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接種納米粒子疫苗可產生幹細胞樣TCF1+新抗原特異性CD8+ T細胞

2020-11-22 科學網

靜脈接種納米粒子疫苗可產生幹細胞樣TCF1+新抗原特異性CD8+ T細胞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4 16:58:48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Robert A. Seder研究組的研究顯示,通過靜脈接種納米粒子疫苗可產生幹細胞樣TCF1+新抗原特異性CD8+ T細胞。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11月2日出版的《自然-免疫學》上。

使用將新抗原肽連接到Toll樣受體7/8激動劑(SNP-7/8a)的自組裝納米顆粒疫苗,研究人員探究了給藥途徑和劑量如何改變新抗原特異性CD8+ T細胞的數量和質量。與皮下免疫(SNP-SC)相比,靜脈注射(SNP-IV)誘導更高比例的TCF1+ PD-1+ CD8+ T細胞。單細胞RNA測序表明SNP-IV誘導幹細胞樣基因(Tcf7、Slamf6、Xcl1)表達,而SNP-SC則誘導了效應基因(Gzmb、Klrg1、Cx3cr1)的產生。

在檢查點封鎖後,由SNP-IV產生的幹細胞樣細胞增殖並分化為效應細胞,與治療模型中的SNP-SC相比,可產生更有效的抗腫瘤反應。樹突狀細胞呈遞抗原的持續時間控制著CD8+ T細胞的數量和質量。這些數據證明了可以通過針對特定效應子或幹細胞樣CD8+T細胞的生成來調節疫苗參數從而優化抗腫瘤免疫。

研究人員表示,個性化癌症疫苗是誘導T細胞對腫瘤新抗原產生免疫的潛在方法。

附:英文原文

Title: Intravenous nanoparticle vaccination generates stem-like TCF1 + neoantigen-specific CD8 + T cells

Author: Faezzah Baharom, Ramiro A. Ramirez-Valdez, Kennedy K. S. Tobin, Hidehiro Yamane, Charles-Antoine Dutertre, Ahad Khalilnezhad, Glennys V. Reynoso, Vincent L. Coble, Geoffrey M. Lynn, Matthew P. Mul, Andrew J. Martins, John P. Finnigan, Xiao Meng Zhang, Jessica A. Hamerman, Nina Bhardwaj, John S. Tsang, Heather D. Hickman, Florent Ginhoux, Andrew S. Ishizuka, Robert A. Seder

Issue&Volume: 2020-11-02

Abstract: Personalized cancer vaccines are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inducing T cell immunity to tumor neoantigens. Using a self-assembling nanoparticle vaccine that links neoantigen peptides to a Toll-like receptor 7/8 agonist (SNP-7/8a), we show how the route and dose alter the magnitude and quality of neoantigen-specific CD8+ T cells. Intravenous vaccination (SNP-IV) induced a higher proportion of TCF1+PD-1+CD8+ T cells as compared to subcutaneous immunization (SNP-SC).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showed that SNP-IV induced stem-like genes (Tcf7, Slamf6, Xcl1) whereas SNP-SC enriched for effector genes (Gzmb, Klrg1, Cx3cr1). Stem-like cells generated by SNP-IV proliferated and differentiated into effector cells upon checkpoint blockade, leading to superior antitumor response as compared to SNP-SC in a therapeutic model. The duration of antigen presentation by dendritic cells controlled the magnitude and quality of CD8+ T cells. These data demonstrate how to optimize antitumor immunity by modulating vaccine parameters for specific generation of effector or stem-like CD8+ T cells. Seder and colleagues use a self-assembling nanoparticle vaccine and adjuvant to expand stem-like CD8+ T cells and trigger potent antitumor responses.

