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鵬團隊揭示檢測腫瘤抗原特異性T細胞的方法

2020-11-23 澎湃新聞

原創 Cell Press CellPress細胞科學 

生命科學

Life science

2020年10月22日,美國加州Scripps研究所吳鵬團隊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Cell上發表了一篇新研究,題為"Detecting Tumor Antigen-Specific T Cells via Interaction-Dependent Fucosyl-Biotinylation",研究組介紹了FucoID,即一種可檢測內源性抗原特異性T細胞的通用平臺,可用於研究其生物學過程及功能。FucoID具有無基因操縱程序、周轉循環快速的特點,應具有加速個性化癌症治療步伐的潛力。

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微信公眾號對該論文作者進行了深度採訪,並邀請北京大學陳興教授做了點評,旨在與廣大科研人員深入分享該研究成果以及一些未來的展望,點擊「閱讀原文」或識別下圖二維碼閱讀英文原文。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閱讀原文

摘要

腫瘤特異性抗原(TSA)反應性T細胞的重新激活和克隆擴增對於檢查點阻斷和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TIL)過繼轉移療法的成功至關重要。由於它們的異質性組成,沒有可靠的標記物可以特異性鑑定TSA反應性T細胞的全部構成。我們在此介紹FucoID,這是一種可檢測內源性抗原特異性T細胞的通用平臺,可用於研究其生物學過程及功能。通過這種依賴性相互作用的標記方法,可以檢測到腫瘤內TSA反應性CD4+、CD8+ T細胞,以及TSA抑制性CD4+ T細胞。根據旁觀者T細胞的細胞表面酶促巖藻糖基生物素化作用,可將這些細胞從旁觀者T細胞中分離出來。與旁觀者TIL相比,TSA反應性TIL具有獨特的T細胞受體(TCR)庫和獨特的基因特徵。TSA反應性CD8+ TILs雖然表現出功能障礙的表型,但具有很強的增殖和腫瘤特異性殺傷能力。FucoID具有無基因操縱程序、周轉循環快速的特點,應具有加速個性化癌症治療步伐的潛力。

作者專訪

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特別邀請論文通訊作者吳鵬副教授代表團隊進行了專訪,請他為大家進一步詳細解讀。

CellPress:

先請簡單介紹一下您團隊的這項研究。

吳鵬副教授:

如何精確和經濟有效的分離腫瘤特異性抗原反應性腫瘤浸潤T細胞(TSA-reactive T cells)是使用過繼性細胞轉移治療癌症的主要挑戰。基於腫瘤特異性抗原反應性T細胞與樹突狀細胞的抗原特異性相互作用,我們開發了一種化學生物學方法,稱為FucoID,用於快速探測和分離這些T細胞亞群。我們使用這項技術從多個鼠類腫瘤模型中分離出腫瘤特異性抗原反應性腫瘤浸潤CD8+ T細胞,並發現該T細胞亞群具有獨特的TCR組成,類固醇生物合成上調並在體外和體內均表現出強大的腫瘤反應性。我們還從Pan02胰腺腫瘤中分離了TSA特異性CD4+ T 細胞,並發現腫瘤抗原反應性和抑制性CD4+ T細胞共存於腫瘤微環境中。

CellPress:

瘤內旁觀者T細胞可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每一種T細胞類型有什麼特徵?

吳鵬副教授:

我們的技術確定了腫瘤浸潤淋巴細胞中一個腫瘤特異性抗原反應性的PD-1+ Bio+ CD8+和兩個「旁觀者」T細胞亞群:PD-1–和PD-1+Bio–。儘管他們都是「旁觀者」T細胞,這兩組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在在轉錄組水平上,PD-1 + Bio–細胞顯示出耗竭T細胞的特徵,PD-1–群體顯示出幼稚T細胞的特徵。表型水平上,PD-1–群體含有較高比例的Tim3–TCF1 + T細胞,並且具有比PD-1 + Bio–細胞更高的增殖潛力,儘管這兩個亞群的腫瘤反應性都很低。

CellPress:

TSA反應性TILs與旁觀者TILs有什麼不同?這種不同對其獨特功能有什麼影響?

