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靜:哪些肺癌患者適合免疫治療藥物?

2020-12-04 騰訊網

  2019年CSCO新版肺癌指南更新了大量臨床試驗數據,新的藥物和治療源源不斷擴充進臨床醫生的彈藥庫。腫瘤科醫生有何感想?MED24在CSCO指南會現場採訪了中國抗癌協會肉瘤放化療學組委員、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放療科副主任醫師肖文靜。

  / 免疫治療正向前推進 /

  肖文靜:肺癌指南今年更新的重頭戲就是免疫治療從後線開始往前線推進,而且在各線的治療中逐漸佔領主導地位,及時的更規範的應用免疫治療,可能對病人的愈後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針對在非小細胞驅動基因陰性人群的IMpower-150,Keynote-189等臨床試驗顯示:免疫治療聯合化療放運用到一線,病人的獲益要更多一些。

  針對小細胞肺癌,今年重磅進展是atezolizumab 在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上,也取得了比較好的療效。

  除去生物標記物對預後的影響因素以外,體力狀態評分越好的人群,免疫治療的效果越好。

  所以,在有好藥,好的生物標記物指導的前提下,儘早的應用免疫治療,病人的獲益應該更大。

  / 哪些患者適合免疫治療藥物? /

  患者通過其他的途徑得知了免疫治療的藥物,會主動的跟這種臨床醫生要求使用。

  但臨床醫生應該讓患者先進行生物標記物篩選,如PD-L1表達腫瘤突變負荷(TMD)和其他的一些正負向的基因,有沒有用藥的指徵,並要考慮病人在多線治療以後,體力狀態如何是否合併內科其它疾病

  目前免疫治療臨床試驗的不良反應數據,大部分還是來自於國外,缺乏中國相應的臨床實驗數據。

  從目前臨床醫生自己接觸到的患者來看,出現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肺炎等情況確實存在,但多數的不良反應是I、II級,通過適當的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幹預可以控制和緩解。

  肺癌已進入聯合治療的時代,非小細胞肺癌一線的都是化療聯合免疫治療,小細胞肺癌今年在指南更新中也推薦化療聯合免疫治療

  腫瘤科的醫生主要是運用現有的各種檢測手段,根據病人的體質情況、基因表達情況和病情分析以及病人治療的意願和訴求,合理地安排各種治療方法來實現合理的排兵布陣。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肺癌的臨床治療依然是參照循證醫學。但在未來的精準醫療時代,有望根據基因檢測實現針對個體化、每個人疾病特點的精準治療。

