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Res:黑色素瘤耐藥不要怕!BRAF抑制劑聯合T細胞過繼療法...

2021-01-15 生物谷

2019年2月17日訊 /生物谷BIOON /——來自威斯塔研究所和莫菲特癌症研究中心的聯合研究團隊近日發現BRAF靶向療法會使耐藥性黑色素瘤細胞對殺傷性T細胞的攻擊更敏感,相關研究結果於近日發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該研究表明過繼性T細胞療法也許可以讓對BRAF抑制劑產生耐藥性的病人獲益。


圖片來源:Clinic Cancer Research

大約50%的黑色素瘤病人攜帶一個BRAF蛋白突變。基於BRAF及其下遊信號的抑制劑的靶向療法對這些病人很有效,但是病人的長期受益卻很有限,主要原因就是會產生藥物耐受性。過去的研究表明BRAF抑制劑可以對T細胞介導的抗癌免疫反應產生正面影響,而最近的一個小型臨床實驗也發現聯合BRAF抑制劑和過繼性T細胞療法可以產生積極的臨床反應。「這種聯合療法很有潛力,但是我們對導致這一現象的機制卻並不清楚。」該研究共同通訊作者、威斯塔研究所免疫學、微環境和轉移項目組組長、Christopher M. Davis 教授Dmitry I. Gabrilovich博士說道。「更重要的是,我們沒有關於對BRAF抑制劑產生耐受性的病人也可以從這一聯合療法中獲益的證據。」

來自Gabrilovich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現6磷酸甘露糖受體(mannose-6-phosphate receptor,M6PR)蛋白水平升高對於免疫治療和放療或者化療在一系列小鼠腫瘤模型中的抗癌療效至關重要。「因此我們就在思考是否BRAF抑制劑也可以誘導相似的M6PR水平的升高,這個效應是否可以進一步探索用於增強過繼性T細胞療法治療BRAF抑制劑耐受性黑色素瘤的療效。」該研究共同通訊作者、莫菲特皮膚腫瘤學系副教授Amod Sarnaik博士說道。重要的是,M6PR是顆粒酶B的受體,而顆粒酶B是活化的CD8+ T細胞產生的一種物質,可以介導癌細胞攝入這些殺傷性免疫細胞釋放的有毒物質。

研究人員發現BRAF抑制劑確實可以誘導培養皿中的黑色素瘤細胞高表達M6PR。重要的是,BRAF抑制劑耐受性黑色素瘤細胞也有這個效應。此外,M6PR表達水平的增加與顆粒酶B攝入增加以及黑色素瘤細胞對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的敏感性增強相關。

隨後研究人員在一項招募了16個轉移性黑色素瘤病人的前瞻性臨床試驗中評估了這一發現的臨床意義,這些病人接受了BRAF抑制劑維莫非尼的治療,隨後接受了基於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的過繼性T細胞治療。研究人員發現病人可以很好地耐受這一聯合療法,研究人員還發現BRAF抑制劑成功地顯著提高了病人腫瘤內的M6PR的水平。這項研究表明過繼性T細胞治療也許是治療BRAF抑制劑耐受性黑色素瘤病人的有效療法。(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Dmitry I Gabrilovich et al. BRAF targeting sensitizes resistant melanoma to cytotoxic T cells.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DOI: 10.1158/1078-0432.CCR-18-2725

