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Res:新的過繼細胞轉移方法顯著縮短T細胞製造時間

2020-11-24 生物谷

2020年11月11日訊/

生物谷

BIOON/---過繼轉移的T細胞可以延長晚期實體瘤患者的生存期,有時還能治癒這些患者。雖然前景廣闊,但產生必要的T細胞來幫助這些患者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如此緩慢的速度使得這種療法對於大多數需要立即治療的患者來說是不切實際的。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報導了一種在不久的將來為患者更快地製造T細胞的新方法。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Cancer Research期刊上,論文標題為「IL6 Fuels Durable Memory for Th17 Cell–Mediated Responses to Tumors」。

圖片來自Cancer Research, 2020, doi:10.1158/0008-5472.CAN-19-3685。

人類免疫系統包含兩種主要類型的T細胞:CD4 T細胞和CD8 T細胞。這些研究人員通過使用一種非常強效的稱為Th17細胞的CD4 T細胞亞群,將製造T細胞所需的時間從幾個月縮短到一周以內。

論文第一作者、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的Hannah Knochelmann解釋說,「事實上,只需要很少的Th17細胞就可以有效地根除多種不同類型的

腫瘤

。這個新的裡程碑可以拓寬納入標準,促進更多轉移性疾病患者獲得T細胞治療。」

過繼T細胞轉移療法,即把治療性T細胞轉移到患者體內,在全球只在少數機構中使用。這使得一般人無法獲得有效的治療。這類治療方案通常使用數十億個CD8 T細胞,它們具有細胞毒性特性,可以殺死癌細胞。然而,在細胞培養中需要數周的時間才能生長出足夠多的CD8 T細胞,以便在一次治療中使用。論文通訊作者、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的Chrystal Paulos說,「這一發現最了不起的地方在於,我們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將T細胞帶給全世界的患者。」

效果最好的Th17細胞在注入宿主之前,只在細胞培養中生長4天。培養的時間縮短或延長都會降低治療的效果。雖然這些研究人員可以在幾周內產生更多的Th17細胞,但與只擴增四天的較少Th17細胞相比,更多的細胞實際上具有同樣或更少的效果。這一發現凸顯了T細胞療法可以更早地對患者進行治療的潛力,因而具有直接的臨床意義。

常規T細胞療法的另一個局限性是,患者可能會出現復發---即使在看似成功的治療後,癌症也會復發。因此,這些研究人員試圖開發一種長效的療法,同時了解可以防止復發的因子。他們發現,培養四天的Th17細胞療法能提供持久的反應。有趣的是,IL-6是激活這些T細胞以防止治療後復發的關鍵細胞因子。這種細胞因子破壞了免疫系統的制動器--調節性T細胞---的穩定性,從而使得Th17細胞有能力殺死癌細胞。

Paulos說,這些研究人員希望這些數據能夠啟發醫生對免疫治療的新思路。「這種治療方法有可能是非常通用的。如果能夠對腫瘤進行靶向治療,也就是說,腫瘤的獨特標誌物是已知的,那麼這種治療就能有效。因此,這種療法可用於治療患有液體

腫瘤

或實體瘤的患者。」

這些研究人員如今正與外科醫生和

腫瘤

內科醫生合作,將他們的發現開發成適用於患者的治療方法。Knochelmann說,「我們的願景是,T細胞產品將在幾天內為患者產生,因此,這類療法可以幫助所有有需要的患者,尤其是那些需要快速治療的患者。」(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Hannah M. Knochelmann et al. IL6 Fuels Durable Memory for Th17 Cell–Mediated Responses to Tumors. Cancer Research, 2020, doi:10.1158/0008-5472.CAN-19-3685.

2.Novel adoptive cell transfer method shortens timeline for T-cell manufacture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0-cell-method-shortens-timeline-t-cell.html