  編輯 | L10

  採訪 | 於望

  視頻 | 鄭歡

  校審 | 趙長宏

相關焦點

  • 「我是肺癌患者,免疫治療適合我嗎?」
    在沒有藥物禁忌症、藥物過敏的前提下,晚期肺癌患者一線治療使用化療聯合免疫治療都會獲益,比如:化療聯合PD-1或PD-L1相比只做化療,疾病緩解時間、有效率、總生存期都能得到改善。
  • 肺癌患者的藥物治療,會出現哪些副作用?一出現副作用就要換藥?
    機構引進國際先進的治療指南、醫療流程及管理模式,集合國際化醫療及護理專家團隊,配置全球領先的腫瘤診斷和治療設備,採用多學科綜合診療及全病程管理的模式,提供集腫瘤預防、診斷、放療及化療為一體的高端綜合腫瘤診療服務,讓患者在離家更近的地方獲得規範化的癌症診療服務。  肺癌的治療手段有多少?常用藥物有哪些?
  • 肺癌進入免疫治療時代,目前已有8種免疫藥物
    (健康時報記者 郝倩玉 實習記者 李曌懿)近些年來免疫治療在肺癌的治療領域也在如火如荼的發展。截至目前,肺癌的免疫治療藥物共有8種,分別是帕博利珠單抗、納武單抗、德瓦魯單抗、阿替利珠單抗、信迪利單抗、替雷利珠單抗、卡瑞利珠單抗、特瑞普利單抗。
  • 肺癌免疫治療
    其次,靶向治療的廣泛運用已接近20年的時間,尤其最近幾年跟隨全球癌症「精準治療」的理念,患者願意去尋求總體副作用更小的靶向治療。問題是靶向治療基本都有前提條件,就是患者本身具備藥物治療的「靶點」。其實這就是給這種治療方式設定了「門檻」,符合的比例根據不同的腫瘤不同的靶點並不一樣。有些藥物符合的患者不足1-2%,比如肺癌的NRTK融合藥物。
  • 肺癌患者新希望 免疫治療3期肺癌可延長生存期
    原標題:肺癌患者新希望 免疫治療3期肺癌可延長生存期 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癌症,也是頭號癌症殺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2018年約有210萬人新罹患肺癌,並導致180萬人死亡。肺癌早期症狀一般不明顯,約三分之二患者在確診時已經是晚期,即第3或第4期肺癌。
  • 肺癌治療選擇,靶向還是免疫?
    在經歷了多年的放化療時代後,2005年中國的肺癌治療正式進入精準靶向治療元年,隨後的十數年裡多款肺癌靶向藥物相繼上市給患者提供了多種選擇,2018年又上市了首個肺癌免疫療法藥物。而從藥物治療上看,進入21世紀之前,全球在肺癌治療上主要是化療的天下,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其化療藥物開始用於肺癌治療;九十年代時出現了第三代化療藥物,含鉑雙藥化療地位逐漸確立。但對於晚期肺癌患者來說,化療的平均總生存期只有8-10個月。
  • 「肺癌之王」有剋星,免疫治療開啟了肺癌治療新紀元
    目前肺癌的免疫治療多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PD-1/PD-L1抑制劑。 CASPIAN研究是2019年SCLC免疫治療領域的一大重磅收穫,在impower133研究的基礎上再次證實免疫聯合化療作為一線治療可以改善廣泛期SCLC的總生存。
  • 哪種手術適合治療肺癌,適合治療肺癌的手術
    哪種手術適合治療肺癌,適合治療肺癌的手術 時間:2020-11-23 10:19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肺癌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那麼治療肺癌哪種手術好呢?哪種手術適合治療肺癌呢?
  • 小細胞肺癌患者將迎來免疫治療新藥!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請的適應症為先前未接受過治療的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這將成為第二款獲批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的PD-L1抑制劑,第一款是羅氏的阿特珠單抗。 一項大型臨床試驗CASPIAN的新結果表明,免疫治療藥物durvalumab(德瓦魯單抗,Imfinzi)可以延長某些晚期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的生存期。
  • 靶向還是免疫?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何選擇治療方案?
    在上個世界,全球肺癌治療上主要是化療,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化療藥物開始用於肺癌治療;九十年代時出現了第三代化療藥物,含鉑雙藥化療地位逐漸確立;在經歷了多年的放化療時代後,2005年中國的肺癌治療正式進入精準靶向治療時代,隨後的十多年內多款肺癌靶向藥物也相繼問世;2018,中國又上市了首個肺癌免疫療法藥物,給廣大肺癌患者又帶來了更多的治療選擇。
  • 肺癌的免疫治療
    相較於之前的放化療和靶向治療,免疫治療雖然有效率不高,但對於有效的患者,其療效持久,能達到五年、十年不復發、不進展、長期生存,實現臨床治癒,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肺癌的免疫治療,特別是近幾年才出現的PD-1抑制劑。
  • 吳一龍:腫瘤免疫治療時代,晚期肺癌患者活10年不稀奇