吳鵬副教授:

T細胞的反應性由其相應的T細胞受體(TCR)決定。我們的TCR分析表明,與旁觀者T細胞相比,腫瘤特異性抗原反應性T細胞具有獨特的TCR組成。在E0771三陰性乳腺癌和MC38結腸癌模型中,這兩種細胞亞群之間前10個最豐富的TCR-CDR3沒有重疊。此外,TSA反應性T細胞具有相對單一的TCR組成,表明這些細胞已經經歷了由腫瘤特異性抗原刺激引起的大量克隆擴增。

CellPress:

TSA抑制性和TSA反應性CD4 + T細胞共存於腫瘤微環境中。它們發揮了怎樣不同的作用?

吳鵬副教授:

我們認為,腫瘤特異性抗原反應性CD4+ T細胞對於控制腫瘤至關重要。它與腫瘤特異性抗原反應性CD8+ T細胞在腫瘤微環境中共存,並在腫瘤抗原刺激下表現出協同的腫瘤控制功能。相反,腫瘤特異性抗原抑制性CD4 + T細胞主要由CD4+ FOXP3+ CD25+ Treg細胞組成,將在腫瘤抗原刺激後抑制CD8+ T細胞的功能。

CellPress:

在包括天然成分和複雜成分的細胞混合物,FucoID如何實現抗原特異性標記?

吳鵬副教授:

FucoID方法的關鍵點是幽門螺桿菌a(1,3)巖藻糖基轉移酶(FT)。這種酶在2009年被吳鵬教授的課題組發現。它有著高Km(對於受體底物LacNAc)(1.3 mM)和高kcat(442 min-1)。我們用FT-功能化的樹突狀細胞與腫瘤單細胞懸液(其含有腫瘤特異性抗原反應性T細胞,旁觀者細胞,腫瘤細胞以及其他種類細胞)共培養。在沒有抗原特異性相互作用的情況下,FT附近的LacNAc(sLacNAc)受體的濃度遠低於FT-LacNAc Km。在這種情況下,雙分子反應速率受kcat / Km(對於LacNAc)控制。由於FT有較高的Km(對於受體LacNAc),背景標記可以被最小化。當樹突狀細胞和腫瘤抗原反應性 T細胞相互作用時,FT附近的LacNAc(sLacNAc)的局部濃度很高,因此假零級反應速率由kcat決定。通過具有高kcat,在真正的細胞-細胞相互作用期間發生的標記信號會被最大化。

CellPress:

為什麼探究iDC與CD4 +細胞的相互作用,尤其是較弱的相互作用很重要?

吳鵬副教授:

CD4 +腫瘤浸潤淋巴細胞對於塑造腫瘤的免疫環境至關重要。一些CD4 + T細胞支持CD8+ T細胞的「健康」功能,而某些CD4+ T細胞被證明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因此,研究腫瘤抗原特異性CD4 + T細胞的複雜功能非常重要。為此,我們需要使用DC-CD4+相互作用(一種至關重要的抗原呈遞過程)來鑑定該群CD4+ T 細胞,並分析其功能。

CellPress:

FucoID在臨床環境中如何有益於個性化癌症治療?

吳鵬副教授:

目前,人們可以依靠細胞表面蛋白標記物來大致富集腫瘤抗原反應性T細胞。另一種方法,依靠計算機工具和人類基因外顯子測序篩選腫瘤新抗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高昂的費用。相比較於依賴於生物信息技術的腫瘤特異性抗原鑑定,FucoID具有操作簡單和更快的周期。這個技術不需要修改基因,為鑑定和操作整個內源性腫瘤抗原特異性腫瘤浸潤淋巴細胞提供了新的途徑。我們希望FucoID將大大加快從患者腫瘤樣本中鑑定腫瘤抗原反應性T細胞的過程。在體外擴增後,結合細胞因子和免疫檢查點療法,這些與T細胞將重新注入癌症患者體內,以期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樣,我們的方法提供了一種快速鑑定抗原特異性TCR的方法,以構建用於個性化治療的TCR-T細胞。我們相信FucoID將在腫瘤研究之外的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比如研究抗原特異性T細胞在病毒感染和自免疫疾病中的功能。