相關焦點

  • 來了解過繼轉移T細胞療法
    不過,隨著醫學技術的提升,我國治療乳腺癌上取得了很大進展,短短十年時間,5年生存率提高了7.3%。但是,由於患病人數眾多,每年因乳腺癌離世的患者仍然很多。 為了解決「紅顏殺手」,國家需要引入新的療法。
  • 過繼細胞免疫治療技術
    還有研究發現異基因NK細胞能夠對腫瘤目標產生更強的效應;後期大量的臨床試驗還嘗試使用同種異體NK細胞、單倍體NK細胞和單倍體同種NK細胞與藥物結合來治療腫瘤。另一種方法是使用NK細胞系、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人胚胎幹細胞(hESC)或臍帶血(CB)衍生的NK細胞進行過繼轉移。
  • Cancer Res:順鉑耐藥腫瘤細胞對PARP抑制劑敏感
    2013年4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一項發表在美國癌症協會Cancer Research雜誌上的最新研究證實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轉移酶-1(PARP1)抑制劑對常用化療藥物順鉑耐藥的癌症患者可能是一種新的治療策略。 法國巴黎笛卡爾大學Guido Kroemer醫學博士說:順鉑是最廣泛使用的傳統抗癌化療藥物之一。
  • Cancer Res:推動卵巢癌轉移的」幫兇「
    2014年12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萊斯大學和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一項新的研究顯示了卵巢癌如何利用腹部組織來源的一種特定類型的成體幹細胞來推動其增長。這項研究在線發表在上周的Cancer Research雜誌上,該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的治療方式來針對侵襲性卵巢癌,即通過破壞促使癌細胞茁壯成長的代謝過程。
  • 過繼細胞免疫治療4、5月全球動態聚焦
    摘要:5月9日《火石創造-過繼細胞免疫治療全球地圖》的發布在業內產生了較大的反響,也為魏則西事件中被冤枉的細胞治療「平了反」。而在火石百家欄目,大咖們對細胞治療目前的行業現狀、技術進展、發展機遇等進行了更深入探討。本文將為您聚焦最近一個半月過繼細胞免疫治療領域的重大研究進展及產業、資本動態。
  • Cancer Cell:靶向免疫細胞關鍵分子可顯著增強胰腺癌免疫治療效果
    2016年6月6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CXCR2信號途徑在人類胰腺腫瘤內部的髓細胞中發生上調CXCR2缺失會降低癌症轉移的發生,抑制CXCR2可以延長小鼠的無瘤生存時間中性粒細胞/MDSC在癌症轉移灶的建立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抑制CXCR2能夠增強T細胞進入腫瘤,使腫瘤獲得對anti-PD1
  • 2019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年會(AACR)前瞻 — 過繼細胞療法(ACT)
    我們摘取了幾個主題進行前瞻性分析:3D腫瘤模型在ACT中的應用、NK細胞治療、CRISPR基因編輯的應用,以及14天T細胞「速成法」。1.過繼細胞療法(ACT)第一篇來自Celularity,他們從人類胎盤CD34+前體細胞培養出專屬異體NK細胞(PNK)。這種細胞在眾多實體瘤和血液瘤中展示出細胞毒性,並且在AML動物模型中明顯降低腫瘤負荷 [3]。第二篇關於開發一種長期監測NK細胞ADCC的方法。研究者利用的工具稱為Celigo成像系統,不僅能夠獲得NK細胞殺傷的全景圖,而且能更好特化靶標抗體在細胞殺傷功能上的效果 [4]。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
    新純化方法有望降低CAR-T細胞的製造成本和毒副作用 新聞來源:New approach to fighting cancer could reduce costs and side effects 澳大利亞南澳大學未來產業研究所博士生Mona Elsemary開發出一種微流體方法來純化嵌合抗原受體
  • Cancer Res.:受體酪氨酸激酶EphB3在非小細胞肺癌發生發展過程中的...
    然而目前關於Eph家族在肺癌中的報導還很少,其成員之一EphB3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機制尚不清楚。2月1日,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Research發表了上海生科院營養所謝東研究組的最新研究進展:發現受體酪氨酸激酶EphB3在非小細胞肺癌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及其相關機制。這項工作主要由博士生季小丹和李果等完成的。
  • 生物物理所揭示調控肝癌微環境T細胞免疫耐受新機制
    ,增強機體抗肝癌免疫應答,為肝癌患者的免疫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TH17細胞是一群能夠分泌IL-17A/F細胞因子、表達趨化因子受體CCR6和轉錄因子RoRγt的CD4+輔助性T細胞。它能夠招募並活化肝臟內的免疫浸潤,放大機體免疫監視能力。已有研究報導TH17細胞在過繼轉移治療相關疾病中有著潛在的轉化價值。
  • Cancer Res:癌細胞缺氧導致癌症生長和轉移機制
