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n新疫苗「一箭三雕」連破肺癌、膀胱癌、黑色素瘤

2020-12-01 健康一線視頻網

「救命神器」天上來!默沙東無人機完成零下70攝氏度低溫藥品遞送

Direct Relief組織宣布,由默沙東(MSD)、AT&T、Softbox和Direct Relief聯合進行,使用無人機向偏遠地區遞送需要低溫保存的藥品和疫苗的概念驗證研究獲得成功。這一結果可能代表著生物醫藥物流創新和人道主義活動方面的重要進步。

圖片來源:默沙東提供

對於地處偏遠區域或者發生自然災害地區的人們來說,由於交通和通訊方面的障礙,他們可能無法獲得必需的醫藥產品。而在這種情況下,使用無人機遞送是這一問題最有力的解決方案之一。

默沙東公司發起了這一動議,而後多家公司在人道主義援助組織Direct Relief的協調下加入了這個項目。Volans-i公司製造了全電動無人機並且負責對無人機的操作。包裹包裝專家Softbox公司設計了能夠維持低溫的樣本盒。無人機上的冷鏈輸送技術能夠將溫度控制在零下70攝氏度,這是存儲和運輸特定疫苗和藥品所需要的溫度。AT&T公司的雲端技術讓研究人員可以持續檢測樣本溫度並且實時收集和分析無人機飛行數據。

一箭三雕!Neon癌症疫苗延長肺癌、膀胱癌、黑色素瘤無進展生存期

Neon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該公司的個體化新抗原癌症疫苗,在早期臨床試驗中延長了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膀胱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這一結果,揭示了癌症疫苗這一創新免疫治療模式的潛力。

Neon公司開發的NEO-PV-01是一種「量身定製」的個體化新抗原疫苗。在名為NT-001的多中心1b期臨床試驗中,晚期或轉移性黑色素瘤、吸菸相關的NSCLC和膀胱癌患者,接受了NEO-PV-01和Opdivo(nivolumab)構成的組合療法的治療。Opdivo是一款PD-1單克隆抗體。

▲NT-001臨床試驗頂線結果(圖片來源:Globenewswire.com)

試驗結果表明,與Opdivo單藥治療的歷史數據相比,組合療法在這三種癌症患者中都延長了患者的PFS。在中位隨訪期達到13.4個月時,黑色素瘤患者的中位PFS尚未達到;NSCLC患者和膀胱癌患者的中位PFS均達到5.6個月。歷史數據表明,Opdivo單藥治療,在黑色素瘤患者中達到的PFS為3-7個月,NSCLC患者為2-4個月,膀胱癌患者為2-3個月。組合療法同時表現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50億美元 「豪約」!吉利德科學、Galapagos達成全球研發合作協議

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宣布,與比利時生物技術公司Galapagos達成了一項長達10年的全球研發合作協議。吉利德科學將獲得Galapagos當前和未來所有臨床階段項目在歐洲之外進行開發和推廣的獨家權益。這意味著吉利德科學將獲得Galapagos的6個臨床期在研療法、20多個臨床前在研化合物,以及一個藥物發現平臺。

本次合作將使兩家公司之間建立的科學合作關係更為緊密。吉利德科學將可以使用Galapagos已建立的研究基地,及其獨特的藥物發現平臺。該平臺利用與疾病相關的人類原代細胞分析來發現和驗證新的藥物靶點,它使用腺相關病毒(AAV),可以最多對細胞中編碼6000多種蛋白的mRNA進行RNAi敲低,通過高通量篩選發現在類風溼性關節炎(RA)、炎症性腸病和纖維化等疾病中起關鍵作用的藥物靶點。Galapagos在針對這些靶點開發小分子抑制劑,從而積極影響疾病的進展,而不僅僅是治療症狀。

▲Galapagos的產品研發管線(圖片來源:Galapagos官網)