通訊作者簡介

吳鵬

副教授

吳鵬博士,美國加州Scripps研究所分子醫學系副教授。在加入TSRI之前,吳博士是紐約愛因斯坦醫學院生物化學副教授和化學生物學中心平臺總監。吳博士2005年 Scripps研究所取得化學博士學位,師從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K. Barry Sharpless教授。2005年至2008年,吳鵬博士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UC Berkeley) 美國科學院院士, 霍德華休斯研究會 (HHMI) 研究員Carolyn R. Bertozzi教授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他將自己感興趣的生物正交化學和生物技術結合,開發了一種用基因編碼的醛基標籤對單克隆抗體進行位點特異性修飾的方法。SMARTag™ technology 四個發明者之一。2014年該專利被Catalent Biologics收購。吳鵬博士從事化學和生物學交叉領域的研究。目前聚焦於開發新工具用於研究蛋白質糖基化,特別是與腫瘤相關的蛋白質糖基化, T細胞活化與衰竭過程中糖基化的變化,以及如何編輯糖基化來提高T細胞抗腫瘤與抗感染活性。

▌特邀評論:

「在腫瘤中存在的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s)在過繼細胞療法(Adoptive Cell Transfer, ACT)等腫瘤免疫治療中具有重要的應用。ACT的關鍵步驟之一是在TILs中選擇性分離出腫瘤特異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 TSA)反應性T細胞(TSA-T細胞),因為TILs中的旁觀者T細胞(Bystander T Cells)不具備治療功能,並且會影響TSA-T細胞的培養與擴增。吳鵬團隊為這一重要的技術挑戰提供了一種巧妙的解決方案。他們將一種巖藻糖轉移酶(Fucosyltransferase, FucT)通過自催化的方式,連接到呈遞了腫瘤特異抗原的樹枝狀細胞(Dentritic Cells, DCs)表面。DC細胞表面的FucT可以將與DC細胞相互作用的TSA- T細胞標記上生物素,從而進行表徵與分離。

將FucT開發為一種細胞鄰近標記的方法,是非常聰明的想法。吳鵬團隊中的李劼博士發現FucT對糖基供體上的化學修飾具有很高的兼容性,可以轉移生物素甚至是蛋白質到細胞表面普遍存在的一種二糖之上。這是這個工作的核心技術基礎。

毋庸置疑,這個方法為分離TSA-T細胞提供了一個非常簡便、經濟的方法。從這個工作展現的結果來看,在小鼠腫瘤模型中可以非常快速和高效地得到TSA-T細胞,這將極大地推動我們對TSA-T細胞的進一步深入研究。同時,這個技術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前景。」

評論員簡介

陳興

教授

陳興博士現任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及院長。他於2002年獲得了清華大學化學學士學位。在Carolyn Bertozzi教授和Alex Zettl教授的指導下,他於2007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化學博士學位。之後,他作為LSRF博士後研究員加入了哈佛醫學院Timothy Springer教授的實驗室,其研究重點是結構生物學和免疫學。2010年9月,陳興博士開始擔任北京大學化學學院的助理教授。2016年,他被直接晉升為教授。他還任職於北大-清華生命科學中心(CLS)以及北京大學合成與功能生物分子中心(SFBC)。他目前的研究興趣集中在化學糖生物學上,其團隊致力於開發能闡明糖基化生物學功能的化學工具,重點關注糖基化動力學的體內標記物、可視化及分析。他對探索糖基化在代謝穩態和大腦病理生理中的功能作用特別感興趣。他所參與的許多研究使用了跨學科的方法,為解決與人類健康和疾病相關的重要問題作出了貢獻。

相關論文信息

論文原文刊載於Cell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Cell上,點擊「閱讀原文」或掃描下方二維碼查看論文

▌論文標題:

Detecting Tumor Antigen-Specific T Cells via Interaction-Dependent Fucosyl-Biotinylation