相關焦點

  • MDM2拮抗劑可抵消黑色素瘤對CDK4/6抑制劑的抗性
    這種潛在的治療方案聯合使用CDK4/6抑制劑與MDM2拮抗劑,從而使得這些抑制劑對黑色素瘤有效。CDK4/6抑制劑是一類用於治療某些乳腺癌的藥物,MDM2拮抗劑當前仍處於開發當中。通過使用黑色素瘤患者來源的腫瘤異體移植小鼠模型,Vilgelm及其同事們首次揭示了CDK4/6抗性出現的分子機制,然後測試了這種聯合治療是否會逆轉這種抗性過程。
  • BRAF V600基因突變是什麼意思?晚期癌症還有得治嗎?
    braf基因位於7q34,編碼一種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與araf和craf構成raf家族;ras-raf-mek-erk信號通路存在於人體多種生物學反應中,ras蛋白通常在細胞膜表面,接受外來的信號刺激後會募集raf蛋白使其磷酸化,從而激活了下遊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級聯途徑,braf是mek/erk最為關鍵的激活因子。
  • 新型TCR療法tebentafusp治療葡萄膜黑色素瘤
    近日,該公司公布了在研TCR療法tebentafusp(IMCgp100)治療轉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mUM)3期IMCgp100-202臨床試驗(NCT03070392)的陽性結果。數據顯示,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與研究者選定的治療選擇相比,tebentafusp治療表現出強勁療法、顯著延長了總生存期(OS)。
  • |黑色素瘤|諾貝爾獎|抑制劑|抗癌|獲獎|基因|-健康界
    自2014年9月以來,PD-1抑制劑已經被美國FDA正式批准用於:惡性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肝癌、胃癌、腎癌、膀胱癌、頭頸部腫瘤、霍奇金淋巴瘤、Merkel細胞癌以及所有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的實體瘤。
  • Cancer Res:順鉑耐藥腫瘤細胞對PARP抑制劑敏感
    2013年4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一項發表在美國癌症協會Cancer Research雜誌上的最新研究證實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轉移酶-1(PARP1)抑制劑對常用化療藥物順鉑耐藥的癌症患者可能是一種新的治療策略。 法國巴黎笛卡爾大學Guido Kroemer醫學博士說:順鉑是最廣泛使用的傳統抗癌化療藥物之一。
  • 百花齊放的PD-(L)1聯合療法,紅海中的一片藍海
    ORR第二高的腫瘤群組是免疫原性較高的腫瘤,如黑色素瘤、肺癌、肝癌和腎癌。另外一些腫瘤,如前列腺癌、結直腸癌和卵巢癌只有有限的T細胞浸潤,被認為是免疫排斥,因此PD-(L)1單抗單藥治療這些腫瘤的ORR相對較低。
  • 科學家如何利用聯合療法來有效治療多種癌症?
    【3】Nature:黑色素瘤抵抗現存的組合療法之謎doi:10.1038/nature24040在2014年,針對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新組合療法因有助延長這些患者的壽命而上市。儘管這些組合療法阻斷癌細胞用來促進它們生長的主要通路,但是這些癌細胞像繞道的車輛那樣繞過這種阻斷,利用其他的通路繼續生長和擴散。這些由PAK酶家族控制的平行通路為治療黑色素瘤提供有吸引力的新靶標。
  • 速遞丨靶向YAP介導的T細胞抑制或將改善BRAF突變型黑色素瘤患者預後
    癌細胞表面PD-L1異常表達是許多腫瘤逃避抗腫瘤免疫應答的重要機制,PD-L1表達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有效反應的預測性生物標誌物。新研究表明,BRAFi耐藥性黑素瘤細胞以PD-L1依賴方式,通過激活YAP,逃避CD8+T細胞免疫應答。
  • PD-1抑制劑與CTLA-4抑制劑、兩藥聯合治療黑色素瘤OS對比數據公布
    PD-1抑制劑與CTLA-4抑制劑、兩藥聯合治療黑色素瘤OS對比數據公布
  • 君實與捷思英達合作:PD-1單抗聯合ERK抑制劑JSI-1187臨床研究
    目前,已經有多款針對MAPK上遊激酶的抑制劑上市,用於治療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甲狀腺癌等,比如BRAF抑制劑維莫非尼,達拉非尼,MEK抑制劑曲美替尼、考比替尼等,證明了通過抑制MAPK這條信號通路對抗腫瘤的有效性。雖然靶向抑制「BRAF+MEK」的聯合療法(比如達拉非尼+曲美替尼)在黑色素瘤和其他癌症中顯示出比單藥具有更顯著的藥效,但大多數患者最終都會產生耐藥性和疾病進展。
  • 新型TCR療法tebentafusp治療葡萄膜黑色素瘤...