根據條款,吉利德將向Galapagos支付一筆39.5億美元的預付款,並將對其進行11億美元的股權投資,將持股比例從13%增至22%。

卵巢癌聞「噩耗」!GSK公司PARP抑制劑3期臨床試驗表現佳

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GSK)公司宣布,該公司的PARP抑制劑Zejula(niraparib)在3期臨床試驗PRIMA中獲得積極結果。該療法用於對接受鉑基化療後卵巢癌患者的一線維持治療。試驗結果顯示,無論患者的生物標誌物狀況如何,其無進展生存期(PFS)均有顯著的改善。這一結果有望支持進一步擴展Zejula的使用範圍。PRIMA試驗的全部結果會在即將召開的科學會議上公布。

Zejula是GSK去年以51億美元收購TESARO之後獲得的重要PARP抑制劑。PARP抑制劑是利用「合成致死」原理開發的抗癌藥物。通過抑制PARP介導的DNA損傷修復機制,在攜帶BRCA基因突變的腫瘤中導致過度DNA損傷的積累,從而引發細胞死亡。

▲PARP抑制劑可能為更多卵巢癌患者提供益處(圖片來源:GSK官網)

GSK向FDA遞交的擴展Zejula適應症的補充新藥申請(sNDA)此前已獲得了優先審評資格。在名為QUADRA的2期臨床試驗中,該療法不但在攜帶BRCA基因突變的卵巢癌患者中產生療效(總緩解率為29%),在不攜帶BRCA基因突變,但是具備同源重組缺陷的患者中也產生了療效(總緩解率為15%)。在不攜帶BRCA基因突變,且不具備同源重組缺陷的患者中,Zejula達到的總緩解率為3%。

幹細胞誘導CAR-T療法要來了?武田、京都大學突破性療法邁向臨床開發

武田(Takeda)與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宣布,一款創新的CAR-T療法已由學術界走向產業界,交由武田進行臨床開發。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款利用曾斬獲諾獎的「誘導多能幹細胞技術」開發的CAR-T療法,它有望為細胞療法領域帶來變革。

這款療法由金子新(Shin Kaneko)教授團隊開發。它使用一種誘導多能幹細胞庫,來創造「通用」的CAR-T療法,且這些療法可以根據不同患者的需求進行微調。新聞稿指出,其有望通過一個主要的細胞庫,產生大量的同源細胞進行治療。相比第一代CAR-T,它有望減少成本。在臨床前的體內實驗中,靶向CD19的這種「幹細胞CAR-T療法」展現出了強力的抗腫瘤活性。

「挑戰」PD-1療法無效膀胱癌!安斯泰來創新ADC尋求加速批准

安斯泰來(Astellas Pharma)和Seattle Genetics共同宣布,向美國FDA遞交了雙方共同開發的抗體偶聯藥物(ADC)enfortumab vedotin的生物製劑許可申請(BLA),並且尋求獲得加速批准。這一創新ADC將用於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他們已經接受過PD-1/L1抑制劑的治療,以及在新輔助/輔助情況下的鉑基化療。

Enfortumab Vedotin是一款將抗Nectin-4單克隆抗體與微管破壞劑MMAE連接起來生成的ADC。它使用了Seattle Genetics公司獨有的抗體偶聯技術。Nectin-4是在多種實體瘤表面表達的細胞粘附分子,在尿路上皮癌中高度表達,是安斯泰來公司發現的ADC靶點。這一療法已經獲得FDA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定。

▲Enfortumab Vedotin作用機理(圖片來源:Urotoday.com])

這一申請是基於名為EV-201的關鍵性2期臨床試驗第一隊列患者的試驗結果。在這項2期臨床試驗中,125名患者接受了enfortumab vedotin的治療。這些患者中包括對PD-1/L1抑制劑沒有反應的患者和已經接受過3次以上前期治療的患者,他們中有些已經出現肝臟轉移瘤。試驗結果表明,enfortumab vedotin能夠在這些患者中達到44%的客觀緩解率。緩解持續時間達到7.6個月。中位總生存期為11.7個月,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5.8個月。

