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黑色素瘤了解臨床表現是關鍵

2020-11-30 39健康網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胃癌、肝癌、白血病等這一類比較常見的癌症,卻很少聽到黑色素瘤這樣的癌種,黑色素瘤是一種惡性程度相當高的惡性腫瘤,又稱惡性黑瘤,大多原發於皮膚,也可起源於眼、鼻腔等處,早期可發生轉移,轉移部位多見肺、腦。對於黑色素瘤,了解的人並不多,那麼,黑色素瘤到底有哪些早期症狀呢?

  深入了解黑色素瘤的臨床表現

  1、顏色:大多數惡性黑色素瘤有棕、黑、紅、白或藍混雜不勻。

  2、邊緣:常參差不齊呈鋸齒狀改變,為腫瘤向四周蔓延擴展或自行性退變所致。

  3、表面:不光滑。常粗糙而伴有鱗形或片狀脫屑。有時有滲液或滲血,病灶可高出皮面。

  4、病灶周圍皮膚可出現水腫或喪失原有皮膚光澤或變白色、灰色。

  5、感覺異常:局部常有發癢、灼痛或壓痛。

  6、局部出現結節狀或息肉樣腫物或潰瘍伴滲液、出血。

  7、黑痣周圍出現其它黑色結節。

  早期黑色素瘤還表現為紅斑狀或略高出皮面的丘疹樣皮損,表面常伴有鱗形脫屑或痂皮形成,症狀與牛皮癬、溼疹、炎症等良性皮膚病相近。病灶的進一步發展就會出現某些具有特徵性的徵象,如一個發亮的、半透明的丘疹樣小結節,表面有滲血並伴有毛細血管擴張。

  當發現有以上現象時,也不要驚慌,及時到醫院進行正規專業的檢查,以保證早發現早治療。而要想遠離黑色素瘤,最重要的還是全面了解黑色素瘤,做好預防措施,樹立防患於未然的危機意識。

  遠離黑色素瘤,預防是關鍵

  黑色素瘤是醫學界比較罕見的一種腫瘤疾病,對人體的危害極大,因此在可能發生之前做好預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1、堅持服用人參皂苷Rh2:人參皂苷Rh2可顯著提高IL-2活性,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和NK細胞的殺傷活性,還可促進白蛋白、γ球蛋白的合成,提高T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功能,同時還能抑制正常淋巴細胞染色體突變,穩定免疫系統,達到較好的抗腫瘤效果。

  2、不要用腐蝕藥物或徹底的冷凍等方法刺激黑痣:對黑痣一次冷凍不掉而反覆數次,是有危險性的,因為黑痣常因外傷刺激而發生惡變。約有30%~50%的惡性黑色素瘤與外界刺激有關。如何預防黑色素瘤的發生?如果是因美容的需要,應將痣一次性切除,是比較安全可靠的,不宜過度刺激黑痣,以免引起惡變造成腫瘤。

  3、對發生在容易摩擦部位的色素痣,應取活組織病理檢查:如兒童大毛痣在腰部,常受腰帶的摩擦和擠壓,應儘早全部切除。若一次全部切除有困難時,可先切除主要部分,再進行其他切除,一定要將全部黑痣切除乾淨。