▌論文網址: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1245-9

▌DOI: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09.048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Cell | 吳鵬團隊發明酶化學方法捕捉腫瘤抗原特異T細胞
    目前還沒有簡單可靠的細胞表面標誌物來特異性地識別TSA反應性T細胞,從而精確地研究它們的表型與功能。因此,發展一種快速、直接的方法來鑑定和分離癌症病人體內的TSA反應性T細胞將有助於加深對腫瘤免疫微環境的生物學理解同時加速相關的轉化研究。
  • Cell | 依賴巖藻糖基生物素化的相互作用來檢測腫瘤抗原特異性T細胞
    Li等人,文章闡釋了FucoID這種方法,通過對抗原呈遞細胞表面進行生物化學酶法修飾,依靠巖藻糖基生物素化的相互作用,識別並檢測內源性腫瘤抗原特異性T細胞(TSA-T細胞)。    TSA-T細胞的再激活和克隆擴增,對於目前基於檢查點阻斷和腫瘤浸潤淋巴細胞過繼轉移等手段來治療腫瘤的成功至關重要。
  • 臻知醫學:聚焦實體瘤特異性T細胞療法,構建中國通用型腫瘤新生抗原...
    張恆輝口中針對肝癌和胰腺癌共性的細胞療法便是該公司開發的一種特異性抗原致敏免疫細胞療法,公司基於免疫多組學技術,打造了細胞免疫治療藥物開發、免疫治療療效監測和伴隨診斷技術開發三大業務板塊,構建腫瘤治療一體化平臺。
  • 研究揭示頭頸癌患者的HPV特異性B細胞反應
    研究揭示頭頸癌患者的HPV特異性B細胞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0 14:39:54 美國埃默裡大學醫學院Rafi Ahmed、Andreas Wieland等研究人員合作定義了頭頸癌患者的HPV特異性
  • 深度| 循環腫瘤細胞的檢測方法
    由於血液中CTC的含量極低,目前主流的檢測方法是先捕獲(富集)後檢測,少量方法是不捕獲(富集)直接檢測。CTC檢測技術包括CTC的富集(分離)和CTC的分析鑑定(識別)。本篇文章將介紹CTC的富集和分析方法,尤其重點介紹CTC的富集方法。
  • Nature:揭示蛋白TOX是腫瘤特異性T細胞分化的關鍵調節因子
    2019年6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腫瘤特異性CD8 T細胞功能障礙是一種不同於功能性效應T細胞狀態或記憶T細胞狀態的分化狀態。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研究生院和範德堡大學醫學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鑑定出作為一種核因子,胸腺細胞選擇相關高遷移率群盒蛋白(Tox)是腫瘤特異性T細胞分化的關鍵調節因子。
  • ...團隊開發高靈敏循環腫瘤細胞CTCs檢測技術:免疫磁珠分離+適體介...
    腫瘤轉移是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檢測血液中的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 ,CTC)可以幫助醫生在早期發現和治療轉移灶,從而增加生存機會。CTC是由腫瘤原發灶或轉移灶脫落進入血液循環系統的腫瘤細胞。CTC檢測通過捕捉檢測外周血中存在的CTC水平,監測CTC類型和數量變化的趨勢,以便實時監測腫瘤動態、評估治療效果,實現實時個體治療。
  • 漲姿勢:腫瘤生物治療|特異性|腫瘤|細胞|疫苗|-健康界
    由於高度特異性,沒有任何毒副作用,降低了腫瘤患者術後復發、轉移的機率,提高了患者對放化療的敏感性及耐受性,使得腫瘤生物治療成為繼手術、放療和化療之後的第四大腫瘤治療技術。包括細腫瘤生物治療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細胞因子治療、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腫瘤疫苗治療、腫瘤基因治療、分子靶向藥物治療、抗新生血管生成治療等。根據腫瘤生物治療的原理可以將其分為四大類(見表1)。
  • 腫瘤免疫治療:CAR-T的靶向抗原
    CAR-T靶向的腫瘤抗原可分為兩類:  腫瘤特異性抗原:特異性地在腫瘤細胞表面表達,在正常組織中無表達,這是最理想的抗原。靶點抗原的特異性越高,CAR-T細胞就可越專一地針對特定的腫瘤細胞,對正常細胞不作用,從而降低機體不良反應。這種理想的抗原並不多,目前受到關注的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FGRvIII和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PSMA等。