    這似乎表明腫瘤不會屈服於缺氧,相反腫瘤過量增加血液供應,因而經常會導致缺氧,從而給腫瘤發送生長和轉移的信號以便尋找新的氧氣源。比如,缺氧性膀胱癌可能轉移到肺部,而這經常是致命性的。在一項刊登在Cancer Research期刊上的最新研究中,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癌症中心研究人員在詳細地描述了這些缺氧條件導致侵襲性癌症產生的機制。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第18期)
    雖然有益效果只持續了很短的時間,但是它提供了重要的證據表明這種特殊的CAR-T細胞療法可以作為未來治療兒童實體癌的方法。3.新純化方法有望降低CAR-T細胞的製造成本和毒副作用新聞來源:New approach to fighting cancer could reduce costs and side effects澳大利亞南澳大學未來產業研究所博士生Mona Elsemary開發出一種微流體方法來純化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CAR-T)。
  • 腫瘤過繼細胞免疫療法NK,TIL,TCR,CAR-T各顯神通
    其中,過繼細胞療法,也稱為細胞免疫療法,是免疫治療的一種,通過直接分離我們自己的免疫細胞並簡單地擴展其數量,或者對我們的免疫細胞進行基因改造(通過基因療法)以增強其抗癌能力。全球醫療界對過繼性細胞免疫療法的新研究、新突破、新認識,也使其身份逐漸從「非主流療法」向「標準療法的輔助療法」過渡。什麼是癌症的過繼細胞免疫治療?過繼性免疫細胞治療技術是通過採集人體自身免疫細胞,經過體外培養,使其數量擴增成千倍增多,或增加靶向性殺傷功能,然後再回輸到患者體內, 從而來殺滅血液及組織中的病原體、癌細胞、突變的細胞。
  • T細胞被改造後,能夠持續攻擊殺死腫瘤
    將工程化的T細胞過繼轉移到患者體內導致持久移植,並在所有三個基因組位點進行編輯。儘管檢測到染色體易位,但頻率隨時間降低。修飾的T細胞可持續長達9個月,這表明在這些條件下免疫原性極低,證明了CRISPR基因編輯用於癌症免疫療法的可行性。 這項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之一是癌症免疫療法知名科學家、CAR-T細胞療法先驅Carl June教授。
  • 新型過繼細胞療法!新基與Immatics達成$15.9億協議,開發T細胞受體T...
    2019年08月31日訊 /生物谷BIOON/ --Immatics是一家致力於發現和開發T細胞定向癌症免疫療法的臨床階段生物製藥公司。近日,該公司宣布與新基(Celgene)達成了一項戰略合作及選擇協議,開發新型過繼性細胞療法(adoptive cell therapy)用於多種類型癌症。
  • Cell新作:快速發現TSA反應性T細胞新方法
    在過去的十年中,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基於過繼細胞轉移(ACT)的療法的開發使癌症治療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然而,成功僅限於相對較少比例的患者以及癌症類型。檢查點阻斷免疫治療後成功的抗腫瘤免疫反應被認為需要腫瘤特異性抗原(TSA)反應性T細胞的重新激活和擴增。患者對免疫治療反應的不可預測性部分歸因於單個腫瘤內腫瘤免疫微環境和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TIL)表型的異質性。
  • NK細胞介導的癌症轉移的免疫編輯機制!
    2020年6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ancer上題為「Immunoediting of cancer metastasis by NK cells」的綜述報告中,來自澳大利亞QIMR Berghofer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論述了NK細胞所介導的癌症轉移的免疫編輯機制,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
  • 新一代治療性細胞試驗成「潛力股」,免疫治療新風口
    來源:免疫時間國際期刊《Nature》近日發表綜述性文章,重點介紹了將各種NK細胞定向療法用於癌症,並確定兩大研究方向:優化用於過繼轉移的治療性NK細胞的來源和增強NK細胞體內毒性和持久性。11月3日,康方生物公布全球首創新型腫瘤免疫治療新藥Cadonilimab用於經標準治療後復發或轉移性宮頸鱗癌的階段性數據。這款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客觀緩解率達47.6%,同時降低聯合用藥的毒副作用,3級及以上治療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僅12.9%,安全性與PD-1單藥相當。T細胞接合器包括基因工程過繼細胞療法和雙特異性抗體目前已有產品上市。綜合看,治療性細胞研究大有可為。
  • Cell | 吳鵬團隊發明酶化學方法捕捉腫瘤抗原特異T細胞
    目前還沒有簡單可靠的細胞表面標誌物來特異性地識別TSA反應性T細胞,從而精確地研究它們的表型與功能。因此,發展一種快速、直接的方法來鑑定和分離癌症病人體內的TSA反應性T細胞將有助於加深對腫瘤免疫微環境的生物學理解同時加速相關的轉化研究。
  • 吳鵬團隊揭示檢測腫瘤抗原特異性T細胞的方法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閱讀原文摘要腫瘤特異性抗原(TSA)反應性T細胞的重新激活和克隆擴增對於檢查點阻斷和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TIL)過繼轉移療法的成功至關重要。由於它們的異質性組成,沒有可靠的標記物可以特異性鑑定TSA反應性T細胞的全部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