  4、要留意色痣的惡變信息:比如色痣區域淋巴結腫大,隱約可見藍黑色;色痣體積增大,色素或深或變淺;色痣呈放射狀向周圍擴展等信息。

  總的來說,不管是肺癌、胃癌、黑色素瘤,亦或是其他癌種,最重要的還是提前預防,儘早遠離。

相關焦點

  • 黑色素瘤晚期症狀有哪些
    惡性黑色素瘤在我國並不多見,但卻是皮膚癌中最致命的一種,病程快,復發的可能很高。由很多數患者在就診時已為晚期,此時治療效果極不理想。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黃霈指出:黑色素瘤早期發現,治癒情況較好,晚期治療難度很大,黑色素瘤晚期症狀有哪些呢?
  • 黑色素瘤患者能活多久?
    核心提示:不少人知道自己患上黑色素瘤心裡充滿了擔憂,因為大多數黑色素瘤都是惡性的,大家很想知道患上這種疾病之後還可以活多久?只要患者及早接受治療還是會好轉的,目前的醫學技術還是比較先進的,這個腫瘤疾病五年的生存率已經達到了60%。
  • 出國看病科普:惡性兒科黑色素瘤的多樣化表現形式
    Hawryluk博士認為,小兒黑色素瘤與成人黑色素瘤的不同之處在於,惡性兒科黑色素瘤的表現形式非常多樣化,我們看到更多與先天性痣或斯皮茨黑素瘤相關的臨床表現,在顯微鏡下,色素沉著的病變看起來和成人有些不同。MGH和其他11個中心的Hawryluk博士及其同事,對1994年末至2017年初診斷為20歲以下的所有致命小兒黑色素瘤病例進行了回顧性研究,發現兒童黑色素瘤的呈現方式確實非常多樣化。
  • FDA批准CMP-001聯合治療晚期黑色素瘤
    治療黑色素瘤的方案 FDA已經批准CMP-001與納武單抗nivolumab(Opdivo)和伊匹單抗ipilimumab(Yervoy)聯合使用的治療方案,將進行臨床試驗開發,作為延長疾病復發的方法和無法切除的III期或IV期黑色素瘤患者的初始治療方案,以及提高總體腫瘤緩解率治療不能切除或轉移的黑色素瘤患者且先前的抗
  • 腦垂體瘤的早期症狀 預防腦垂體瘤的方法有哪些
    很多人對腦垂體瘤的症狀並不是非常的了解,那麼腦垂體瘤的早期症狀有哪些?患上腦垂體瘤的症狀有哪些呢?腦垂體瘤的治療方法有哪些?腦垂體瘤的預防方法又是怎樣的?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腦垂體瘤的早期症狀垂體瘤可有一種甚至多種的垂體激素排洩亢進的臨床體現。
  • 你身上長出來的痣,當心是黑色素瘤?醫生:5個方法可以排查
    所以,黑色素瘤的判定與痣有一定關係,但並非完全必要關係。 上述研究對中國黑色素瘤患者的參考意義有限。那麼,痣與黑色素瘤,到底有什麼區別呢?痣在定義上分為廣義與狹義,醫學上對「痣」的解讀只要以狹義為主,百度百科定義其為:「痣,又稱痣細胞痣、色素痣、黑素細胞痣或普通獲得性黑色素細胞痣,不包括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痣為人類最常見的良性皮膚腫瘤,是表皮、真皮內黑素細胞增多引起的皮膚表現。」
  • 赴美就醫:新溶瘤病毒「以毒攻毒」,治療晚期黑色素瘤緩解率達67%...
    近日,一款新的溶瘤病毒療法在一項臨床試驗中表現驚豔,治療PD-1難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總緩解率達67%,再次展現出免疫治療在腫瘤治療領域的巨大潛力,值得赴美就醫患者關注。  基於此,美國FDA還授予新型免疫療法PVSRIPO「孤兒藥」稱號,用於治療晚期(IIB-IV期)黑色素瘤患者。  1、「以毒攻毒」的溶瘤病毒  中美跨境醫療行業領導者好醫友了解到,溶瘤病毒是經過基因工程技術改造的、具有溶瘤活性的病毒,可以在腫瘤中複製並殺死癌細胞這個「壞蛋」。而且,它還可以在癌細胞死亡後釋放抗原,激活免疫系統,幫助癌症患者對抗腫瘤。
  • NICE指南拒絕推薦黑色素瘤新藥伊匹單抗
    ,基於成本方面的顧慮以及臨床試驗隨訪結果不夠充分,拒絕推薦將百時美施貴寶公司開發的晚期黑色素瘤治療藥物伊匹單抗(Ipilimumab,Yervoy)納入英格蘭和威爾斯國民健康服務(NHS)體系。        伊匹單抗是一種單克隆抗體藥物,被認為是治療晚期黑色素瘤的突破性新藥。生產商完成的隨機、安慰劑對照Ⅲ期臨床試驗(n=676)表明,該藥物可顯著改善不可切除的2期或4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總生存時間。
  • Neon新疫苗「一箭三雕」連破肺癌、膀胱癌、黑色素瘤
    Neon癌症疫苗延長肺癌、膀胱癌、黑色素瘤無進展生存期Neon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該公司的個體化新抗原癌症疫苗,在早期臨床試驗中延長了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膀胱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這一結果,揭示了癌症疫苗這一創新免疫治療模式的潛力。Neon公司開發的NEO-PV-01是一種「量身定製」的個體化新抗原疫苗。
  • 黑色素瘤手術後護理