破細菌耐藥性!默沙東創新抗生素組合獲準上市

美國FDA批准默沙東(MSD)公司開發的創新抗生素組合Recarbrio上市,治療由特定敏感革蘭氏陰性菌導致的複雜性尿路感染(cUTI)和複雜性腹腔內感染(cIAI)。Recarbio是由relebactam、imipenem和cilastatin構成的抗菌產品,relebactam是一款創新β-內醯胺酶抑制劑,imipenem是一款獲批β-內醯胺類抗生素,而cilastatin可防止imipenem被腎臟分解。

默沙東公司開發的relebactam是一款通過靜脈注射給藥的A類和C類β-內醯胺酶抑制劑。Relebactam、imipenem和cilastatin構成的組合曾獲得FDA授予的合格傳染病產品(QIDP)資格,以及快速通道資格,用於治療cUTI、cIAI和醫院獲得性細菌性肺炎/呼吸機相關細菌性肺炎(HABP/VABP)。

▲Relebactam分子結構式(圖片來源:Ed (Edgar181) [Public domain])

這一批准是基於imipenem-cilastatin組合治療cUTI和cIAI的療效和安全性結果,以及relebactam在體外研究和動物感染模型中的研究結果。Recarbrio的安全性在治療cUTI和cIAI患者的兩項臨床試驗中得到驗證。

把耳朵「喚醒」!安斯泰來、Frequency聯手開發再生療法

安斯泰來(Astellas)公司與Frequency Therapeutics宣布達成獨家許可協議,推進Frequency公司再生療法FX-322的開發和推廣。該藥物用於治療穩定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Stable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SHL),是一種最常見的聽力損失類型。

FX-322是一種小分子藥物混合物,旨在喚醒耳內已有的祖細胞,通過祖細胞活化(PCA),促進毛細胞的生長,最終達到逆轉生物學缺陷並恢復組織健康的目標。PCA再生是一種新的治療方法,能以較不複雜的方式修復受損組織並恢復健康功能,同時可能提供優於傳統細胞和基因療法的安全優勢。

根據合作協議,安斯泰來將負責FX-322在美國以外地區的開發和推廣,Frequency將負責美國的開發和推廣。兩家公司將共同負責開展全球臨床試驗和推廣活動。Frequency將獲得8千萬美元的預付款,並且根據開發和推廣裡程碑,還將可能獲得高達5.45億美元的後續付款,以及未來的產品銷售額分成。

11億歐元拿下抗纖維化療法!勃林格殷格翰達成合作

藥明康德合作夥伴Bridge Biotehrapeutics公司宣布,與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達成一項合作和研發授權協議。雙方將共同開發Bridge公司研發的自分泌運動因子(autotaxin)抑制劑BBT-877,治療包括特發性肺纖維化(IPF)在內的纖維化間質性肺病患者。Bridge是一家只有17名正式員工的虛擬公司。BBT-877是該公司開發的具備「best-in-class」潛力的一款臨床期在研療法。

Bridge公司開發的BBT-877是一款自分泌運動因子抑制劑。自分泌運動因子是在多種細胞類型中介導關鍵促纖維化事件的蛋白酶。BBT-877在臨床前模型中表現出喜人的療效和安全性。它目前在1期臨床試驗中接受檢驗,預計2期臨床試驗將在未來12個月內啟動。

▲Bridge的研發管線(圖片來源:Bridge官方網站)

根據協議,Bridge和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將共同開發BBT-877治療IPF。Bridge公司將獲得4500萬歐元的前期付款和高達11億歐元的裡程碑付款。

靶向「不可成藥」靶點!Orum擴展細胞穿透性抗體平臺技術

Orum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完成數額為3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獲得的資金將用於擴展該公司獨有的細胞穿透性(cell-penetrating)抗體平臺技術,這一名為Oromab的技術平臺能夠靶向「不可成藥」靶點,並且遞送多種不同的治療載荷。該公司將致力於使用這一平臺開發治療癌症和罕見病的創新療法。

▲Orum公司抗體的作用機制(圖片來源:Orum公司官網)

