標題:肺癌患者新希望 免疫治療3期肺癌可延長生存期 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癌症,也是頭號癌症殺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2018年約有210萬人新罹患肺癌,並導致180萬人死亡。肺癌早期症狀一般不明顯,約三分之二患者在確診時已經是晚期,即第3或第4期肺癌。
  • 肺癌免疫治療
    7、請介紹肺癌的免疫治療?目前肺癌臨床成熟使用的主要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單抗,比如PD-1抗體。大多數時候,醫生和患者所說的「免疫治療」實際上已經狹義化,就是指PD-1抗體治療。實際上免疫治療範疇很大,包括很多方法,我們在這裡也「默許」大家狹義化去理解,為了更好的交流。很多肺癌患者被診斷時已進入晚期。
  • 對話楊拴盈教授,聊聊肺癌免疫治療、免疫聯合化療與四藥聯合
    2016年,我主編並出版了《肺癌個體化治療》。當時為什麼取「肺癌個體化治療」這個名字?我認為個體化治療和精準化治療之間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但個體化治療所包含的內容更為豐富。
  • 「肺癌之王」有剋星,免疫治療開啟了肺癌治療新紀元
    目前肺癌的免疫治療多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PD-1/PD-L1抑制劑。 CASPIAN研究是2019年SCLC免疫治療領域的一大重磅收穫,在impower133研究的基礎上再次證實免疫聯合化療作為一線治療可以改善廣泛期SCLC的總生存。
  • 吳一龍:免疫治療,為「肺癌變成慢性病」加大砝碼
    會議討論環節,來自CTONG各大中心和MSK的專家學者們就肺癌圍術期免疫治療的新方向、免疫治療生物標誌物、轉化研究、免疫治療的綜合管理、新藥發現、臨床試驗設計、腫瘤液態活檢等熱點問題展開了精彩的交流對話。
  • 肺癌的免疫治療
    肺  癌免疫治療抗癌「神藥」,療效持久       近幾年在晚期肺癌的治療方面已由傳統化療時代發展到精準分子靶向治療時代,繼而發展到了免疫治療時代。相較於之前的放化療和靶向治療,免疫治療雖然有效率不高,但對於有效的患者,其療效持久,能達到五年、十年不復發、不進展、長期生存,實現臨床治癒,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肺癌的免疫治療,特別是近幾年才出現的PD-1抑制劑。
  • 小細胞肺癌患者將迎來免疫治療新藥!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請的適應症為先前未接受過治療的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這將成為第二款獲批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的PD-L1抑制劑,第一款是羅氏的阿特珠單抗。 一項大型臨床試驗CASPIAN的新結果表明,免疫治療藥物durvalumab(德瓦魯單抗,Imfinzi)可以延長某些晚期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的生存期。
  • 靶向還是免疫?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何選擇治療方案?
    引子:肺癌診療發展迅速,靶向免疫如何選擇?肺癌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同時也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由於肺癌患者眾多,疾病負擔巨大,針對肺癌的新藥研發也始終是國內外腫瘤領域的關注重點,最近幾十年來肺癌治療水平不斷提升,治療模式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 免疫治療,肺癌診治新方法
    2020年11月是全球肺癌關注月,目的是呼籲世界各國重視肺癌的預防,提高人們對肺癌的防癌、抗癌意識,普及肺癌的規範化診療知識。 知道嗎?肺癌的治療方法除了手術、化療、放療和靶向治療外,還有一種原理獨特的治療方法--免疫治療。
  • 免疫+手術治療或為中晚期肺癌患者帶來希望
    採用國際最前沿的免疫治療方法使一名中晚期肺癌患者腫瘤從原來的4.2公分縮小到了2.8公分,獲得寶貴的手術機會。 芊燁 攝中新網上海12月5日電 (記者 陳靜)免疫治療可用在術前誘導或者代替化療,這不是天方夜譚。
  • 免疫+手術刀=肺癌治癒?——胸外科可主導肺癌治療全局
    這個數據對於全球肺癌發生率和致死率第一大的國家來說意味著什麼?免疫治療能否助力實現我國肺癌五年生存率在2030年提升15個百分點?對於「偏好」早期、可手術肺癌患者的胸外科醫生來說,免疫治療能否讓手術刀「插上翅膀」,讓更多患者獲得根治,並降低術後復發率,從而助力提升我國肺癌五年生存率?
  • 【肺科•科普】肺癌的免疫治療現狀
    肺癌起病隱匿,確診時80%多的患者已經是中晚期,喪失了手術治療的機會,總體5年生存率僅為15%至17%。這也是很多老百姓「談癌色變」的主要原因。 20世紀90年代我們開始探索肺癌的標準治療方案,這部分研究成果讓中晚期肺癌患者不再「無藥可治」;21世紀初我們開始探索肺癌的靶向治療,這部分研究成果讓部分有驅動基因突變的患者獲得了較長的生存期。
  • 肺癌治療費用大幅下降 盧醫生說免疫治療的那些事兒
    講座現場,盧凱華主任為患友們介紹了肺癌的免疫治療那些事,給大家帶來國際前沿知識的同時,也鼓舞了患者們戰勝肺癌的勇氣。據悉,今年盧凱華主任也將出版《盧醫生說肺小結節那些事兒》和《盧醫生說免疫那些事兒》,繼續為肺癌患者提供全程管理服務。2019年,盧凱華和她的肺愛之家共做了12場線下肺癌科普,而一本《盧醫生說肺癌那些事》的出爐面世,也讓更多的肺癌患者和家屬找到了真正的乾貨指南。在為眾多患者的服務過程中,盧凱華發現要做的事實際還很多。
  • 肺癌患者免疫治療序貫奧希替尼會導致嚴重不良反應?丨肺癌資訊
    核心提示:免疫治療序貫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治療肺癌,是否會導致重疊毒性?免疫治療對抗核抗體(ANA)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如何?局部鞏固治療對寡轉移NSCLC患者是否有效呢?請看肺癌資訊第二期!
  • 吳一龍:腫瘤免疫治療時代,晚期肺癌患者活10年不稀奇
    2018年是肺癌治療激動人心的一年,多個重磅研究結果顯示分子靶向治療、腫瘤免疫治療可以顯著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期,讓肺癌治療「變了天」,有望讓不治之症轉變為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的慢性病。圖文無關,僅為配圖腫瘤免疫治療時代:晚期肺癌患者活10年不稀奇對於沒有特定驅動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分子靶向藥物的治療效果就很差了。 而這批患者往往仍然只能依賴化療來延長生命,但化療的療效有限,而且副作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