    近日,該公司公布了在研TCR療法tebentafusp(IMCgp100)治療轉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mUM)3期IMCgp100-202臨床試驗(NCT03070392)的陽性結果。數據顯示,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與研究者選定的治療選擇相比,tebentafusp治療表現出強勁療法、顯著延長了總生存期(OS)。
  • Nano Letters:納米技術助力惡性黑色素瘤療法的開發
    >圖片來源:www.sciencedaily.com2016年9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於國際雜誌Nano Letter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士納米科學研究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一種基於納米技術的新方法,就可以快速輕鬆地檢測組織樣本中遺傳組成的改變,文章中首次對惡性黑色素瘤患者機體的遺傳突變進行了檢測
  • Nature:抑制U34-tRNA酶有望治療對靶向療法產生抵抗性的惡性黑色素瘤
    2018年6月2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比利時列日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的治療對已對靶向療法產生抵抗性的惡性黑色素瘤的機會。他們揭示出惡性黑色素瘤細胞能夠重編程它們的蛋白合成機制,並且在產生抵抗性期間對一個新的修飾tRNA的酶家族上癮。
  • 癌症免疫療法巨擘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為何華人科學家擦肩而過?
    在隨後的人體研究中,CTLA-4抗體表現出色,為黑色素瘤患者帶去了希望。  2011年3月25日,CTLA-4抗體製成的藥物ipilimumab(Yervoy)經過FDA批准上市,用來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這是免疫療法的一次勝利。
  • Cancer Res:新的過繼細胞轉移方法顯著縮短T細胞製造時間
    2020年11月11日訊/生物谷BIOON/---過繼轉移的T細胞可以延長晚期實體瘤患者的生存期,有時還能治癒這些患者。雖然前景廣闊,但產生必要的T細胞來幫助這些患者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如此緩慢的速度使得這種療法對於大多數需要立即治療的患者來說是不切實際的。
  • TIGIT抑制劑、雙特異性抗體療法等16款療法入圍孤兒藥資格
    上周FDA共頒發16項孤兒藥資格,包括7款化學小分子、4款抗體療法、2款基因療法、1款疫苗、1款反義寡核苷酸和1款融合蛋白。其中羅氏(Roche)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研發的兩款創新單克隆抗體獲得治療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的孤兒藥資格。
  • 戰「黑」取得新進展 肢端黑色素瘤迎來裡程碑式研究成果
    文:小餅肢端黑色素瘤是亞洲黑色素瘤的主要發病亞型,常見於足底、手掌和甲下。相較於皮膚黑色素瘤,肢端黑色素瘤有著相對獨特的臨床病理特徵以及基因突變特點,預後更差、死亡風險更高,其免疫治療有效率較低,尚無良好的治療策略。
  • 治療罕見黑色素瘤!AB Science新型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該研究是一項開放標籤對照研究,在受體酪氨酸激酶c-Kit(CD117)近膜結構域(JMD)中存在一個突變的不可切除性或轉移性III期或IV期黑色素瘤患者中開展,評估了masitinib(7.5mg/kg/天)相對於達卡巴嗪(dacarbazine)的療效和安全性。主要終點是客觀緩解率(ORR)。
  • 2019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年會(AACR)前瞻 — 過繼細胞療法(ACT)
    自從2017年兩款CAR-T產品相繼上市以來,過繼細胞療法(ACT)持續升溫。美國、中國和日本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年會(AACR)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腫瘤領域學術盛會之一,自然少不了對此研究進展的報導。
  • NEJM突破性成果 聯合免疫療法顯著縮小黑色素瘤的腦轉移
    《NEJM》雜誌最近報導了一項突破性成果:德克薩斯大學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PD-1單抗Opdivo(nivolumab)聯合CTLA-4單抗Yervoy(ipilimumab)治療黑色素瘤腦轉移,在中位隨訪14.0個月的94例患者中,擴散到其大腦中的黑色素瘤範圍得到顯著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