    靶向治療相比放化療,能精準抑制腫瘤,副作用小,患者生存期顯著延長,生活質量提高。但分子靶向藥治療後會出現耐藥問題,因此,靶向藥物不斷更新,針對耐藥靶點的二代、三代靶向藥物相繼進入中國,使國內肺癌患者的生命不斷延長,生活質量也隨之提高,患者甚至有望跨越五年、甚至十年的生存期。
  • 肺癌患者免疫治療序貫奧希替尼會導致嚴重不良反應?丨肺癌資訊
    核心提示:免疫治療序貫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治療肺癌,是否會導致重疊毒性?免疫治療對抗核抗體(ANA)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如何?局部鞏固治療對寡轉移NSCLC患者是否有效呢?請看肺癌資訊第二期!
  • 得益於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晚期肺癌5年生存期不再奢談
    腫瘤的治療已經進入精準治療時代,對於驅動基因陽性的肺腺癌,靶向治療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但肺鱗癌一直沒有找到明確的驅動基因,肺鱗癌患者的治療仍然停滯於化療時代,以吉西他濱或紫杉醇等細胞毒類藥物聯合鉑類的雙藥化療方案為主,有效率較低,僅有30%左右,中位無進展生存時間僅4-5個月,中位總生存時間僅1年左右。
  • 【肺科•科普】肺癌的免疫治療現狀
    肺癌起病隱匿,確診時80%多的患者已經是中晚期,喪失了手術治療的機會,總體5年生存率僅為15%至17%。這也是很多老百姓「談癌色變」的主要原因。 20世紀90年代我們開始探索肺癌的標準治療方案,這部分研究成果讓中晚期肺癌患者不再「無藥可治」;21世紀初我們開始探索肺癌的靶向治療,這部分研究成果讓部分有驅動基因突變的患者獲得了較長的生存期。
  • 肺癌免疫治療藥物:K藥、O藥、I藥看點集結
    目前,全球上市的PD-1/PD-L1類免疫治療藥物一共五款,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三款肺癌免疫治療藥物——K藥(Keytruda)、O藥(Opdivo)與I藥(IMFINZI)。O藥二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適應症目前已在國內正式獲批,K藥現在在國內獲批的是惡性黑色素瘤適應症,I藥則正在緊鑼密鼓香港上市籌備中,相信國內肺癌免疫治療三足鼎立的局面也會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 對話楊拴盈教授,聊聊肺癌免疫治療、免疫聯合化療與四藥聯合
    日本研究提示肺癌患者中約54.5%同時患有慢阻肺。慢阻肺,尤其是重度慢阻肺合併肺癌時,肺癌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對這類患者的治療包括化療、靶向、免疫等都要特別小心。用藥前一定要評估患者的肺功能、影像學改變。
  • 全面解析肺癌靶向治療藥物群像
    原創:菜菜作為全球發病率最高的癌症,肺癌一直是各大藥企研發的重點。從早先的阿法替尼、吉非替尼到現在的奧西替尼、奧美替尼以及大熱的O藥、K藥,可以發現這幾個藥物雖然都獲批肺癌這個適應症,但是具體獲批的肺癌類型卻不同。那麼,作為有著"第一大癌症"之稱的肺癌,到底有哪些分類,治療藥物又有哪些呢?今天,筆者來全面解析一下。
  • 肺癌免疫治療的三把大「斧」!「撬」動晚期患者五年長生存大門!
    近兩年,肺癌的免疫治療領域取得了眾多的突破性進展,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肺癌疫苗以及過繼性細胞療法,這三把「大斧」讓晚期患者有了更多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的治療選擇。  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每年約佔新肺癌診斷的20%,這些患者是可能治癒的,但不幸的是,目前的治療方法使大多數患者會進展為晚期疾病。Imfinzi是近二十年首款獲批用於降低III期不可切除NSCLC疾病進展風險的療法,也是唯一獲批治療該人群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標誌著免疫治療從晚期肺癌患者向更早期患者邁進。
  • 肺癌大咖·張宇:疫情期間患者如何防護?免疫不良反應有何徵兆?九個...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隨著醫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革新,肺癌的生存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尤其近些年來,分子靶向藥物和免疫藥物的不斷湧現,肺癌的治療逐漸向精準化、個體化發展,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療選擇,也看到了更多的治癒希望。近日,針對肺癌治療的相關問題,我們有幸邀約南京市胸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張宇教授進行了專訪,希望能指導廣大肺癌患者科學治療、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