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就醫:新溶瘤病毒「以毒攻毒」,治療晚期黑色素瘤緩解率達67%...

2021-01-15 大眾網

  近日,英國晚期淋巴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腫瘤奇蹟般消失的病例引發了全球矚目。研究者認為,是新冠病毒激發了免疫系統抗腫瘤活性。

  雖不能指望感染新冠病毒來抗癌,但通過激發人體免疫系統來治療癌症已被證實有效,「溶瘤病毒」正是利用了病毒,去「幹掉」腫瘤。

  近日,一款新的溶瘤病毒療法在一項臨床試驗中表現驚豔,治療PD-1難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總緩解率達67%,再次展現出免疫治療在腫瘤治療領域的巨大潛力,值得赴美就醫患者關注。

  基於此,美國FDA還授予新型免疫療法PVSRIPO「孤兒藥」稱號,用於治療晚期(IIB-IV期)黑色素瘤患者。

  1、「以毒攻毒」的溶瘤病毒

  中美跨境醫療行業領導者好醫友了解到,溶瘤病毒是經過基因工程技術改造的、具有溶瘤活性的病毒,可以在腫瘤中複製並殺死癌細胞這個「壞蛋」。而且,它還可以在癌細胞死亡後釋放抗原,激活免疫系統,幫助癌症患者對抗腫瘤。

  換句話說就是以「毒」攻「毒」,用病毒去幹掉腫瘤。

  幾十年來,一些病毒更喜歡靶向癌細胞,而「放過」健康細胞的這一特性引起了科學家們的興趣。要知道,一個「好」的溶瘤病毒,能夠高效「殺死」癌細胞,而幾乎不傷害正常細胞。

  近年來,溶瘤病毒相關研究取得了巨大進展,引起廣泛關注。2005年,針對鼻咽癌的腺病毒H101雖在中國獲批上市,但目前臨床療效還未得到國際認可。

  直到2015年,美國FDA批准了首個溶瘤病毒藥物T-VEC(Imlygic),用於治療晚期黑色素瘤,是首個獲得FDA批准的溶瘤病毒治療藥物,已有部分赴美就醫患者受益於該療法。隨後又分別在歐洲和加拿大獲批上市,意味著對這一技術的正式認可。

  知名跨境醫療平臺好醫友表示,目前,全球上市的溶瘤病毒數量不多,而更多的療法相關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

  2、病毒免疫療法:PVSRIPO

  PVSRIPO是一種基於Sabin-1型脊髓灰質炎疫苗的新型病毒免疫療法,可直接注射到腫瘤中。

  經基因改造的脊髓灰質炎病毒,可感染表達CD155的抗原提呈細胞,如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等,進而激發靶向腫瘤的免疫應答反應。

  此前,PVSRIPO溶瘤病毒療法曾在膠質母細胞瘤的1期臨床試驗中取得積極數據,顯著延長了腦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生存期,且有8名患者產生應答,2名患者的腦膠質瘤病灶完全消失,達到了完全緩解!

  因此,在2016年,FDA授予溶瘤病毒療法PVSRIPO突破性療法稱號。

  3、臨床試驗驚豔,緩解率67%!

  根據2020年SITC年會上公布的1期臨床試驗數據顯示:在12例PD-1難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的總緩解率(ORR)為33%。

  不過,在接受3次PVSRIPO注射治療的患者中的ORR為67%!其中,一半的患者獲得了完全緩解。而且,在一年的隨訪中,50%的患者疾病沒有繼續進展。

  研究結束後,大多數參與者(83%)還可繼續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進一步治療。這些患者在後續治療後獲得了反應,這表明聯合免疫療法有望在該人群中產生更強的反應。

  不足的是,研究群體數量較少,得出明確的結論還為時過早。為此,該溶瘤病毒療法的二期臨床試驗LUMINOS-102已啟動,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給藥。

  該研究旨在研究PVSRIPO單藥使用的安全性、耐受性,以及與PD-1抑制劑聯用在無法切除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中的療效。

  目前,這一臨床試驗正在招募中,入組條件、人數等詳情請諮詢好醫友。

  不過,在全球疫情特殊時期,黑色素瘤患者不妨先通過國際遠程會診,請美國權威腫瘤專家評估病情,給出初步治療方案,並了解目前國際上的最新治療進展,以及相關臨床試驗詳情,再做打算。

  中美跨境醫療行業領導者好醫友,依託其在美國擁有的官方醫療執照,整合了全球頂級醫療資源,擁有強大的海內外名醫資源,均來自中國、美國、日本各專科的權威醫院。同時,在國內好醫友已與300餘家三甲醫院共建「好醫友國際醫療中心」,構建了遠程會診、國內診療、海外就醫(赴美就醫)、海外新藥諮詢、回國落地複查與遠程隨訪的海外醫療服務全閉環。

  最快24小時,即可在家門口與海外名醫「面對面」會診,獲取權威的多學科診療方案,還有三甲醫院主任級醫生提供報告解讀與就診指導。條件允許時可直接落地治療,海外專家提供遠程隨訪,實時跟進治療情況。