Orum公司的創新技術平臺能夠將抗體遞送到細胞內部,與這些缺乏小分子結合位點的細胞內蛋白結合。該公司的Oromab技術平臺可以構建與細胞特異性受體相結合的抗體,它們與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之後,可以通過內吞作用(endocytosis)進入細胞。通常,被內吞的抗體無法從內吞形成的內體(endosome)中逃脫,最終會被溶酶體降解。而Oromab平臺設計的抗體在微酸性的內體環境下可以通過與脂類分子的結合,脫離內體進入細胞質,從而與細胞質中的靶點蛋白相結合,發揮治療作用。

「狙擊」結直腸癌!拜耳、百時美施貴寶、小野製藥三強聯手

拜耳(Bayer)、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BMS)和小野製藥株式會社(Ono Pharmaceuticals)宣布,三家公司已籤訂臨床合作協議,評估拜耳的激酶抑制劑Stivarga(regorafenib)和BMS/小野製藥株式會社的抗PD-1單克隆抗體Opdivo(nivolumab)聯合使用的療效。該療法用於治療微衛星穩定型轉移性結直腸癌(MSS mCRC)患者,這是一種最常見的轉移性結直腸癌形式。

Stivarga是一款多激酶抑制劑,能抑制促進腫瘤生長的多種激酶,其中包括介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信號通路的激酶。先前,Stivarga被批准用於治療對現有療法無響應的肝細胞癌患者、轉移性CRC患者,以及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轉移性胃腸道間質瘤(GIST)患者。

Opdivo是一種PD-1抑制劑,旨在幫助恢復抗腫瘤免疫反應。通過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對抗癌症,Opdivo已經成為多種癌症的重要治療選擇。

「照亮」腫瘤!螢光腫瘤特異性抗體進入3期臨床試驗

SurgiMab公司宣布,其在研螢光腫瘤特異性抗體SGM-101已進入關鍵性3期臨床試驗。該抗體已用於在外科手術中改善結直腸癌(CRC)患者的手術效果,並取得了積極的結果,有望成為第一個用於螢光引導手術(fluorescence-guided surgery,FGS)的腫瘤靶向螢光探針。

▲SGM-101的作用機制(圖片來源:Surgimab官網)

SGM-101是一種與螢光染料偶聯的腫瘤特異性抗體,在近紅外光激發下可發出螢光。超過95%的結直腸癌細胞表面過度表達癌胚抗原(CEA),而這種抗體可以選擇性地靶向CEA,在手術過程中實時顯現過度表達CEA的腫瘤組織。醫生可據此更清楚地看到腫瘤組織和健康組織的界限,準確完全地切除腫瘤組織,並防止過度切除健康組織,更好地保留其功能。它為癌症外科手術提供一種新穎的術中成像工具,目前其他手段尚無法做到這一點。