DOI: 10.1038/s41590-020-00810-3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0-00810-3

相關焦點

  • 新型多肽抗原納米顆粒可實現CD8 T細胞激活
    新型多肽抗原納米顆粒可實現CD8 T細胞激活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10:17:10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Robert A. Seder、Geoffrey M.
  • 基於人工免疫調節納米粒子技術的特異性T細胞療法
    ,包含針對多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抗原靶標的天然CD8 + T細胞群,是NexImmune公司AIM納米粒子技術產生的首個臨床產品。NEXI-001產品包含高比例的白血病細胞特異性T細胞和極低比例的具有同種異體反應潛在風險(即與GvHD相關的)的T細胞(<5%)。此次研究的關鍵目標將集中於鑑定在白血病母細胞和白血病幹細胞上表達的新抗原靶標,以及代表兩者生存蛋白的抗原靶標。
  • 新抗原疫苗+PD1,療效大增!有效率59%
    雖然過去很長時間內人們發現腫瘤是多基因異常相關的疾病,只有最近通過高通量基因測序分析才清晰地認識到,基因突變轉錄及翻譯產生的突變肽,有一部分具有誘導產生特異性T細胞的能力,稱為新抗原。Neon公司開發的新抗原疫苗可以幫助募集更多的T細胞。
  • 抑制MEK可將CD8+T細胞重編程為抗腫瘤型記憶幹細胞幫助抗擊腫瘤
    在腫瘤微環境(TME)中,持續的促有絲分裂刺激誘導效應細胞過度分裂,產生衰竭的表型,表現為效應細胞功能減弱,並損害免疫記憶的產生。以往的研究表明,MEK抑制劑(MEKi)增強了過繼T細胞轉移療法(ACT)的抗腫瘤效果。MEKi發揮作用部分是通過增加腫瘤免疫原性和調節TME來介導的。
  • Nature子刊:抑制MEK可將CD8+T細胞重編程為抗腫瘤型記憶幹細胞
    Khleif小組在《自然—免疫學》雜誌上在線發表文章,研究了MEK抑制劑在CD8+ T細胞代謝重編程和細胞周期進展中的作用,以及其對TME的免疫調節作用,揭示了MEK抑制劑可將CD8+T淋巴細胞重編程為具有強大抗腫瘤作用的記憶幹細胞。
  • 幹細胞樣CD8 T細胞介導抗腫瘤的過繼性細胞免疫療法
    幹細胞樣CD8 T細胞介導抗腫瘤的過繼性細胞免疫療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23:19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Steven A.
  • 記憶樣HCV特異性CD8+ T細胞可長期保留HCV的感染印記
    記憶樣HCV特異性CD8+ T細胞可長期保留HCV的感染印記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5 16:23:30 慢性C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治癒後,記憶樣HCV特異性CD8+ T細胞仍保留其分子印記,這一成果由德國弗萊堡大學附屬醫院
  • 中山大學張輝團隊開發新冠病毒新型納米顆粒疫苗
    團隊對恆河猴進行納米顆粒疫苗免疫還發現,在Boost二次免疫以前,納米顆粒疫苗免疫的恆河猴體內已經產生了高劑量的中和抗體,以及強烈的T細胞和B細胞免疫反應。並且產生的中和抗體和T/B免疫反應可以持續三個月以上。因此,團隊認為基於RBD和HR的新型納米顆粒疫苗可以為抵抗新冠病毒感染甚至其他種類的冠狀病毒感染提供具有研發前景的疫苗接種手段,值得在臨床研究中深入探索其保護機體的價值。
  • RNA疫苗可提高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對實體瘤的療效
    ,但是CAR T細胞在實體腫瘤中的應用有限,一方面是實體腫瘤中缺乏腫瘤特異性的靶標,另一方面CAR-T細胞難以持續性的存在【1】。尋找腫瘤特異性的分子靶標和提高CAR T細胞在體內的存活和擴增,將提高CAR T療法在實體腫瘤中的應用。
  • PNAS:讓新冠疫苗「乘風破浪」?紅細胞解鎖新技能!
    臨床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到佐劑、佐劑與疫苗使用時引起的不良反應。此外,與抗原一起遞送的外來佐劑必須針對每種新疫苗進行完整的臨床安全性試驗,這也是如今疫苗開發耗費時間長的部分原因。針對此問題,由哈佛大學Wyss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和John A. Paulson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領導的研究人員從自身細胞出發,發現紅細胞的先天免疫功能使其可以作為載體將抗原呈遞到脾臟,從而產生免疫反應。