  確有必要海外就醫時,好醫友可為患者開通赴美就醫、赴日就醫「綠色通道」。這期內,好醫友專業服務團隊會提供專屬生活客服、翻譯及醫療協調,為患者安排海外專家預約及權威醫院住院預約(美國或日本)。在醫療資料翻譯方面,好醫友設置了三重審核、嚴格按照海外醫生的看診要求,確保無虞。通過好醫友在美國擁有的健康險公司和人工智慧醫保分析公司,用戶還可專享最大力度的赴美就醫費用折扣。患者回國後,可返回當地合作醫院接受後續治療,海外專家提供遠程隨訪,解決了海外醫療「最後一公裡」的問題。

  聲明:本文為網絡轉載內容,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赴美就醫:疾病控制率100%!KRAS G12C靶向藥治療肺癌前景可期
    第1 / 1b期和2期的結果顯示:Adagrasib作為單藥療法治療接受過化療和一種PD-1/PD-L1免疫治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達到了45%的客觀緩解率(ORR)和96%的疾病控制率(DCR)!值得赴美就醫患者期待。
  • FDA批准CMP-001聯合治療晚期黑色素瘤
    治療黑色素瘤的方案 FDA已經批准CMP-001與納武單抗nivolumab(Opdivo)和伊匹單抗ipilimumab(Yervoy)聯合使用的治療方案,將進行臨床試驗開發,作為延長疾病復發的方法和無法切除的III期或IV期黑色素瘤患者的初始治療方案,以及提高總體腫瘤緩解率治療不能切除或轉移的黑色素瘤患者且先前的抗
  • 黑色素瘤晚期症狀有哪些
    惡性黑色素瘤在我國並不多見,但卻是皮膚癌中最致命的一種,病程快,復發的可能很高。由很多數患者在就診時已為晚期,此時治療效果極不理想。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黃霈指出:黑色素瘤早期發現,治癒情況較好,晚期治療難度很大,黑色素瘤晚期症狀有哪些呢?
  • ASCO2016:默沙東PD-1免疫療法Keytruda多種組合方案治療晚期黑色素...
    (包括癌症疫苗T-vec、dabrafenib+trametinib、低劑量ipilimumab)治療晚期黑色素瘤的3個研究的數據。MASTERYKEY-265:Keytruda聯合癌症疫苗T-Vec方案該研究在初治、不可切除性、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中開展,調查了Keytruda聯合癌症疫苗T-vec的療效、安全性和耐受性。
  • 赴美就醫:期待!這類特殊的EGFR突變肺癌患者,即將迎來首個雙抗靶向藥
    因此,不少患者無奈選擇赴美就醫,尋求新的診療方法。  目前,針對這類突變的患者,臨床主要以常規細胞毒性化療為主,尚無FDA批准的靶向療法。  在初次接受治療的患者組中,中位隨訪時間為7個月時,在20名接受聯合療法的患者中,ORR和CBR為100%。  在45例接受奧希替尼後復發的患者中,聯合療法的客觀緩解率達到36%,其中包括1例患者完全緩解,15例患者部分緩解。
  • 赴美就醫:首個PI3K抑制劑,讓晚期耐藥乳腺癌患者有了新選擇
    乳腺癌是女性第一大惡性腫瘤,靶向療法讓乳腺癌治療有了明顯改觀,許多赴美就醫的患者也因此受益。然而,耐藥問題成為靶向治療無法避免的弱點。 近年來,赴美就醫正成為國人看病就醫的新選擇。
  • 赴美就醫:腦轉移率降九成!「鑽石靶點」非小細胞肺癌,有望迎來一線...
    近日,美國FDA宣布接受第三代ALK抑制劑蘿拉替尼(Lorlatinib,商品名Lorbrena)的補充新藥申請(sNDA),用於一線治療ALK陽性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值得赴美就醫患者期待。
  • 赴美就醫:死亡風險降低70%!首個TIGIT單抗有望改變肺癌免疫治療...
    總的來說,Tiragolumab聯合阿替利珠單抗在肺癌治療中,患者的客觀緩解率和無進展生存期都有顯著改善。好消息是,近日,美國FDA授予TIGIT單抗Tiragolumab「突破性療法」稱號(BTD),聯合PD-L1單抗「T藥」阿替利珠單抗(商品名:泰聖奇),用於一線治療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這些患者的PD-L1高表達且無EGFR或ALK基因突變,值得赴美就醫患者關注。
  • 一文詳解溶瘤病毒的治療機理
    十九世紀末:一名患有白血病的42歲女子在一次疑似感染流感病毒後腫瘤忽然痊癒。1912年:義大利醫生報導了一個晚期的宮頸癌患者在注射狂犬病疫苗後病情明顯緩解的案例。以上幾個看似離奇的案例,為我們打開了腫瘤免疫的新思路,那就是「以毒攻毒」的溶瘤病毒。
  • 赴美就醫:一次治療,維持3年!首個基因療法有望讓帕金森患者擺脫...
    數十年來,晚期帕金森病的治療標準一直沒有顯著進步,而NBIb-1817能持續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而且降低患者口服藥物的需求,有望成為帕金森病的首個基因療法,造福患者及家庭。對於通過漢鼎好醫友赴美參加臨床試驗的患者,可享受中美專業醫療及生活團隊提供的一條龍醫療及生活服務。
  • TILs聯合PD-1療法讓晚期實體瘤出現完全緩解