  • RNA疫苗可提高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對實體瘤的療效
    ,但是CAR T細胞在實體腫瘤中的應用有限,一方面是實體腫瘤中缺乏腫瘤特異性的靶標,另一方面CAR-T細胞難以持續性的存在【1】。尋找腫瘤特異性的分子靶標和提高CAR T細胞在體內的存活和擴增,將提高CAR T療法在實體腫瘤中的應用。
  • 循環腫瘤細胞的檢測方法 - 體外診斷專區 - 生物谷
    由於血液中CTC的含量極低,目前主流的檢測方法是先捕獲(富集)後檢測,少量方法是不捕獲(富集)直接檢測。CTC檢測技術包括CTC的富集(分離)和CTC的分析鑑定(識別)。本篇文章將介紹CTC的富集和分析方法,尤其重點介紹CTC的富集方法。
  • 免疫療法新工具:只用1天就能找到針對腫瘤的免疫細胞
    使用目前的方法,科學家們想要找到有望治療癌症的免疫細胞,大約需要4-5周的時間。而一種最新的技術,能將這個時間縮短到1天!今日,頂尖學術期刊《細胞》在線報導了這項研究,斯克裡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的吳鵬教授為責任通訊作者。
  • 港大塗文偉團隊發現Vδ2-T細胞外泌體治療EB病毒相關腫瘤的新方法
    該研究發現Vδ2-T細胞外泌體不僅能誘導EB病毒相關腫瘤細胞的凋亡,而且能促進腫瘤特異性T細胞反應。在免疫缺陷小鼠和人源化小鼠模型中,Vδ2-T細胞外泌體均能有效控制EB病毒相關腫瘤的生長,並提高小鼠的存活率。Vδ2-T細胞是一種先天性T淋巴細胞,對多種腫瘤細胞具有MHC非限制性的殺傷能力。
  • 免疫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ET)活體檢測抗原特異CD8+ T細胞
    免疫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ET)活體檢測抗原特異CD8+ T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7 15:57:55 活體檢測抗原特異CD8+ T細胞的免疫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ET),這一成果由波士頓兒童醫院
  • 腫瘤早期診斷(下)——腫瘤標誌物檢測
    血液和其他體液中的腫瘤標誌物濃度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  (1)產生腫瘤標誌物的腫瘤細胞的總量、腫瘤的質量、腫瘤的擴散以及腫瘤的分級;(2)腫瘤標誌物的合成速度;(3)腫瘤細胞或細胞表面的腫瘤標誌物釋放速度;(4)個別腫瘤不攜帶或不表達腫瘤標誌物,非分泌型腫瘤雖然表達腫瘤標誌物但不釋放人體液中;
  • 靜脈接種納米粒子疫苗可產生幹細胞樣TCF1+新抗原特異性CD8+ T細胞
    靜脈接種納米粒子疫苗可產生幹細胞樣TCF1+新抗原特異性CD8+ T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4 16:58:48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Robert A.
  • 基於人工免疫調節納米粒子技術的特異性T細胞療法
    NEXI-001產品包含高比例的白血病細胞特異性T細胞和極低比例的具有同種異體反應潛在風險(即與GvHD相關的)的T細胞(<5%)。此次研究的關鍵目標將集中於鑑定在白血病母細胞和白血病幹細胞上表達的新抗原靶標,以及代表兩者生存蛋白的抗原靶標。
  • 腫瘤中大量地存在著與癌症無關的旁觀者CD8+ T細胞
    2018年7月20日/生物谷BIOON/---指導患者產生抵抗癌細胞的免疫反應在治療對常規療法不敏感的腫瘤方面表現出巨大的希望。不幸的是,這類方法在大多數患者中不起作用。提高它們的療效的努力集中於組合療法和預測反應性和抵抗性的生物標誌物,以及進一步理解腫瘤浸潤性免疫細胞的抗原特異性。
  • 鄧劉福團隊揭示cGAS-STING促進T細胞抗腫瘤免疫應答新機制
    撰文:李文文、路璐免疫治療是當前腫瘤治療領域的熱點,基於T細胞的免疫治療在根除實體瘤方面遇到了多重挑戰。T細胞治療最大的優勢在於可特異性識別腫瘤抗原,從而有效殺傷腫瘤細胞防止腫瘤免疫逃逸。該研究揭示了內源性cGAS-STING信號通過維持CD8+T細胞的「乾性」促進T細胞抗腫瘤免疫應答的作用機制,為提高臨床T細胞治療效果提供了新的策略和依據。
  • 腫瘤特異性T細胞可能具有有限恢復能力
    腫瘤特異性T細胞可能具有有限恢復能力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12 14:47:19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Howard Y. Chang研究組和Anne Lyn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