原標題:Neon新疫苗「一箭三雕」連破肺癌、膀胱癌、黑色素瘤;默沙東Recarbrio「討伐」細菌耐藥性

相關焦點

  • 新抗原疫苗+PD1,療效大增!有效率59%
    近日,國際頂級期刊Cell上發表了首個開放性針對晚期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或膀胱癌患者的個性化新抗原疫苗聯合PD-1阻斷療法Ib期的臨床試驗(NCT02897765)結果,這些數據支持該方案對晚期實體瘤患者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免疫原性。PD1+新抗原疫苗打造又一多癌種」王炸CP」,一起來看一下。
  • 肺癌免疫治療的三把大「斧」!「撬」動晚期患者五年長生存大門!
    近兩年,肺癌的免疫治療領域取得了眾多的突破性進展,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肺癌疫苗以及過繼性細胞療法,這三把「大斧」讓晚期患者有了更多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的治療選擇。  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每年約佔新肺癌診斷的20%,這些患者是可能治癒的,但不幸的是,目前的治療方法使大多數患者會進展為晚期疾病。Imfinzi是近二十年首款獲批用於降低III期不可切除NSCLC疾病進展風險的療法,也是唯一獲批治療該人群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標誌著免疫治療從晚期肺癌患者向更早期患者邁進。
  • 通用型腫瘤疫苗橫空出世​!三分之一肺癌患者生存期超過​5年
    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型的通用型癌症疫苗,已經在黑色素瘤,胸膜間皮瘤以及肺癌等惡性腫瘤中顯示出良好的抗腫瘤活性,在剛剛公布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期臨床試驗的五年總生存數據非常振奮人心,接受這款新型疫苗的患者有33%生存時間達到五年以上!
  • 為什麼新抗原疫苗可能成為下一個重大的癌症免疫治療突破口?
    但這實際上是可取的,因為更多的新抗原意味著更多的免疫系統追蹤目標。  這種情況發生在黑色素瘤(皮膚癌)和肺癌等癌症上,這就是探索使用新抗原疫苗的新臨床試驗針對這些癌症的原因。事實上,自2015年以來,使用新抗原疫苗的3項關鍵臨床試驗都以黑色素瘤為靶點。
  • 新型癌症疫苗mRNA4157橫空出世
    比如前兩天剛剛刷屏的輝瑞/BioNTech公司開發的mRNA新冠疫苗BNT162b2在3期臨床試驗中有效率達到90%,讓mRNA疫苗這一新興技術成為關注的焦點。相關文章:通用型腫瘤疫苗橫空出世!三分之一肺癌患者生存期超過5年!癌症疫苗取得重大突破!針對血液和實體瘤的通用型疫苗即將進入人體試驗疫苗真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癌症嗎?
  • 預防黑色素瘤了解臨床表現是關鍵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胃癌、肝癌、白血病等這一類比較常見的癌症,卻很少聽到黑色素瘤這樣的癌種,黑色素瘤是一種惡性程度相當高的惡性腫瘤,又稱惡性黑瘤,大多原發於皮膚,也可起源於眼、鼻腔等處,早期可發生轉移,轉移部位多見肺、腦。對於黑色素瘤,了解的人並不多,那麼,黑色素瘤到底有哪些早期症狀呢?
  • NICE指南拒絕推薦黑色素瘤新藥伊匹單抗
    伊匹單抗是一種單克隆抗體藥物,被認為是治療晚期黑色素瘤的突破性新藥。生產商完成的隨機、安慰劑對照Ⅲ期臨床試驗(n=676)表明,該藥物可顯著改善不可切除的2期或4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總生存時間。
  • 輝瑞新冠疫苗可抗癌?新型癌症疫苗有效率高達90%
    莫多那公司相隔三周後,再次宣布了另外一項更具爆炸性的新聞,他們在最新提交的一項二期臨床研究中,公布了其開發的新型癌症疫苗mRNA-4157,在10例晚期頭頸癌患者中,總緩解率為50%,疾病控制率(DCR)達到90%。對多種實體瘤有效。這意味著在新冠疫苗之外,人類更具創造性的癌症疫苗,也已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
  • 個性化新抗原結合抗PD1療法的Ib期臨床實驗結果
    個性化新抗原結合抗PD1療法的Ib期臨床實驗結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7 22:51:44 美國BioNTech公司Lakshmi Srinivasan和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Patrick A.
  • |黑色素瘤|諾貝爾獎|抑制劑|抗癌|獲獎|基因|-健康界