    TILs聯手PD-1,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出現完全緩解!TIL過繼細胞療法早在1988年開始用於轉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療,出現了10-15年持久的完全緩解患者,震驚了整個醫學界,因此,研究人員猜想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通過將TILs和抗PD-1療法的組合,是否也能出現持久的完全緩解?答案是肯定的。在今年的AACR會議上,這一組合初步數據公布,非常鼓舞人心。
  • TILs聯合PD-1療法讓晚期實體瘤出現完全緩解
    TIL過繼細胞療法早在1988年開始用於轉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療,出現了10-15年持久的完全緩解患者,震驚了整個醫學界,因此,研究人員猜想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通過將TILs和抗PD-1療法的組合,是否也能出現持久的完全緩解?答案是肯定的。
  • NICE指南拒絕推薦黑色素瘤新藥伊匹單抗
    英國國立健康和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於10月14日發布指南草案指出,基於成本方面的顧慮以及臨床試驗隨訪結果不夠充分,拒絕推薦將百時美施貴寶公司開發的晚期黑色素瘤治療藥物伊匹單抗        伊匹單抗是一種單克隆抗體藥物,被認為是治療晚期黑色素瘤的突破性新藥。生產商完成的隨機、安慰劑對照Ⅲ期臨床試驗(n=676)表明,該藥物可顯著改善不可切除的2期或4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總生存時間。
  • Neon新疫苗「一箭三雕」連破肺癌、膀胱癌、黑色素瘤
    Neon癌症疫苗延長肺癌、膀胱癌、黑色素瘤無進展生存期Neon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該公司的個體化新抗原癌症疫苗,在早期臨床試驗中延長了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膀胱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這一結果,揭示了癌症疫苗這一創新免疫治療模式的潛力。Neon公司開發的NEO-PV-01是一種「量身定製」的個體化新抗原疫苗。
  • 有基因突變的黑色素瘤患者,用藥前一定要注意這2點,才能「對症下藥」
    黑色素瘤的發病與一些基因突變相關,「大名鼎鼎」BRAF基因就是其中之一,我國4個黑色素瘤患者中就有1個攜帶這一突變[1]。 除此之外,還包括 NRAS、MEK1、KIT、CTNNB1 等突變。具體突變的發生比例詳見下圖。
  • 肺癌免疫治療的三把大「斧」!「撬」動晚期患者五年長生存大門!
    NEO-PV-01個體化癌症疫苗與OPDIVO®(nivolumab)聯合用於晚期或轉移性黑色素瘤,吸菸相關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膀胱癌患者,可顯著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在包括16名黑色素瘤成人,11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和7名膀胱癌患者的一期安全性研究中,患者先每2周接受nivolumab治療12周(同時製備個性化疫苗)。
  • 阿泊替尼帶來高客觀緩解率 為胃腸間質瘤治療帶來新選擇
    胃腸間質瘤(GIST)是胃腸道常見的間葉源性腫瘤,伊馬替尼、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分別是GIST的一、二、三線治療藥物,但PDGFRA外顯子18突變,尤其是D842V突變的患者對現有靶向藥物不敏感,該類患者群體治療藥物匱乏。
  • 首位接受新型免疫療法TILs治療的晚期...
    TILs療法已經在黑色素瘤人群中進行臨床研究15-20年,取得了卓越的臨床數據,之後在肺癌患者,子宮頸癌和頭頸癌中進行測試。伯頓很榮幸成為布朗癌症中心首位接受治療的肺癌患者,他的成功將給更多的患者帶來希望。
  • 中國加入腫瘤免疫療法開發的世界梯隊——溶瘤病毒加PD-1,CTLA-4...
    「預計利用 PD1 抗體治療晚期黑色素瘤的銷售額在 2017 年將達到周國瑛教授的溶瘤病毒腫瘤治療研究團隊就是其中的一個科研項目,團隊計劃在中國和美國同時開展新產品的臨床前研究,目標是獲得中國和美國的臨床試驗申請(IND),並在兩 地繼續臨床試驗。他們開發的新一代皰疹溶瘤病毒和靶向性溶瘤病毒,針對不同的實體腫 瘤提供免疫與溶瘤的雙重治療,以及靶向溶瘤的個體化治療。
  • 赴美就醫:癌細胞都跑哪去了?
    90%的癌症患者死於復發轉移,它是癌症治療最大的絆腳石,也是許多患者選擇赴美就醫的原因所在。那麼,癌細胞都轉移到了哪裡?轉移後出國看病的意義大嗎?聽聽中美跨境醫療領航者漢鼎好醫友怎麼說。原發癌治療後,表面上腫瘤消失了,但還有一些「殘餘勢力」會四處「流竄」,引起復發轉移,包括:直接擴散、淋巴管轉移、血道轉移、種植性轉移等,轉移可近可遠,任何部位都有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