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M2拮抗劑可抵消黑色素瘤對CDK4/6抑制劑的抗性

2021-01-10 健康一線視頻網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和範德比爾特大學林格拉姆癌症中心研究人員確定了一種針對黑色素瘤患者的潛在二線治療方案。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8月14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MDM2 antagonists overcome intrinsic resistance to CDK4/6 inhibition by inducing p21」。論文通訊作者為Anna Vilgelm博士。

這種潛在的治療方案聯合使用CDK4/6抑制劑與MDM2拮抗劑,從而使得這些抑制劑對黑色素瘤有效。CDK4/6抑制劑是一類用於治療某些乳腺癌的藥物,MDM2拮抗劑當前仍處於開發當中。通過使用黑色素瘤患者來源的腫瘤異體移植小鼠模型,Vilgelm及其同事們首次揭示了CDK4/6抗性出現的分子機制,然後測試了這種聯合治療是否會逆轉這種抗性過程。他們報導了多種小鼠模型和人類腫瘤切片培養測定中的腫瘤消退。

論文共同作者Ann Richmond博士說,「40%以上的黑色素瘤表現出CDKN2A缺失或突變,CDKN2A是一個調節CDK4/6和MDM2來控制細胞周期的基因。」

儘管CDK4/6的激活是黑色素瘤產生的關鍵機制,但是CDK4/6抑制劑對黑色素瘤的效果不同於乳腺癌。Vilgelm及其同事們試圖了解其中的原因。他們發現黑色素瘤細胞系中特定蛋白p21的缺乏是一個可能的原因。

MDM2拮抗劑可讓腫瘤抑制蛋白p53保持穩定,並誘導p21表達,p21作為細胞周期進程的調節劑起作用並抵消對CDK4/6抑制劑的抗性。

Vilgelm說,「MDM2抑制劑需要功能性p53才能發揮作用。在許多類型的癌症中,p53會發生突變或缺失,這種腫瘤抑制蛋白的缺乏允許腫瘤進展。但是,在黑色素瘤中,p53的突變相對較少。因此,MDM2拮抗劑和CDK4/6抑制劑的聯合使用是可能會讓大部分的黑色素瘤患者受益。」

她說,因此,MDM2拮抗劑和CDK4/6抑制劑的聯合使用可能僅對患有p53和RB野生型黑色素瘤的患者有益。

儘管近年來已有可用於黑色素瘤的療法,特別是免疫療法,但是近一半的黑色素瘤患者對免疫療法沒有反應。患者還經常對靶向治療產生抗性,並且一旦抗性產生,就需要進行二線治療。

Vilgelm說,「我認為這對於患有p53和RB野生型的對免疫療法或其他的靶向治療無反應或產生抗性的黑色素瘤患者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潛在二線治療方案。我認為這種聯合使用在黑色素瘤的遺傳學方面確實有意義。」

Richmond說,「我們發現將CDK4/6抑制劑與MDM2拮抗劑的聯合使用能夠克服黑色素瘤的這種遺傳促進因素,即CDKN21的突變或喪失。這是非常有前景的,應當在臨床試驗中進一步進行測試。」

參考文獻:

1.Anna E. Vilgelm et al. MDM2 antagonists overcome intrinsic resistance to CDK4/6 inhibition by inducing p21.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9, doi:10.1126/scitranslmed.aav7171.

2.MDM2 counteracts resistance to CDK4/6 inhibitors for melanoma therapy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9-08-mdm2-counteracts-resistance-cdk46-inhibitors.html