    這款藥能夠激活體內原有的細胞殺傷腫瘤細胞,副作用小,目前的臨床數據顯示,肺癌,黑色素瘤,腎癌等7種惡性腫瘤中部分患者可以到達完全緩解,效果非常明顯。小野藥品工業公司稱,4年來,共有2萬5000名癌症患者使用了這款Nivolumab抗癌新藥,其中在2017年的一年中,使用了這一抗癌新藥的患者:黑色素瘤患者540人、肺癌患者7300人、腎癌患者2200人、淋巴癌患者190人、頭頸癌患者2400人、胃癌患者4200人,合計共1萬6830人。解 密 就 是 PD-1 抑 制 劑!
  • 肺癌超重磅!Opdivo+化療術前治療可切除NSCLC 3期臨床:顯著提高...
    在主要分析中,358例患者被隨機分為2組,一組接受Opdivo 360mg聯合基於組織學的含鉑雙藥化療(platinum-doublet chemotherapy,PDC),每三周一次,最多三次,然後手術;另一組接受PDC,每三周一次,最多三次,然後手術。該試驗的主要終點是病理學完全緩解(pCR)和無事件生存期(EFS)。
  • 科學家發現新的牛痘病毒 可以殺死一切癌細胞?
    美國癌症專家正在對這種新的治療方法進行研究,有望明年對乳腺癌、肺癌、膀胱癌、胃癌、腸癌等癌症患者進行試驗。20世紀初,當接種狂犬病的疫苗使人體內的癌細胞消失的時候,病毒就可以殺死癌細胞。唯一的問題是,如果病毒能殺死癌細胞,那麼它可能同樣也可能殺死你。【了解多一點】科學家研製出能殺死幾乎所有癌症的病毒!
  • 黑體輻射、對應原理與零點能——普朗克老師的一箭三雕 |賢說八道
    黑體輻射、對應原理和零點能,普朗克老師在這個層面上的一箭三雕,真正詮釋了什麼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撰文 | 曹則賢(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所有學物理的人,按說都知道柏林大學教熱力學的普朗克老師 (Max Planck, 1858-1947) 。
  • 黑色素瘤患者能活多久?
    核心提示:不少人知道自己患上黑色素瘤心裡充滿了擔憂,因為大多數黑色素瘤都是惡性的,大家很想知道患上這種疾病之後還可以活多久?只要患者及早接受治療還是會好轉的,目前的醫學技術還是比較先進的,這個腫瘤疾病五年的生存率已經達到了60%。
  • 癌症晚期患者感染新冠後,腫瘤竟然消失了……
    另一方面,相關研究數據都顯示,癌症患者感染新冠病毒,轉重症甚至死亡的風險極高,其中血液腫瘤和肺癌患者感染新冠的死亡率分別高達33.3%和18%。 目前研究人員並沒有確認腫瘤消失的原因,不過他們提出的假說認為,新冠病毒的感染觸發了這名患者體內的抗腫瘤免疫反應。
  • 黑色素瘤晚期症狀有哪些
    惡性黑色素瘤在我國並不多見,但卻是皮膚癌中最致命的一種,病程快,復發的可能很高。由很多數患者在就診時已為晚期,此時治療效果極不理想。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黃霈指出:黑色素瘤早期發現,治癒情況較好,晚期治療難度很大,黑色素瘤晚期症狀有哪些呢?
  • 研究揭示RNA甲基化調控實體瘤膀胱癌發生機制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楊運桂團隊聯合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周芳堅團隊、謝丹團隊和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黃旲團隊合作研究,發現m5C通過細胞質內新結合蛋白YBX1調控mRNA的穩定性,進而調控膀胱癌的增殖和轉移。
  • 赴美就醫:新溶瘤病毒「以毒攻毒」,治療晚期黑色素瘤緩解率達67%...
    近日,英國晚期淋巴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腫瘤奇蹟般消失的病例引發了全球矚目。研究者認為,是新冠病毒激發了免疫系統抗腫瘤活性。  雖不能指望感染新冠病毒來抗癌,但通過激發人體免疫系統來治療癌症已被證實有效,「溶瘤病毒」正是利用了病毒,去「幹掉」腫瘤。
  • 對實體瘤有效的癌症疫苗初步研發成功​
    新型的可植入癌症疫苗於2009年首次開發,在多種癌症中顯示出了廣闊的前景,美國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已經在黑色素瘤中進行了初步的臨床試驗。,為治療多種癌症提供了新希望。新型癌症疫苗mRNA-4157對多種實體瘤有效通用型腫瘤疫苗橫空出世!三分之一肺癌患者生存期超過5年!癌症疫苗取得重大突破!
  • Nature:研究者發現新的黑色素瘤突變基因-PREX2
    近日,來自美國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和布羅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25個轉移性黑色素腫瘤進行了全基因組的測序,研究者證實了慢性的太陽光暴露在發展為黑色素瘤中的重要作用,並且揭示了黑色素瘤發生的重要遺傳改變。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了5月9日的國際雜誌Natur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