  • 腫瘤內微環境維持並分化幹細胞樣CD8 T細胞
    腫瘤內微環境維持並分化幹細胞樣CD8 T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12 19:40:52 美國埃默裡大學醫學院Haydn Kissick研究小組的一項最新工作表明,腫瘤內的微環境維持並分化幹細胞樣CD8
  • 疫苗的非特異性免疫作用
    目前,關於疫苗接種產生非特異性免疫保護作用的證據多來自發展中國家,而近期丹麥的一項感染住院觀察性研究則為發達國家人群是否產生同樣作用進行了驗證。 研究發現,近期接種MMR疫苗的幼兒,比近期接種DTaP-IPV-Hib五聯滅活疫苗的幼兒,第二年因感染而住院的比例低(8.9/100人年次 VS 12.4/100人年次),因而驗證了MMR疫苗可產生非特異性免疫作用的結論。 這樣的觀察性研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種偏倚或混雜因素的影響,既往經驗也顯示,解讀疫苗的非特異性保護作用時要謹慎求證。
  • ...體液免疫反應,在接種疫苗後第28天達到峰值;快速的特異性T細胞...
    【世界首個新冠疫苗人體臨床數據公布:全部產生免疫應答】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全球首個重組腺病毒5型載體新冠疫苗I期臨床試驗結果,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論文稱,研究顯示,前述以腺病毒Ad5為載體的新冠疫苗,在給志願者接種後28天時,顯示出免疫原性和人體耐受性。
  • Sci:用於亞單位疫苗持續共遞送的可注射水凝膠增強體液免疫
    然而不幸的是,由於各種原因,針對很多傳染性疾病的疫苗很難開發,這些原因包括抗原免疫原性差、針對快速突變的抗原靶標的保護範圍差或免疫保護的持久性差等。為了獲得持久的保護性抗體反應,疫苗必須在正確的時間和空間與適當的細胞相互作用。在自然感染的情況下,免疫系統暴露於抗原中往往長達1-2周,而單次注射大劑量亞單位疫苗產生的作用僅持續1-2天。
  • 研究發現納米顆粒抗原活化初始CD4T細胞新機制
    該工作發現了納米顆粒抗原活化CD4 T細胞的新機制。樹突狀細胞一直被認為是體內唯一能夠將抗原提呈給初始狀態CD4 T細胞的抗原提呈細胞。B細胞和巨噬細胞雖也能提呈抗原,但它們只能活化效應T細胞或者記憶T細胞。越來越多的證據暗示了在某些條件下樹突狀細胞對於初始狀態的CD4 T細胞的活化並不是必需的,那體內還有哪些抗原提呈細胞能夠活化初始狀態CD4 T細胞呢?
  • MEK抑制可將CD8+T細胞重編程為抗腫瘤型記憶幹細胞
    MEK抑制可將CD8+T細胞重編程為抗腫瘤型記憶幹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5 16:33:57 美國喬治敦大學Samir N.
  • 由同一個祖細胞發育而來的兩個CD8+記憶T細胞亞群具有不同的細胞命運
    由同一個祖細胞發育而來的兩個CD8+記憶T細胞亞群具有不同的細胞命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3 16:29:37 義大利IRCCS-基金會Enrico Lugli及其研究團隊發現,在人體中兩個幹細胞樣CD8
  • 為什麼新抗原疫苗可能成為下一個重大的癌症免疫治療突破口?
    它可以同時調用兩種類型的T細胞(機體的防禦細胞)來引發免疫反應。  然而,與其他平臺不同的是,SLP疫苗需要疫苗中的額外成分——佐劑(adjuvant)。佐劑必須與新抗原一起使用,才能使疫苗正常工作並激活免疫反應。  RNA疫苗:產生新抗原多肽的RNA分子也可作為靶向癌細胞的疫苗平臺。
  • Nature子刊: 一種通用抑制抗藥物抗體的免疫耐受性疫苗粒子
    圖片來源:slideshare.net來自於美國Selecta Biosciences公司的Takashi Kei Kishimoto團隊之前報導過包含雷帕黴素(rapamycin)和抗原的納米粒子能夠引發持久的抗原特異性免疫耐受性(Proc. Natl.
  • MEKi可以將CD8+T淋巴細胞誘導成可抗腫瘤的記憶性幹細胞
    發現, 在這兩種模型中,MEKi都可以有效的增強其疫苗介導的抗腫瘤作用。並且,在MEKi的作用下,總的和抗原依賴的CD8+T細胞水平都有了顯著提高,而且,大部分抗原依賴的CD8+T細胞都表達顆粒酶B(granzyme B),這說明MEKi可以提高TME中功能性的抗原特異性效應細胞的增殖。