原標題:黑色素瘤治療新希望!MDM2拮抗劑抵消這種癌症對CDK4/6抑制劑的抗性

相關焦點

  • PD-1抑制劑與CTLA-4抑制劑、兩藥聯合治療黑色素瘤OS對比數據公布
    PD-1抑制劑與CTLA-4抑制劑、兩藥聯合治療黑色素瘤OS對比數據公布
  • ...膜黑色素瘤進軍_葡萄膜黑色素瘤_納武利尤單抗_伊匹木單抗_醫脈通
    前言:葡萄膜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瘤中一種罕見類型,對於轉移性的葡萄膜黑色素瘤至今尚無標準治療方案,免疫單藥對其療效甚微。近期JCO報導一項單臂的II期研究,探索了免疫雙藥是否可帶來療效的改善。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最常見的成人原發性眼內惡性腫瘤,約佔每年確診的黑色素瘤總數的5%左右。
  • |黑色素瘤|諾貝爾獎|抑制劑|抗癌|獲獎|基因|-健康界
    自2014年9月以來,PD-1抑制劑已經被美國FDA正式批准用於:惡性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肝癌、胃癌、腎癌、膀胱癌、頭頸部腫瘤、霍奇金淋巴瘤、Merkel細胞癌以及所有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的實體瘤。
  • 淋巴可保護轉移性黑色素瘤細胞免於肥大症
    淋巴可保護轉移性黑色素瘤細胞免於肥大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1 15:02:45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Sean J. Morrison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治療罕見黑色素瘤!AB Science新型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該研究是一項開放標籤對照研究,在受體酪氨酸激酶c-Kit(CD117)近膜結構域(JMD)中存在一個突變的不可切除性或轉移性III期或IV期黑色素瘤患者中開展,評估了masitinib(7.5mg/kg/天)相對於達卡巴嗪(dacarbazine)的療效和安全性。主要終點是客觀緩解率(ORR)。
  • 中山醫院團隊發現黑色素瘤進展及免疫逃逸新機制
    黑色素瘤是來源於黑色素細胞的高度惡性腫瘤,易發生局部和遠處轉移。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200,000新發病例,導致約55,000名患者死亡[1]。近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腫瘤患者帶來福音,其療效在黑色素瘤中尤為顯著,然而免疫治療不應答及耐藥等問題亟待解決。因此,進一步探索黑色素瘤發生發展及免疫耐受機製成為當前研究熱點。
  • 新型TCR療法tebentafusp治療葡萄膜黑色素瘤
    近日,該公司公布了在研TCR療法tebentafusp(IMCgp100)治療轉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mUM)3期IMCgp100-202臨床試驗(NCT03070392)的陽性結果。數據顯示,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與研究者選定的治療選擇相比,tebentafusp治療表現出強勁療法、顯著延長了總生存期(OS)。
  • 戰「黑」取得新進展 肢端黑色素瘤迎來裡程碑式研究成果
    文:小餅肢端黑色素瘤是亞洲黑色素瘤的主要發病亞型,常見於足底、手掌和甲下。相較於皮膚黑色素瘤,肢端黑色素瘤有著相對獨特的臨床病理特徵以及基因突變特點,預後更差、死亡風險更高,其免疫治療有效率較低,尚無良好的治療策略。
  • 脈絡膜黑色素瘤
    【概述】脈絡膜黑色素瘤是成人最多見的眼內原發性惡性腫瘤,起源於葡萄膜色素細胞,西方國家發病率為6/1000,
  • 出國看病科普:惡性兒科黑色素瘤的多樣化表現形式
    兒童和青少年的惡性黑色素瘤很少見,但診斷起來很困難,主要在於致命疾病可以以多種不同表現方式表現出來。麻省總醫院(MGH)和波士頓哈佛大學皮膚科的Elena B.
  • Mol Can Therap:實驗性抗癌藥物TAK-733或是新一代殺滅黑色素瘤的...