    黑色素瘤手術後復發和轉移的可能性很高,黑色素瘤手術後合理的護理,加快身體的恢復,減少併發症,提高免疫力。手術後也需要配合其他的治療防止復發和轉移,放化療及中藥的治療。手術後很多患者體質虛弱,放化療又有副作用,配合中藥的輔助治療是效果比較好的治療方式。
  • 肺轉移瘤的13個不典型表現
    腫瘤的轉移與腫瘤內微血管數量、微血管密度呈正相關,孤立性肺轉移瘤多由血供豐富的原發瘤轉移而來,多順延原發瘤的強化程度和形式,可表現為多種形式的明顯強化。 孤立性肺轉移瘤不同程度地具有原發腫瘤的病理及生物學行為,導致其同原發腫瘤類似的影像學表現,並決定了其影像表現具有多樣性。
  • 脈絡膜黑色素瘤
    病理上,黑色素瘤分為有黑色素和無黑色素兩種類型,多數黑色素瘤內部結構均勻,較大腫瘤內可伴有出血或壞死,罕見鈣化;無黑色素性黑色素瘤瘤細胞雖無黑色素顆粒分布,但dopa實驗仍為陽性,表明仍有產生色素的能力。色素含量多少與惡性程度無關。
  • 皮膚上的黑痣若滿足這4個特點,十有八九是黑色素瘤!勸你儘快去檢查
    該病症起源於黑色素細胞,一般會在眼、鼻腔、消化道、淋巴結、外陰、腦膜等部位發生。在所有的年齡段中都可能會長黑色素瘤,也可生長在任何部位的皮膚上。該病症發病率低,惡性程度高,死亡率高,是最惡性的皮膚惡性腫瘤之一。 那麼,皮膚上黑色素瘤的具體表現是什麼呢?
  • 間質瘤是癌症嗎 預防間質瘤的方法
    什麼是間質瘤?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這種疾病,那麼間質瘤是癌症嗎?為什麼會患上間質瘤呢,間質瘤的臨床表現有哪些?間質瘤的手術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間質瘤是癌症嗎間質瘤它是胃腸壁上的一種腫瘤。
  • MDM2拮抗劑可抵消黑色素瘤對CDK4/6抑制劑的抗性
    這種潛在的治療方案聯合使用CDK4/6抑制劑與MDM2拮抗劑,從而使得這些抑制劑對黑色素瘤有效。CDK4/6抑制劑是一類用於治療某些乳腺癌的藥物,MDM2拮抗劑當前仍處於開發當中。通過使用黑色素瘤患者來源的腫瘤異體移植小鼠模型,Vilgelm及其同事們首次揭示了CDK4/6抗性出現的分子機制,然後測試了這種聯合治療是否會逆轉這種抗性過程。
  • Nature:研究者發現新的黑色素瘤突變基因-PREX2
    近日,來自美國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和布羅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25個轉移性黑色素腫瘤進行了全基因組的測序,研究者證實了慢性的太陽光暴露在發展為黑色素瘤中的重要作用,並且揭示了黑色素瘤發生的重要遺傳改變。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了5月9日的國際雜誌Nature上。
  • 出國看病資訊,使用生物製劑不會增加黑色素瘤發病率
    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根據系統評價和分析,接受生物療法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炎症性腸病和牛皮癬等慢性病的患者,患黑色素瘤的風險並未增加。長期使用生物製劑不會增加黑色素瘤的發病率,為患有慢性病的患者解除了治療上的後顧之憂。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多年來除了提供轉診服務,也在抓住機會向廣大客戶科普醫學信息。因此,盛諾一家的微信公眾號內容越來越豐富,包括出國看病信息,最新科研,科普知識等。
  • Nat Commun:表觀遺傳學修飾導致黑色素瘤耐藥性產生
    眾所周知,黑色素瘤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類型之一,這一新發現對於黑色素瘤患者的新型治療手段的開發具有重要的意義。研究者們發現一類新型的表觀遺傳學修飾機制導致了黑色劉患者對常規的療法產生耐受性,這一突變發生於GARF基因。此外,研究者們發現一類叫做IGFBP2的基因伴隨著藥物耐受性的出現。這一基因與患者的治療效果也存在明顯的反向相關性。
  • 有基因突變的黑色素瘤患者,用藥前一定要注意這2點,才能「對症下藥」
    黑色素瘤的發病與一些基因突變相關,「大名鼎鼎」BRAF基因就是其中之一,我國4個黑色素瘤患者中就有1個攜帶這一突變[1]。 除此之外,還包括 NRAS、MEK1、KIT、CTNNB1 等突變。具體突變的發生比例詳見下圖。
  • 腫瘤也能預防了?急性微生物感染能抗腫瘤
    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歐盟藥監局已經批准利用熱休克蛋白gp96自體免疫治療黑色素瘤、腎癌、腦瘤等多種腫瘤。你沒有聽錯,腫瘤也可以預防了,這種慢性病曾經困擾過許多人,但是如今,科學家們已經研究出預防腫瘤的新方法,知力君在這裡向科學家們致敬,人類在醫學方面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那麼,科學家是怎麼發現預防腫瘤的辦法呢?到底如何能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