    John Tentler博士表示,這種新型藥物分子的重要性在於其是新一代高效抑制黑色素瘤的潛在抑制劑,其可以有效殺滅黑色素瘤,而本文研究中利用TAK-733對植入腫瘤組織樣本的小鼠的研究結果也使得我們對人類機體中的試驗結果很有希望。
  • ...Cancer Res:黑色素瘤耐藥不要怕!BRAF抑制劑聯合T細胞過繼療法...
    2019年2月17日訊 /生物谷BIOON /——來自威斯塔研究所和莫菲特癌症研究中心的聯合研究團隊近日發現BRAF靶向療法會使耐藥性黑色素瘤細胞對殺傷性T細胞的攻擊更敏感,相關研究結果於近日發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該研究表明過繼性T細胞療法也許可以讓對BRAF抑制劑產生耐藥性的病人獲益。
  • 國外看病有新藥:罕見黑色素瘤有望迎來頭個新藥
    葡萄膜黑色素瘤,也稱為眼內黑色素瘤或眼黑色素瘤,是一種罕見的癌症。據國外看病專業服務機構盛諾一家了解到,該病只佔所有黑色素瘤的5%。如果早期發現,那麼葡萄膜黑色素瘤的預後比較好。但是約一半的患者,黑色素瘤會復發並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
  • Nature:抑制U34-tRNA酶有望治療對靶向療法產生抵抗性的惡性黑色素瘤
    2018年6月2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比利時列日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的治療對已對靶向療法產生抵抗性的惡性黑色素瘤的機會。他們揭示出惡性黑色素瘤細胞能夠重編程它們的蛋白合成機制,並且在產生抵抗性期間對一個新的修飾tRNA的酶家族上癮。
  • 新型TCR療法tebentafusp治療葡萄膜黑色素瘤...
    tebentafusp被設計成專門靶向gp100,這是一種在黑色素細胞和黑色素瘤中表達的譜系抗原。tebentafusp是使用Immucore公司ImmTAC技術平臺開發的第一個分子,旨在重新定向和激活T細胞以識別和殺死腫瘤細胞。
  • 創新藥企業加速布局CDK4/6靶點抑制劑
    恆瑞醫藥已經登記了10項關於SHR6390的臨床研究,針對適應症包括乳腺癌、黑色素瘤和晚期實體瘤。SHR6390本次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針對的適應症為:聯合內分泌治療用於HR+/HER2-的早期或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輔助治療。必貝特醫藥BEBT-209是一款選擇性CDK4/6抑制劑,通過增加化合物最大吸收和適當減少半衰期有可能增加藥效。
  • Array黑色素瘤新藥三期臨床大獲成功,有望明年上市!
    Array牽手Pierre Fabre探路腫瘤新藥)Binimetinib是以MEK為靶點的抗黑色素瘤新藥,是高效的BRAF抑制劑,適應於NRAS 基因突變型黑色素瘤患者,該類型佔黑色素瘤患者的20%。
  • 速遞丨靶向YAP介導的T細胞抑制或將改善BRAF突變型黑色素瘤患者預後
    獲取HT29,KM12和A549細胞,並在補充10% FBS的RPMI1640中培養。獲取前,通過Sanger測序證實黑色素瘤細胞系BRAFV600E突變。連續處理2μMPLX4032兩個月,產生BRAFi耐藥性A375SM細胞。在含有2μMPLX4032的培養基中培養BRAFi耐藥性細胞系。Sanger測序證實耐藥細胞系具有BRAFV600E突變。常規檢測細胞系支原體感染。
  • 哪些痣易癌變為惡性黑色素瘤呢?
    黑色素瘤雖然發病率不高,但其致死率卻高居皮膚癌死亡率的首位,需要我們特別警惕。近年來,黑色素瘤在我國的發病率呈現快速增長趨勢,近5年來其發病率已經提高了5倍。由於多數黑色素瘤是由於色素痣反覆摩擦和損傷引起,因此,了解那些易癌變為惡性黑色素瘤的痣非常重要。那麼,哪些痣易癌變為惡性黑色素瘤呢?跟隨下文一起來了解下吧!
  • 納米載體精準送藥殺滅黑色素瘤
    科技日報駐以色列記者 毛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日前表示,該校研究團隊設計出用於皮膚黑色素瘤治療的納米載體藥物系統。研究人員認為,該系統有潛力擴展到多種疾病的治療。相關論文在最近的《先進療法》期刊作為封面文章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